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美国教育家斯金纳曾有过一句名言:我们将...

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美国教育家斯金纳曾有过一句名言:我们将学过的东西忘得一干二净时,最后剩下来的东西就是教育的本质了。所谓“剩下来的东西” 就是自学的能力,  是举一反三或无师自通的能力。大学  “职业培训班”,件一个让学生适应社会、适应不同工作岗位的平台。在大学期间,学习专业知识 很重要,但更重要的还是学习独立思考的方法,培养举一反三的能力,这样,大学毕业生 能适应瞬息万变的未来世界。

 

A

其实

不是

而是

虽然

   B

也就

不只是

也是

当然

   C

其实

也就

不是

而是

固然

D

不仅是

还是

纵然

 

 

A. A    B. B    C. C    D. D

 

D 【解析】试题分析:结合“所谓”“就是”判断第一处应该用“其实”,排除BC两项。结合“就是”可以判断后面是“也就是”,“职业培训班”“平台”之间是选择关系,用不是、而是;结合“但是”判断用“固然”合适,表示承认事实,综合看来D项恰当。 【考点定位】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此类题目要在快速阅读整段文字,初步感知大体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根据上下文的句子结构、逻辑顺序等来分析、推理、判断,可以用排除法。如本题结合“所谓”“就是”判断第一处应该用“其实”,排除BC两项。结合“就是”可以判断后面是“也就是”,“职业培训班”“平台”之间是选择关系,用不是、而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由管虎执导、冯小刚主演的电影《老炮儿》上演后好评如潮,但在滥用吸烟镜头上却是一大败笔,北京控烟协会就此向剧组和广电总局表达了不满和抗议。

B. 北方大部分城市进入供暖期,针对供暖季雾霾污染防治压力增大,多地提出“既要保民生,也要护蓝天”,加快淘汰小锅炉,提高清洁能源利用率。

C. 目前,我国食品安全保障仍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在保障弱势群体的食物安全以及城市低收入群体、农村留守人群的营养状况等方面仍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

D. 相比于读者更为熟悉的纵横飞跃式的科幻作品,《北京折叠》抛弃了建构一个宏大体系的做法,用非常细腻克制的笔触,反映了普通人的生活与困境。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话剧《从湘江到遵义》结尾时,“重返”人间的红军英烈呐喊发问:“共产党人兑现当年的承诺了吗?……”如黄钟大吕,震撼着人们的心灵。

B. 战斗在边境口岸的缉毒警察,人人练就了一双入木三分的眼睛,能够凭借一些容易被忽视的蛛丝马迹,及时发现藏匿的毒品。

C. 从偷偷摸摸拉活儿,到新规定出台,网约车合法身份的获得一波三折,中国由此成为世界上首个正式承认网约车合法的国家。

D. 一个人什么时候容易犯错误?就是在自己一切顺利的时候。一个人感觉做事情得心应手就容易随心所欲,而又不能做到不逾矩,这时就要出问题了。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因浮云蔽日而愁,王安石却在《登飞来峰》中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句表现出改革家拨云见日的豪迈气概。

(2)屈原在《离骚》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句表现世人不守法度、曲意逢迎的恶劣做法。

(3)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描写建筑群像密集的蜂房,像旋转的水涡“___________”,煞是宏伟壮观。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各题。

晚登龙门驿楼

许浑

鱼龙多处凿门开,万古人知夏禹材。

青嶂远分从地断,洪流高泻自天来。

风云有路皆烧尾,波浪无程尽曝腮

心感膺门身过此,晚山秋树独徘徊。

【注释】①龙门,相传为夏禹治水时开凿。②据传,鲤鱼跃过龙门,“即有云雨随之,天火自后烧其后尾,乃化为龙矣。”无法跃过者,则“曝腮点颗,血流此水。”③膺门,东汉李膺礼贤下士,后以“膺门”借指名高望重者的门下。

1.下列对诗歌相关内容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

A. 首联写诗人晚登驿楼,由眼前龙门胜景,追忆大禹开山疏水之功,“万古人知”流露出对大禹千秋壮举的仰慕。

B. 颔联写诗人站在楼上眺望,视线由远及近,青色的山岭从远处将大地一分为二,洪流从高处泻下,生动地展现了龙门一带的雄伟气象。

C. 颈联诗人想象传说中鲤鱼跃龙门的景象,其中“风云”“波浪”写的是龙门一带风云迭起、大浪滔天的自然景观。

D. “波浪无程尽曝腮”明写虽有滚滚波涛,但那些未能跳过龙门的鲤鱼全都“曝腮”无路可走,暗写自己仕途遭遇了重大挫折,从此没了前程。

E. 全诗多处使用典故婉转抒怀,既凝练贴切,又和谐自然,深得用典如“水中着盐,饮水乃知盐味”的高妙。

2.面对眼前胜景,诗人为什么在晚山秋树之间“独徘徊”?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李景隆,小字九江。十九年袭爵,屡出练军湖广、陕西、河南,市马西番。进掌左军都督府事,加太子太傅。建文帝即位,景隆以肺腑见亲任。及燕兵起,乃以景隆为大将军,将兵五十万北伐。赐通天犀带,亲为推轮,饯之江浒,令一切便宜行事。燕王闻之喜,语诸将曰:“李九江,纨绮少年耳,易与也。”遂命世子高炽居守,戒勿出战,而自引兵援永平,直趋大宁。景隆闻之,进围北平。都督瞿能攻张掖门,垂破。景隆忌能功,止之。及燕师破大宁,还军击景隆。景隆屡大败,奔德州。明年正月,燕王攻大同,景隆引军出紫荆关往救,无功而还。帝虑景隆权尚轻,遣中官赍玺书赐黄钺弓矢,专征伐。方渡江,风雨舟坏,赐物尽失,更制以赐。四月,景隆大誓师于德州,进营白沟河。与燕军连战,复大败,玺书斧钺皆委弃,走济南。斯役也,王师死者数十万人,帝始诏景隆还。使景隆及尚书茹瑺、都督王佐如燕军,割地请和。燕兵屯金川门,景隆与谷王橞开门迎降。燕王即帝位,特进景隆光禄大夫、左柱国,增岁禄千石。朝廷有大事,景隆犹以班首主议,诸功臣咸不平。永乐二年,周王发其建文时至邸受赂事,刑部尚书郑赐等亦劾景隆包藏祸心,蓄养亡命,谋为不轨诏勿问。已,成国公朱能、吏部尚书蹇义廷劾景隆及弟增枝逆谋有状,六科给事中张信等复劾之。亡何,礼部尚书李至刚等复言:“景隆坐受阍人伏谒如君臣礼,增枝蓄僮仆无虑千百,意叵测。”于是夺景隆爵,没其财产。景隆尝绝食旬日不死,至永乐末乃卒。

(节选自《明史·李景隆传》)

1.下列对文章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帝虑景隆权尚轻/遣中官赍玺书赐黄钺/弓矢专征伐/方渡江/风雨舟坏/赐物尽失/更制以赐

B. 帝虑景隆权尚轻/遣中官赍玺书赐黄钺弓矢/专征伐/方渡江/风雨舟坏/赐物尽失更/制以赐

C. 帝虑景隆权尚轻/遣中官赍玺书赐黄钺/弓矢专征伐/方渡江/风雨舟坏/赐物尽失/更制以赐

D. 帝虑景隆权尚轻/遣中官赍玺书赐黄钺弓矢/专征伐/方渡江/风雨舟坏/赐物尽失/更制以赐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字。是古人在小儿时所用的乳名。如魏武帝曹操小字阿瞒,蜀后主刘禅小字阿斗。

B. 世子,在明代是对皇位继承人的正式封号,多由嫡长子充任,也称太子。如文中的朱高炽。

C. 左柱国,是明代皇帝用来册封勋臣的称号。如明代的内阁首辅张居正就曾获得过这种荣誉。

D. 永乐,明朝皇帝朱棣登基后采用的年号。年号是我国封建王朝时用来纪年的名号,新帝登基后一般会改年号。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李景隆得到建文帝的信任,被委以重任。他继承父亲爵位,官至太子太傅,在出征讨伐燕王时,建文帝赐予他象征君权的御品,以示恩宠。

B. 李景隆不懂兵法,妄自尊大。他趁燕王前往永平之际攻打北平,前有坚城,后又强兵,实际是中了燕王的诱敌之计,结果大败而逃。

C. 李景隆心胸狭隘,贪功妒能。瞿能攻打张掖门即将取得大功引起他的妒忌,于是阻止瞿能继续率兵挺进,致使战机瞬间丧失。

D. 李景隆风光一时,晚景凄凉。建文帝时恩宠有加,燕王登基后,他依然地位显达,只是在多次遭弹劾之后,才落得官位不保、家产尽失的结局。

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赐通天犀带,亲为推轮,饯之江浒,令一切便宜行事。

(2)景隆坐受阍人伏谒如君臣礼,增枝蓄僮仆无虑千百,意叵测。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