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以“无情未必真豪杰”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以“无情未必真豪杰”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公平正义与亲情  人们常说:亲情是一道越不过去的坎。然而毛泽东却以其自身的大智慧,在亲情面前公私分明,成为廉洁的风范。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对待要求介绍工作的亲友,都一概婉言推辞,并多次语重心长地告诫自己的亲人:“我是国家的主席,不是毛家的主席。是我的亲戚,就要带个好头”。所有这些,都体现了这位人民领袖以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重,大公无私、廉洁自律的伟人风范。  “无情未必真豪杰”,说的就是党员领导干部,无论职务多高,权力多大,在对待亲情问题上都必须做到:个人感情与党纪国法分清,公权力运用与个人和家庭利益分清,职务行为与私人行为分清。时下仍有不少党员、特别领导干部将人民赋予的权力亲情化、功利化,溺爱、迁就家人和亲友,个别党员干部明知自己的子女或亲属品行不端,还滥用职权,百般庇护,充当他们的保护伞。有的领导干部是“一人得道,仙及鸡犬”,任人唯亲,大搞“裙带关系”,使单位成为他的“家天下”。 唐代诗人罗隐有句名言:“国计已推肝胆许,家财不为子孙谋”。党性与亲情哪个重要?这在理论上并不难回答,但要在实际生活中并不是每一共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都能处理好的。关在家庭、亲人、朋友,是人之常情,但关爱什么,怎样关爱,却值得我们每一个党员领导干部认真思考和严肃对待。共产党人应该重亲情,但一定要明白什么是真正的亲情,什么是真正的关心。毛泽东同志曾经把处理亲情问题的办法归结为:“恋亲不为亲徇私,念旧不为旧谋利,济亲不为亲撑腰。”周恩来曾借鉴秦始皇溺爱秦二世而使秦朝灭亡的教训,谆谆告诫各级党员干部:“过亲属关,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就不那么容易了。 俗话说:“人非草木,孰能无情。”鲁讯也说过:“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讲感情、重亲情乃人之常情,也是人类这个“大家庭”繁衍生息必不可少的纽带。但是感情、亲情再亲也要有度,不能大于对人民群众的感情,更不能超越道德和法纪的底线。毛泽东的“亲情观”贵就贵在在坚持原则,将党和国家的利益置于个人“亲情”之上,“按需分配”、“量才使用”,不干涉下级政府的工作,不开“走后门”的先河。 古人云:“欲治其国,必先治其家”。“一室不治,何以治天下?”看来,在如何关爱和对待亲情这一点上,我们的党员干部应该以毛泽东为榜样。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属于命题作文。考查学生命题作文的写作能力。命题作文,审题非常关键,拿到作文题目,要解决三方面问题:①确定文章体裁;②划定取材范围;③掌握写作重点。“无情未必真豪杰”,注意“无情”“真豪杰”的意思,主要引导考生正确认识“情感”“豪杰”之间的关系,结合历史材料论述最好。 点睛:议论是作者对客观事物进行分析、评论、说服,以表明自己的见解、主张、态度的表达方式,通常由论点 、论据、论证三部分构成。议论文题目分为论题,论点,寓意型。论题型为作者观点但以简洁为主,所以中心论点一般不能直接抄论题,论点型,论点型一般没有观点倾向性。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莱州秦生,制药酒,误投毒味,未忍倾弃,封而置之。积年馀,夜适思饮,而无所得酒。忽忆所藏,启封嗅之,芳烈喷溢,肠痒涎流,不可制止。取盏将尝,妻苦劝谏。生笑曰:“快饮而死,胜于馋渴而死多矣。”一盏既尽,倒瓶再斟。妻覆其瓶,满屋流溢。生伏地而牛饮之。少时,腹痛口噤,中夜而卒。妻号,为备棺木,行人殓。次夜,忽有美人入,身长不满三尺,径就灵寝,以瓯水灌之,豁然顿苏。叩而诘之,曰:“我狐仙也。适丈夫入陈家,窃酒醉死,往救而归。偶过君家,彼怜君子与己同病,故使妾以馀药活之也。”言讫,不见。

余友人丘行素贡士,嗜饮。一夜思酒,而无可行沽,辗转不可复忍,因思代以醋。谋诸妇,妇嗤之。丘固强之,乃煨醯以进。壶既尽,始解衣甘寝。次日,竭壶酒之资,遣仆代沽。道遇伯弟襄宸,诘知其故,因疑嫂不肯为兄谋酒。仆言:“夫人云:‘家中蓄醋无多,昨夜已尽其半:恐再一壶,则醋根断□。’”闻者皆笑之。不知酒兴初浓,即毒药犹甘之,况醋乎?此亦可以传矣。

1.解释加点字在文中的含义。

(1)夜思饮                       (2)故使妾以馀药之也

(3)而无可行                     (4)谋

2.下列加点字活用情况与“生伏地而饮之”中相同的一项是(   )

A. 固宜然    B. 不赂秦

C. 李牧连    D. 于洛阳之盛衰而知

3.下列句子句式特点与“胜于馋渴而死多矣”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 乃煨醯以进    B. 继以五季之酷

C. 并力向西    D. 苟以天下之大

4.可填入第二段方框处的虚词是(   )

A.     B.     C.     D.

5.文中运用的写作手法有(   )

A. 正面描写    B. 欲扬先抑    C. 正反对比    D. 借物喻人

6.分析作者怎样用夸张的手法穷形尽相地刻画了酒鬼的形象。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促   织

宣德间,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此物故非西产;有华阴令欲媚上官,以一头进,试使斗而才,因责常供。令以责之里正。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昂其直,居为奇货。里胥猾黠,假此科敛丁口,每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

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久不售。为人迂讷,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百计营谋不能脱。不终岁,薄产累尽。会征促织,成不敢敛户口,而又无所赔偿,忧闷欲死。妻曰:“死何裨益?不如自行搜觅,冀有万一之得。”成然之。早出暮归,提竹筒丝笼,于败堵丛草处,探石发穴,靡计不施,迄无济。即捕得三两头,又劣弱不中于款。宰严限追比,旬余,杖至百,两股间脓血流离,并虫亦不能行捉矣。转侧床头,惟思自尽。

时村中来一驼背巫,能以神卜。成妻具资诣问。见红女白婆,填塞门户。入其舍,则密室垂帘,帘外设香几。问者爇香于鼎,再拜。巫从旁望空代祝,唇吻翕辟,不知何词。各各竦立以听。少间,帘内掷一纸出,即道人意中事,无毫发爽。成妻纳钱案上,焚拜如前人。食顷,帘动,片纸抛落。拾视之,非字而画:中绘殿阁,类兰若;后小山下,怪石乱卧,针针丛棘,青麻头伏焉;旁一蟆,若将跃舞。展玩不可晓。然睹促织,隐中胸怀。折藏之,归以示成。

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细瞻景状,与村东大佛阁逼似。乃强起扶杖,执图诣寺后,有古陵蔚起。循陵而走,见蹲石鳞鳞,俨然类画。遂于蒿莱中侧听徐行,似寻针芥。而心目耳力俱穷,绝无踪响。冥搜未已,一癞头蟆猝然跃去。成益愕,急逐趁之,蟆入草间。蹑迹披求,见有虫伏棘根。遽扑之,入石穴中。掭以尖草,不出;以筒水灌之,始出,状极俊健。逐而得之。审视,巨身修尾,青项金翅。大喜,笼归,举家庆贺,虽连城拱璧不啻也。上于盆而养之,蟹白栗黄,备极护爱,留待限期,以塞官责。

成有子九岁,窥父不在,窃发盆。虫跃掷径出,迅不可捉。及扑入手,已股落腹裂,斯须就毙。儿惧,啼告母。母闻之,面色灰死,大惊曰:“业根,死期至矣!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儿涕而去。

未几,成归,闻妻言,如被冰雪。怒索儿,儿渺然不知所往。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夫妻向隅,茅舍无烟,相对默然,不复聊赖。日将暮,取儿藁葬。近抚之,气息惙然。喜置榻上,半夜复苏。夫妻心稍慰,但儿神气痴木,奄奄思睡。成顾蟋蟀笼虚,则气断声吞,亦不复以儿为念,自昏达曙,目不交睫。东曦既驾,僵卧长愁。忽闻门外虫鸣,惊起觇视,虫宛然尚在。喜而捕之,一鸣辄跃去,行且速。覆之以掌,虚若无物;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急趋之,折过墙隅,迷其所在。徘徊四顾,见虫伏壁上。审谛之,短小,黑赤色,顿非前物。成以其小,劣之。惟彷徨瞻顾,寻所逐者。壁上小虫忽跃落襟袖间,视之,形若土狗,梅花翅,方首,长胫,意似良。喜而收之。将献公堂,惴惴恐不当意,思试之斗以觇之。

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自名“蟹壳青”,日与子弟角,无不胜。欲居之以为利,而高其直,亦无售者。径造庐访成,视成所蓄,掩口胡卢而笑。因出己虫,纳比笼中。成视之,庞然修伟,自增惭怍,不敢与较。少年固强之。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不如拼博一笑,因合纳斗盆。小虫伏不动,蠢若木鸡。少年又大笑。试以猪鬣毛撩拨虫须,仍不动。少年又笑。屡撩之,虫暴怒,直奔,遂相腾击,振奋作声。俄见小虫跃起,张尾伸须,直龁敌领。少年大骇,急解令休止。虫翘然矜鸣,似报主知。

成大喜。方共瞻玩,一鸡瞥来,径进以啄。成骇立愕呼,幸啄不中,虫跃去尺有咫。鸡健进,逐逼之,虫已在爪下矣。成仓猝莫知所救,顿足失色。旋见鸡伸颈摆扑,临视,则虫集冠上,力叮不释。成益惊喜,掇置笼中。

翼日进宰,宰见其小,怒呵成。成述其异,宰不信。试与他虫斗,虫尽靡。又试之鸡,果如成言。乃赏成,献诸抚军。抚军大悦,以金笼进上,细疏其能。既入宫中,举天下所贡蝴蝶、螂螳、油利挞、青丝额一切异状遍试之,莫出其右者。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益奇之。上大嘉悦,诏赐抚臣名马衣缎。抚军不忘所自,无何,宰以卓异闻。宰悦,免成役。又嘱学使俾入邑庠。后岁余,成子精神复旧,自言身化促织,轻捷善斗,今始苏耳。抚军亦厚赉成。不数年,田百顷,楼阁万椽,牛羊蹄躈各千计;一出门,裘马过世家焉。

异史氏曰:“天子偶用一物,未必不过此已忘;而奉行者即为定例。加以官贪吏虐,民日贴妇卖儿,更无休止。故天子一跬步,皆关民命,不可忽也。独是成氏子以蠹贫,以促织富,裘马扬扬。当其为里正,受扑责时,岂意其至此哉!天将以酬长厚者,遂使抚臣、令尹,并受促织恩荫。闻之:一人飞升,仙及鸡犬。信夫!”

1.解释加点字在文中的含义。

(1)无毫发                     (2)蹑迹

(3)翁归                       (4)虫翘然

2.下列加点字活用情况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 大喜,    B. 日将暮,取儿

C. 市中游侠儿得佳者养之    D. 与子弟角

3.下列句子句式特点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 故不我若也    B. 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

C. 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    D. 既而得其尸于井

4.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

(1)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

(2)故天子一跬步,皆关民命,不可忽也。

5.分析最后一段在文中的作用。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各题。

咏   怀

阮籍①

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

薄帷鉴②明月,清风吹我襟。

孤鸿③号外野④,翔鸟⑤鸣北林。

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注】①阮籍(公元210年—263年),三国时期魏诗人,陈留(今属河南)尉氏人。竹林七贤之一。 ②鉴:照。 ③孤鸿:失群的鸿雁。  ④外野:野外。⑤翔鸟:盘旋飞翔着的鸟。

1.从体裁上看,本诗属于五言______诗。

2.根据诗歌内容,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起首两句化用王粲《七哀诗》中的“独夜不能寐,摄衣起抚琴”,表示因为忧伤,到了半夜还不能入睡,就起来弹琴。

B. 三四两句进一步描写一个不眠之夜。其中,月之明、风之清,正衬托了诗人独自赏月、享受凉风习习的自得其乐。

C. 三四两句写自然景色,但景中有人,烘托出一种凄清的气氛,更点出景中人的心境,这比直接写人的心情更高妙得多。

D. 结尾两句诗人的笔触从客体的自然回复到主观的自我,得不到慰藉,只能是无限的忧思,孤独地徘徊,永恒的悲哀。

3.从情景关系的角度,赏析诗歌画线句。

 

查看答案

判断下面的台词应出自哪个人物之口:

(1)把我的生命连着财产一起拿了去吧,我不要你们的宽恕。你们夺去了我的养家活命的根本,就是活活要了我的命。_______

(2)别忙!这犹太人必须得到绝对的公道。别忙!他除了照约处罚以外,不能接受其他的赔偿。______

(3)不要因为你将要失去一个朋友而懊恨,替你还债的人是死而无怨的。_______

(4)我愿意丧失一切,把它们献给这恶魔做牺牲,来救出你的生命。_______

(5)即使这六千块钱中间的每一块钱都可以分做六份,每一份都可以变成一块钱,我也不要它们。________

 

查看答案

(1)携来百侣曾游,_______________。(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2)彼黍离离,____________。行迈靡靡,中心如噎。(《诗经·秦风·黍离》)

(3)______________,胡取禾三百亿兮?(《诗经·魏风·伐檀》)

(4)___________,适彼乐郊。(《诗经·魏风·硕鼠)

(5)_______________,慷慨送我行。(陶渊明《咏荆轲》)

(6)凌厉越万里,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咏荆轲》)

(7)______________,将以填沧海。(陶渊明《读<山海经>》)

(8)金张藉旧业,________________。(左思《咏史》)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