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关于“积累”的语录,按要求作文。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骐骥一跃,不能...

阅读下面关于“积累”的语录,按要求作文。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荀子

任何业绩的质变都来自于量变的积累。

无论什么事,如果不断收集材料,积之十年,总可成一学者。——鲁迅

古今中外有学问的人,有成绩的人,总是十分留意积累的。知识就是积累起来的。

我们对什么事都不应当像过眼烟云。——邓拓。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荀子

水滴石穿,绳锯木断。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成功不是将来才有的,而是从决定去做的那一刻起,持续累积而成。

天才在于积累,聪明在于勤奋。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财。——华罗庚

万石谷,粒粒积累;千丈布,根根织成。

工作上的信誉是最好的财富。没有信誉积累的青年,非成为失败者不可。——池田大作

自古人们就意识到积累对于学问、成就、事业、财富,生活甚至于危险的重要性,已经接近成年的你,有没有进行过某一方面的或者几方面有意识地积累活动?你对积累有什么样体验和认识?

根据材料请以“积累”为话题,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学问是一点一点积累的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是知识的积累,就如这句至理名言所说,要“冰冻三尺”,就一定要天天寒冷,知识不也是这样么? 每次放学回家后,妈妈就会让我学习,背东背西的,让我累得要直打呵欠。 还记得那次,我在台灯下背书,就在那里埋头苦背,不知何时天黑下来了,我眼皮子直打架,天空中一轮明月早已挂在高空,只为那漆黑的空中增添了一抹光明,一抹希望,一抹怅然。 可这样子的苦读,毕竟是有回报的,因为“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嘛。背那么多东西,虽说至今能记下来的没有多少,但这也是一份积累。 什么是积累,不就是在白炽灯下埋头苦读吗,不就是多背几个单词和好词句吗!积累虽然累,但它日积月累的好处还是能随处可见的。 在一次英语培优课上,我深深感受到了积累的好处。课堂上,老师问哪里的银行最穷,各种问答不停从同学们的嘴里蹦出,“非洲的银行?”“不对,非洲没有几座银行。”“不对,你说的也不对,应该是儿童银行!”„„ 我坐在座位上想了想,这是英语课,不是生活常识课,应该是“英语”银行的其它意思。对了,“河堤”的英文与“银行”的英文是一样的,所以应该是河堤最穷。还好昨天看了趣味英语谜题,记了一点内容。 想到这,我立马举手回答了这个问题,老师听了一句“very good!”表达了对我的褒奖,我心里美滋滋的。然而,谁又知道为了一句表扬要付出多大的代价,几百道趣味题中,才被老师选择了一次。 一座山有多高,它背后的阴影就有多大。人们总是说泰山好高啊,却忽视了它背后的阴影。学习也是这样,要想使你的成绩灿烂辉煌,你付出的代价就一定要多。 说到这里,我想到了一句话:沙滩是一粒一粒积成的,学问是一点一点积累的。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话题作文,写好话题作文,关键是要审清题意。话题作文的审题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一.审材料。话题作文所给的材料,是经命题人精心挑选的,是引导考生思维的媒介,也是引出话题的由头,这就意味着材料与话题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审题时就不能不仔细阅读材料,吃透材料内涵。读材料时不能匆匆“扫描”,应该一个字一个词地在心中默读清楚,抓住材料的中心意思。尤其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句,因为关键词句往往暗含着提倡什么、反对什么、赞美什么、批判什么、讴歌什么、鞭挞什么,抓住了它,审题就有了依托。这个话题作文的材料关键词为“积累”我们也要由此入手。二. 审提示。 话题作文,一般有一段提示性的文字,它往往在材料的后面、“话题”的前面。起着引领考生思维方向,帮助考生打开思路的作用。考生一定要注意这些提示中透露出来的信息,并加以巧妙地利用。利用好这些提示信息,可以帮助我们轻松地理解话题,按照试题的要求成篇。这个话题作文的提示部分是“自古人们就意识到积累对于学问、成就、事业、财富,生活甚至于危险的重要性”。三.审类型。从近几年话题作文的类型看,可分为:单头型、多头型、关系型。话题作文,审题的核心是审“话题”,我们首先要吃准这一“话题”的含义。不论是单头型的或多头型还是关系型的,理解话题中有重要意义的字词是关键。把握住这些关键字词,也就掌握了准确理解题意的钥匙;反之,就会造成审题上的失误。四.审要求。话题作文的命题往往在材料与话题之后辅以相关的“要求”或“注意”,对写作作一些限制,诸如写作范围、角度、文体、篇幅等,考生在审题时要避免“要求”或“注意”中的诸多禁忌,如果不注意,就会前功尽弃。特别是要求题目自拟,一定要拟一个亮人眼眸的标题。否则,不符合要求。 【考点定位】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名师点睛】“两个不忘”是写好话题作文的前提。一是不忘揣摩“提示语”.提示语是引出话题的材料,是命题人思维的轨迹,也是考生审题的起点.“提示语”对考生思维既有启发作用,又有限制作用.作文思维应始于“提示语”.考生要认真审读提示语,切不可滥用甚至扩写提示语.揣摩提示语,旨在寻找与“话题”间的内在联系,从联系中领悟题旨,然后筛选适合作文的最佳材料。这个话题作文的提示部分是“自古人们就意识到积累对于学问、成就、事业、财富,生活甚至于危险的重要性”。二是不忘紧扣“话题”.“话题”是作文的核心,是命题者对作文范围的限制,是考生选材的依据和标准.紧扣话题,首先要围绕“话题”组材、选材,扣住话题的实质.紧扣话题应始于审题,更要贯穿于作文的全过程。例如本题中的“一草一木总关情”这个话题的关键词”是“关”,它是“关联、涉及、触发”的意思。陈述对象是“积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面的文字说明了利用“溶瘤病毒,”消除肿瘤的全过程,请根据要求概括这个过程的三个阶段。

据有关专家介绍,如果将一种经过基因工程加工的“溶瘤病毒”注射入肿瘤部位,病毒就会成千上万地高速复制,最终撑破肿瘤细胞,肿瘤也就溶解了,但也因此使部分肿瘤细胞进入血液,随着循环系统进入其他部位,从而导致肿瘤的转移。此时,如果对肿瘤病人肿瘤部位加热;人体会大量产生一种叫热休克蛋白的特殊物质:而热休克蛋白可以训练人体免疫系统识别肿瘤细胞,进而在全身“追杀”肿瘤的残部,经过这样一个过程,就能达到消除肿瘤的目的。

(1)第一阶段:(不超过15字)

(2)第二阶段:(不超过l5字)

(3)第三阶段:(不超过20字)

 

查看答案

古人所说的,①人为德之资,德为才之帅。”②“周循川则游速,人顺路则不迷。”蕴含了丰富的人生智慧。请根据其中一句给你的启示,写出自己的理解和做法。

要求:内容具体;句式工整;语言简明、得体;60-80字。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千灯照我回家

车前子

那天,我到千灯镇①,站在镇口桥头,忽然有惊奇。!江南小镇我见得多了,想不到还会有惊奇。千灯镇的气息,不一样。打个比方吧,江南小镇如果说它是戏剧演员,那么大多是花旦。气息古穆一点的也无非为青衣;而千灯,却宛如老生——还是麒派老生,咬字有力。喷口苍劲:“湛湛青天不可欺……”我顿时觉得千灯壮美。有英雄气,这是我的第一印象,尽管此刻天空是灰白的,要在我头顶酝酿一场初夏之雨。

我让同行的人先走,我于桥头看了一会儿水,只见河面开阔,河水很湍急的样子,对岸的粉墙投影水中,河水带着它们融动、漾动,漾动、融动,又带着它们向前,似乎是连成一天片一大片的耀眼白帆。我好久没见、翻白帆了。我的视线随即升起,越过黛瓦,不妨说成甲板吧。就见到那座塔——后来我知道它叫秦峰塔,是千灯的“镇标”。但秦峰塔在我看来,更像一根桅杆,日月星辰,若在左右。于是千灯有动感,光影化风,白帆变烛火。时间的长廊中逶迤摇红。

这时,已经由不得我认为不认为千灯壮美了,它一扫我一路上的胸中闷气,这几天欲雨不雨。空气仿佛阁楼窄小,燕子把它深紫色的蘸水钢笔戳在了尘封的墨水瓶里。记忆倒能脱颖而出……

如梦似幻地我看到两只燕子从对岸人家的窗口飞出,我也好久没见到燕子了。

说起来我与千灯的缘分不浅,而那天,却是我第一次来千灯。

千灯是我的祖籍。

看着朋友们在前面长廊里等我,我就下了桥。长廊里的风刚烈,毕竟夏天了,刚烈之中也就婀娜。这和千灯差不多。我在前面说过,千灯是壮美的,壮美者,刚烈也。千灯也是婀娜的。在千灯的小巷里走走,这种感觉会越来越生动。千灯的丰富性在这里,刚烈如顾炎武与气节是千灯结出的果;妍娜如顾坚和昆曲是千灯开出的花,千灯这一棵大树已有二千五百年的历史,因为根深叶茂,自然花红果大。

花婀娜,果刚烈,一阴一阳之谓道。

我们一班人马在小巷里走走,我忽然又惊奇了。现在的江南小镇作为旅游景点风花雪月是风花雪月,但它的缺点也已逐步暴露,过度的旅游开发抹煞了镇上人的日常生活。一个古镇,如果仅仅只给旅游者提供旅游景点,而不能让旅游者触摸到镇上人的呼吸、行为、梦想……最后旅游者终究会发现原来是在一个大布景前面玩啊,会厌倦的。但为什么这样的一些古镇还有如此多的游客呢?原因多方面,一言以蔽之,可这都是眼前利益啊!我想江南古镇是有未来感的,不能在当代这样急功近利!如果把江南古镇的人文环境破坏掉了,就再也不能可持续发展了。我谅奇的正是我在千灯看到了千灯人的日常生活.这让我感动。

一个老人从井里打上来一桶水,轻轻倒进盆里,给玩泥巴的小孩——是他的孙子吧。他一边给他孙子洗手洗脸,一边笑着骂着,然后把那一盆脏水瑞到离水井远远的下水道旁,慢慢地灌了下去。这就是镇上人的修养,他们决不会大大咧咧把脏水倒在井边,更不会唏哩哗啦地随便朝路上一泼。也就在那个井边,另一个镇上人淘米,安静得像只停了的挂钟。我此刻回忆起来,甚至都忘了这个淘米的镇上人的性别。

一个阿婆在自已门里剥蚕豆,看见我们走过,望我们一眼,随即又沉浸在她的家务事里了。我的感动也在此吧。我们在镇上旅游,镇上人在做自己的家务,这真是行云在天,流水在地;这真是白帆在粉墙上,斗笠和长凳在屋檐下。

我们走过南大街,昆曲创始者之一顾坚的纪念馆就在这里,前几年我撰写电视艺术片《水天堂》的时候,专写了一集《昆曲:如梦月色背影》,现在我抄出一段,作为我对顾坚的敬意:

……背影尽管渐行渐远,但并没有消失。

渐行渐远的背影,也会有猛一回眸的时刻吧。

回眸一笑,昆剧是流水中的一片月色……

我想即使白天走在南大街上,也是能感到那一片月色的。

一班人马东走西走,我们全没有旅游路线,在江南小镇旅游,游得越没有章法就越入化境。我不知道怎么地就来到秦峰塔塔前,风铃叮铃叮铃,和两棵曾经沧海的老银杏树的树叶声色叠印,而风铃声更像是走在桥上的历史老人,走过了香花桥、凝薰桥、蒋泾桥、昊家桥……

下雨了。

一班人马又聚一起了,到得顾炎武故居,我见到庭院里的老树,心一下踏实。踏实了。就像见到家谱一样。“先生之风,山高永长”,这是范仲淹赞严光,我不妨拿来一颂。

雨是越来越大了。我辈之雨,光限遐想:

千灯照我回家。

注:①千灯镇:江南历史文化名镇,伟大思想家顾炎武的故乡。

1.作者在文章开头用什么手法写了对千灯镇的第一印象?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文章两处写到了“惊奇”,请分别指出两处“惊奇”的具体原因是什么?

(1)忽然有惊奇:

(2)忽然又惊奇了:

3.作者是通过描写哪些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来表现千灯镇是一个历史文化名镇的?其历史文化的特点是什么?.

4.作者以“千灯照我回家”为题目,有什么作用和意蕴?请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查看答案

按序号在对应横线上补写空缺部分。

               ,泉涓涓而始流。(《归去来兮辞》陶渊明)

               ,而不知其所止。(《赤壁赋》苏轼)

③寒衣处处催刀尺,               。(《秋兴八首》杜甫)

               ,尽西风,季雁归未。(《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辛弃疾)

⑤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过秦论》贾谊)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做答。

蝶恋花·春景

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1)自然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风景?景物描写中蕴含了怎样的情绪、情致?

(2)这首词写景记事说理都极其自然,请你写出作者所记之事。

(3)《古今词话》说此词“极有理趣” 分析这种人生哲理中的偶然性与必然性,用类比和联想的方法,站在苏轼的角度,或许会以此隐喻什么样的人物关系。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