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某公司要增设一名部门经理,...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某公司要增设一名部门经理,本单位的员工张某、王某都相当符合条件,大家都劝他俩竞聘。张某表示对竞聘没有太大兴趣,只想过平淡的生活。而王某态度不同,积极准备,想通过此次竞聘取得相应岗位。

对这两个人的做法,人们的看法不一。你有什么看法?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平平淡淡才是真 曾经在幽幽暗暗反反复复中追问,才知道平平淡淡从从容容才是最真”一首耳熟能详的歌在耳边飘响,扯开了我的思绪,平静的心湖轻荡起片片涟漪。 所谓平淡,就是平平淡淡,没有曲折。平平淡淡是一份感觉,它无声无形,只要每个人在自己心灵深处认定。千百个生命有千百种人生,千百条路有千百人行。站在历史潮头,纵览全观,自古以来,我们的先哲就一直用心追求那份平平淡淡的悠闲。位居高官的陶渊明退隐世外桃源,整天“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甘居陋室的刘禹锡高唱“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才艺绝纶的唐伯虎一生只求“不炼金丹不坐禅,不为商贾不为田;闲来写就青山卖,不使人间造孽钱”,等等。诚然,“平平淡淡才是真”早已在前贤们的心中定格。平平淡淡是自由不羁的心灵风采,挥洒自由的生存方式,明快流畅的生命韵律。星影沉沙,香消春泥,斗室通幽,静卧其中,享受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享受气势雄浑,回肠荡气;享受凄入肝脾;享受顽艳;享受姹紫嫣红,鸟语花香。 平平淡淡,会有一份轻松,会有一份平静。 安于平平淡淡的生活,并能以平淡的态度对待生活中的繁华与诱惑,让自己的灵魂安然如梦。这样的人,于自己是云朵一样的轻松,于别人是湖泊般的平静。诱惑有如莱茵河上的洛雷莱,欲望好比受不住诱惑在撞碎在洛雷莱的舟子上。平平淡淡能使你心如明镜,免受灾难。平平淡淡,不是不思进取,不是无所作为,不是没有追求;而是以一颗纯美的灵魂对待生活与人生。的确,平平淡淡犹如美好的天簌。 平平淡淡,会有一份充实的人生。 生活已经为我们的悲欢离合做好了安排,许多的人我们无法了解,许多的事我们不能预料,许多的喜怒哀乐,我们无所适从。“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我们只需尽力而为,便已经是做了我们应该做的。虽失败亦无悔,只因我们拥有一颗平平淡淡的心,只因我们懂得“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 平平淡淡,会有一片豁达的天空。 人生一世,无论孤独,无论喧闹,都如小河流水般自然,从来的地方,到去的地方去。三十年河东,三十河西,得失弹指一挥间,得志而不骄,失意而不馁,渡尽劫波情意在,相逢一笑抿恩仇,所有是是非非都随风而去了。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材料作文试题,首先要把握所给材料,材料中主要涉及了张某和王某对竞聘岗位的不同看法,可以据此分别立意,根据张某的态度,可以有如下立意:平淡是真;回归自然;不计较生活中的得失等等。根据王某的态度,可以有如下立意:积极进取;争取自己想要的;要有竞争意识等等。也可以将两者结合起来立意,即用辨证的眼光来看待两人的态度。 【考点定位】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材料作文的题目,材料很简单。本作文内容上贴近时代生活,考生没有陌生感,熟悉并且有亲身体验,材料内容和考生的生活没有隔阂感,在阅读上也不存在障碍。有才不用世,辜负造化功角度和立意:对于能力相当的这两个人来说,张某显得过于清高,既然对竞聘没有太大兴趣,那么勉强让他担任部门经理也不见得就能激发起他的使命感、责任心和工作干劲,对这样的员工,虽然值得敬重,却不堪重用;而王某与之不同,有能力,也有积极用世的态度,不管他动机是否纯洁高尚,只要能够用这个职位(包括其它激励手段)激发起他的使命感、责任心和工作干劲,这样的人才就是有用之才。只要有自己的观点和思考,能够自圆其说即可。立意角度要跳出材料的,给人眼前一亮、耳目一新之感。在行文中注意结构的清晰,观点的明确,没有牵强的痕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得超过15个字。

人有生理的青春,那是用年龄来衡量的,也有心理的青春,            。有的人正当年少却胸无大志而暮气沉沉,年轻时就已经老了;有的人业已苍老却心藏锦绣而英姿勃勃,                。生理的青春是可贵的,如春兰秋菊,但它不能永开不败;                  ,如青松翠竹,可以傲对时间的风霜。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以下小题。

柳梢青·送卢梅坡

刘过

泛菊杯深,吹梅角远,同在京城。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

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逐舟行。

①泛菊:饮菊花酒。  ②吹梅:吹奏《梅花落》。

1.聚散匆匆一句在内容上强调什么?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2.下片尘随马去,月逐舟行一直为后人所称道,请从手法角度进行赏析。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鹏之徙于南冥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去以六月息者也。(《逍遥游》)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逍遥游》)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斯已矣。(《逍遥游》)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练习。

报燕王书

望诸君(即乐毅)乃使人献书报燕王曰:“臣不佞,不能奉承先王之教,以顺左右之心,恐抵斧质之罪,以伤先王之明,而又害于足下之义,故遁逃奔赵。今王使使者数之罪,臣恐侍御者之不察先王之所以畜幸臣之理,又不白臣之所以事先王之心,故敢以书对。

臣闻贤圣之君,不以禄私其亲,其功多者赏之;不以官随其爱,其能当者处之。故察能而授官者,成功之君也;论行而结交者,立名之士也。臣以所学者观之,先王之举错,有高世之心,故假节于魏,而以身得察于燕。先王过举,擢之乎宾客之中,使臣为亚卿。先王命之曰:‘我有积怨深怒于齐,不量轻弱,而欲以齐为事。’臣曰:‘夫齐,霸国之余教而骤胜之遗事也,闲于甲兵,习于战攻。王若欲伐之,则必举天下而图之。举天下而图之,莫径结于赵矣。约楚、赵、宋尽力,四国攻之,齐可大破也。’先王曰:‘善!’臣乃口受令,具符节,南使臣于赵。顾反命,起兵随而攻齐,大胜之。轻卒锐兵,长驱至国。齐王逃遁走莒,仅以身免。珠玉财宝车甲珍器尽收入燕。自五伯以来,功未有及先王者也。先王以为惬其志,以臣为不顿命,故裂地而封之,使之得比乎小国诸侯。臣不佞,自以为奉令承教,可以幸无罪矣,故受命而弗辞。

“臣闻贤明之君,功立而不废,故著于《春秋》;蚤知之士,名成而不毁,故称于后世。若先王之报怨雪耻,夷万乘之强国,收八百岁之蓄积,及至弃群臣之日,遗令诏后嗣之馀义。臣闻善作者不必善成,善始者不必善终。昔者伍子胥说听乎阖闾,故吴王远迹至于郢;夫差弗是也,赐之鸱夷而浮之江。故吴王不寐先论之可以立功,故沉子胥而弗悔;子胥不蚤见主之不同量,故入江而不改。

“夫免身全功以明先王之迹者,臣之上计也。离毁辱之非,堕先王之名者,臣之所大恐也。临不测之罪,以幸为利者,义之所不敢出也。

“臣闻古之君子,交绝不出恶声;忠臣之去也,不洁其名。臣虽不佞,数奉教于君子矣。恐侍御者之亲左右之说,而不察疏远之行。故敢以书报,唯君之留意焉。”

(节选自《古文观止·报燕王书》)

1.对下列句中加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望诸君乃使人献书燕王曰              报:回复

B不测之罪                            临:面临

C.忠臣之去也,不其名                  洁:洁净

D.故吴王不先论之可以立功              寐:觉悟

2.下列句中加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故察能授官者                                 人不知不愠

B.臣恐侍御者不察先王之所以畜幸臣之理           亦犹今视昔

C忠臣之去也不洁名。                         若是,孰能御之

D.昔者伍子胥说听阖闾                           其孰能讥之

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臣闻贤圣之君,不以禄私其亲,其功多者赏之;不以官随其爱,其能当者处之。

2)先王过举,擢之乎宾客之中,使臣为亚卿。

 

查看答案

阅读《范爱农》选段,完成文后各题。共6分。

①不久,忽然从同乡那里得到一个消息,说他已经掉在水里,淹死了。

②我疑心他是自杀。因为他是浮水的好手,不容易淹死的。

③夜间独坐在会馆里,十分悲凉,又疑心这消息并不确,但无端又觉得这是极其可靠的,虽然并无证据。一点法子都没有,只做了四首诗,后来曾在一种日报上发表,现在是将要忘记完了。只记得一首里的六句,起首四句是:“把酒论天下,先生小酒人,大圜犹酩酊,微醉合沉沦。”中间忘掉两句,末了是“旧朋云散尽,余亦等轻尘”。

④后来我回故乡去,才知道一些较为详细的事。爱农先是什么事也没得做,因为大家讨厌他。他很困难,但还喝酒,是朋友请他的。他已经很少和人们来往,常见的只剩下几个后来认识的较为年青的人了,然而他们似乎也不愿意多听他的牢骚,以为不如讲笑话有趣。

⑤“也许明天就收到一个电报,拆开来一看,是鲁迅来叫我的。”他时常这样说。

1.得到范爱农的死讯,作者先疑心这消息并不确,却又觉得极其可靠,前后表述是否矛盾?请简要分析。

2.作者写也许明天就收到一个电报,拆开来一看,是鲁迅来叫我的一句的用意是什么?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