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范爱农》选段,完成文后各题。共6分。 ①不久,忽然从同乡那里得到一个消息,...

阅读《范爱农》选段,完成文后各题。共6分。

①不久,忽然从同乡那里得到一个消息,说他已经掉在水里,淹死了。

②我疑心他是自杀。因为他是浮水的好手,不容易淹死的。

③夜间独坐在会馆里,十分悲凉,又疑心这消息并不确,但无端又觉得这是极其可靠的,虽然并无证据。一点法子都没有,只做了四首诗,后来曾在一种日报上发表,现在是将要忘记完了。只记得一首里的六句,起首四句是:“把酒论天下,先生小酒人,大圜犹酩酊,微醉合沉沦。”中间忘掉两句,末了是“旧朋云散尽,余亦等轻尘”。

④后来我回故乡去,才知道一些较为详细的事。爱农先是什么事也没得做,因为大家讨厌他。他很困难,但还喝酒,是朋友请他的。他已经很少和人们来往,常见的只剩下几个后来认识的较为年青的人了,然而他们似乎也不愿意多听他的牢骚,以为不如讲笑话有趣。

⑤“也许明天就收到一个电报,拆开来一看,是鲁迅来叫我的。”他时常这样说。

1.得到范爱农的死讯,作者先疑心这消息并不确,却又觉得极其可靠,前后表述是否矛盾?请简要分析。

2.作者写也许明天就收到一个电报,拆开来一看,是鲁迅来叫我的一句的用意是什么?

 

1.不矛盾。范爱农是凫水高手,即使酒醉也不至于溺水而亡,所以作者疑心消息不确,同时,表疑心也有鲁迅不愿意接受现实的意思。但从前文对绍兴光复后换汤不换药的描述和下一段范爱农处境的交待中也可以看出,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使范爱农的希望换来的是失望,甚至绝望,这样他的死就成了必然,因此作者又觉得这消息极其可靠。 2.从范爱农的角度而言,这体现了他的一种希望与憧憬;从鲁迅角度来说,这表现了鲁迅的一种歉疚的心理。 【解析】 1. 试题分析:理解重要句子的含意,常需要查看它在文中的地位:如果是统领句,那么解释句意时要从后面的语段中梳理内容层次;如果是过渡句,就要密切关注上下文段的内容,准确理解它的内涵;如果是总结句,此时就需上溯,寻找相关信息,确定答案要点。范爱农是凫水高手,表疑心也有鲁迅不愿意接受现实的意思。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使范爱农的希望换来的是失望,甚至绝望,这样他的死就成了必然,因此作者又觉得这消息极其可靠。 【考点定位】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技巧点拨】句子的含义注意表层和深层之分。把语句放回原文,结合上下文。首先要注意从本句入手,看清句子在文中的位置,确定解决问题的阅读空间。其次要注意分析对本句的语法分析,了解本句的主干与枝叶成分,尤其要注意枝叶部分。第三要注意本句子与上下文的句子之间的关系。一般说来,句子间的相互关系有:指代(复指)、总分(分总)、说明、扩展(含阐述、解说)、比较、呼应等。如果是复句,其一般强调的重点是后半部分,那么就应该在此处着重揣摩。如本题明确观点,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使范爱农的希望换来的是失望,甚至绝望,这样他的死就成了必然,因此作者又觉得这消息极其可靠。 2. 试题分析:分析文段作用可从三个角度去思考:一从内容本身所写。就是看该句段写了什么内容,对表现主旨、抒发情感等有哪些作用。二从上下文关联。即这些句段与材料在上下文起到了什么样的关联作用。这是思考的主体部分。这时的答案应具体。如答“过渡”,必须写出由什么内容过渡到什么内容,“照应”是与哪些内容相照应。三从结合表现手法所起的作用考虑结构作用。 【考点定位】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技巧点拨】分析内涵也首先概括语段所写的内容,分析作用要注意明确文体特征,联系问题特征进行分析,首先从语句本身分析和上下文之间的联系,然后分析对人物的塑造方面的作用,最后分析对表现文章的主旨方面的作用。分析时注意语段所处的位置,开头主要是引起下文、铺垫,中间主要是推动情节发展,结尾主要是照应标题、开头和深化或升华主旨。如本题从范爱农的角度而言,这体现了他的一种希望与憧憬。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追风筝的人

【美】卡勒德·胡赛尼

斗风筝比赛是阿富汗古老的冬日风俗。规则是放起你的风筝,割断对手的线。若有风筝被割断,那些孩子就拼命地追逐那个随风飘扬的风筝。对追风筝的人来说,最大的奖励是捡到最后掉落的那只风筝,那是无上的荣耀。每个斗风筝的人都有助手,我的助手——兼仆人与朋友——是哈桑。

那年冬天的一个夜里,距比赛还有四天,爸爸对我说:“我觉得今年你也许能赢得比赛!”爸爸随口一说,却在我脑海中埋下了一颗种子:好办法!让他看看,他的儿子终究非同凡响。

街上新霁的积雪银光闪闪,天空蓝得无可挑剔。哈桑和我走出大门,雪花反射出白晃晃的光芒,照得我睁不开眼。街上,风筝斗士们在做最后的准备。街道传来欢声笑语,各处屋顶挤满了看客。我朝自家的屋顶看去,爸爸挥挥手,我不知道他究竟是跟我还是跟哈桑打招呼。

“我们得开始了。”哈桑说。

突然间我想放弃。爸爸在屋顶上看着我,他的眼光像太阳那样热得令人发烫。

“我有点不想放风筝了。”我说。

“今天是个好日子。”哈桑说。

我试图让眼光离开我们家的屋顶。哈桑上前一步,低声说了一句让我有些吃惊的话。“记住,阿米尔少爷,没有鬼怪,只是个好日子。”哈桑一眼看穿我。

“没有鬼怪。”我低声说,出乎意料的是我竟然觉得好些。

不到一分钟,我的风筝扶摇直上。一个钟头后,空中已经挂着至少四十只风筝,如同纸制的鲨鱼,巡游搜猎食物。寒冷的微风吹过我的头发。哈桑在我身旁,他的手掌被线割得鲜血淋漓。第一批被挫败的风筝断了线,像流星那样划过苍天,拖着闪亮的尾巴,散落在临近的街区,给追风筝的人带来奖赏。

我偷眼望向爸爸,寻思他眼下在想些什么。风筝纷纷坠下,而我的仍在翱翔。我双眼不时瞟向爸爸,紧紧盯着他的羊毛衫。

下午三点,阴云密布,太阳躲在它们后面,影子开始拉长。只剩下六只风筝了,我的是其中之一。我双腿发痛,脖子僵硬。但看到风筝一只只掉落,心里的希望一点点增大。

一只蓝风筝在过去那个钟头里大开杀戒。现在,只剩下我的红风筝和那只蓝风筝了。局势紧张得如同我流血的手拉着的线。人们纷纷顿足尖叫:“干掉它!干掉它!”爸爸会不会也在欢呼呢?但我所能听到的是脑袋里血液奔流的声音。

一阵风拉升了我的风筝,我占据了有利的位置。“干掉它!干掉它!”的欢呼越来越响,仿佛罗马人对着斗士高喊“杀啊!杀啊!”。

“快赢了,阿米尔少爷!”哈桑兴奋得直喘气。那一刻来临了,我合上双眼,松开拉线的手。寒风将风筝拉高,线又在我手指上割开一个创口,接着……

不用听人群欢呼,我也知道我赢了!我看到爸爸站在屋顶边缘,双拳挥舞,高声欢呼。我体验到有生以来最棒的一刻。

“安拉保佑,我们等会儿再庆祝吧。现在,我要去帮你追那只蓝风筝。”哈桑撒腿就跑。

“哈桑,”我大喊,“把它带回来!”

他踢起阵阵雪花,飞奔到街道的拐角处。他突然停下来,转身,双手放在嘴边,说:“为你,千千万万遍!”然后露出一脸微笑,消失在街角之后。

我收回风筝后,寻找每条通道都没有哈桑的踪迹。我正在担心时,天就快黑了。突然听到前面传来一阵声响,这是一条僻静的死胡同。只见哈桑站在末端,拳头紧握,双腿微微张开。在他身后,摆着那只蓝风筝。那是我打开爸爸心门的钥匙。

三个邪恶的大男孩挡住了哈桑的去路。我觉得自己无法呼吸。他们逼近哈桑。

“把风筝给我!”其中一个挥舞着拳头。

哈桑眼里流露出恐惧,可是他摇摇头。“这是阿米尔少爷的风筝。”

“你这个白痴!把风筝给我们。”

哈桑弯腰捡起一块石头。他们一愣,退后一步。

“这是你最后的机会了!”

哈桑高举那只抓着石头的手。

我张开嘴,几乎喊出来。但我没有,我浑身麻木。

他们动手了,哈桑扔出石块,击中了其中一个的额头。他们一拥而上……

有种温热的东西从我眼角流淌下来。我眨眨眼,看见自己依旧咬着拳头,咬得很紧,从指节间渗出血来。我回到一个空无一人的市场,斜倚在一家小店铺紧闭的门前。

十五分钟后,哈桑回来了,手里拿着那只蓝风筝。

你到哪里去了我在找你。”我艰难地说,仿佛在吞嚼一块石头。

(节选自《追风筝的人》,有删改)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A小说真实生动地向读者展现了阿富汗斗风筝比赛的风俗传统,充满异域风情,表现了阿富汗人民的勇敢和好斗。

B小说情节波澜起伏,情节的高潮是哈桑保护追回的风筝,高潮部分不仅照应标题,更能突出与哈桑的不同性格特征。

C小说的环境描写非常典型,特别是对街道上雪的描写,烘托了的紧张与哈桑的纯洁,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颇具艺术匠心。

D小说对哈桑的形象的刻画运用了肖像、语言、动作等描写,那句为你,千千万万遍!个性化的人物语言有力地揭示了哈桑的品格。

E小说最后一段中我艰难地说,仿佛在吞嚼一块石头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地表现了此时的心理状态。

2.随着小说情节的发展,的心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简要概括。

3.小说在刻画与哈桑这两个形象时,分别突出了他们的哪些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

4.请结合文本分析小说中风筝的内涵,并谈谈小说给你的启示。

 

查看答案

下列对偶句中,不含对比的一项是(   

A.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B.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C.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D.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横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虽然已经是晚上了,但候车大厅里依然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大喇叭的广播声、商贩的叫卖声、孩子的哭泣声不绝如缕

B.往年,国庆节的挪假”“补班就能把人绕晕,节后连上9天班的极端情形也曾被疯狂吐槽。2015年中秋假之所以不补休,就是为了避免前车之鉴

C.经过几年的激烈竞争,前几年迅速崛起的快递行业中的大部分企业都已经转行或倒闭了,市场上只剩不多的几家平分秋色

D.从高铁、核电到一带一路,中国的国家战略已从韬光养晦转变为走出去的负责任大国战略,中国正在为疲弱的世界经济贡献力量。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中的加横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优zhān   掌(zhǐ   yòu     sūn      宿将(zè)

B田(ráng   rú)    guǒ     行())      满篝(lóu

C者(nǎng   聂(    目(chēng   淳于kūn    樵苏后cuàn

D.穿kuàng  稽(    婿(zhuì)    )金百斤   欲厚之(wèi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围绕林冲的遭遇,课文情节的展开张弛有致波澜起伏,反映了林冲性格思想的变化。

B.中国古代小说有其自身的特点,重故事,重描写,与西方小说和现代某些中国小说重心理刻画不同。

C.从性格、行为上讲,别里科夫封闭、怀旧、胆小、多疑,但他又无时无刻极力维护现行的社会秩序。

D.《边城》以翠翠的爱情悲剧为线索,淋漓尽致地表现了湘西地方的人性美和风情美。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