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话说文学趣味 一部好小说或是一部好戏剧,都可以当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话说文学趣味

一部好小说或是一部好戏剧,都可以当一首诗看。诗比别类文学较谨严,较纯粹,较精微。如果对诗没有兴趣,对小说、戏剧、杂文等等的佳妙处,也终不免有些隔膜。不爱好诗而爱好小说、戏剧的人,大都在小说和戏剧中可能只是见到最粗浅的一部分,就是故事。所以他们看小说和戏剧,不问它们的艺术技巧,只求他们里面有趣的故事,他们最爱读的小说,不是描写内心生活和社会真相的作品,而是福尔摩斯侦探案之类的东西。如果要真能欣赏文学,我们一定要超过原始的童稚的好奇心,要超过对福尔摩斯侦探案的爱好,去探求艺术家对人生的深刻的观照以及他们传达这种观照的技巧:第一流的小说家不尽是会讲故事的人,第一流小说中的故事,大半只像枯木搭成的花架,用处只在撑持住一团锦簇灿烂、生气蓬勃的葛藤花卉。这些故事外的东西,就是小说中的诗。读小说只见到故事而没有见到它的诗,没有见到艺术家对人生的深刻的观照以及他们传达这种观照的技巧,就像只看到花架而忘记架上的花。要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最好从读诗入手。

学文学的人最坏的脾气是坐井观天,对胃口不合的作品一概藐视。这种人不但是近视,在文学趣味方面也不能有进展;就连他们自己所偏嗜的文学作品也很难真正地了解欣赏。纯正的文学趣味必定是广博的趣味;不能同时欣赏许多派别的作品的佳妙,就不能正确地欣赏任何作品的佳妙。

趣味是对生命的彻悟和留恋。生命时时刻刻都在进展和创造,趣味也是如此。纯正的文学趣味必有创造性,必时时刻刻开发新境界。如果让你的趣味囿在一个狭小的圈套里,它无机会可创造开发,怎能不随之僵死腐化?从前私塾冬烘学究如井底之蛙,以为天下之美尽在八股文、试帖诗。他们对于这些乌烟瘴气何尝不津津有味?然而,这算是文学的趣味么?

节选自《话说文学趣味》

1.根据原文,下列对“纯正的文学趣味”的特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对小说、戏剧、杂文等等各类作品都能够当一首诗看。

B.对诗有浓厚的兴趣,能欣赏到其他种类的作品的佳妙处。

C.有广博的趣味,能够同时欣赏许多派别的作品的佳妙处。

D.有创造性,时时刻刻都能够开发创造新的文学趣味。

2.下列对“要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最好从读诗入手”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诗比别类的文学作品更加谨严、纯粹、精微。

B.爱好诗的人,在小说和戏剧中不仅仅看到故事。

C.一个人喜欢诗就可以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

D.诗是纯正的文学趣味的必要的构成元素。

3.根据原文所给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流的小说家反而很难写出福尔摩斯探案这样的故事。

B一个人不喜欢诗,在小说和戏剧中就只能见到故事。

C第一流小说的艺术价值和艺术魅力并不仅在故事。

D从前私塾冬烘学究都深研八股文、试帖诗。

 

1.A 2.C 3.C 【解析】 1.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把握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论述类文本阅读在概念题型上往往这样设题:部分与整体、夸大与缩小、因果颠倒或强加因果、尚未发生和已经发生、可能和必然、答非所问或张冠李戴、颠倒是非等。从文中找到相关的语段,然后代入原文进行比较分析,做出判断取舍。A项,原文是“一部好小说或是一部好戏剧,都可以当一首诗看。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回答本题,先在文中分别找到备选项内容的对应语段,采用比对方法,看看有没有答非所问、偷换概念、以偏概全、混淆因果条件、轻重范围失当等问题,在此基础上判断正误。C项,因为“要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最好从读诗入手”,仅仅说明“喜欢诗”是“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的一个途径。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此种归纳内容要点和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题目,解答时应先根据选项确定原文信息所在的位置,然后将选项和原文进行比较,并结合上下文语境进行判断。A项,错误的判断依据:“第一流的小说家不尽是会讲故事的人”说明他们也能讲很好的故事,只要他们愿意也能写福尔摩斯探案这样的故事;B项,错误的判断依据:“大都在小说和戏剧中可能只是见到最粗浅的一部分”;选项把范围缩小了。C项,正确的判断依据:“第一流的小说家不尽是会讲故事的人,第一流小说中的故事,大半只像枯木搭成的花架”;D项错误的判断依据:“私塾冬烘学究如井底之蛙,趣味囿在一个狭小的圈套里”,“囿”是思维的局限,不是深研。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成年大马哈鱼经过日日夜夜的长途跋涉,经历了千辛万苦,溯河洄游重返故乡,养儿育女,在故乡甘美的水中走完了生命的旅程,慢慢地死去。人回溯历史,可以知兴替,明晓历史规律,从而获得人生智慧。回溯过往经历,可以检省得失,坚定信念,憧憬未来。

请以“回溯”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作文,立意自定,文体自选,不要套作,不得抄袭。(要求:写出一定的感悟、反思)

 

查看答案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良晨美景  狭隘  彤云密布   孤苦

B.哀声叹气  俨然  六神不安   央浼

C.天高地迥   拮据   不矜名节   玷辱

D.日薄夕山   谗言   茕茕孓立   盘桓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中国的教育正处在深化改革、谋划长远的关键时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培养他们,请从摘掉功利教育的“绿领巾”开始。

①而未来中国社会真正需要的

②但在急功近利的社会环境影响下

③最容易被世俗“劫持”而沦丧根本的育人理念

④而是遍布社会各个阶层的一代健康、成熟的合格公民

⑤不是少数自我强大的精英

⑥教育很难独醒

A.②③⑥①⑤④   B.②⑥③①⑤④  C.①⑤④②⑥③   D.①⑤④②③⑥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卡扎菲政权存在时,反对派尚能够结成统一战线;卡扎菲政权垮台后,反对派则大有祸起萧墙之可能,未来能否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平稳过渡”,实难预料。

B.“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开展以来,新闻、理论、文艺界空前活跃,鲜活的新闻、理论、文艺佳作层出不穷,令人耳目一新。

C.小悦悦事件带给人巨大震撼,人们在声讨,在反思,在热烈讨论……也许我们从中看到的只是一鳞半爪,但借此“切片”完全可以观照自我乃至观察社会。

D.昨天,王教授在学校礼堂的一番即兴演讲,赢得了在场师生的热烈掌声,那场面真可以说是余音绕梁,不绝于耳啊!

 

查看答案

请将下列典故与相对应的象征意义连线

A.塞上长城                  (1)报恩

B.处涸辙                    (2)出色的人才

C.请缨                      (3)守边的将领

D.结草                      (4)陷入危急之中

E.谢家宝树                  (5)投军报国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