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卡扎菲政权存在时,反对派尚能...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卡扎菲政权存在时,反对派尚能够结成统一战线;卡扎菲政权垮台后,反对派则大有祸起萧墙之可能,未来能否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平稳过渡”,实难预料。

B.“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开展以来,新闻、理论、文艺界空前活跃,鲜活的新闻、理论、文艺佳作层出不穷,令人耳目一新。

C.小悦悦事件带给人巨大震撼,人们在声讨,在反思,在热烈讨论……也许我们从中看到的只是一鳞半爪,但借此“切片”完全可以观照自我乃至观察社会。

D.昨天,王教授在学校礼堂的一番即兴演讲,赢得了在场师生的热烈掌声,那场面真可以说是余音绕梁,不绝于耳啊!

 

D 【解析】 试题分析:D“余音绕梁” 形容歌声或音乐优美,余音回旋不绝。也比喻诗文意味深长,耐人寻味。这里不合对象,应改为“经久不息”。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请将下列典故与相对应的象征意义连线

A.塞上长城                  (1)报恩

B.处涸辙                    (2)出色的人才

C.请缨                      (3)守边的将领

D.结草                      (4)陷入危急之中

E.谢家宝树                  (5)投军报国

 

查看答案

选出全部表明官职提升的__________________

(1)擢(2)夺(3)左迁(4)领(5)陟(6)徙(7)出(8)提

 

查看答案

文学类文本阅读

不朽的失眠

张晓风

①他落榜了!一千二百年前。榜纸那么大那么长,然而,就是没有他的名字。啊!竟单单容不下他的名字“张继”那两个字。考中的人,姓名一笔一划写在榜单上,天下皆知。奇怪的是,在他的感觉里,考不上,才更是天下皆知,这件事,令他羞惭沮丧。离开京城吧!议好了价,他踏上小舟。本来预期的情节不是这样的,本来也许有插花游街、马蹄轻疾的风流,有衣锦还乡、袍笏加身的荣耀。然而,寒窗十年,虽有他的悬梁刺股,琼林宴上,却并没有他的一角席次。

②船行似风,江枫如火。这天黄昏,船,来到了苏州。但,这美丽的古城,对张继而言,也无非是另一个触动愁情的地方。

③如果说白天有什么该做的事,对一个读书人而言,就是读书吧!夜晚呢?夜晚该睡觉以便养足精神第二天再读。然而,今夜是一个忧伤的夜晚。今夜,在异乡,在江畔,在秋冷雁高的季节,容许一个落魄的士子放肆他的忧伤。江水,可以无限度地收纳古往今来一切不顺遂之人的泪水。这样的夜晚,残酷地坐着,亲自听自己的心正被什么东西啮食而一分一分消失的声音。并且眼睁睁地看自己的生命如劲风中的残灯,所有的力气都花在抗拒,油快尽了,微火每一刹那都可能熄灭。然而,可恨的是,终其一生,它都不曾华美灿烂过啊!

④江水睡了,船睡了,船家睡了,岸上的人也睡了。惟有他,张继,睡不着。夜愈深,愈清醒,清醒如败叶落余的枯树,似梁燕飞去的空巢。起先,是睡眠排拒的他。而后,是他在赌气,好,无眠就无眠,长夜独醒,就干脆彻底来为自已验伤,有何不可?

⑤月亮西斜了,一副意兴阑珊的样子。有乌啼,粗嗄嘶哑,是乌鸦。那月亮被它一声声叫得更黯淡了。江岸上,想已霜结千草。夜空里,星子亦如清霜,一粒粒零落凄绝。

⑥在须角在眉梢,他感觉,似乎也森然生凉,那阴阴不怀好意的凉气啊,正等待凝成早秋的霜花,来贴缀他惨淡少年的容颜。

⑦江上渔火二三,他们在干什么?在捕鱼吧?或者,虾?他们也会有撒空网的时候吗?世路艰辛啊!即使潇洒的捕鱼的,也不免投身在风波里吧?然而,能辛苦工作,也是一种幸福吧!今夜,月自光其光,霜自冷其冷,安心的人在安眠,工作的人去工作。只有我张继,是天不管地不收的一个,是既没有权利去工作,也没福气去睡眠的一个。

⑧钟声响了,这奇怪的深夜的寒山寺钟声。一般寺庙,都是暮鼓晨钟,寒山寺庙敲“夜半钟”,用以惊世。钟声贴着水面传来,在别人,那声音只是睡梦中模糊的衬底音乐。在他,却一记一记都撞击在心坎上,正中要害。钟声那么美丽,但钟声自己到底是痛还是不痛呢?既然失眠,他推枕而起,摸黑写下“枫桥夜泊”四字。然后,就把其余二十八字照抄下来。我说“照抄”,是因为那二十八个字在他心底已像白墙上的黑字一样分明凸显:

⑨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⑩感谢上苍,如果没有落第的张继,诗的历史上便少了一首好诗,我们的某一种心情,就没有人来为我们一语道破。

一千二百年过去了,那张长长的榜单上(就是张继挤不进去的那纸金榜)曾经出现过的状元是谁?哈!管他是谁。真正被记得的名字是“落第者张继”。有人会记得那一届状元披红游街的盛景吗?不!我们只记得秋夜的客船上那个失意的人,以及他那场不朽的失眠。

(文章有删减)

(1)结合文本阅读,你认为下列说法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一千二百年过去了,那张长长的榜单上曾经出现过的状元是谁并不重要。这侧面表现了封建社会考试制度的不公正,真正有才华的张继却无法得到朝廷的赏识。

B.本文语言忧思沉重,运用记叙和议论相结合的手法对张继这一人物刻画描写,突出表现了作者对张继考场失意的同情。

C.作者在对张继进行描写的时候,并不注重讲故事,他巧妙的将环境和事件紧紧的结合在一起,从而起到烘托人物的作用。

D.文中引用了“枫桥夜泊”一诗,其作用一可以衬托出文章浓厚的诗意色彩,二可以交代张继之所以不朽的原因,点明文章的主题。

E.张继之所以成为不朽,是因为他在文学上的突出成就。对于文学而言,我们只需要记住失意的张继,以及他的那场不朽的失眠。

(2)文章题为“不朽的失眠”,请结合全文,解释标题的含义,并说说标题的好处。

(3)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分析选文第二段在文中的作用。

(4文章最后一段说:“不!我们只记得秋夜的客船上那个失意的人,以及他那场不朽的失眠。”请你结合文本并联系现实,谈谈你对“失意人生”的看法。

 

查看答案

名句名篇默写

(1)________________,秋水共长天一色。

(2)引壶觞以自酌,_______________。

(3)朝菌不知晦朔,________________。

(4)外无期功强近之亲,___________________。

(5)《蜀相》中表现出诗人对诸葛亮才能与功绩的仰慕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书愤》中展现壮阔的战争场面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山原旷其盈视,_________________。

(8)诏书切峻,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诗歌鉴赏

踏莎行

欧阳修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1.简析开篇两句“候馆梅残,溪桥柳细”中的“残”“细”二字的妙处?

2.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