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某报为了发掘有温度和人情味...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某报为了发掘有温度和人情味的新闻,引导读者以温暖的视角看待社会,开设了《暖闻》专栏。编辑部收到三则新闻:

一位卖油条的青年多年坚持不用有害的“复炸油”炸油条,给顾客提供新鲜健康的油条,被网友称赞为最帅的良心“油条哥”。

一位老父亲从外地来医院看望儿子,看到儿子正在坐诊,忙得抬不起头,根本说不上话。老人家等了两个多小时后,只好挂了个号,和儿子见了一面。

某地举办珍品画展,一位男孩在探身观赏时不慎跌倒,损害一副珍贵名画,主办方认为男孩只有12岁,又不是故意的,因此仅备案而未报案,希望男孩的心理不要受到影响。

从以上新闻中选择一则刊登在《暖闻》专栏中,你认为哪一则更合适?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最暖是温情 三则新闻,读罢均令人动容,或为之鼓掌,或为之感动,但若问我们哪一则最有温度和人情味,则无疑是珍品画展主办方那润物细无声的温情。 “油条哥”多年坚持不用有害油,诚信经营,良心做人,在这个诚信缺失、行为失范的当下,确实难能可贵,但诚信经营、良心做人难道不是一位商人所必须遵循的底线吗?当底线居然也成为了大部分人可望而不可即的最高标准的时候,你所感受到或许不是那初读的暖意,而是那充满荒诞与反常的寒意。 面对那苦等了两个多小时,只求和儿子见一面的老父亲,我眼泛泪花,内心感动,但唯独感觉不到温暖。这是一位勤勉敬业的儿子,这是一位父爱如山的父亲,理性告诉我应该要为之点赞,但感性的我,更希望儿子能抬一下头,看一看那等待多时的老父亲。而儿子最终看到那等待了两个多小时的老父亲,想必也会潸然泪下,那泪中,有感动、有愧疚、有深情,但在儿子的心里,或许并不温暖。 而珍品画展的主办方,我为之鼓掌,为之感动,更感受到一股浓浓的暖流,因为面对那不慎损坏名画的12岁男孩,本可按章处理,报案索赔,追究责任,毕竟那是一幅珍贵名画,虽非无意,但确实造成了严重后果,但是主办方却没有,因为名画再珍贵,也不如人心珍贵,何况那是一位才12岁的男孩的纯真心灵。他才刚开始用他的心灵去感受这个世界的温度,用他的眼睛去仰望这个世界的光明,而这一切,随着那不慎的一跌,都有可能被严苛、惊吓所取代。法规不外乎人情,一个没有温度、没有人情味的严苛处理,虽合规合理,但如果缺乏了对人的关注,对人的呵护,那么其意义、价值便大打折扣。而主办方的处理方式无疑是充满温情和人情味的,面对珍贵名画的被损失,此时此刻,算计的不是自己的损失有多大,而是用满怀深情的方式呵护孩童那敏感而纯真的心灵,希望男孩的心理不要受到影响。对这个世界抱以足够的善意,对身边的人和事给予必要的理解和宽容,在这个人心冷淡、信任缺失的年代是多么的弥足珍贵。 这个世界,有必为之事,如“油条哥”的秉持良心、待人诚信,这本应为生活的常态;也有应为之事,如那忙得抬不起头的医生儿子,勤勉工作,这是职责,但职责之外,我们也希望能感受到更多的温度与人情味,毕竟人非草木,孰能无情?而为难为之事,如那主办方的润物细无声的温情,则尤其令我们动容,令我们感动,因为此处的温度与人情味超越了个人的私利与得失。此次珍品画展,展出的不仅有那珍贵的名画,更有那暖人的温情与宽容理解的人情。最暖是人心,温情涌动,世界便不再冷漠,人情依旧,彼此便不再隔阂。 因此,无疑,主办方的温情与人情是最暖人心的,我为之鼓掌,为之感动,更在这乍暖还轻冷的时节感受到如沐春风般的暖意。 【解析】 试题分析:材料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叙述了三则新闻,它们分别为“油条哥”坚持不用“复炸油”、老父亲等候挂号排队看望儿子、主办方宽容12岁男孩无意损坏珍贵名画。这三则新闻均为有温度和人情味的事件,体现出向他人或社会传递的温暖。第二部分提出写作要求,明确写作任务。第一,必须从这三则新闻中选择其中一则新闻;第二,围绕“温度和人情味”这两个关键词,阐述选择该新闻的理由;第三,把选择的新闻与其他两则新闻进行对比性分析,凸显所选择新闻的温暖所在。因此,符合题意的立意,综合而言应该为“向他人或社会传递温暖和人情味”。对三则新闻能进行权衡,则属于符合题意,如果没有权衡这三则新闻,亦属于符合题意。如果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意,不写“向他人或社会传递温暖和人情味”的内容,则属于偏离题意;如果没有做出选择判断,只是分析了三则新闻的温暖,则亦属于偏离题意。 角度与立意: 选择第一则新闻:“油条哥”坚持不用“复炸油”,提供新鲜健康的油条。坚守良心,温暖他人;诚信经营,传递正能量;面对利益的诱惑,坚守道德底线。 选择第二则新闻:老父亲等候挂号排队看望儿子理解和尊重亲人,凸显关爱。遵从秩序规则,方便他人。 选择第三则新闻:主办方不惜珍贵名画受损,宽容12岁男孩。面对他人无意的过错,主动宽容; 理解孩子的过失,呵护成长; 面对利益受损,理性处理。 【考点定位】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材料中“温度和人情味”、“引导读者以温暖的视角看待社会”是关键词句,考生无论选择哪则新闻为最合适的《暖闻》新闻,都必须围绕这些关键词句来论析。由于题目材料中有“选择一则”、“你认为哪一则更合适”的语句,故而行文时必须通过三则材料的对比分析,突出考生所选新闻在“温度和人情味”、“引导读者以温暖的视角看待社会”方面的“更合适”性。 此文审题立意不难,只要在三则新闻中选择一则为“更合适”的新闻,然后分析、说明这样选择的理由即可。不过,在实际考试中,相当一部分考生忽略“温度和人情味”、“引导读者以温暖的视角看待社会”的关键限定,而由某一则新闻抽取无关“温度和人情味”、“引导读者以温暖的视角看待社会”的主题,然后大作论述;或者是走另一个极端,为了“突出”自己所选择的新闻在“温度和人情味”、“引导读者以温暖的视角看待社会”方面的“更合适”性,不惜否定、丑化另两则新闻的“温度和人情味”;或者是不能将三则新闻进行比较分析,而只是谈论其中一则新闻的“温度”、“人情味”和“温暖的视角”;也有些考生干脆三则新闻的“温度和人情味”都谈,却不明确哪一则新闻“更合适”。 行文中,一些考生虽然能够选择某一则新闻,且也能与其它二则新闻作比较,突出所选新闻“温度和人情味”,但未能超越就事论事的浅层解读,不能将文章主题上升至“引导读者以温暖的视角看待社会”的高度。而“引导读者以温暖的视角看待社会”正是此作文题目的明确要求与深刻之处。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面是对部分幼儿和中小学生就“在网上遇到不良内容,首先和谁说”这一问题开展调查的统计表,请写出该表反映出的两个现象,并据此提出一条建议。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

年级

妈妈

爸爸

同学、朋友

谁也不说

幼儿园

656%

241%

36%

94%

小学

546%

213%

87%

146%

初中

244%

99%

355%

279

现象:

建议:

 

查看答案

根据上下文,在下面一段文字画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连贯,语言得体,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个字。

英国的研究人员观察了一种常见的土壤真菌与水稻根部的共生关系,将来    来取代目前大量使用的磷肥。研究发现,这种真菌能附着在水稻根部,并从细胞层面促进根部的生长。同时,真菌会长出细小的卷须深入土壤内部,       。研究人员说,通过真菌的卷须能直接吸收作物所需磷酸盐的70%到100%.如果未来能利用真菌与作物根部的特殊关系来研发生物肥料,        ,从而减少环境污染的风险。

 

查看答案

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李白的诗歌____有高度的艺术技巧,____若论章法的严密、用典的巧妙、对偶的工整,____就比别人高明许多。若论比喻的新鲜、夸张的大胆,虽有过人之处,____只凭这些显然不足以产生那么大的艺术力量。____,李白是以气势夺人的。气的充沛与浩大是盛唐文化的特点,____李白诗歌具有特殊魅力的一个重要原因。

 

A

虽然

如果

未必

即使

B

倘若

那么

不过

也是

C

固然

未必

可是

其实

也是

D

诚然

可是

即使

其实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洪荒少女傅园慧在丢了手机之后,众多手机厂商争相送给她新手机唯恐这位网红不接受。

B产科主任刘慧姝表示:“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人手肯定不够,这不只是很多医院的妇产科都将面临的困境,更是我们医院的情况。”

C近期一些地方出现重度雾霾,部分城市启动红色预警,一些中小学相继采取“停课不停学”的应急措施,通过在线教学系统为孩子进行课业辅导。

D孩子看电视、玩电脑、读书、写字时间过长及课业负担过重与近视有关,除此之外,光度不够,同样也会引起近视。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①为迎接国庆节的到来,我县最大的康乐家园社区活动室里,一些书法爱好者正在舞文弄墨,进行着书法比赛。

②亚洲投资银行的顺利成立和运营,将惠及亚投行各国,也将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新的动力,这是不言而喻的。

③现在的生活水平虽比以前有了极大的提高,但还是需要瞻前顾后,从细处打算;还是要节俭,不可铺张浪费。

④政府和企业都在处心积虑地为大中专毕业生提供就业机会,只要毕业生要求放低一些,就业并不是一件难事。

⑤单调的生活、狭窄的空间和严格的管理让人对航母生活心生厌倦,但航母追梦人依然甘之如饴,执着追求梦想。

⑥高三一轮复习对学生巩固基础知识至关重要,有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粗心大意,不假思索,所以成绩提高很慢。

A①②④     B.①③⑥       C.②③⑤      D.④⑤⑥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