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写春天到来后美丽...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写春天到来后美丽而又充满生机的田园景色的两句是            。”

(2)王勃在《滕王阁序》中描写秋日傍晚开阔江面上美景的两句是             。”

(3)庄子《逍遥游》中用对待“誉”和“非”的态度来说明“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的          。”

 

(1)木欣欣以向荣 泉涓涓而始流 (2)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 (3)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解析】 试题分析: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欣欣”“涓涓”“孤鹜”“沮”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每句1分,句中有误该句不得分。要求学生养成回头望的习惯,避免笔误。 【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名师点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现在课标卷已经考核“理解性默写”,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文后各题。)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1.下列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母志      项王天下者   

B.衰祚薄      内无应五尺之僮

C奉圣朝      周公之所由使也  

D.不赴命      不就职

2.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叙述自己孤苦的身世,其中饱含了对祖母的深切感情,代替祖母抚养孩子,即使孩子生病了,也端汤送药,不离左右。

B作者以自己对祖母的孝为不能应征出仕的原因,抓住晋武帝“以孝治天下”的施政纲领,企图打动晋武帝。

C文字中包含一些富有生命力的并且长期以来已经被人们广泛使用的词语,如:形影相吊、茕茕孑立、零丁孤苦。

D文段主要用了四字句,还有不少对偶句,朗朗上口,亲切自然。

3.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2)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文后各题。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扶摇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飞,榆枋而止,时不至,而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

1.下列语句中,划线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抟:环旋着往上飞

B.为之舟         芥:小草

C榆枋而止            抢:触、碰     

D.于地而已矣        控:控制

2.下列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均表示事物“有所待”的一项是

①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②去以六月息者也

③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④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⑤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

⑥适百里者,宿舂粮

A①④⑤⑥   B.②③⑤⑥   C.①②④⑥  D.②③④⑤

3.下列有关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鹏鸟要在海运时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九万里,然后乘六月的巨风才能南飞。

B文章写鹏鸟南飞有所待,并以“野马”“尘埃”与之作对比,表明万物皆有所待。

C大舟飘浮有待深水,而芥草靠杯水就能负载,这是作者用来说明“大小之辩”的。

D蜩与学鸠飞不高,行不远,却自以为得到了逍遥,它们嘲笑鹏鸟高飞远行的壮举。

4.把文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2)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查看答案

下列选项中,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朱光潜(1897-1986)我国著名的美学家、文艺评论家、翻译家。著有《文艺心理学》《文化苦旅》《诗论》等。    

B骈体文是中国文学史上特有的一种文体,又称骈俪文。骈文多以四六字句为主,兼用杂言,所以唐宋以后也称骈文为“四六文”。这种文体的基本特点在于:全篇以对偶句为主,注重辞采,句法整齐,多用典故,讲究声律。《滕王阁序》就是一篇典型的骈体文。

C《陈情表》作者李密,自幼丧父,母改嫁,祖母刘氏将其抚养成人。李密侍奉祖母甚孝,故以“孝”名于乡里。他为人刚正,颇有文名,年轻时曾仕蜀国,表现出相当高的外交才能。

D辞是介于散文与诗歌之间的一种文体。因起源于战国时期的楚国,又称楚辞、楚辞体。又因屈原所作《离骚》为这种文体的代表作,故又称“骚体”。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俗”有通俗与庸俗之分。                                。通俗是喜爱朴素的。唐代李绅的诗《悯农》何其通俗!又何其朴素!但通俗又不等于朴素白居易的《忆江南》就于通俗中见绮丽。

①惠洪《冷斋夜话》云“白乐天每作诗令老妪解之。问曰解否?妪曰则录之;不解则易之。”可见通俗并非脱口而出。

②通俗的诗是不卑俗、也不浅薄的。刘禹锡的《竹枝词》就是一首明朗流畅、富有情趣的好诗。

③“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这两句诗道破了通俗的秘密。

④中国古代许多著名文人都推崇通俗。

⑤平易浅显是指通俗俗不可耐是指庸俗。

⑥白居易有意识地追求通俗王安石誉之为“白俚”。

A⑤④⑥①③②  B⑤③②④⑥①  C②③⑤⑥④① D③②④⑥①⑤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5月2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登上中国商飞设计研究中心自主研制的C919大型客机展示样机,穿过飞机客舱时,他坐下来在座位上两次谈感受,指出要发展装备制造业。

B全省首届青少年歌手大赛于昨日落下帷幕部分中学的选手凭着扎实的基本功和出色的现场发挥得到了评委老师和观众的一致好评。

C合肥某中学秉承“立足于升学预备教育着眼于学生的终生可持续发展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以“把每一个学生放在心上”为行动指南已成为精英的摇篮。

D“滴滴”“快的”打车软件大战刚刚落下帷幕“爱拼车”“哈哈拼车”等另一波功能相似的拼车软件又在一夜间掀起烧钱大战它们先后砸出百万元补贴用户拼车。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