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文后各题。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文后各题。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扶摇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飞,榆枋而止,时不至,而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

1.下列语句中,划线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抟:环旋着往上飞

B.为之舟         芥:小草

C榆枋而止            抢:触、碰     

D.于地而已矣        控:控制

2.下列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均表示事物“有所待”的一项是

①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②去以六月息者也

③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④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⑤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

⑥适百里者,宿舂粮

A①④⑤⑥   B.②③⑤⑥   C.①②④⑥  D.②③④⑤

3.下列有关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鹏鸟要在海运时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九万里,然后乘六月的巨风才能南飞。

B文章写鹏鸟南飞有所待,并以“野马”“尘埃”与之作对比,表明万物皆有所待。

C大舟飘浮有待深水,而芥草靠杯水就能负载,这是作者用来说明“大小之辩”的。

D蜩与学鸠飞不高,行不远,却自以为得到了逍遥,它们嘲笑鹏鸟高飞远行的壮举。

4.把文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2)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1.D 2.C 3.C 4.(1)天色深蓝,是它的真正颜色呢?还是因为天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 (2)我一下子飞起来,碰上榆树、檀树就停下来,有时或者还飞不到树的高度,落在地上也就罢了,哪里用得着飞上几万里的高空再向南飞呢? 【解析】 1. 试题分析:实词题目近些年考核有难度加大的趋势,考题选项中夹杂出现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文言现象。答题的方法有“结构分析法”“语法分析法”“形旁辨义法”“套用成语法”“套用课本法”但这些方法都需要一定的文言功底,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看语意是否通顺来确定答案的正确与否。D项,“而控于地而已矣”中“控”,可以联系语境进行分析,前面说“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那么根据语境可知“控”,投,落下。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理解文言实词的意思,可以采取因文定义法:由于任何一个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只可能有一个意义,因此可因文来定义,即根据具体的上下文语境来判断某个实词的具体意项。答题时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语境中,结合上下文意思去理解。可采取代入原文法、课内回顾法、成语迁移法。可将词义代入文中,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来判断对错。结合语境,理解实词含义,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要分析形旁,推求字义。从字音相同推测通假字,通过语法特征推断出词性,用互文见义对照解释前后词。比如本题的D项,可以联系句子的语境分析其意思。 2. 试题分析:C项均表示事物“有所待”,③是说天的颜色,⑤是蜩与学鸠的浅陋见识。排除这两项即可。 【考点定位】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 【技巧点拨】文言文信息筛选的题目,大多是人物性格分析,答题时注意题干的要求是“什么人”的“什么”品质,还要注意有没有“直接表现”“均表示”等字样,注意运用排除法作答。此题是根据文本内容,选出均表示事物“有所待”的一项,然后分析列出的各项:③是说天的颜色,⑤是蜩与学鸠的浅陋见识,排除这两项即可,自然得到答案。 3. 试题分析:C项理解错误,文章虽然谈到了“大小之辩”,但舟与水的例子是用来说明事物都“有所待”的。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这道题目是概括归纳文章内容。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①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②放回原文,查对正误。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比如本题C项,文章虽然谈到了“大小之辩”,但舟与水的例子是用来说明事物都“有所待”的。 4.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第一句中,“其……其……”,表选择问,译为“是……是……”;“无所”,没有办法;“极”,尽头。第二句中,“决起”,突然、一下子;“而”,表修饰;“抢”,碰到;“控”,投,落下;“奚以……为”,哪里……呢? 【考点定位】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技巧点拨】本题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参考译文】 北海有条鱼,它的名字叫做鲲。鲲的巨大,不知道它有几千里。变化成为鸟,它的名字叫做鹏。鹏的背脊,不知道它有几千里,振翅飞翔起来,它的翅膀象挂在天空的云彩?这只鸟,海动时就将迁移而飞往南海。南海就是天的池。《齐谱》这部书,是记载怪异事物的。《齐谐》的记载说:“大鹏迁移到南海去的时候,翅膀在水面上拍击,激起的水浪达三千里远,然后趁着上升的巨大旋风飞上九万里的高空,离开北海用六个月的时间飞判南海才休息。象野马奔跑似的蒸腾的雾气,飞荡的尘土,都是生物用气息互相吹拂的结果。天的深蓝色,是它真正的颜色呢?还是因为它太远而没有尽头以致看不清楚呢?大鹏从高空往下看,也不过象人们在地面上看天一样罢了。再说水聚积得不深,那末它负载大船就会浮力不足。倒一杯水在堂上低洼处,那末只有小草可以作为它的船;放只杯子在里面就会粘住,这是因为水浅船大的缘故。风聚积得不大,那末它负载巨大的翅膀就会升力不足。所以大鹏飞到九万里的高空,风就在下面了,然后才能乘风飞翔;背驮着青天,没有什么东西阻拦它,然后才能计划着向南飞。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面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蝉和学鸠笑话它说:“我一下子起来就飞,碰上树木就停下来,有时候飞不到,便落在地上就是了,哪里用得着飞上九万里的高空再向南飞那样远呢?”到郊外去旅行的人只要带三顿饭,吃完三顿饭就回家,肚子还是饱饱的;到百里外去旅行的人,头天晚上就要舂米做好干粮;到千里外去旅行的人,要用三个月积聚干粮。这两只飞虫又懂得什么呢?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选项中,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朱光潜(1897-1986)我国著名的美学家、文艺评论家、翻译家。著有《文艺心理学》《文化苦旅》《诗论》等。    

B骈体文是中国文学史上特有的一种文体,又称骈俪文。骈文多以四六字句为主,兼用杂言,所以唐宋以后也称骈文为“四六文”。这种文体的基本特点在于:全篇以对偶句为主,注重辞采,句法整齐,多用典故,讲究声律。《滕王阁序》就是一篇典型的骈体文。

C《陈情表》作者李密,自幼丧父,母改嫁,祖母刘氏将其抚养成人。李密侍奉祖母甚孝,故以“孝”名于乡里。他为人刚正,颇有文名,年轻时曾仕蜀国,表现出相当高的外交才能。

D辞是介于散文与诗歌之间的一种文体。因起源于战国时期的楚国,又称楚辞、楚辞体。又因屈原所作《离骚》为这种文体的代表作,故又称“骚体”。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俗”有通俗与庸俗之分。                                。通俗是喜爱朴素的。唐代李绅的诗《悯农》何其通俗!又何其朴素!但通俗又不等于朴素白居易的《忆江南》就于通俗中见绮丽。

①惠洪《冷斋夜话》云“白乐天每作诗令老妪解之。问曰解否?妪曰则录之;不解则易之。”可见通俗并非脱口而出。

②通俗的诗是不卑俗、也不浅薄的。刘禹锡的《竹枝词》就是一首明朗流畅、富有情趣的好诗。

③“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这两句诗道破了通俗的秘密。

④中国古代许多著名文人都推崇通俗。

⑤平易浅显是指通俗俗不可耐是指庸俗。

⑥白居易有意识地追求通俗王安石誉之为“白俚”。

A⑤④⑥①③②  B⑤③②④⑥①  C②③⑤⑥④① D③②④⑥①⑤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5月2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登上中国商飞设计研究中心自主研制的C919大型客机展示样机,穿过飞机客舱时,他坐下来在座位上两次谈感受,指出要发展装备制造业。

B全省首届青少年歌手大赛于昨日落下帷幕部分中学的选手凭着扎实的基本功和出色的现场发挥得到了评委老师和观众的一致好评。

C合肥某中学秉承“立足于升学预备教育着眼于学生的终生可持续发展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以“把每一个学生放在心上”为行动指南已成为精英的摇篮。

D“滴滴”“快的”打车软件大战刚刚落下帷幕“爱拼车”“哈哈拼车”等另一波功能相似的拼车软件又在一夜间掀起烧钱大战它们先后砸出百万元补贴用户拼车。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改革换来经济的飞速发展却让环境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如果有一天人们司空见惯了绵延不散的雾霾那我们还如何走出这令人窒息的污染围城?

B媒体普遍认为中俄关系已经进入成熟发展期不会因为国际社会某些人、某些事而发生任何改变两国人民的友谊是牢不可破的。

C在传达上级文件的会议上与会代表鞭辟入里地学习吃透了精神明确了任务统一了思想对今后的工作也有了具体的规划。

D中伊两国石油公司领导人正式签署了100亿美元的石油进出口合同双方都表示无论国际形势怎样变化都将信守这一君子协定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寂夜里     飘渺的钟声可以唤醒梦中之人让一个沉沦在世间物象中太久的人有醍醐灌顶之感。

②最近一段时间国际油价持续走低由于价格属性的变异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国际油价的走势还很难   

③曾经实行多年的“暂住证”正在      历史舞台颇多政策含金量的“居住证”正在为人们所熟悉。

A悠远  捉摸  退出    B幽远  琢磨  退出

C悠远  捉摸  淡出    D幽远  琢磨  淡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