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烟台大学62岁保洁员吃学生剩饭:不缺钱怕浪费 记...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烟台大学62岁保洁员吃学生剩饭不缺钱怕浪费

记者 李谦 刘颖超 烟台台记者 张斐斐

【央广网烟台11月19日消息】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今年10月20日《新闻纵横》关注了“烟台大学62岁的保洁员吴明华和他六位同事的故事”。这7位保洁员在学校食堂里看到学生们吃剩下不要的馒头和米饭实在不忍心丢弃就装到塑料袋里留着自己晚上吃生怕浪费了粮食。而这种做法当时他们已经坚持了5个月了。

“舔干净不丢人”是烟台大学4层食堂里最新挂出的海报。下午5点半记者和刚下课的学生们一起来到了生意红火的窗口前。“烟台特色小吃淄博特色小吃台湾美食韩国料理”各个窗口都向外飘着香味价格几乎都不会超过15块钱。62岁的保洁员吴明华推着小推车穿梭在吃饭的学生中收拾餐具。把剩汤、剩饭倒进车上的泔水桶中再把盘子摞好放进车里这些动作吴师傅做得熟练而又迅速。只是偶尔他会把盘中看起来还不错的主食留下放进车上一个最小的塑料袋中。

晚上7点半学生们陆续离开了餐厅吴师傅看见工友罗师傅和其他几个人已经坐下吃饭便也带着装着剩米饭的塑料袋走了过去。虽然只有几步路但看到旁边桌上还有一盘学生刚刚剩下、看起来还很完整的炒茄子吴师傅顺手拿起来没人疑问没人抬头甚至没有任何停顿大家夹起了还冒着热气的茄子就着桌上的洋葱、豆腐、卷心菜开始吃饭了。

第一个带头吃剩饭的吴明华是吉林省伊通县人曾经是村里的小学教师。孩子定居烟台后他也搬到了这里。吴师傅说家里并不缺钱这么做就是不想浪费。

吴明华就是不挣钱孩子也给钱他们不同意出来干活。

烟大4层一共十多名保洁员中陆续有6人开始效仿起吴师傅的做法。他们中年龄最大的66岁最小的53岁都来自农村经历过艰苦生活。他们中甚至有人的孩子就在这里上班。比如罗玉龙的儿子罗国胜从一开始就很反对爸爸吃剩饭。

罗国胜他说怪可惜的他说他们那些人都能吃我也能吃担心老人吃凉的不好这么大岁数捡着吃也不好。

但孩子们的反对并没有阻碍老人们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现在食堂的剩菜剩饭和以前相比显然有了改观。

食堂经理刘建新通过他们这些工人的身体力行可能让学生感触很深剩的比以前少很多。

老板娘杨燕改善多了大学生过来要半碗米饭、半个馒头以前从来没有这种情况。

烟台大学校长房绍坤介绍了这变化背后的新规定现在学生可以买半份菜、买半份饭以适应不同学生群体的需求保洁员为广大师生上了一堂生动的勤俭节约的课。

快要离开时记者不经意间问了吴师傅一句如果有一天没有剩饭了会怎样?

吴师傅的回答几乎没有任何思考没有剩饭那不是更好了嘛!但我想那是不可能的。

尽管认为浪费避免不了但说起自己的行为吴明华也丝毫不含糊。

吴明华一粒粮食一滴汗一个餐厅一天要节约几斤粮食一年呢?一个学校节约这么多一个省的呢?全国呢?就这么寻思自己该这么节约点。

从节目播出吴明华和他同事们的故事到现在已经又过去将近一个月的时间了这期间很多同学在表示深受感动的同时更加强了自我约束也自发地对节约粮食进行了广泛的宣传和倡议。

除了在校学生更多的年轻人也在网络上发起了讨论。现在的物质生活如此丰富像吴明华那个岁数的人他们经历过的那种物资短缺甚至饿肚子的生活现在的年轻人几乎无法想象。像吴明华这样的人、这样的做法、这样的观念现在是不是已经过时了?

微博上有位网友说节约已经是传统的、过时的观念了还有多少人愿意“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呢?毕竟时代不同了人们的认识也不同了。

微博用户“刘书礼1947”也是一位66岁的老人他说吴明华62岁应该跟我一样经历过三年自然灾害经历了知道得深体会得深。中国人民向来是勤俭节约的“食求果腹衣求蔽体”的传统一直保持了几千年。现在改革开放了物质生活是丰富了但祖先的传统美德不能丢。

微博用户“越看阿信越帅的小白”说我们宿舍就会买了饭带回来大家一块吃不会剩。

“潮流人生韩董”说作为一个城市孩子从来没有体会过农民伯伯的艰辛但父母从小就教育我要尊重别人的劳动果实。

(1)下列对文本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两项是 

A消息的开头用简明扼要的语言概括介绍了这篇新闻的主要内容烟台大学的7位保洁员在学校食堂里吃学生剩下的馒头、米饭。

B消息中写62岁的保洁员吴明华推着小推车穿梭在吃饭的学生中是为了表现老人能及时发现学生丢弃的饭菜表现老人的节俭。

C作为第一个带头吃剩饭的吴明华老人曾经是教师。他之所以这样做并不是家里缺钱而是要身体力行地向学生传递节俭的美德。

D作者在文中采用正反对照的手法写老人的儿子对老人做法的反对写学生丢下的“还冒着热气的茄子”很好地塑造了老人的形象。

E从众多网友对这件事的评价中可以看到人们对7位老人的做法是一致称赞的这不仅丰富了新闻的内容也显示了这则新闻的价值。

(2)吴明华等保洁员吃剩饭的举动促使学校和学生发生了怎样的转变?

(3)这条新闻曾获得第二十四届“中国新闻奖”试结合文本从新闻的社会价值角度分析它获奖的原因。

(4)有人认为保洁员吃剩饭是一种“悲情教育”不可取也有人认为保洁员的行为在传递着正能量值得赞赏。结合文本说说你的看法。

 

(1)AC (2)①促使学校由原来漠视学生浪费粮食转为出台新规定创造条件让学生节约粮食。②促使学生由原来随意浪费粮食转为加强自我约束,宣传、倡议并践行节约粮食。 (3)①勤俭节约永远不会过时;②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③管理要以人为本,要从实际需要制定制度;④要建立一种让人向善的机制。 (4)一、认为不可取。①吃剩饭固然减少粮食浪费,但所发挥的作用还是有限的,靠几个保洁员吃剩饭是无法杜绝浪费粮食的现象。②吃别人的剩饭,并不是卫生的事,一旦吃出病来,就不是小事。③教育大学生节约粮食最主要靠学校的老师,而让大学生必须和能够节约粮食靠的是学校制度的设计。二、值得赞赏。①保洁员吃剩饭的事情向学生传递着“节约也是一种习惯”的理念,充满着正能量,令人感动,令人钦佩。②保洁员吃剩饭毕竟促使了学校和学生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在一定范围内发挥了作用。③保洁员吃剩饭还告诉人们,善行不论形式、不分大小,都是有意义的。 【解析】 (1)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对文本有关内容的分析概括。B项,“吴明华推着小推车穿梭在吃饭的学生中”是为了收拾餐具,是其工作;D项,“正反对照”说法不准确;E项,“一致称赞”不当。 【考点定位】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解答此类题的方法:①读全文,概括主要内容;②抓标题,概括主要内容;③辨文体,概括主要内容;④找线索,概括主要内容;⑤理层次,概括主要内容。第一步:整体感知。明确文章主旨和作者的写作意图是评价的基础。文章的主旨是指文章的主要意义或目的,整体把握中要抓住文章的主旨,这是评价的根本。第二步:筛选文中的关键信息。无论写人记事还是发表看法,关键性的语言最能显示文章的思想内涵或作者的观点,可以帮助我们对文章的内容进行评价。第三步:评价要具体、客观,不可含糊笼统。分析和评价都必须紧密结合文学作品实际,避免离开作品去进行漫无边际的分析。分析和评价要以正确的思想为理论基础,以辩证法为基本的分析法,并结合文学作品创作特有的艺术规律,对作品进行分析和评价,而不应依据个人的好恶去随意评说。文章是传记,传记最重要就是真实性,时间、时间力求准。 (2)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吴明华等保洁员吃剩饭的举动促使学校和学生发生了怎样的转变?”此题可以从学校和学生两个方面回答。学校方面,可以结合校长房绍坤的介绍概括;学生方面,可以结合老板娘杨燕的话概括。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技巧点拨】去粗取精。基本要点有二:一是切块法,即在锁定与答案有关信息句段的基础上,进一步缩小包围圈,将目光锁定在一段或几段中的某一“块”。可以依据写作的角度切块,也可以依据内容上的关键词切块,还可以依据语句上的连接词(关联词、序数词、插入语、介词等)切块。二 是抽条法,即在锁定“块”的基础上,分出“条”来抽取答案信息然后再提炼概括。有时候与答案有关的信息并不是集中在某一“块”,而是分布在全文的各部分,这就要对全文进行整体把握,点面结合,逐一摘取,避免遗漏。瞄准目标。目标语句使指代表有用信息的语句,它不一定就是文章的段落或全篇的核心语句或精要语句。瞄准目标语句,依题干要求进行提取和整合是迅速、准确地解决问题的关键。 (3)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这条新闻曾获得第二十四届‘中国新闻奖’,试结合文本,从新闻的社会价值角度分析它获奖的原因。”解答这个题目,首先要看新闻当事人的情感态度,再结合当今的社会情况,挖掘新闻现象背后的意义,言之成理即可。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技巧点拨】去粗取精。基本要点有二:一是切块法,即在锁定与答案有关信息句段的基础上,进一步缩小包围圈,将目光锁定在一段或几段中的某一“块”。可以依据写作的角度切块,也可以依据内容上的关键词切块,还可以依据语句上的连接词(关联词、序数词、插入语、介词等)切块。二 是抽条法,即在锁定“块”的基础上,分出“条”来抽取答案信息然后再提炼概括。有时候与答案有关的信息并不是集中在某一“块”,而是分布在全文的各部分,这就要对全文进行整体把握,点面结合,逐一摘取,避免遗漏。瞄准目标。目标语句使指代表有用信息的语句,它不一定就是文章的段落或全篇的核心语句或精要语句。瞄准目标语句,依题干要求进行提取和整合是迅速、准确地解决问题的关键。 (4)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有人认为保洁员吃剩饭是一种‘悲情教育’,不可取;也有人认为保洁员的行为在传递着正能量,值得赞赏。结合文本,说说你的看法。”从题干的提问来看,这是一道探究题,在探讨类似问题时,需要探讨文本之中蕴含的传主的人生观和人生价值,答案不止一种,只要学生梳理出合理角度即。题目给出了两个相反的角度,首先要选择一个,不能两者兼顾,确定自己的观点,然后结合新闻的价值和自己的理解,对观点进行论证,要注意严密、有条理,自圆其说。 【考点定位】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能力层级为探究F。 【技巧点拨】探讨文本反映得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尤其是我们这一代人和我们这个时代的普遍价值影响,并对作者的观点态度和艺术处理方式提出自己的看法。在探讨类似问题时,需要探讨文本之中蕴含的传主的人生观和人生价值。答题思路可概括为:观点——引据——论述——小结。观点:明白无误地表明观点。这是第一个得分点。引据:恰当引用论据,遵循“内引外联”的原则,既要充分利用原文信息,又要合理联系现实状况。论述:即归结回扣观点,简要作结。最后整合信息,分条陈述,(1)要点须全面;(2)陈述有条理。作为综合阐述题,观点明确,言之有据,言之成理,是得分的关键点。具体步骤:第一句:应写自己的观点,句式是“我认为„„”或“我赞同„„”。接下来,分析自己的理由,句式是“理由是:1……2……3……”,把理由分点罗列。最后,可加总结句,句式“所以或因此„„”,如果已超字数、超范围,可不写总结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在《沁园春 长沙》一词中,表达诗人对国家命运思考的三句是:“                  ?

(2)在《再别康桥》中,诗人用一个很美的意象比喻河畔的柳树,这两句是:“            。”

(3)在《雨巷》中,诗人把自己的理想描述为一个姑娘,诗人说:“我希望逢着/          。”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幽居初夏①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②已过头番笋,木笔③犹开第一花。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注】 ①这首诗是作者晚年居住山阴时所作。②箨龙:就是笋。③木笔:又名辛夷花。

1.诗人写景是如何从内容和技巧上突出表现一个“幽”字的?请简要分析。

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哪些复杂的思想感情?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甲、乙两则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甲】荆轲刺秦王节选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乙】老僧辨奸

【清】沈起凤

严分宜未贵时与敏斋王公读书菩提寺东院。一日同阅《荆轲传》。至樊於期自杀处严曰“此呆汉也事知济不济辄以头颅作儿戏耶!”遂大笑。王曰“烈士复仇杀身不顾志可哀也!”遂大哭。

又阅至白衣冠送别时严复大笑曰既知一去不还乃复遣之使去太子丹真下愚也。”王又大哭曰“壮士一行风萧水咽击筑高歌千古尚有余痛!”

继阅囊提剑斫箕踞高骂严更笑不可“是真不更事汉。不于环柱时杀之而乃以谩骂了事。”王更涕泗沾襟曰豪杰上报知己至死尚有生气。铜柱一中祖龙亦应胆落。

一时哭声笑声喧杂满堂。一老僧倾听久之叹曰“哭者人情笑者真不测也。二十年后忠臣义士无遗类矣。”

王官中牟县令颇有政声。而严竟以青词作相专权误国植党倾良为明代奸邪之冠。老僧预知之而不能救佛门所谓“定劫”欤?

(选自《清代散文名篇集粹》,有改动)

①严分宜即严嵩明朝中后期的大奸臣。②更事阅历世事。③祖龙指秦始皇。④青词用朱笔写在青藤之上的奏章。明代中后期大臣多用青词邀宠。

1.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至易水上取道  既已经。

B.士皆瞋目,发尽上 指:冲向。

C严更笑不可   控制。  

D佛门所谓“定劫”欤 几乎。

2.对甲文句意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子和宾客“白衣冠”送行说明这是生离死别以示任务重大和艰巨。

B“变徵之声”和荆轲的歌声营造了悲怆的氛围。

C“复为慷慨羽声”由悲哀转向激昂同仇敌忾给壮士以信心和力量。

D这个场面描写是全文情节的高潮。

3.下列对两段选文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一开头就道出了这是一场生离死别送者和行者均沉浸于痛楚之中。

B甲文描写音乐声由激愤转为悲凉闻者之情由悲壮变为悲凉高昂变为低沉。

C乙文结尾处交代了严分宜、王敏斋二人的不同结局照应了前文老僧的预言。

D甲、乙两文对人物形象的刻画都有神态描写但乙文更注重对比手法的运用。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2)既知一去不还,乃复遣之使去,太子丹真下愚也。

(3)豪杰上报知己,至死尚有生气。铜柱一中,祖龙亦应胆落。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太史公书》问世至今已两千多年随着这部巨著的流传项羽自杀于乌江似是无疑的了。其实这是历史上的讹误。项羽真正的殉难地不是乌江而是东城即今安徽定远东南距乌江约三百里

《史记·项羽本纪》论赞中就曾点明项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只不过一般人不去注意这点罢了。《汉书·灌婴传》也记载“项籍败垓下去婴将车骑追项籍至东城破之所将卒五人共斩项籍。”那么司马迁何以在《史记》中有“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待”一段生动的描述呢?

这段描述仅为民间传闻理由有三。一、项王垓下被围时已兵疲食尽“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又“汉军围之数重”。当时项羽已“自度不得脱”又何以能忽而来到三百里之外的乌江呢?再说项羽垓下之败其势是急转直下的纵乌江亭长有救籍之心又何以会料事如神预先舣船以待?二、《史记·项羽本纪》通篇叙事谨严而缜密尤其是对战事的描述双方渡江涉河、斩关夺隘时的地理形势都能于回旋曲折之中给人以条理分明、江山如望之感。东城之后却为何三百里沙场竟无所交代情节亦淡然松弛了呢?司马迁只说“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巧借一“欲”字将流传在乌江的一段民间佳话与东城真实的血战情节缝缀弥合了。这就是江淮一带的专家、学者多年来频频质疑并做出种种臆度误解的根源所在。三、项羽崛起于吴中“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在南征北战中吴中子弟以及江东父老与项羽是建立了感情的。因而在他死后即传说起“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待”的佳话。司马迁曾游历过此地自然有充分的机会采撷到这些民间传闻以完善这个英雄形象也实在是十分自然的。

其实项羽“身死东城”从来有史迹为证。高达数丈的虞姬墓至今犹在《定远县志》载“虞姬墓即嗟虞墩县南六十里近东城。”阴陵、东城两地《定远县志》记载则更为明确“阴陵城县西北六十里莫邪山南周围二里。……羽溃围南驰汉骑将灌婴追羽过淮羽过阴陵迷失道即此。”“东城县东南五十里。项羽至阴陵迷失道汉追及之羽复引而至东城即此。”

项羽殉难前在定远县境内留下的遗址遗迹除阴陵、东城至今仍存十余处。从霸王寨项王迷路处到刘会桥为汉军追及处),从下马铺到嗟虞墩构成了项王在这块土地上与汉军周旋的一条完整路线。

原文题目为《项羽究竟死于何地》

1.从文中看下列不属于项羽殉难于东城的证据的一项是 

A《史记》《汉书》等史书中都有项羽兵败并死于东城的记载。

B据史料记载来看项羽东城突围的可能性极小。

C定远县内的许多遗址、遗迹均证实项羽“身死东城”。

D项羽崛起于吴中兵败垓下愧对江东父老无颜东渡乌江。

2.下列各项不属于对项羽同情或肯定的一项是 

A《史记》中有“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待”的生动描写。

B乌江一带流传着项羽欲东渡乌江亭长舣船待的佳话。

C江淮一带的专家、学者频频质疑并做出种种臆度误解。

D作者认为司马迁是利用民间传闻来完善项羽这一英雄形象的。

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司马迁知道项羽真正的殉难地不在乌江而在东城。

B项羽从嗟虞墩到阴陵再到东城最后死在东城。

C《史记》记述项羽败至东城和从东城到乌江的细致程度不一样。

D项羽战死前的主要活动在安徽定远县境内。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二十多岁、年轻漂亮的师范大学毕业生李云飞,到山村做了一名教师。

有一年,她接到了一笔捐款,这笔捐款的使用方式, 迅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争议。她没有把钱用在 “现实问题” 上, 比如增添一些新的教学工具、改善教学环境之类,而是在其他老师反对下,她将全班孩子 “奢侈” 地带到了深圳, 让孩子们第一次走出山沟,亲身感受外面广阔的世界。

面对记者的一大堆的问题,年轻女教师只恬淡地说了一句话: “我们那里太穷了,但我想让我的学生知道山外有高楼。”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 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