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殷墟甲骨文是商代晚期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是商王室...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殷墟甲骨文是商代晚期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是商王室及其他贵族利用龟甲兽骨占卜吉凶时写刻的卜辞和与占卜有关的记事文字,殷墟甲骨文的发现对中国学术界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甲骨文的发现证实了商王朝的存在。历史上,系统讲述商史的是司马迁的《史记·殷本纪》,但此书撰写的时代距商代较远,即使公认保留了较多商人语言的《尚书·盘庚》篇,其中亦多杂有西周时的词语,显然是被改造过的文章。因此,胡适曾主张古史作为研究对象,可“缩短二三千年,从诗三百篇做起”。甲骨文的发现,将商人亲手书写、契刻的文字展现在学者面前,使商史与传说时代分离而进入历史时代。特别是1917年王国维写了《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及《续考》,证明《史记·殷本纪》与《世本》所载殷王世系几乎皆可由卜辞资料印证,是基本可靠的。论文无可辩驳地证明《殷本纪》所载的商王朝是确实存在的。

甲骨文的发现也使《史记》之类的历史文献中有关中国古史记载的可信性增强。因为这一发现促使史学家们想到,既然《殷本纪》中的商王世系基本可信,司马迁的《史记》也确如刘向、扬雄所言是一部“实录”,那么司马迁在《史记·夏本纪》中所记录的夏王朝与夏王世系恐怕也不是向壁虚构,特别是在20世纪20年代疑古思潮流行时期,甲骨文资料证实了《殷本纪》与《世本》的可靠程度,也使历史学家开始摆脱困惑,对古典文献的可靠性恢复了信心。

甲骨文的发现同时引发了震撼中外学术界的殷墟发掘。“五四运动”促使中国的历史学界发生了两大变化:一是提倡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古史辩派对一切经不住史证的旧史学的无情批判,使人痛感中国古史上科学的考古资料的极端贫乏;二是历史唯物主义在史学界产生了巨大影响,1925年王国维在清华国学研究院讲授《古史新证》,力倡“二重证据法”,亦使中国历史学研究者开始注重地下出土的新材料。这些历史因素对近代考古学在中国的兴起具有催生作用。1928年秋,当时的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开始发掘殷墟,其最初的目的乃是继续寻找甲骨。而第二次发掘时,已从主要寻找甲骨变成了对整个遗址所有遗存的科学发掘。

甲骨文的发现还大大加速了对传统的中国文字学的改造。汉代以后中国的文字学家崇尚许慎的《说文解字》,传统的文字学主要是《说文》学;但由于北宋以来金石学的发展,特别是对金文的研究,已不断地用商周古文字对《说文》的文字学进行补充。到了清代,对金石学的研究进一步深入,使《说文》的权威性受到了极大的冲击。甲骨文的发现提供了汉字的早期形式,其构成离小篆甚远,多有象形、会意文字,令当时学者眼界大开。《说文》以小篆为本解释字源的理论难以维持,自此中国文字学就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殷墟甲骨文是商代后期王公贵族占卜凶吉时写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它的发现对中国学术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B在殷墟甲骨文发现之前,人们只能从有限的文献记载中了解中国历史上存在一个商王朝,然而这些文献却并非成于商代。

C由于缺少成于商代的文字史料,因此从稳妥的角度出发,胡适认为古史研究大致可从西周时代开始进行。

D1917年王国维写的《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及《续考》,证明了《史记·殷本纪》所载内容的真实性。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在20世纪20年代疑古思潮流行时期,一些历史学家对《世本》的可靠性将信将疑,认为其中记载的一些内容恐怕是虚构的。

B.旧史学的研究既缺少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又缺乏科学的考古资料。因而它受到古史辨派的无情批判。

C.王国维的“二重证据法”让中国历史研究者认识到,在考证古史时不仅要注重历史文献的记载,也要重视地下出土的新材料。

D.许慎的《说文解字》没有利用汉字的早期形式,而主要依据小篆来研究古文字,这使它在解释字源方面存在着一定的不足。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尚书·盘庚》明显是后人改造过的文章,由此看来,尽管其中保留了许多商人语言,但是仅凭此篇仍不足以证实商王朝的存在。

B.若想证实司马迁在《史记·夏本纪》中记录的夏王朝与夏王世系的客观存在,还要依靠地下出土的新材料。

C.第二次殷墟发掘的目的发生了改变,是因为历史语言研究所认识到,除了甲骨之外,遗址的其他遗存也可以作为研究中国历史的材料。

D.直至殷墟甲骨文被发现,学者们才有了解释字源的理论,探究先民的造字之法才有所凭依,从此中国的文字学就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1.D 2.B 3.D 【解析】 1.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这是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首先通读全文,把握主要内容,然后浏览选项,针对问题,找出相关语句,进行比较、辨析,作出判断。D项“证明了《史记•殷本纪》所载内容的真实性”错,据原文第1段倒数第二句话内容可知,应是“卜辞资料印证”《史记•殷本纪》所载内容的真实性。属于偷换对象,且原文的意思是“基本可靠”。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这一考点,题目的设置,或针对一个句群,或针对一个段落,或针对全篇。一般是客观题,即判断说法与原文是否一致。错误的设置一般为过于绝对、以偏概全、混淆时间、模糊范围、无中生有、偷换概念、答非所问、张冠李戴等。D项证明了《史记•殷本纪》所载内容的真实性”错,据原文第1段倒数第二句话内容可知,应是“卜辞资料印证”《史记•殷本纪》所载内容的真实性。属于偷换对象。故选D项。 2. 试题分析:B项,“旧史学”错,据原文第4段第二句话内容可知,原文指“对一切经不住史证的旧史学”,属于范围的括大化。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归纳和筛选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然后浏览选项,之后到文中找到选项所在的位置,并将选项与其进行比较分析。通过比较原文和题干可知,此题B“旧史学”错,从原文第4段第二句话内容可知,原文指“对一切经不住史证的旧史学”,属于范围的括大化。这类题目编题者会故意曲解文意或以偏概全,特别要关注句中限制性的词语。 3. 试题分析:D项,“直至殷墟甲骨文被发现,学者们探究先民的造字之法才有所凭依”错,据原文最后一段意思可知,“小篆为本解释字源的理论”也是“学者们探究先民的造字之法的凭依”,而“殷墟甲骨文”是使凭依更加充实。 【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易错警示】这是一道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概括作者观点态度的题目。试题错误设置的方式注意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混淆范围”“无中生有”“偷换概念”等类型,答题时注意对全文的综合理解,然后对照选项寻找细微的差别,选项C是对原文结尾段内容的概括,原文最后一段是说“小篆为本解释字源的理论”也是“学者们探究先民的造字之法的凭依”,而“殷墟甲骨文”是使凭依更加充实,选项中“直至殷墟甲骨文被发现,学者们探究先民的造字之法才有所凭依”错。选项弄错了时间。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句,句式特点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长余佩之陆离

B.謇朝谇而夕替

C为仲卿母所遣

D.渐见愁煎迫

 

查看答案

下列各项中划横线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阿母汝求          织作迟

B体解吾犹未变兮    好修姱以鞿羁兮

C磐石方          吾今报府

D既替余蕙纕兮      又申之揽茝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划横线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还家门        处分兄意 

B.阿母        后世人     

C府吏丁宁        君既若

D.儿已薄禄        还必迎取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划横线词全属于古今异义现象的一组是     

①宁溘死以流亡兮  

②吾独穷困乎此时 

③自前世而固然  

④伏清白以死直兮

⑤佩缤纷其繁饰兮 

昼夜勤作息  

共事二三年 

处分适兄意  

⑨叶叶相交通

A①②③⑦⑧⑨     

B.②③④⑤⑥⑨        

C①④⑤⑥⑧⑨     

D.①②③⑤⑦⑧ 

 

查看答案

下列各项中全是有通假字的一是(  

①偭规矩而改错

②忳郁邑余侘傺兮

③何方圜之能周兮?

④进不入以离尤兮

⑤终老不复取

⑥箱帘六七十 

⑦渠会永无缘 

⑧交广市鲑珍 

⑨吾今且报府 

A①②③⑤⑥⑧                

B.①③④⑤⑦⑨

C①②③④⑤⑧                

D.①③④⑤⑥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