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题目。 异 禀 汪曾祺 ①王二是这条街的人看着他发达起来...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题目。

汪曾祺

①王二是这条街的人看着他发达起来的。

②他家在后街濒河的高坡上,四面不挨人家。房子很旧了,碎砖墙,草顶泥地,倒是不仄逼,也很干净,夏天很凉快。这家总是那么安静,从外面听不出什么声音。后街的人家总是吵吵闹闹的。他们家起得很早。天不亮王二就起来备料,然后就烧煮。他媳妇梳好头就推磨磨豆腐。后来王二喂了一头小毛驴,她就不用围着磨盘转了。省出时间,好做针线。

③每天下午,在人家淘晚饭米的时候,王二就在保全堂药店廊檐下,摆他的熏烧摊子。“熏烧”就是卤味,除回卤豆腐干之外,主要是牛肉、蒲包肉和猪头肉。到了上灯以后,王二的生意就到了高潮。只见他拿了刀不停地切,一面还忙着收钱,很少有歇一歇的时候。一直忙到九点多钟,他媳妇给他送饭来了,他才用热水擦一把脸,吃晚饭。吃完晚饭,总还有一些零星的生意,他不忙收摊子,就端了一杯热茶,坐到保全堂店堂里的椅子上,听人聊天,一面瞟着他的摊子,见有人走来,就起身切一盘,包两包。他的主顾都是熟人,谁什么时候来,买什么,他心里都是有数的。

④这一条街上的店铺、摆摊的,近几年,景况都不大好。只有王二的生意却越做越兴旺。后来经人说合,出了租钱,他就把他的摊子搬到隔壁源昌烟店去了。源昌烟店是个老名号,专卖旱烟,但渐渐败落了。王二来了,就占了半边店堂,他所卖的东西的品种也增加了。春天,卖一种叫做“鵽”的野味;卖鹌鹑;入冬以后,就卖五香兔肉。

⑤王二的发达,是从他的生活也看得出来的。第一,他可以自由地去听书。王二最爱听书。以前去听书都要经过考虑。一是花钱,二是费时间,更主要的是考虑这于他的身份不大相称:一个卖熏烧的,常常听书,怕人议论。近年来,他觉得可以了,想听就去。下午的书一点开书,不到四点钟就“明日请早”了,这耽误不了他的生意。第二,过年推牌九。王二平常绝不赌钱,只有过年赌五天。过年赌钱不犯禁。下注时,王二把五吊钱稳稳地推出去,心不跳,手不抖。推牌九这玩意,财越大,气越粗,王二输的时候竟不多。

⑥王二把他的买卖乔迁到隔壁源昌去了,但是每天九点后他还是端了一杯茶到保全堂药店来。药店里的“先生”里分为几等,最低等的叫“同事”。“同事”每年都有被辞退的可能。像陶先生,就有三次差点被辞退。他咳嗽痰喘,人也不精明。没有辞退,是因为店伙纷纷说情,加上他也越来越勤勉谨慎了。“先生”以下,是学生意的,叫做“相公”。保全堂现有的 “相公”姓陈。陈相公嘴唇厚厚的,说话呜噜呜噜地说不清楚。他老是挨打。挨打的原因大都是做错了事:纸裁歪了,灯罩擦破了。这孩子也好像不大聪明,记性不好,做事迟钝。有时,他会想一会家,想想他的守寡的母亲,想想他家房门背后的贴了多年的麒麟送子的年画。

⑦王二每天到保全堂来,是因为这里热闹。总有几个常客,其中有一个叫张汉的。这张汉有七十岁了,年轻时走过很多地方,见多识广。有一天,张汉谈起人生有命。说凡是成大事业、兴旺发达的,都有异相,或有特殊的秉赋。汉高祖刘邦,股有七十二黑子——就是屁股上有七十二颗黑痣,谁有过?樊哙能把一个整猪腿生吃下去;燕人张翼德,睡着了也睁着眼睛。就是市井之人,凡有走了一步好运的,也莫不有与众不同之处。大家听了,不禁暗暗点头。

⑧张汉猛吸了几口旱烟,忽然话锋一转,向王二道:“即以王二而论,他这些年飞黄腾达,财源茂盛,也必有其异秉。”王二不解何为“异秉”。“就是与众不同,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你说说,你说说!”大家也都怂恿王二:“说说!说说!”

⑨王二虽然发了一点财,却随时不忘自己的身份,从不僭越自大,在大家敦促之下,只有很诚恳地欠一欠身说:“我呀,有那么一点:大小解分清。”他怕大家不懂,又解释道:“我解手时,总是先解小手,后解大手。”张汉一听,拍了一下手,说:“就是说,不是屎尿一起来,难得!”

⑩说着,已经过了十点半了,大家起身道别。管事卢先生向柜台里一看,陈相公不见了,就大声喊:“陈相公!”喊了几声,没人应声。

原来陈相公在厕所里。这是陶先生发现的。他一头走进厕所,发现陈相公已经蹲在那里。本来,这时候都不是他们俩解大手的时候。(有删节)

1.王二“发达起来”,有哪些原因?请简要概括。

2.文章第⑤段写王二听书和推牌九,请说说这对表现人物形象的作用。

3.张汉在文章后半部分出现,作者这样安排有何用意?

4.“本来,这时候都不是他们俩解大手的时候。”探究文章最后一句的意蕴。

 

1.勤快,肯吃苦;家庭和睦,妻子贤惠能干;用心经营,灵活变通;低调朴实,为人诚恳,人缘好;自守自持,做事有原则。 2.通过行为的变化,体现王二的发达;展现了王二忙中偷闲、张弛有度的生活状态,使人物形象更为丰富饱满。 3.引出“异禀”这个话题,照应题目;推动情节发展,使前文看似散淡的材料得以整合提升;展现了更为广阔的社会生活,使文章的意蕴更加丰富。 4.表现了陶先生、陈相公想有所作为、期待发达的心理;表现了王二发达对周围人产生的影响,折射出底层小人物的无知与盲从;蕴含了作者对追求美好生活、有缺点的小人物的理解和善意的嘲讽。 【解析】 1. 试题分析:结合小说的故事情节,把握人物的各种描写,从而归纳概括出王二“发达起来”的原因,如:“天不亮王二就起来备料,然后就烧煮。他媳妇梳好头就推磨磨豆腐”归纳出,勤快,肯吃苦;家庭和睦,妻子能干。“他的主顾都是熟人,谁什么时候来,买什么,他心里都是有数的”归纳出:用心经营。 “王二虽然发了一点财,却随时不忘自己的身份,从不僭越自大”归纳为:低调朴实。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 试题分析:本题侧重考查情节对人物形象塑造的作用。写王二听书和推牌九,说明他发达了;其次表明他张弛有度的生活状态,这样能使人物形象更丰满,更立体。 考点: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3. 试题分析:答题时,要围绕该人物形象在情节结构、人物塑造、主题表达这三个方面的作用考虑。人物塑造上,由张汉引出了“异禀”这个话题,照应题目,更好地塑造主人公的形象。情节结构方面,推动情节发展。主旨上,使文章的意蕴更加丰富,使主旨更深刻。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4. 试题分析:对此句的理解主要从王二和陶先生、陈相公的行为去理解。“这时候都不是他们俩解大手的时候”,他们却去了,表明他们期待发达的心理很强烈,也说明王二发达对周围人产生的影响,作者对他们的无知和盲从给予善意的嘲讽。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              ,善假于物也。 (荀子《劝学》)

(2)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杜牧《阿房宫赋》)

(3)人间如梦,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4)座中泣下谁最多?              (白居易《琵琶行》)

(5)庭下如积水空明,              ,盖竹柏影也。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6)从今若许闲乘月,              (陆游《游山西村》

(7)              ,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诗经•小雅》)

(8)见贤思齐焉,              (《论语》)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和答郭监簿咏雪

黄庭坚

细学梅花落晚风,忽翻柳絮下春空。

家贫无酒愿邻富,官冷有田知岁丰。

夜听枕边飘屋瓦,梦成江上打船篷。

觉来幽鸟语声乐,疑在白鸥寒苇中。

1.简要分析首联是怎样“咏雪”的。

2.结合诗句说说颔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怀。

3.有人认为诗中“疑”字用得佳妙,请结合最后两联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题目。

元行钦,幽州人。庄宗与梁军战,军败而溃,梁兵数百追及,攒槊围之。行钦驰一骑,夺剑断其二矛,斩首一级,梁兵解去。庄宗持行钦泣曰:“富贵与卿共之!”由是宠绝诸将。

赵在礼反,庄宗以为邺都行营招抚使,将二千人讨之。行钦以诏书招在礼。在礼登城谓行钦曰:“将士经年离去父母,不取敕旨奔归,追悔何及?若公善为之辞,尚能改过自新。”行钦曰:“天子以汝等有社稷之功,小过必当赦宥。”在礼再拜,以诏书示诸军。皇甫晖从旁夺诏书坏之,军士大噪。

行钦攻邺无功,庄宗欲自将以往,群臣皆谏止,乃遣明宗讨之。明宗军城西,行钦军城南。而明宗军变,与在礼合。行钦闻之,退屯卫州,以明宗反闻。庄宗遣李从璟驰诏明宗计事。从璟,明宗子也。行至卫州,而明宗已反,行钦乃系从璟,将杀之,从璟请还京师,乃许之。明宗引兵南,行钦率兵趋还京师。从庄宗幸汴州,行至荥泽,闻明宗已渡黎阳,庄宗复遣从璟通问于明宗,行钦以为不可,因击杀从璟。

明宗入汴州,庄宗不得进。庄宗谓行钦曰:“卿等从我久,富贵急难无不同也。今兹危蹙,而默默无言,坐视成败。我至荥泽,欲单骑渡河,自求总管,卿等各陈利害。今日俾我至此,卿等何如?”行钦泣而对曰:“臣本小人,蒙陛下抚养,位至将相。危难之时,不能报国,虽死无以塞责。”因与诸将百余人,皆解髻断发,置之于地,誓以死报,君臣相持恸哭。

庄宗崩。行钦出奔,为野人所执。刺史石潭折其两足,载以槛车,送京师。明宗见之,骂曰:“我儿何负于尔!”行钦瞋目直视曰:“先皇帝何负于尔!”乃斩于洛阳市。

呜呼!死之所以可贵者,以其义不苟生尔。方明宗之兵变,诸将未知去就,而行钦独以反闻,至于断发自誓,其诚节有足嘉矣。及庄宗崩,不能自决,而反逃死以求生,终于被执而见杀。其言虽不屈,而死非其志也,乌足贵哉!

(选自欧阳修《新五代史》,有删节)

1. 下列“以”字的用法、意义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行钦以诏书招在礼

B.天子以汝等有社稷之功

C.皆解髻断发,置之于地,誓以死报

D.刺史石潭折其两足,载以槛车

2. 下列实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小过必当赦宥 “宥”,宽容、饶恕

B.退屯卫州,以明宗反闻 “闻”,报告、使……闻;

C.行钦出奔,为野人所执 “执”,捉拿

D.今日俾我至此,卿等何如?“俾”,帮助

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将士经年离去父母,不取敕旨奔归,追悔何及?

(2)死之所以可贵者,以其义不苟生尔。

(3)而予亦悔其随之,而不能极夫游之乐也。

4.欧阳修认为元行钦“乌足贵”的原因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

 

查看答案

下列诗句的意境,与“片石孤云窥色相,清池皓月照禅心”最为相似的一项是

A.鱼吹细浪摇歌扇,燕蹴飞花落舞筵。

B.一院落花无客醉,五更残月有莺啼。

C.幽溪鹿过苔还静,深树云来鸟不知。

D.汉家城阙疑天上,秦地山川似镜中。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苏州)

一个知识分子在面对文化遗产时,必定会觉得它浩浩洋洋,仰之弥高。

                                             。这些活水之中的一小份可以存在于你我的脑子里,照我看来,这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事情。

①不过我以为它的来源更值得尊重

②这些东西是数千年来人类智慧的积累

③所有的文化遗产都是它的沉积物

④当然是值得尊重的

⑤那就是活着的人们所拥有的智慧

⑥这种东西就如一汪活水

A.②③④①⑥⑤   B.②④①⑤⑥③   C.①⑤②④③⑥   D.①②⑤④⑥③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