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田园乐(其六) 王 维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田园乐(其六)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1)试简要概述全诗表现了哪些田园之乐?

2)王维诗素有“诗中有画”之誉,这首诗是如何体现这一特点的?

3)试分析诗中“未”“犹”二字的表达效果。

 

(1)①桃红柳绿、宿雨朝烟,清新明朗的美景之乐;②寂静清幽的山居之乐;③摆脱俗世牵绊的静心闲适之乐。 (2)以色绘形:抓住桃花之红、柳丝之绿描摹春天柳暗花明的景象。层层渲染:以雨滴点染桃花,突出春色柔和可爱,空气清新;以朝烟点染丝笼,突出春色的朦胧迷人;以落花未扫、鸟鸣声中山客犹眠突出春色中人的闲适。这一切宛如一幅图画。(每点1分,共4分) (3)“未”,落花遍地家童却听之任之;“犹”,莺啼声声山客却酣眠不起;描绘了平和安逸,顺其自然的生活状态,表达出闲适恬淡的生活情调。(每点1分,共3分) 【解析】 (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把握诗歌内容情感能力,把握诗歌内容情感,要通读全诗,整体上把握诗歌内容和主题,在此基础上根据题目要求从读诗歌,提取出题目所指向的诗歌内容和情感。本题,全诗表现的田园之乐有:①桃红柳绿、宿雨朝烟,清新明朗的美景之乐;②寂静清幽的山居之乐;③摆脱俗世牵绊的静心闲适之乐。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能力。解答此类题型,要通读全诗,整体上把握诗歌内容和主题,在此基础上根据题目要求,对诗歌所体现的表达技巧进行鉴赏。此类题一般规定鉴赏的方向。比如本题,要求从“诗中有画”的角度鉴赏。“诗中有画”在本诗体现非常充分:诗中以色绘形:抓住桃花之红、柳丝之绿描摹春天柳暗花明的景象;还层层渲染:以雨滴点染桃花,突出春色柔和可爱,空气清新;以朝烟点染丝笼,突出春色的朦胧迷人;以落花未扫、鸟鸣声中山客犹眠突出春色中人的闲适。这一切宛如一幅图画。 考点: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3)试题分析:本题属于炼字题。炼字题,首先解释字的意思,然后描绘字所在的诗句所体现的画面,最后说说诗句运用该字的表达效果或者表达的情感即可。本题,“未”为“没有”之意,落花遍地家童却听之任之;“犹”为“还”的意思,莺啼声声山客却酣眠不起;这两个字描绘了平和安逸,顺其自然的生活状态,表达出闲适恬淡的生活情调。 考点: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子厚讳宗元。七世祖庆为拓跋魏侍中。曾伯祖奭为唐宰相,与褚遂良、韩瑗俱得罪武后,死高宗朝。皇考讳镇,以事母弃太常博士,号为刚直,所与游皆当世名人。

子厚少精敏,无不通达。逮其父时,虽少年已自成人,能取进士第,崭然见头角,众谓柳氏有子矣。诸公要人,争欲令出我门下,交口荐誉之。

顺宗即位,拜礼部员外郎。遇用事者得罪,例出为刺史。未至,又例贬州司马。居闲益自刻苦,务记览,为词章泛滥停蓄,而自肆于山水间。元和中,尝例召至京师,又偕出为刺史,而子厚得柳州。既至,叹日:“是岂不足为政邪!”因其土俗,为设教禁,州人顺赖。其俗以男女质钱,约不时赎,子本相侔①,则没为奴婢。子厚与设方计,悉令赎归。其尤贫力不能者,令书其佣,足相当,则使归其质。观察使下其法于他州,比一岁,免而归者且千人。衡、湘以南为进士者,皆以子厚为师。其经承子厚口讲指画为文词者,悉有法度可观。

其召至京师而复为刺史也,中山刘梦得禹锡亦在遣中,当诣播州。子厚泣曰:“播州非人所居,而梦得亲在堂,吾不忍梦得之穷,无辞以白其大人;且万无母子俱往理。”请于朝,将拜疏,愿以柳易播,虽重得罪,死不恨。遇有以梦得事白上者,梦得于是改刺连州。呜呼,士穷乃见节义。今夫平居里巷相慕悦,酒食游戏相征逐,指天日涕泣,誓生死不相背负,真若可信;一旦临小利害,仅如毛发比,反眼若不相识,落陷阱,不一引手救,反挤之,又下石焉者,皆是也。此宜禽兽夷狄所不忍为,而其人自视以为得计,闻子厚之风,亦可以少愧矣!

子厚前时少年,勇于为人,不自贵重顾藉,谓功业可立就,故坐废退,卒死于穷裔。材不为世用,道不行于时也。使子厚在台省时,自持其身。斥时有人力能举之,且必复用不穷。然子厚斥不久,穷不极,虽有出于人,其文学辞章,必不能自力以致必传于后如今,无疑也。虽使子厚得所愿,为将相于一时;以彼易此,孰得孰失,必有能辨之者。

子厚以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八日卒,年四十七。

【注】①子本相侔:等到本金和利息相等的时候。

(节选自韩愈《柳子厚墓志铭》,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土俗,为设教禁       因:按照

B禹锡亦在谴中,当播州   诣:前往

C虽重得罪,死不         恨:怨恨

D乃见节义            穷:困窘

2.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柳子厚才华横溢、政绩突出、人格高尚的一组是

①为唐宰相,与褚遂良、韩瑗俱得罪武后

②子厚少精敏,无不通达

③遇用事者得罪,例出为刺史

④衡、湘以南为进士者,皆以子厚为师  

⑤请于朝,将拜疏,愿以柳易播

⑥指天日涕泣,誓生死不相背负

A②④⑤   B①③④   C①②⑥   D.③⑤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柳宗元祖上就曾做过显要的官职,父亲柳镇为了就便侍奉母亲,放弃了太博士的任命,而且柳镇为人以刚直著称,所交往的朋友都是当时很有名望的人。

B柳宗元从小就才华非凡,通达事理,他年纪轻轻就能够考中进士,显露出超凡的气象。为了能够获得更多赞誉,柳宗元主动投入那些公卿显要的门下。

C柳宗元因为居官清闲,他愈加刻苦自励,专心读书记诵,恣意寄情于山水之间,写出了不少经典散文。

D韩愈围绕“士穷乃见节义”这一观点,把“平居里巷”时的信誓旦旦和“一旦临小利害”时的落井下石进行对比,表达对柳宗元高尚风义的赞扬与肯定。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俗以男女质钱,约不时赎,子本相侔,则没为奴婢。

 

2)观察使下其法于他州,比一岁,免而归者且千人。

 

3)不自贵重顾藉,谓功业可立就,故坐废退。

 

 

查看答案

对下面这段话的含义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

路是永远有的,即使走到前面无路了,你还可以在那无路处开辟出新路来。而村,并不是都有的。有的人,昏昏然走了一辈子路,到头来还是没找到那柳暗花明处的村。人人都能找到那个村子,悲哀则无。

A唯有开辟新路,才能于无路处寻觅到精神的家园。

B只有迈开双脚,奋力前行,才能走到柳暗花明处。

C人生的悲哀,不在于无路可走,而在于无村可依。

D柳暗花明处的村,常常隐藏在山重水复的困顿处。

 

查看答案

把下列带序号的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填入画线处最合适的一项是

理学家为什么崇古抑律?              古体与律体之辨跟诗歌史联系起来,就是古体的典范汉魏晋诗与律体的典范唐诗之辨。

①那么,为什么讲求声、对偶等形式技巧就是品格低呢?

②他们认为,诗歌的审美方面、形式技巧方面对于人的道德修养没有正面的价值。

③以这种价值观去看诗歌的体载样式,古体诗就高于律诗。

④既然诗歌的审美方面没有价值,本来可以不讲,但是如果要进入到诗歌领域去谈诗的话,那么,形式方面人为的工巧因素越多,其价值就越低。

⑤抛开诗歌的内容不论,单从形式上看,近体诗要讲求声律、对偶等,这些讲求在理学家看来,是其在品格上低于古体诗的重要原因。

A⑤①④③②   B⑤②④③①    C⑤①②④③    D②⑤①④③

 

查看答案

下列对偶句中,不含对比的一项是

A.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B.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C.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D.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除了驾驶员要有熟练的驾驶技术、丰富的驾驶经验外,汽车本身的状况,也是保证行车安全的重要条件之一。

B.说到人才培养,人们往往想到要学好各门课程的基础理论,而对与这些理论密切相关的逻辑思维训练却常常被忽视。

C.《四川省农村扶贫开发条例》是首次四川针对贫困人群制定的地方性法规,将精准扶贫确定为重要原则,从最贫困村户人手,让老乡过上好日子。

D.专家强调,必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的理念,形成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意识,构建与生态文明相适应的发展模式。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