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十一次峰会于2016年9月4日至5日在我国杭州举办,...

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十一次峰会于2016年9月4日至5日在我国杭州举办,这次峰会以“构建创新、活动、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为主题。下图是这次峰会的标识,请根据构图特点,用简洁的语言说明该标识的构图要素及其内涵,不少于70个字。

 

(构图要素:标识用波浪形的线条描绘出桥形轮廓,辅以“G20.2016.CHINA”和篆刻隶书“中国”印章。 内涵:①桥形轮廓能让人联想到杭州的“西湖断桥”,代表举办地的地域特点;②也寓意着G20已成为全球经济增长之桥、国际社会合作之桥、面向未来的共赢之桥;③图案中G20的“〇”体现了各国团结协作精神;④中文印章彰显了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与英文CHINA相呼应。(评分细则:“构图要素”2分,“内涵”答出任意2点即可得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题干要求,用简洁的语言说明峰会标识的构图要素及其内涵。仔细观察标识可知标识用波浪形的线条描绘出桥形轮廓,辅以“G20.2016.CHINA”和篆刻隶书“中国”印章。内涵要联系活动主题,指出其普遍意义。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对于图文转换题首先要弄清楚是何图形:标志图、示意图、流程图、漫画。本题是标志图,对于标志图,要宏观把握标志图的外形特点,注意是否有中英文大小写和变体,以及涉及的时间、事物等。说明画面要分清说明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空间顺序),注意由表及里,分析其内涵和寓意,对图标的创意(含义),要联系具体对象作出合理的想象。另外,如果注释,一定要研究注释,因为注释是对画面情景的提示与注解。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个字。

几千年来,龙一直被中国人视为伟大、智慧、力量、神秘的象征。①                               ,从来就以“真龙天子”自称。从周代初期开始,②                               ,这种袍服俗称龙袍。而除皇帝之外,任何人不得在衣服上饰以龙纹,③                               ,必处以极刑。在明、清时期,皇子、亲王、郡王有时亦可在衣服上饰以龙纹。

 

查看答案

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山涧有泉水在动,水色灰黑,         ,冰上绣满花纹,冰下有水在流,气泡儿就浮在水里游走,像一颗灵动的卵石,走走停停,走着走着就不见了。

A.一层厚厚的冰冻结在水面宽阔处  

B.水面宽阔处是一层厚厚的冰

C.水面宽阔处就有着一层厚厚的冰  

D.一层厚厚的冰在水面宽阔处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高密高粱酒走红的原因靠的是电视剧《红高梁》的热播,“酒”作为一条主线贯穿在整部剧中,故事的进展和角色性格的展现都和酒有着一定的关系。

B.全世界很多国家都存在坚定的宗教信仰,个别国家坚信有神灵存在的人比例高达51%,而在中国,比例大约是23%左右。

C.随着一个个新闻热点走入又淡出人们的视线,随着讨论的人群聚集又散去,那些我们曾经的疑,是否得到了回应?那些我们曾经努力寻找的真相,是否最终拨云见日?

D.“二孩政策”自2016年1月1日起完全放开后,广大民众对这项国策很冷静,并没有扎堆生孩子的现象出现。

 

查看答案

依次填人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尽管这样,我们采访过的经理们一般来说都认同,公司给予消费者                    的机会更好些,无这些话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

②科威特的议会经选举产生,议会成员能够                  ,媒体也发出不同的声音,这使得科威特数十年来享有相对的自由。

③最近,在县委宣传部召开的组织生活会上,大家敞开胸怀,                ,讲实话,讲真话,消除了过去的一些误会,增进了相互之间的了解。

A.各抒己见 畅所欲言  推心置腹

B.畅所欲言  各抒己见  推心置腹

C.推心置腹 畅所欲言 各抒己见

D.各抒己见  推心置腹  畅所欲言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八十年代:走向辉煌

周汝昌的学术研究在20世纪80年代走向了辉煌。这当然和中国改革开放的宏观背景分不开,不过,周汝昌多年以来孜孜不倦,锲而不舍,早已有了丰厚的积累,则是根本和基础。这正像地下的潜水早已滔滔汩汩,一旦压抑的地壳被打破,自然就一涌而出,喷发倾泻为壮丽的射泉瀑布了。又可以比作一株植物早已在土中养育生长,蓄势待发,春天一到,就破土而萌,长叶开花,五彩纷呈,蔚为大观了。

十年时光,可谓成果十分丰硕。从内容上分类,大体上可以分为红学研究、书法研究和诗词文论研究三大领域。从“继往开来”的角度而言,红学研究是《(红楼梦)新证》中包含的红学几个方面的内容全面铺开,逐渐趋于各分支独立成学并向深细发展。书法研究是将多年书法实践的心得作一理论小结,为进一步探索和总结奠基。诗词文论研究则是《杨万里选集》《范成大诗选》等的自然延续扩衍。80年代的这些收获既是50.60.70年代已有成就的竿头更进,也是90年代到21世纪初未来集大成式学术的先声和基础。

周汝昌红学方面的奠基之作《(红楼梦)新证》,以考证为主体内容,其实可谓包罗万象,与《红楼梦》研究有关的方方面面基本上都有所涉及。经过从1954年版到1976年版的充实提升,周汝昌红学研究的“体系化”理论潜势已经基本形成,只是还没有十分自觉地提出来而已。一个偶然的机缘,使这种学术自觉性瓜熟蒂落,周汝昌正式提出了红学四大分支的理论框架,创建了“探佚学”这一学术概念。

在红学上,研究曹雪芹的身世,是为了展现出真正的作者、时代、背景;研究《石头记》的版本,是为了恢复作品的文字,或者说“文本”;而研究八十回以后的情节,则是为了显示原著整体精神面貌的基本轮廓和脉络。而研究脂砚斋,对三方面都有极大的必要性。

从关键意义上讲,只此四大支,够得上真正的红学。连一般性的考释注解《红楼梦》书中的语言、器用、风习、制度等等这支学问,都未必敢说能与以上四大支并驾齐驱。

“如果允许在序文中讲到序者自身的话,那我不妨一提:我个人的红学工作经历,已有四十年的光景,四大支工作都做,四者中最重要的还是探佚这一大支。”

“红学,在世界上已经公认是一门足以和甲骨学、敦煌学鼎立的显学,它还将发扬光大。我敢说,红学(不是一般小说学)最大的精华部分将是探佚学。对此,我深信不疑。”

周汝昌先生上面两段话,虽然不长,也没有拿捏什么“理论架子”,其实具有深远的开拓性理论意义,针对导致红学停滞、阻碍其继续深入发展的现实困惑和思想混乱,抓住了突破口,为红学的前进与超越指明了方向。周汝昌自己的认识,也是在研究和思考的过程中逐步明确的,其理论意识,也不是一下子就十分自觉的,这是他积四十年研究红学的经验,在给拙著作序时碰到机缘,促成了“灵机一动”,而后获得的清醒觉悟,即周汝昌经常强调的做学问的“触磕”之功。周汝昌深感自己的这一理论突破意义重大,由于拙著的出版要等待较长的时日,且序文毕竟不能展开论述,周汝昌乃又另撰《什么是红学》一文。当时河北师范大学的韩进廉教授刚于1981年10月出版了《红学史稿》,周汝昌为之作序,有此因缘,乃将此文发表于1982年第3期《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后来,又在《红学的艺术,艺术的红学》《红学辨义》等文章中再作申说。

(摘编自梁归智《红学泰斗周汝昌传》)

【相关链接】

①红学家梁归智认为周先生是一个“解味道人”,是解曹雪芹味道的人。梁归智用“痴人”和“赤子”这两个词语形容周汝昌,他说周先生的一生全部投入到红学研究中,为红学发痴,为人单纯。

(《“红学泰斗”周汝昌》)

②周汝昌所作的诗,数量极多,涉及方方面面。其中咏红诗最为世人推重。他为刘旦宅先生《石头记人物画》中的40位人物,每人配写了一首诗,令画册增色不少。他在诗词上的造诣,使他选注的《范成大诗选》《杨万里选集》一直为学林推重。周汝昌的书法也自成一体。他长期致力于中国的书法理论研究,曾和朋友讲过:“平生在书学上所下功夫,比红学要多得多。”有人当面夸他的字是“瘦金体”,他不以为然,说:“‘瘦金体’是宋徽宗所创字体,法出薛稷;我习右军,与之无涉。” 

(《周汝昌:诗成掩卷去脂斋余香沉》)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周汝昌的《(红楼梦)新证》以考证为主,但是却包罗万象,涉及红学的方方面面,是他的红学奠基之作,文中提出了他红学四大分支的理论。

B.文本第一段画线语句运用比喻手法,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在改革开放的宏观背景下周汝昌红学研究走向辉煌,具有鲜明的语言特点。

C.周汝昌在学术研究方面的著述十分丰硕,既有红学研究,又有书法研究、诗词文论研究,这些研究著作都是根植于曹雪芹的《红楼梦》。

D.周汝昌认为在红学上不仅要研究曹雪芹的身世、《石头记》的版本、八十回以后的情节,更要研究脂砚斋,因为它对三方面都有极大的必要性。

E.周汝昌是一个解曹雪芹味道的人,他将一生全部投入红学研究中,认为探佚学是红学最大的精华部分,被人称为“痴人”“赤子”。

(2)周汝昌的红学研究能够在80年代走向辉煌的主客观条件是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3)红学“痴人、赤子” 周汝昌一生硕果累累,他在学术研究方面取得哪些成就?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4)周汝昌是一个真正的中国传统知识分子,那么你认为在他身上体现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哪些精神?请结合材料具体分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