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柴达木看山 马卡丹 自小生长在山村,日夕与山厮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柴达木看山

马卡丹

自小生长在山村,日夕与山厮磨,山中四时景致看得都有些麻木了,山的千姿百态也再难引起新奇感。这些年随俗从众走东岳、西岳、黄山、武夷,那些名山奇景在我眼中,也不过就是石奇一点,峰险一点,松怪一点。可再奇再险再怪,古人今人那些佳词丽句早就将其囊括无遗了,反倒是比喻和想象往往比山本身更让人着迷。

但到柴达木看山却是例外。

山终于屁颠屁颠地过来了,冷不丁瞧去,一墩一墩的,像是一群半大的孩子,像如今营养过剩胖得有些规模的独生子女,蹲着坐着,似乎再也挪不动步子,等着你去搀起来,拍拍屁股,拍拍尘土,再撒上一会娇。可仔细一瞧,不对了,胖则胖矣,却无肉,山的表皮不见草木,不见泥土,只突着嶙峋而敦实的骨骼,那是壮士!如果说泰山华山高挑秀气适宜跳高的话,那么这样的山更适宜举重。“力拔山兮气盖世”,不知道纵横秦末的楚霸王项羽,是不是也这副壮墩墩的模样?

山似乎停住步,不再向我靠拢,只是一一端立着,任我以举重运动员的挑剔眼神,从它们身边缓缓经过。说实话,对它们,开初我是没怎么放在眼中的,那么矮,似乎还有些木头木脑,它不就是东邻老李家那愣小子吗?它不就是西邻老张家那胖妞吗?不过人不可貌相,山也不可貌相,愣小子胖妞后来成了硕士、博士不是让我大吃一惊吗?平心静气想这山,矮虽矮矣,可要论海拔高度,泰山、华山、黄山、庐山,一干名山其实统统只在它屁股下。它其实高耸于群山之上,却又不给你那种高不可近的感觉,这才见胸怀呀!如果你是它,尾巴不早翘到天上了?这样想着,看那愣小子看那胖妞的眼神,不觉多了几分敬意。 怀着敬意看这山,越看越看出了名堂。一墩一墩的山,粗看寻常,可无数墩的集合,汇成一列一列,逶迤连绵直到天的尽头,这寻常可就成了不凡,成了壮观。而细看这每一列每一墩,那充满骨感的山体,尽都是那样的五彩灿然。赤、赭、黄、白、黑,这五彩尽都是从骨子里生出来的,不靠草木的披挂,不靠泥土的涂抹,本自天然。那种嶙峋,那种奇峭,它给你的那种无以言传的震撼,真是让人觉得天地有大美呀!它像什么,什么都不像,什么都不是,就是美,让你呆若木鸡的美。任何比喻其实都是蹩脚的呀,你不禁想起适才把它们比做愣小子胖妞,比做举重选手,比做……多么的浅薄啊!真正的大美是无法比喻的,是无需与任何具象相似的,独特就是美,原初的震撼就是美!

我想起我的为文来了,为什么总在前人今人的文章中讨生活呢?为什么总在那里探求为文的格式呢?为什么总要在像与不像之间寻寻觅觅呢?太多的文化太多的知识太多的套路遮蔽了心智,你看见的不再是山,只是文化。没有了心灵与自然的交流,怎么可能心有灵犀,又怎么可能发现独特的美呢?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白醉眼看山的时候,想必早已敞开肺腑,把一颗心交给了众鸟,交给了孤云。若不是融入自然,他会厌的,山也会厌的。

其实,所有的山都是看不厌的,只要你的心不再屏蔽。

哦,相看两不厌,柴达木的山!当我篡改李白名句的时候,我还真有点忐忑:我看山可以不厌,可山看我呢?

1.从全文看,柴达木的山有哪些特点?请分条简要概括。

2.文章开头写东岳、西岳、黄山、武夷有什么作用?

3.根据上下文,解释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

太多的文化太多的知识太多的套路遮蔽了心智,你看见的不再是山,只是文化。

当我篡改李白名句的时候,我还真有点忐忑:我看山可以不厌,可山看我呢?

4.本文在描写柴达木山时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举例并赏析。

 

1.①外形粗壮憨实 ②品格谦逊 ③本自天然。 2.通过写东岳、西岳、黄山、武夷的奇、险、怪,衬托柴达木山给人耳目一新的独特感受;同时为下文描写柴达木的山作铺垫。 3.(1)创作必须突破文化、知识和套路的遮蔽,做到心灵与自然的交流。 (2)我不敢确认自己能否像李白那样敞开肺腑去看柴达木山,是否真的领略到柴达木山的独特之美。 4.①比喻。如:将“柴达木山”比作“愣小子胖妞”,“愣小子胖妞后来成了硕士、博士”,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柴达木山虽矮,但海拔高,又不给人高不可近的感觉的谦逊、不张扬的品质。 ②拟人。“山终于屁颠屁颠地过来了,冷不丁瞧去,一墩一墩的 ”,表现柴达木山的敦实可爱。 ③对比。“如果说泰山华山高挑秀气适宜跳高的话,那么这样的山更适宜举重。”通过对比,表现“柴达木山”的壮实 、威力无比。 (每点手法1分,例子正确、分析合理1分) 【解析】 1.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信息筛选并概括的题目,答题时注意审清题干,然后锁定区位,概括文意作答,此题是综合筛选的题目,要立足原文,进行回答。 【考点定位】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物象特征概括的题目可按以下步骤操作:明确题干要求,在文中锁定区位。针对题干要求,在锁定的文段中摘录重点句子。对重点句子分类、概括,得出特征,答题时注意各段的段首和段尾句以及文中的修饰性词语。 2. 试题分析:此题写其他的山,只是起到一个衬托的作用,同时也为下文做铺垫。 【考点定位】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分析语段的作用的题目,首先明确语段的内容,然后从结构和内容的角度分析,结构上注意伏笔、照应、铺垫等,内容注意主旨的体现,和其它语段的关系。还要注意注意语段所处的位置,如开头注意铺垫、引起下文、统领全文、奠定情感基调、引起阅读兴趣等,中间注意承上启下,结尾注意点明深化主旨等。 3. 试题分析:理解句子的含义一定要理解文意,从文本出发。 【考点定位】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句子主要有情感句、哲理句、意蕴句、修辞句接榫句等,分析含义首先要抓住句子中的词语,然后在结合语段的内容进行分析,同时要注意句子的类型。 4. 试题分析:此题用了比喻,拟人和对比的手法,要结合文本进行分析为什么是这种手法,并且答出效果。 【考点定位】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文章的艺术手法实际是一个较为宽泛的概念,散文中较常见的从篇章的角度是抑扬的运用、以小见大的运用和对此的运用等,从表达方式的角度讲一般为抒情、议论、描写、叙述等多种方式运用,从表现手法上看主要是对比、衬托等,从文句上看主要是修辞,比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设问、反问等。答题时注意首先明确手法,然后集合文章进行分析为什么是这种手法,最后明确效果。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万山红遍,层林尽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鹰击长空,鱼翔浅底,____________

(3寻梦?撑一支长篙,____________;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4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默默彳亍着___________

(5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易水诀别中,荆轲悲壮的唱词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诗句回答下列小题。

 

舒婷

一幅色彩缤纷但缺乏线条的挂图,

一题清纯然而无解的代数,

一具独弦琴,拨动檐雨的念珠,

一双达不到彼岸的桨橹。

蓓蕾一般默默地等待,

夕阳一般遥遥地注目。

也许藏有一个重洋,

但流出来,只是两颗泪珠。

呵,在心的远景里,

在灵魂的深处。

1978年

1.思念是抽象的思维,是无法具体把握的情感,作者在这首诗中是如何表现“思念”的?“思念”在作者笔下具有怎样的意蕴?

2.“蓓蕾一般默默地等待”,“夕阳一样遥遥地注目”两句诗在诗中有何含义?

 

查看答案

课文句子翻译。

(1)夫晋,何厌之有

(2)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3)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 

(4)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楚汉久相持未决,丁壮苦军旅,老弱罢转饷。汉王项羽相与临广武①之涧而语。项羽欲与汉王独身挑战。汉王数项羽曰:“始与项羽俱受命怀王,日先入定关中者王之,项羽负约,王我于蜀汉,罪一。项羽矫杀卿子冠军②而自尊,罪二。项羽已救赵,当还报,而擅劫诸侯兵入关,罪三。怀王约入秦无暴掠,项羽烧秦宫室,掘始皇帝冢,私收其财物,罪四。又强杀秦降王子婴,罪五。诈坑秦子弟新安③二十万,王其将,罪六。……项羽使人阴弑义帝江南,罪九。夫为人臣而弑其主,杀已降,为政不平,主约不信,天下所不容,大逆无道,罪十也。吾以义兵从诸侯诛残贼,使刑余罪人击杀项羽,何苦乃与公挑战!”项羽大怒,伏弩射中汉王。汉王伤胸,乃扪足曰:“虏中吾指!”汉王病创卧,张良强请汉王起行劳军,以安士卒,毋令楚乘胜于汉。汉王出行军,病甚,因驰入成皋。

病愈,西入关,至栎阳,存问父老,置酒枭故塞王欣头栎阳市。留四日,复如军,军广武。关中兵益出。

当此时,彭越将兵居梁地,往来苦楚兵,绝其粮食。田横往从之。项羽数击彭越等,齐王信又进击楚。项羽恐,乃与汉王约,中分天下,割鸿沟而西者为汉,鸿沟而东者为楚。项王归汉王父母妻子,军中皆呼万岁,乃归而别去。(《史记·高祖本纪》)

【注】①广武:城名,故址在今河南荥阳东北广武山上。山上有东西广武二城,中隔广武涧。

②卿子冠军:秦末农民起义军将领宋义。

③新安:秦县,故地在今河南渑池东。

1.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其将,罪六      王:封王

B.主约不          信:相信

C.问父老          存:问候

D.项羽击彭越等   数:屡次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项羽已救赵,当还报      杀已降,为政不平

B.夫为人臣而弑其主       项王嗔目而叱之

C.何苦乃与公挑战          乃自刎

D.吾以义兵从诸侯诛残贼    不忍杀之,以赐公

3.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部表现汉王善用谋略的一组是(   )

①相与临广武之涧而语       ②何苦乃与公挑战

③乃扪足日:“虏中吾指!”    ④汉王出行军

⑤往来苦楚兵,绝其粮食     ⑥割鸿沟而西者为汉

A.①③④   B.②③⑥

C.②③④   D.③④⑤

4.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刘邦与项羽共同接受怀王的约定,先入定关中者在关中称王,但项羽违背了盟约。

B.汉王历数项羽暴掠、弑主、杀降王、坑秦卒等罪行,以便使刑余罪人能击杀项羽。

C.汉王被弩箭射中了胸部,却摸着脚谎称只是脚趾受伤,其主要意图在于稳定军心。

D.汉王虽然受了重伤,但痊愈之后在彭越、韩信的配合下,迫使项羽主动立约休兵。

5.翻译下列语句

(1)汉王出行军,病甚,因驰入成皋。

(2)项王归汉王父母妻子,军中皆呼万岁,乃归而别去。 

 

查看答案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毛泽东的两首词《沁园春•长沙》《采桑子•重阳》中,“沁园春”“采桑子”是词牌,“长沙”“重阳”是题目。这两首词从内容和时代来看,属于现代诗歌,从格律形式来看,属于古典诗词。

B.新诗即白话诗、自由诗,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兴起的诗歌形式,用白话写成,可以不讲究格律形式。《再别康桥》《死水》《赞美》和《致橡树》都属于新诗。

C.《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纪传体通史 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大约成书于战国初期。

D徐志摩是新月派的代表人物。闻一多主张新诗要追求音乐美、建筑美和绘画美,是现代新格律诗体的倡导者和实践者。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