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董仲舒之“数” 王传林 ①“数”作为哲学概念早在先秦...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董仲舒之“数”

王传林

“数”作为哲学概念早在先秦时期就已出现并被《周易》《老子》《荀子》等作品予以理论化。时至秦汉《吕氏春秋》与《淮南子》等作品对“数”与“数字”也颇为钟情董仲舒更是将“数”与“数字”大胆地运用到人伦、社会与政治领域从而赋予其与众不同的哲学意蕴与伦理价值值得多维探寻。

“数”作为存在是一切存在之定在的敞开与涌现。当“数”成为人感知与思考的对象时它便有了被抽绎与量化的可能从而使其与存在本身相分离继而成为一种理念或思想。

继轨前人董子提出“五音比而自鸣非有神其数然也”“人之形体化天数而成”等。在他看来万物之中存在“数”天亦存在“数”。或曰“数”作为存在拥有物自体隐存的幽暗与形上之天所涌现的神秘由数至数字的过程则是试图摆脱幽暗与神秘并使之明朗与清晰的过程。在董子眼中数字是最纯净、最明晰和最抽象的定在从而凡物皆成可度量、可重复或可显现的图式同时数字作为一种哲学语言拥有言说的力量拥有建构理论世界的力量。简言之“数”作为存在之定在向人揭示宇宙的图景与结构其中蕴含着天道、善与美的敞开与涌现。

人是“思”的主体“数”是“思”的对象人在思时通过数字符号面向存在。董子以“气”为载体以“一”为原点以阴阳变化为路向由“一”推演出“二”阴阳、“四”四时、“五”五行与“十”十端);同时他又以“五行”配“五常”以“四时”配“四政”。值得指出的是董子认为“十”具有圆满性、人伦性与道德性。由“一”至“十”“数”完成符号化推演。数的符号化意义则在于数字被引入人伦、社会与政治领域董子意在为现实伦常制度与政治制度的建构寻找形上依据并试图解决其合法性的来源问题。

董子语境中的“数”之于一切存在是一种尺度——价值尺度。董子认为人伦、社会与政治领域的一切规则皆有定数而且不可违反否则即便是皇帝也会受到“天谴”。在董子那里“仁义制度之数尽取之天”因此“数”成为“君权天授”理论的凭证。可以说数的存在使天、人、政三者之间有了同质与贯通的基础也使得王者可以按照数的尺度去看待一切客观存在进而得以完成伦常制度与政治架构的设计。

董仲舒用数与数字来解构一切存在包括人自身),他建构了系统的数字诠释学提出了颇为典型的诠释范式。其中以数释天是形上依据描绘的是自然图景以数诠经是理论源泉描绘的是历史图景以数解人是基本环节描绘的是身体图景以数统政是理论旨归描绘的是政治图景。

“以数统政”是理解其数字诠释学的关键。董子认为“王者制官”是通过“条天之数”与“备天数以参事”来实现的其要旨是“天之数人之形官之制相参相得”。简言之通过“人副天数”与“官制象天”“天数”得以向“人”与“制”扩展。或曰现实政治制度的内在理性应该源于天数否则将缺乏合法性与合理性。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主旨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在董仲舒那里“数”既是存在之定在又是存在之符号既是存在之尺度又是他数字诠释学的基础。

B董仲舒用“数”与“数字”解构自然和社会赋予了“数”与“数字”不同的哲学意蕴与伦理价值。

C董仲舒为君权寻找合理性“数”既是“君权天授”的依据也是能够超越君权、制约君权的力量。

D在董仲舒那里“数”的存在使天、人、政之间有了同质与贯通的基础“天数”得以向“人”与“制”扩展。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数”的概念出现很早其范畴在历史发展中被不断拓展和丰富具有了丰厚的意蕴和价值。

B“以数统政”是董仲舒数字诠释学的关键也是董仲舒数字诠释学的理论旨归描绘的是历史图景。

C作为人感知和思考的对象经过抽绎和量化后“数”便与存在本身相分离成为一种理念或思想。

D“数”是幽暗而神秘的定在数字则是纯净、明晰、抽象的定在能够揭示宇宙的图景与结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董仲舒之前“数”就已经被理论化而董仲舒则把“数”推演成为明朗、清晰的数字。

B董仲舒以“气”为载体以“一”为原点以阴阳变化为路向把数字引入到了人伦、社会和政治领域。

C“人之形体化天数而成”包含着以数解人的思想这种思想是董仲舒诠释范式的基本环节。

D董仲舒认为“仁义制度之数尽取之天”如果违背人伦、社会、政治之“数”就会遭受惩罚。

 

(1)A (2)D (3)A 【解析】 (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主旨的能力。作答理解文章主旨题,需梳理、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分析可知,文章主要从作为存在、作为符号、作为价值尺度 、作为诠释学的基础四个方面对“董仲舒之‘数’”进行了阐释。A项概括全面,是全文主旨,其他三个选项均是对文章部分内容的概括。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偷换概念。原文是说“‘数’作为存在之定在向人揭示宇宙的图景与结构”,而不是“数字”。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曲解文意。“把‘数’推演成为明朗、清晰的数字”错,原文只是说在董仲舒那里“‘数’完成符号化推演”,并不是推演成为数字。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题。

赠医者汤伯高序

【元】揭傒斯

楚俗信巫不信医自三代以来为然今为甚。凡疾不计久近浅深药一入口不效去。至于巫反覆十数不效不悔且引咎痛自责殚其财竭其力卒不效且死乃交责之曰是医之误而用巫之晚也。终不一语加咎巫。故功恒归于巫而败恒归于医。效不效巫恒受上赏而医辄后焉。故医之稍欲急于利、信于人又必假邪魅之候以为虽上智鲜不惑。甚而沅湘之间用人以祭非鬼求利益被重刑厚罚而不怨而巫之祸盘错深固不解矣。医之道既久不胜于巫虽有良医且不得施其用以成其名而学者日以怠故或旷数郡求一良医不可致。呜呼其先王之道不明欤?何巫之祸至此也!人之得终其天年不其幸欤!

吾里有先生若虚者郡大姓也。年十五举进士即谢归业医。人有一方之良一言之善必重币不远数百里而师之以必得乃止。历数十年其学大成著《易简归一》数十卷。辨疑补漏博约明察通微融敏咸谓古人复生。其治以脉不以无富贵贫贱不责其报信而治无不效其不治必先知之惟一用巫乃去不顾自是吾里之巫稍不得专其功矣。余行数千里莫能及间一遇焉又止攻一门擅一长而已无兼善之者。来旴江得汤伯高该明静深不伐不矜深有类于徐。余方忧巫之祸医之道不明坐视民命之夭阏而莫救而爱高之学有类于徐且试之辄效故并书巫医之行利害及徐之本末以赠之。嗟夫使世之医皆若虚、伯高信之者皆吾里之人巫其能久胜矣乎!

伯高名尧自号常静处士。若虚名棪。闻庐山有郭氏号南寄者亦有名。

(选自《揭傒斯全集》)

(1)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药一入口不效      摒弃。

B又必假邪魅之候以为      容纳。

C被重刑厚罚而不怨        怨恨。

D其治以脉不以          症状。

(2)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无富贵贫贱/不责其报信/而治无不效/其不治/必先知之/惟一用巫/乃去不顾/自是吾里之巫/稍不得专其功矣。

B无富贵贫贱不责/其报信而治/无不效/其不治/必先知之/惟一用巫/乃去不顾自是/吾里之巫/稍不得专其功矣。

C无富贵贫贱/不责其报/信而治/无不效/其不治/必先知之/惟一用巫/乃去不顾/自是吾里之巫/稍不得专其功矣。

D无富贵/贫贱不责其报/信而治/无不效/其不治/必先知之/惟一用巫乃去/不顾自是/吾里之巫/稍不得专其功矣。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楚地的风俗是信巫不信医。长久以来巫祸横行巫师把人治死也很少受到谴责医生要取信于民不得不装神弄鬼学者不愿行医所以求一良医而不可得。

B徐若虚先生举进士后不愿做官回乡行医。他虚心好学努力钻研写成了学术价值很高的专著他医术高明治病效果显著其影响逐渐改变了当地信巫的风俗。

C旴江的汤伯高先生和徐若虚先生非常相像他的医术全面而精湛但他为人谦逊从不自我夸耀其医风受到作者的赞赏。

D作者写这篇序是因为担忧巫祸不除医道不明无人挽救百姓的生命。希望世上的医生都像若虚、伯高民众都像“吾里之人”信医不信巫。

(4)把第三大题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殚其财,竭其力,卒不效,且死,乃交责之曰,是医之误,而用巫之晚也。

(2)人有一方之良,一言之善,必重币不远数百里而师之,以必得乃止。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念奴娇·梅

辛弃疾

疏疏淡淡,问阿谁、堪比天真颜色。笑杀东君①虚占断,多少朱朱白白。雪里温柔,水边明秀,不借春工力。骨清春嫩,迥然天与奇绝。

常记宝篽②寒轻,琐窗③人睡起,玉纤轻摘。漂泊天涯空瘦损,犹有当年标格。万里风烟,一溪霜月,未怕欺他得。不如归去,阆苑④有个人忆。

注:①东君:司春之神。②篽:禁苑。③琐窗:为雕刻或绘有连环形花纹之窗。④阆苑:传说中在昆仑山之巅,是西王母居住的地方。在诗词中常用来泛指神仙居住的地方。

(1)词的上片是如何描写梅花的?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

(2)这首词中的“梅”具有什么品格?诗人借咏梅表现了怎样的情怀?

 

查看答案

根据要求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在《赤壁赋》中,用比喻手法感叹生命短暂,个体渺小的句子是:                        

(2)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描写阿房宫楼阁依势而建,宫室结构精巧工致的句子是:               

(3)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用“                      ”描绘出桃花源人们安逸愉悦的生活,勾画出一幅理想的田园生活图景。

 

查看答案

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全球化的今天,守护文化多样性,是关涉人类文化发展未来的大问题。在不同文化主体之间,要倡导有创建的交流、理解与对话。这种文化理解是一个双向承认的过程:          。前者是自觉、内省,后者则是宽容礼让、平等开放。

A.首先是了解“自身”文化以理解“他者”文化,然后是接触“他者”文化以认识“自身”文化。

B.首先是接触“他者”文化以理解“他者”文化,然后是了解“自身”文化以认识“自身”文化。

C.首先是接触“他者”文化以认识“自身”文化,然后是了解“自身”文化以理解“他者”文化。

D.首先是了解“自身”文化以认识“自身”文化,然后是接触“他者”文化以理解“他者”文化。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西班牙巴塞罗那足球俱乐部球员梅西第五次获得国际足联金球奖,用来表彰年度表现最出色的足球运动员。

B.杭州西湖边武松墓坟头被撒满玫瑰花瓣的事件引发人们热议,可是有趣的是,这座引来关注的武松墓并不是水浒里的武松。

C.数字货币优势明显,不仅能节省发行、流通所需的成本,还能提高交易或投资的效率,提升经济交易活动的便利性和透明度。

D.中美两国在网络安全方面的合作,表明了两国之间没有“你死我活”的决斗理由,更没有根本的利益冲突。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