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鄙远,君知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焉用亡郑以   陪:增加

B.其乏困         共:供给

C.夫晋,何之有  厌:厌烦

D.因人之力而 敝:损害

2.烛之武的话中能够体现外交辞令的委婉表达方式的一项是 

A.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B.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C.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

D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3.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秦穆公听了烛之武的话很高兴,不仅撤了兵,还和郑国订立盟约,派兵驻守郑国都城。

B.秦退兵之后,晋臣子犯请求晋文公赶快攻打郑国,遭到了晋文公的强烈反对。

C.晋文公认为秦穆公有恩于己,因为如果没有秦穆公的力量他就不会有今天,即不能回国为君。

D.晋文公还认为,失去了自己的同盟者是不明智的,用混乱相攻取代联合一致,是不符合武德的。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2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

 

1.C 2.B 3.B 4.(1)晋国,哪里有满足的啊?(现在它)已经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又想往西扩大边界。如果不使秦国土地减少,(晋国)将从哪里取得它所贪求的土地呢? (2)依靠别人的力量,又反过来损害他,这是不仁道的;失掉自己的同盟者,这是不明智的;用混乱相攻取代联合一致,这是不符合武德的。我们还是回去吧。 【解析】 1. 试题分析:做这类题时常采用解题技巧有“代入推断法”“六书推断法”“语法推断法”“结构推断法”“联想推断法”。本题考查的实词主要是对一词多义的辨析,宜采用“代入法”,把所给解释放回原句中进行判断,看是否符合语境。C项厌:满足。何厌之有:宾语前置,即“有何厌”,有何满足厌:同“餍”,满足。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首先要明白“婉曲”修辞法的意义和作用。“婉曲”就是委婉含蓄的把自己的意思表达出来。题中,A.C.D三句的意思都很明显,只有B句,委婉含蓄地把“亡郑”对“君”并无好处的意思表达了出来。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3.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内容归纳概括题。其做法是,全面准确地把握文章的内容,并对文章中所述的事件或所述道理进行综合性分析、判断,进而推理概括。可使用假设法与代入法,与选项所在段落进行比较:B项子犯请求攻打的是秦军,而非郑国。此题难度适中。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 试题分析:本题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第一句中“厌”通“餍”,满足;“封”译为封为边境;“阙”译为使减少。第二句中“因”译为依靠,“敝”译为损害,“与”译为同盟国,“易”译为代替,“武”译为勇武。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文言文翻译】 夜晚(有人)用绳子(将烛之武)从城上放下去,去见秦伯,烛之武说:“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要灭亡了。如果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怎敢拿这件事情来麻烦您。越过别的国家把远地作为(秦国的)边邑,您知道这是困难的,(您)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国增加土地呢?邻国的国力雄厚了,您的国力也就相对削弱了。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当做东方道路上接待过客的主人,出使的人来来往往,(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缺少的东西,(对您秦国来说,)也没有什么害处。而且您曾经给予晋惠公恩惠,晋惠公曾经答应给您焦、瑕二座城池。(然而,)他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修筑防御工事,这是您知道的。晋国,何时才能满足呢?(现在它)已经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又想往西扩大边界。如果不侵损秦国,将从哪里得到它所贪求的土地呢?削弱秦国对晋国有利,希望您考虑这件事!”秦伯很高兴,就与郑国签订了盟约。派杞子、逢孙、杨孙守卫郑国,于是秦国就撤军了。 子犯请求袭击秦军。晋文公说:“不行!假如没有那人的力量,我是不会到这个地步的。依靠别人的力量而又反过来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失掉自己的同盟国,这是不明智的;用散乱代替整编,这是不勇武的。我们还是回去吧!”晋军也撤离了郑国。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文后各题。

《太史公书》问世至今已两千多年随着这部巨著的流传项羽自杀于乌江似是无疑的了。其实这是历史上的讹误。项羽真正的殉难地不是乌江而是东城即今安徽定远东南距乌江约三百里

《史记·项羽本纪》论赞中就曾点明项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只不过一般人不去注意这点罢了。《汉书·灌婴传》也记载“项籍败垓下去婴将车骑追项籍至东城破之所将卒五人共斩项籍。”那么司马迁何以在《史记》中有“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待”一段生动的描述呢?

这段描述仅为民间传闻理由有三。一、项王垓下被围时已兵疲食尽“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又“汉军围之数重”。当时项羽已“自度不得脱”又何以能忽而来到三百里之外的乌江呢?再说项羽垓下之败其势是急转直下的纵乌江亭长有救籍之心又何以会料事如神预先舣船以待?二、《史记·项羽本纪》通篇叙事谨严而缜密尤其是对战事的描述双方渡江涉河、斩关夺隘时的地理形势都能于回旋曲折之中给人以条理分明、江山如望之感。东城之后却为何三百里沙场竟无所交代情节亦淡然松弛了呢?司马迁只说“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巧借一“欲”字将流传在乌江的一段民间佳话与东城真实的血战情节缝缀弥合了。这就是江淮一带的专家、学者多年来频频质疑并做出种种臆度误解的根源所在。三、项羽崛起于吴中“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在南征北战中吴中子弟以及江东父老与项羽是建立了感情的。因而在他死后即传说起“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待”的佳话。司马迁曾游历过此地自然有充分的机会采撷到这些民间传闻以完善这个英雄形象也实在是十分自然的。

其实项羽“身死东城”从来有史迹为证。高达数丈的虞姬墓至今犹在《定远县志》载“虞姬墓即嗟虞墩县南六十里近东城。”阴陵、东城两地《定远县志》记载则更为明确“阴陵城县西北六十里莫邪山南周围二里。……羽溃围南驰汉骑将灌婴追羽过淮羽过阴陵迷失道即此。”“东城县东南五十里。项羽至阴陵迷失道汉追及之羽复引而至东城即此。”

项羽殉难前在定远县境内留下的遗址遗迹除阴陵、东城至今仍存十余处。从霸王寨项王迷路处到刘会桥为汉军追及处),从下马铺到嗟虞墩构成了项王在这块土地上与汉军周旋的一条完整路线。

原文题目为《项羽究竟死于何地》

1.从文中看下列不属于项羽殉难于东城的证据的一项是 

A《史记》《汉书》等史书中都有项羽兵败并死于东城的记载。

B据史料记载来看项羽东城突围的可能性极小。

C定远县内的许多遗址、遗迹均证实项羽“身死东城”。

D项羽崛起于吴中兵败垓下愧对江东父老无颜东渡乌江。

2.下列各项不属于对项羽同情或肯定的一项是 

A《史记》中有“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待”的生动描写。

B乌江一带流传着项羽欲东渡乌江亭长舣船待的佳话。

C江淮一带的专家、学者频频质疑并做出种种臆度误解。

D作者认为司马迁是利用民间传闻来完善项羽这一英雄形象的。

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司马迁知道项羽真正的殉难地不在乌江而在东城。

B项羽从嗟虞墩到阴陵再到东城最后死在东城。

C《史记》记述项羽败至东城和从东城到乌江的细致程度不一样。

D项羽战死前的主要活动在安徽定远县境内。

 

查看答案

作文

请以“温暖心灵”为题目,自选角度,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

 

查看答案

将下面几个句子用一个单句的形式表述出来。

电视剧《毛泽东》是由中央电视台联合拍摄的,全景式展现了伟人毛泽东的一生,该剧以1893年毛泽东诞生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为背景。

 

查看答案

概括下面诗歌的寓意。(不超过10字)

老是把自己当作珍珠,

就时时有怕被埋没的痛苦,

把自己当作泥土吧,

让众人把你踩成一条路。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的元曲,然后回答后面题目。

[双调]水仙子   咏江南

张养浩

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芰荷丛里一段秋光淡,看沙鸥舞再三,卷香风十里珠帘。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处飐,爱杀江南。

1.这首元曲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是如何表达的?

2.请赏析此小令在写景上的表现手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