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舒化,字汝德,临川人。嘉靖三十八年进士,授衡州推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

舒化,字汝德,临川人。嘉靖三十八年进士,授衡州推官。隆庆初,三迁刑科给事中。帝任宦官,旨多从中下。化言:“法者天下之公,大小罪犯宜悉付法司。不当,则臣等论劾。若竟自敕行,则喜怒未必当,而法司与臣等俱虚设。”是其言。冬至郊天,闻帝咳声,推论阴阳姤复之渐。有诏言灾眚洊至,由部院政事不修,令厂卫密察。化偕同列言:“厂卫徼巡下,惟诘奸宄、禁盗贼耳。驾驭百官乃天子权而纠察非法则责在台谏岂厂卫所得干陛下不信大臣反信若属耶”御史刘思贤等亦极陈其害。帝并不从,已而事竟寝。时高拱当国,路楷、杨顺以构杀沈炼论死。拱欲为楷地,谓顺首祸,顺死,楷可勿坐。化取狱牍示拱曰:“狱故无炼名。有之,自楷始。楷诚罪首。”拱又议宥方士王金等罪,化言:“此遗诏意,即欲勿罪,宜何辞?”忤拱,出为陕西参政。万历初,累擢太仆少卿。云南缅贼平,帝御午门楼受俘。化读奏词,音吐洪亮,进止有仪,帝目属之。会刑部缺尚书,手诏用化。化言:“陛下仁心出天性。请饬大小臣僚各遵律例,毋淫刑。今未经详断者或命从重拟议,已经定议者又诏加等处斩,是谓律不足用也。去冬雨雪不时,灾异频见,咎当在此。”帝优诏答之。十四年,应诏陈言。请信诏令,清狱讼,速讯谳,严检验,禁冤滥,而以格天安民归本圣心。帝嘉纳焉。帝虑群下欺罔,间有讦发,辄遣官逮捕,牵引证佐,文案累积。化言:“主术贵执要,不当侵有司;徒使人归过于上,而下得缘以饰非。”三疏乞归,帝不许。寻称病笃,乃听归。卒,赠太子少保,谥庄僖

(《明史·列传第一百零八》)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驾驭百官/ 乃天子权/ 而纠察非法/ 则责在台谏/ 岂厂卫所得干/ 陛下不 信大臣/ 反信若属耶/

B.驾驭百官/ 乃天子权/ 而纠察非法则/ 责在台谏/ 岂厂卫所得干/ 陛下不 信大臣/ 反信若属耶/

C.驾驭百官/ 乃天子权/ 而纠察非法则/ 责在台谏/ 岂厂卫所得干陛下/ 不 信大臣/ 反信若属耶/

D.驾驭百官/ 乃天子权/ 而纠察非法/ 则责在台谏/ 岂厂卫所得干陛下/ 不 信大臣/ 反信若属耶/

2.下列对文中加横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诏,先秦时期指上级给下级的命令文告,秦汉以后则专指帝王的文书命令

B.冬至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在古代,帝王在这天要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

C.辇是古代宫中用的一种便车,多用人来挽拉,秦汉后特指帝王和臣子专乘的 车辆

D.刑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全国的律令、刑法、徒隶、按覆谳禁等事宜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舒化坚持原则,敢于据理力争。皇帝信任宦官与厂卫,处理罪犯、纠察百官 等重要事务跳过相关部门交付其直接办理,舒化反对,收到了一定效果

B.舒化刚正不阿,不怕得罪权贵。执掌国权的高拱想为路楷、王金等开脱罪责, 舒化都进言反驳并出示相关证据,因而得罪高拱,被外放任陕西参政

C.舒化崇尚法治,主张仁以治国。他任刑部尚书,向皇帝进言,请求以仁心治 国,建议皇帝命令臣下各自遵从法律,不滥用刑罚,得到了皇帝的首肯

D.舒化正直敢言,深得皇帝信任。他应皇帝的命令陈述多项刑律措施,以感通 上天安定百姓为宗旨,皇帝高兴地采纳,多次请求退休,皇帝极力挽留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拱又议宥方士王金等罪,化言:“此遗诏意,即欲勿罪,宜何辞?

(2)主术贵执要,不当侵有司;徒使人归过于上,而下得缘以饰非。

 

1.A 2.C 3.B 4. (1)高拱又提议宽恕方士王金等人的罪行,舒化说:“这是遗诏上的意思,即使想不加罪他,应该用什么借口?” (2)皇帝的治理方法重要的在于掌握关键,不应当干预有关办事部门;这样只会使人将过失归到上面,而下面反可借以掩饰错误。 【解析】 试题分析: 1. 【考点定位】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文言断句的题目,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这是基础,一般考核较少,大多集中在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还要注意一个事件不要强行断开,不然句子就会支离破碎,相反两个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断开。选择题答题时注意选项的对比,然后结合文意进行分析。此题“法则”不是一个词,“陛下”不是“干”的宾语,而是后两句的主语。 2. 【考点定位】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名师点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宫殿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这类题目一般错误都比较明显,如此题“特指帝王和臣子专乘的车辆”表述不准确,也包括后妃所乘车。 3.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是文言文必考的题目,错误选项的设置多以人物、事件、时间、地点的错位为重点,有时会在一些词语的翻译上命题,因对词语翻译错误而出现误判,有时还涉及到文章写作手法的分析。内容的角度答题时注意分析选项涉及到的上下文,注意核实这些情节,手法上注意手法是否正确,效果分析是否合理。如此题选项B“舒化都进言反驳并出示相关证据”不正确,反驳为王金开脱罪责时并未出示证据。 4. 【考点定位】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考试的必考的内容,翻译注意直译,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如此题中的“宥”“勿罪”“何辞”“执要”“侵”“饰非”等实词,同时注意一些特殊的文言现象,如词类的活用和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的翻译,还要注意翻译完之后一定要注意对句子进行必要的整理,使句意通顺。 【参考译文】 舒化,字汝德,临川人。嘉靖三十八年考中进士,授任衡州推官。隆庆初年,积功升任刑科给事中。皇帝信任宦官,命令多从宫内(通过宦官)下达。舒化进言:“法律是天下的公理,大小罪犯应当交付司法机关处理。如处理不得当,我等大臣就论列弹劾。如果最终都由皇帝下命令施行,就可能根据喜怒来处理,未必得当,而司法机关与我等臣属也都成虚设了。”皇帝下诏书赞同他的意见。冬至日祭天地,听到皇帝咳嗽声,推论是阴阳往复浸染的缘故。皇帝诏书说,灾害和过失多次发生,是由于各部院政治措施不整治,命令东厂、西厂和锦衣卫严密侦察。舒化和同僚一起进言:“厂卫在京城巡察,只是查问犯人、禁示盗匪罢了。指使百官,是天子的权力,巡察纠正非法之事,责任在台官和谏官,哪里是厂卫所能干预的。陛下不信任大臣,反而信任这些人?”御史刘思贤等也极力陈述这样做的害处。皇帝都不听从,但后来事情最终还是中止了。当时高拱掌握国事大权,路楷、杨顺因陷害杀死沈炼而被判死罪。高拱想要替路楷留余地,就说杨顺是主犯,杨顺死罪,路楷可不牵连治罪。舒化拿出官司案卷给高拱看,说:“案卷中本来没有沈炼的名字。有这个人的名字,是从路楷开始的。路楷确实是主犯。”高拱又提议宽恕方士王金等人的罪行,舒化说:“这是遗诏上的意思,即使想不加罪他,应该用什么借口?”因此触犯高拱,外放为陕西参政。万历初年,积功升任太仆少卿。云南缅贼平定,皇帝到午门楼举行受典礼。舒化读奏词,声音洪亮,举止有风度,皇帝注视着他。恰好刑部缺尚书,皇帝亲手写诏命擢用舒化。舒化进言:“陛下仁爱的心地出于天性。建议命令大小臣僚各自遵从法律条例,不要滥用刑罚。现在没有经过审问裁决的,有的命令从重拟定,已经拟定的又诏命加等处斩,这是认为律例不值得施用了。去年冬天下雨下雪不依季节,灾祸异相多次出现,罪过当在这里。”皇帝赞许地下诏书答复。十四年,应诏命陈述意见。建议信守皇帝命令,清理监狱案件,迅速审问定罪,严格检查验证,禁止冤枉滥刑,而以感通上天安定百姓归本于皇帝的仁心。皇帝高兴地采纳了这些建议。皇帝怀疑下面的人欺骗蒙蔽他,间或有人攻击举报,就派官吏去逮捕,牵连佐证,文件案卷堆积。舒化进言:“皇帝的治理方法重要的在于掌握关键,不应当干预有关办事部门;这样只会使人将过失归到上面,而下面反可借以掩饰错误。”多次上疏乞求退休回家,皇帝不同意。不久托词病重,于是听任他回家。死,赠太子少保,谥号庄僖。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中国传统服饰文化 中国传统服饰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乃至整个人类社会创造的宝贵财富。数千年中国传统服饰文化历经了以原始社会为基础的“自然形态”时期、以阶级社会为基础的“制度形态”时期和以有阶级存在社会为基础的“自由形态”时期三个发展阶段;呈现出了“和谐统一性文化”、“标示突出性文化”和“种类多样性文化”三大内涵特征

服饰是人类生活的要素,又是人类文明的一个标志,它除了满足人们物质生活的需要外,还代表着一定时期的文化。服装的款式与演变,服装面料的选用与搭配,服装颜色的选择与组合,特定场合着装的选筛与习惯,均记录着特定时期的生产力状况和科技水平,反映着人们的思想文化、宗教信仰、审美观念和生活情趣,也烙有特定时代的印痕

中国传统服饰文化是中国各族人民经过上下五千年共同创造的优秀文化,也是人类社会共同创造的宝贵财富,对于构建和谐社会,传承优良传统,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质量尤为重要。

扬长避短,突出和谐协调是传承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关键。中国的传统服饰文化受数千年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儒教“中庸道德”观的桎梏,政治因素影响极大,直到20世纪中期绿色覆盖全国,专衣“军干装”以及激情成“灰”等现象,使服饰呈现简单划一的窘境。这些不利于服饰文化发展的陋习都应摒弃。然而,占数千年中国传统服饰文化发展的主流——“和谐协调”文化应发扬光大,诸如以原色表现为主的大气而豪放的色彩文化;以追求内涵意义与表现形式圆满统一,最大限度地达到服饰与自然、与社会、与人协调一致的统一美原则;以及以民俗吉祥意象为特征的表现形式等

吸收西方先进文化,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实现“中西合璧”,是传承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有效途径。服饰文化的传承发展离不开先进技术与先进设备的支撑,这一点已被历史所证实。我国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加快,科学技术水平已接近发达国家,但在诸多方面还有很大的差距,诸如西方色彩学的“变异”长处,服装与化学工艺技术等,都需要我们去吸取,去引进,“洋为中用”。特别是目前国外纺织技术,如非织造布技术的引进,将对我国服饰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起飞推进”作用

坚持百花齐放的方针是传承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基本形式。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中国也是一个大区域的国家,中国更是一个人口最多的国家,对服饰文化的追求必然是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任何简单划一都将影响其发展。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自由竞争,自由发展,集百家之长,扬百家之优,方能适应中国服饰文化发展之规律。服饰文化是人创造的,服饰文化是动态的,随着人类的进步,以及不同群体间文化交流的不断进行,必将导致新的服饰文化模式的诞生,中国传统服饰文化大树必将永葆长青

(节选自张繁荣《论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精髓》

1.下列关于“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和谐协调”文化是几千年中国传统服饰文化发展的主流,应发扬光大之;也 就是说,应最大限度地达到服饰与自然、与社会、与人的协调一致

B.中国传统服饰文化是中华民族乃至整个人类社会创造的宝贵财富,在构建和 谐社会,传承优良传统,不断提高人民物质、精神生活质量方面很重要

C.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经历了以不同社会为 基础的“白然形态”、“制度形态”和“自由形态”时期三个发展阶段

D.传承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基本形式是坚持百花齐放的方针,中国多民族、大 区域、人口最多的特点,决定着其对服饰文化的追求决不能简单划一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服饰是生活之必需,代表一定时期的文化。“和谐统一性文化”、“标示突出性 文化”和“种类多样性文化”是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三大内涵特征

B.传承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有效途径是吸收西方先进文化,引进国外先进技术, 实现中西合璧。而国外先进技术对传承中国服饰文化显得尤为重要。

C.中国传统服饰文化因受封建社会儒教“中庸道德”观的桎梏等影响,致使服 饰简单划一。传承中国传统服饰文化,关键是要扬长避短和推陈出新

D.只有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自由竞争和发展,集百家之长,扬百家之优,才 能适应中国服饰文化发展的规律。不利于服饰文化发展的陋习应该摒弃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服装款式与演变等,是特定时期生产力状况和科技水平的记录,是人们思想 文化、宗教信仰、审美观念和生活情趣的反映,打下了特定时代的烙印

B.服饰文化是人创造的、动态的文化,要诞生新的服饰文化,使中国传统服饰 文化大树永葆长青,就要在不同的群体间进行文化交流,相互学习借鉴

C.我国科学技术水平在许多方面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还很大,目前引进国外先进 的非织造布技术,将对我国服饰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起飞推进”作用

D.中国传统服饰文化这一宝贵财富,是中国各族人民经过上下五千年共同创造 的,也是人类社会共同创造的,它追求内涵意义与表现形式的圆满统一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 字的文章。

有人说,你是谁,便遇见谁。

也有人说,遇见谁,你便是谁。

在人生的旅途中,是你成就了自己还是谁成就了你? 你有怎样的启迪与思考? 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不要写成诗歌)。

 

查看答案

下面是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形象标识的主体图形,请写出除文字外的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50字。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字。

      不想做一件事,总能找到理由。干成一件事,需要从多个方面想办法,从多个角度找出路;而不想干一件事,往往找出一条理由就够了。可以说,        ,因为前者坐而论道就行,后者则需要勉力躬行;           ,后者则需要久久为功。由此也可以理解,为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手机的发明者无疑是伟大的,他改变了人们通讯的最基本的方式         

                                                  。骚扰信息、流量黑洞、恶意软件、隐私威胁甚至病毒,都会让你苦恼至极。

①很多人甚至把智能手机比作一个迷你型电脑

②当智能手机带给你无限乐趣与便捷的同时

③在移动的状态下依然可以让人们实现通讯自由

④在此基础上的智能手机又让这个世界多了些变幻莫测的色彩

⑤它的隐患黑洞会被无限放大

⑥然而造物者总是逃不出辩证法的“魔咒”

A. ③⑥⑤②④①    B. ②④⑥③①⑤

C. ②⑤①④③⑥    D. ③④①⑥②⑤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