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小题。 陪金陵府相中堂夜宴 作者:韦庄 (唐代)① 满耳笙歌满...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题。

陪金陵府相中堂夜宴

作者:韦庄 唐代

满耳笙歌满眼花,满楼珠翠胜吴娃。因知海上神仙窟,只似人间富贵家。

绣户夜攒红烛市,舞衣晴曳碧天霞。却愁宴罢青娥散,扬子江头月半斜。

【注】①韦庄(约836年─910年),字端己,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诗人韦应物的四代孙,五代前蜀诗人。韦庄曾经家陷黄巢兵乱,身困重围,又为病困,写作此诗时正值黄巢兵乱。②吴娃:吴俗谓好女为娃。③青娥:指年轻貌美的女子。

1.全诗主要采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2. 试分析尾联“愁”的具体内容。

 

1.全诗主要采用了衬托手法,整首诗作者用四分之三的篇幅重笔浓墨极写官宦之家穷奢极欲、歌舞夜宴的富贵气象,而主旨却在尾联,诗眼又浓重地点在一个“愁”字上。一“愁”三“满”,首尾相应,产生强烈的对比作用,三“满”正是为了衬托出深“愁”。 2.一愁黄巢兵乱国势倾颓;(为国家的安危而愁)二愁家人离散,自己身陷病痛无力自保;三愁当权者纸醉金迷,不顾时局动荡;四愁百姓饱受战乱,陷于水深火热之中。伤时,怀乡,忧国,忧民,尽在一个“愁”字中含蕴了。 【解析】 1. 试题分析:手先明确手法,然后结合诗歌内容作解释,在分析艺术效果。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诗歌的艺术手法主要有抒情方式、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抒情分方式主要是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即事感怀、托物言志、怀古伤今,表现手法主要是对比、拟人、烘托、动静、虚实、抑扬、用典等,修辞主要是比喻、拟人、对偶、借代、设问、反问等,一般抒情方式集中在整首诗歌或某一部分,表现手法和修辞集中在某一联诗句。答题时首先答出手法,然后结合诗歌内容分析为什么是这种手法,然后分析艺术效果。如此题吃呢拖得手法的运用。 2.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分析诗歌情感的题目,注意结合诗歌中表情达意的重点词语作答。还要结合诗歌末尾的注释作答。 【考点定位】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诗歌的情感分析的题目一直是考试的重点,但是考核的难度并不是太大,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知道答题的突破口,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重点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这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无限接近,还要注意一般诗歌的情感都要求结合诗句分析,答题时不要只答出情感而放弃诗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

周敦颐传

【1】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人。元名敦实,避英宗旧讳改焉。以舅龙图阁学士郑向任,为分宁主簿。有狱久不决,敦颐至,一讯立辨。邑人惊曰:“老吏不如也。”部使者荐之,调南安军司理参军。有囚法不当死,转运使王逵欲深治之。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敦颐独与之辨,不听,乃委手版归,将弃官去,曰:“如此尚可仕乎!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逵悟,囚得免。

【2】移郴之桂阳令,治绩尤著。郡守李初平贤之,语之曰:“吾欲读书,何如?”敦颐曰:“公老无及矣,请为公言之。”二年果有得。徙知南昌,南昌人皆曰:“是能辨分宁狱者,吾属得所诉矣。”富家大姓、黠吏恶少,惴惴焉不独以得罪于令为忧,而又以污秽善政为耻。历合州判官,事不经手,吏不敢决。虽下之,民不肯从。部使者赵抃惑于谮口,临之甚威,敦颐处之超然。通判虔州,抃守虔,熟视其所为,乃大悟,执其手曰:“吾几失君矣,今而后乃知周茂叔也。”

【3】熙宁初,知郴州。用抃及吕公著荐,为广东转运判官,提点刑狱,以洗冤泽物为己任。行部不惮劳苦,虽瘴疠险远,亦缓视徐按。以疾求知南康军。抃再镇蜀,将奏用之,未及而卒,年五十七。

【4】黄庭坚称其“人品甚高,胸怀洒落,如光风霁月。廉于取名而锐于求志,薄于徼福而厚于得民,菲于奉身而燕及茕嫠,陋于希世而尚友千古。”

【5】掾南安时,程珦通判军事,视其气貌非常人与语知其为学知道因与为友使二子颢颐往受业焉敦颐每令寻孔颜乐处所乐何事,二程之学源流乎此矣。故颢之言曰:“自再见周茂叔后,吟风弄月以归,有‘吾与点也’之意。”侯师圣学于程颐,未悟,访敦颐,敦颐曰:“吾老矣,说不可不详。”留对榻夜谈,越三日乃还。颐惊异之,曰:“非从周茂叔来耶?”其善开发人类此。

【6】嘉定十三年,赐谥曰元公,淳佑元年,封汝南伯,从祀孔子庙庭。二子寿、焘,焘官至宝文阁待制。

节选自《宋史·周敦颐传》

注释:①提点刑狱:提点刑狱公事,简称提刑官,是中国宋代特有的一种官职名称。②行部:巡行所属部域

1.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久不决          狱:诉讼案件

B.手版归          委:交托

C.公老无矣          及:赶得上

D.其善开人类此      发:启发,阐明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避英宗旧讳改    尽心耳矣

B.弃官去          则焉用彼相矣

C.敦颐独之辨      春秋其代序

D.能辨分宁狱者    自言本京城女

3.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叙述周敦颐之道德文章,知行合一,赞其为官正直,不媚权贵,爱憎分明。

B.周敦颐断案如神,但凡案件不经过他的手,下级官吏就不敢妄自决定,即使交下去办,老百姓也不买账。

C.赵抃曾因人言迷惑,误解周敦颐,但周敦颐处之泰然,后赵抃经过长期观察,被他折服,并在镇守四川时想重用他,还没来得及上任,赵抃就去世了。

D.周敦颐不仅治绩尤著,而且学问人品亦佳,善于鼓励开发他人潜力,侯师圣与他彻谈三日,临别时,周敦颐赞叹他的进步。

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视其气貌非常人与语知其为学知道因与为友使二子颢颐往受业焉敦颐每令寻孔颜乐处所乐何事

5.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富家大姓、黠吏恶少,惴惴焉不独以得罪于令为忧,而又以污秽善政为耻。

【2】行部不惮劳苦,虽瘴疠险远,亦缓视徐按。

【3】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4】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查看答案

现代文阅读。

文玩核桃

徐慧芬

【1】瞧见有些上了年岁的人吗?掌心里常滚着一只核桃。核桃质硬壳上有自然孕生出来的纹样捏在掌心里不停地摩挲着刺激着掌上的穴位据说能防老年痴呆。这核桃若经人长久把玩留下了古人的手泽也可以当文物了。有人爱好收集这种核桃当古董赏玩故称之为文玩核桃。 

【2】傅三是在四十岁后开始玩上的。祖上留下来一只核桃色泽赭里透紫泛出幽光仿佛藏着些什么一看就知年代久了。这核桃个大纹路深圆形略扁坊间称“大灯笼”是收藏人的最爱。据家里长辈说它曾是贡物本有一对是分不清你我的双胞胎。另一只在傅三爷爷小时候给弄丢了实在是可惜了! 

【3】因此傅三的收藏有了目标就想找到那只配对的。好些年下来钱也折腾掉不少大大小小、成双配对的也弄到一些。但祖上丢失的那一只在哪儿藏着呢?这成了傅三心头的病。 

【4】这天傍晚傅三溜达到新居附近的一片绿地里一群人正围住一白须老者。老人八旬模样声气颇足边说笑边摩挲手中物。这一瞧傅三的眼一下子像被电击中胸腔里的那颗心顿时跳得要蹦出来——老者的手中物正是傅三心头多年来的念与想! 

【5】傅三一步步地接近渐渐地与老人熟了。某一天傅三备下酒菜邀老人来家叙谈。酒酣耳热时傅三转身捧出一只木匣来掀开盖大大小小的文玩核桃出现在老人眼前。傅三说这是十多年收藏下来的。老人叫了声好。傅三又转身进里屋捧出一只小锦匣开了匣盖老人的眼热了起来这一只核桃竟与他手上的一模一样纹丝不差!

【6】傅三红着脸把心摊开了说愿意用这一大匣的核桃换下对方那一只来。老人不言不语继续喝酒吃菜半晌才吐出几句话小老弟听没听说过君子不夺人所爱呀?我也好这物照我的心思也想出个价把你的这只归了我可我没言语呀! 

【7】傅三的脸一下子红到耳根!傅三想这话厉害呀!再细想觉得老先生毕竟做人做得比他有境界静下来心里便生出些惭愧来。此后傅三再没勇气提这事了。只是宝物亮了相傅三偶尔也会把它捧在手上把玩一下在人面前露露脸。有时呢与老人聚在一起时也让这一双宝贝暂时在同一双手里拿捏拿捏把玩把玩然后再各归各。 

【8】傅三与老人的友谊渐深两家常走动俩人常聚在一起谈古论今。又过了些年老人已近九旬了老伴也已去世一个女儿又在外地傅三就常常去老人那儿陪着聊聊天或帮着干些活。某一天老人病重躺在床上对傅三开了口小三啊 我怕不行了死前能否圆我一个愿把你那只核桃放我这儿让我成双地玩几天行不? 

【9】傅三没想到老人会开这个口沉吟了一下心想就当他是自己爹吧临死的老人让他高兴一点吧。于是赶紧回家把核桃取来塞到老人手里。老人握着核桃脸上露出笑对傅三说小三啊人活不过物我也没几天玩了!看着老人油灯将灭的模样傅三一阵心酸忙岔开话题说些宽慰话。 

【10】临终前老人的女儿赶了回来。大家一阵手忙脚乱谁知道老人手里的那对核桃竟不见了大家都说没看见。傅三叹着气帮着老人女儿料理完丧事想起这对核桃心里难免发堵但也只能宽慰自己权当它是陪老人去了。 

【11】过了几天老人的女儿找到傅三端来一只瓷匣子。匣盖打开傅三一下子跌入梦中!匣内竟一溜齐摆着四只形状、大小、纹路、色泽恰似一个模子里倒出来的“大灯笼”!脑筋转过弯来傅三才知道这原来竟是四胞胎呀!这谁能料得到呢!傅三大叫一声怪哉!老人女儿说匣里留着老人的遗书遵从父命全留给你的。 

傅三的眼泪汩汩涌满一脸把瓷匣捧在胸口好半天。平静下来他只拈出两枚另两枚让老人女儿收着理由是:满易亏。

1.请简要分析小说标题的作用。

2.请分析文中划线的句子分别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

(1)老人不言不语,继续喝酒吃菜,半晌。

(2)傅三的眼泪汩汩涌满一脸,把瓷匣捧在胸口好半天。

3.小说倒数第二段情节设计出人意料,请分析其艺术效果。

 

查看答案

阅读《雷雨》片断,选出正确答案:

周朴园  哦,侍萍!(低声)是你?

鲁侍萍  你自然想不到,侍萍的相貌有一天也会老得连你都不认识了。

周朴园不觉地望望柜上的相片,又望侍萍。半晌。

周朴园  (忽然严厉地)你来干什么?

鲁侍萍  不是我要来的。

周朴园  谁指使你来的?

鲁侍萍  (悲愤)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

周朴园  (冷冷地)三十年的功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

鲁侍萍  (怨愤)我没有找你,我没有找你,我以为你早死了。我今天没想到到这儿来,这是天要我在这儿又碰见你。

对这个片断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段戏使周鲁两家三十年前旧恨的冲突实质明朗化了。这种冲突既是旧家庭内部矛盾的冲突,也是男女之间情感的冲突,但从本质上来看还是人性的真与伪的冲突:侍萍真诚、善良,周朴园虚伪、自私。

B.侍萍与周朴园的对话,从私生活领域揭露了周朴园的丑恶灵魂:怀念带来的欣慰,毕竟远远比不上切身利害的分量,他要冷酷地赶走侍萍。

C.侍萍的突然出现,使周朴园马上意识到,这将潜伏着暴露他的罪恶历史、毁坏他的名誉和家庭的危险。因而他立即凶相毕露。

D.周朴园思念的是年轻貌美的侍萍,眼前的侍萍老得让他很难接受,一方面惧怕既得利益的失去,另一方面也对老年的侍萍失望。这段戏表现了他复杂的心情和性格。 

 

查看答案

下列加横线语词的解释全都错误的一项(  

A.欲寄彩笺兼尺素:一尺长的素绢    整顿衣裳起敛容:整理 

B.噫吁嚱!乎高哉:危险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表示接在后面的是原因

C.此去经年:年复一年              河内,则移其民于河东:治安问题恶化

D.填然鼓:表示事物的代词        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光景,情形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无乃尔是过与

②是社稷之臣也

③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④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⑤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⑥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⑦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A.①⑦/②④/③/⑤⑥     B.①②/③⑤/④⑦/⑥

C.①②/⑥⑦/③④⑤      D.①⑦/②④/③⑤⑥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