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下面的题目。 秋夜曲 张仲素 丁丁漏水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下面的题目。

秋夜曲 张仲素

丁丁漏水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

秋逼暗虫通夕响,征衣未寄莫飞霜。

秋思寄子由   黄庭坚

黄落山川知晚秋,  小虫催女献功裘。

老松阅世卧云壑,  挽著沧江无万牛

[注]①元丰四年(1081),诗人任吉州太和县令,很不得意。这时苏子由(苏辙)被贬为筠州监盐酒税,两人相距不远。②“挽著沧江无万牛”意为“志甚坚,难以动摇”。

1.两首诗都以秋天为背景,以思念为内容,请对此简要分析。

2.张诗第三句中“逼”字和黄诗第二句中“催”字都用得十分传神,都有哪些异同,请简要赏析。

 

1.张诗写秋夜漫漫,秋虫长鸣, 思妇独守闺中凄清寂寞而思念、关爱远征的丈夫。 黄诗写在草木凋零、小虫鸣叫的晚秋时节, 诗人触景生情,因自己不得意而思念被贬的好友苏子由(苏辙)。 (意思对即可) 2. 同:都运用拟人手法,借晚秋秋虫鸣叫来抒发悲凉情感。 异:“逼”字有“逼迫”之意,把晚秋天凉,秋虫被逼无奈叫声的悲凉传神地显示出来, 衬托思妇的寂寞难耐,夜不成眠。 (意思对即可) “催”有“催促”之意,时至晚秋,秋虫的鸣叫催促妇女制作裘衣, 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易逝的慨叹(或仕途坎坷的落魄)。 (意思对即可) 【解析】 试题分析: 1.析诗歌思想感情的题目,诗歌的内容主要是概括诗句描绘的情景,答题时注意首先描绘诗句描绘的画面,然后概括意境的特征,最后点明情感,诗歌的感情必须还原到诗句中具体分析。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这是一道分析诗歌的语言形象的题目,即练字,是诗歌的必考的题目之一。古人作诗填词都很讲究炼字。在一首诗(词)中,最能表达作者思想情感、体现作者匠心的字都是“炼”过的字;一首诗(词)尤其会因一字(或几个字)炼得好而意境全出。一般说来,炼字主要是锤炼诗(词)中的动词、形容词和虚词。“炼字”多是要求品味这些经过锤炼的字所包含的情思或品味其形象生动的效果。赏析时,一定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品味,要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词)的意境和情感来分析。 【考点定位】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技巧点拨】练字题型,答题模式:①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②描绘诗(词)中展现的图景画面。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创造,语言力求简练优美。③分析景物渗透着的作者的思想感情。答题时切忌内容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只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感伤”。值得注意的是,景与情在色调上可能不一致,有的景是明亮鲜艳的,而情是低沉压抑的,或者反之。这时,要以情为宗,景则起反衬的作用,或以乐景衬哀情,或以哀景衬乐情。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为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老子·第二章》)

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絮矩之道也。(《大学》)

1.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

2.依据以上材料,简要概述道家的“圣人”和儒家的“君子”各自的特点。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杨玄感,司徒素之子也。好读书,便骑射。以父军功,位至柱国。初拜郢州刺史,到官,潜布耳目,察长吏能不。其有善政及脏污者纤介必知之往往发其事莫敢欺隐吏民敬服皆称其能。后转宋州刺史,袭爵楚国公,迁礼部尚书。

   自以累世尊显,有盛名于天下,在朝文武多是父之将吏,复见朝纲渐紊,帝又猜忌日甚,内不自安,遂与诸弟潜谋废帝。及从征吐谷浑,时从官狼狈,玄感欲袭击行宫。其叔慎谓玄感曰:“士心尚一,国未有衅,不可图也。”玄感乃止。

   时帝好征伐,玄感欲立威名,阴求将领。谓兵部尚书段文振曰:“玄感世荷国恩,宠逾涯分,自非立效边裔,何以塞责!若方隅有风尘之警,庶得执鞭行阵,少展丝发之功。明公兵革是司,敢布心腹。”文振因言于帝,帝嘉之。

   帝征辽东,命玄感于黎阳督运。于时百姓苦役,天下思乱,玄感遂与诸将谋议,欲令帝所军众饥馁,每为逗留,不时进发。帝迟之,遣使者逼促,玄感扬言曰:“水路多盗贼,不可前后而发。”时将军来护儿以舟师自东莱将入海,趣平壤城 。玄感乃遣家奴伪为使者,从东方来,谬称护儿失军期而反。玄感遂入黎阳县,闭城大索男夫。以讨护儿为名,有众且一万,将袭洛阳。遂南渡河,从乱者如市。众至十余万。洛父老竞致牛酒。玄感誓众曰:“我身为上柱国,家累巨万金,至于富贵,无所求也。今者不顾破家灭族者,但为天下解倒悬之急,救黎元之命耳。”众皆悦。遂进逼都城。

   玄感骁勇多力,每战亲运长矛,身先士卒,喑呜叱咤,所当者莫不震慑。论者方之项羽。刑部尚书卫玄,率众数万,自关中来援东都。玄军日蹙,粮又尽,乃悉众决战。玄感弟玄挺中流矢而毙,玄感稍却。追兵遂至,玄感一日三败。独与十余骑窜林木间,至葭芦戍,玄感窘迫,独与弟积善步行。自知不免,谓积善曰:“事败矣。我不能受人戮辱,汝可杀我。”积善抽刀斫杀之,因自刺,不死,为追兵所执,与玄感首俱送行在所。磔其尸于东都市三日,复脔而焚之。

(《隋书·列传第三十五》)

[注]脔(luán):把肉切成小块。

1.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其有善政/及脏污者/纤介必知之/往往发/其事莫敢欺隐吏民/敬服/皆称其能。

B.其有善/政及脏污者纤介/必知之/往往发其事/莫敢欺隐/吏民敬服/皆称其能。

C.其有善政/及脏污者纤介/必知之往往发/其事莫敢欺隐/吏民敬服皆称其/能。

D.其有善政及脏污者/纤介必知之/往往发其事/莫敢欺隐/吏民敬服/皆称其能。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杨玄感以国家大义为重的一组是.

与诸弟潜谋废帝

②庶得执鞭行阵,少展丝发之功

③玄感遂与诸将谋议,欲令帝所军众饥馁

④至于富贵,无所求也

⑤所当者莫不震慑⑥我不能受人戮辱

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③④⑥   D.③⑤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杨玄感政绩卓越,仕途顺利。做郢州刺史时狠抓吏治,了解下情,颇受到吏民敬服,因而袭爵楚国公,迁礼部尚书。

B.杨玄感深谋远虑,机智果敢。他起兵早有预谋,早想扬名天下。从征吐谷浑时就想谋事,因其叔杨慎提醒时机未到没有立即行动。在黎阳督办运粮时,他故意滞留粮食,又伪称来护儿谋反,毅然聚众起兵。

C.杨玄感善抓时机,体察民情。他利用督运的机会和天下思乱的民情,以救百姓之命的名义当众誓师,宣布起兵,受到民众的响应。

D.杨玄感勇猛刚烈,结局悲惨。他身先士卒,冲锋在前,在众寡不敌的情况下,让弟弟杀死自己。死后尸体受到残忍对待,头颅被送到了皇帝所在之处,尸身陈列三天又被碎割焚烧。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明公兵革是司,敢布心腹。文振因言于帝,帝嘉之。

(2)今者不顾破家灭族者,但为天下解倒悬之急,救黎元之命耳。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周星驰几年才推出一部电影,每部都是精心打磨,从不重复自己。“星爷出品,必属精品”,“周星驰”三字,就是品质的保证。他说:“要拍最好的电影,第二好不要,第三好也不要,第一好才行。”周星驰对电影的质量要求堪称“变态”,一个镜头重拍20次甚至上百次都是常事,为此,得罪了不少人。所以,隔三差五就会掀起一阵“倒周风潮”,骂他人品差。周星驰本人从不回应,他说“不喜欢回应,默默拍自己的电影。”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个字。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批判地继承中国历史上优秀的文化遗产 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促进现代化建设都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 目前在评价、弘扬中国传统文化问题上存在着两个误区:    搞民族虚无主义;或者把传统文化看成包医百病的灵丹妙药   。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 进而推动整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查看答案

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世界卫生组织调查发现:当前的饮水习惯决定10年后的健康状况。科学的饮水可以调理生理、神经、精神等方面的功能,而且会减少多种疾病发生的几率,增进身体健康。因此,每个人都应该按照自己的生活起居,制定自己的饮水时间表。比如,在清晨时间饮用一杯水,水分能很快被胃肠道吸收,          ,尤其利于高血压、脑血栓的防治。

A不仅能够加快血液循环,有效降低血液黏稠度,还能扩张血管,净化血液,增强血管弹性

B不仅能够净化血液,有效降低血液黏稠度,还能扩张血管,增强血管弹性,加快血液循环

C不仅能够有效降低血液黏稠度,加快血液循环,还能扩张血管,增强血管弹性,净化血液

D不仅能够扩张血管,加快血液循环,还能净化血液,有效降低血液黏稠度,增强血管弹性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