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文后各题。 州宅堂前荷花 范成大① 凌波②仙子静中芳,也带...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文后各

州宅堂前荷花

范成大①

凌波②仙子静中芳,也带酣红学醉妆。

有意十分开晓露,无情一饷敛斜阳。

泥根玉雪元无染,风叶青葱亦自香。

想得石湖花正好,接天云锦画船凉。

【注】

①范成大(1126~1193),苏州人,晚年退居家乡石湖。此诗为范成大外任地方官时所作。

②凌波:水面之上。

1.本诗颔联描写精妙,试作具体分析。

2.同是写荷花,本诗与周敦颐的《爱莲说》相比,抒发的情感有何异同?请结合诗歌后两联作简要分析。

 

1.颔联运用拟人、对比的手法,写出了荷花晨昏各异的神态与风韵。“有意十分开晓露”准确写出清晨荷花带着晶莹的露珠尽情绽放的风姿,“无情一饷敛斜阳”生动再现荷花在落日的余晖中敛起花瓣冷艳庄重的情态。 2.相同点:两诗都抒发了对荷花的喜爱与赞美之情;并且借花喻人,表达出坚守理想和情操、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志向。不同点:本诗尾联,诗人由州宅堂前的荷花,想到自己家乡石湖的荷花以及往来穿梭的游船画舫,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和归隐之心。 【解析】 试题分析: 1.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技巧点拨】规范答题:第一步,指出运用了哪种手法。第二步,分析怎样运用了这种手法。第三步,简析这种手法在塑造形象和表情达意中作用。诗歌的表达技巧1.修辞方法:比喻、拟人、设问、反问、借代、对偶、夸张、衬托、用典、化用、互文、反复等。2.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描写、抒情。 抒情:可分为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 描写:可分为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正侧结合、粗笔勾勒、白描工笔;乐景写哀、哀景写乐等。3.表现手法:赋、比、兴;抑扬变化、铺陈描写、象征、联想、衬托、对比、想象、联想、照应、托物言志等。如本题“有意十分开晓露,无情一饷敛斜阳”一联的大致意思,“有意十分开晓露”准确写出清晨荷花带着晶莹的露珠尽情绽放的风姿,“无情一饷敛斜阳”生动再现荷花在落日的余晖中敛起花瓣冷艳庄重的情态。通过“有意”“无情”两词可以确定手法为拟人,同时构成对比,通过整首诗可知,这两句写的是荷花的神韵和风姿。 2. 【考点定位】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技巧点拨】诗歌的情感分析的题目一直是考试的重点,但是考核的难度并不是太大,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知道答题的突破口,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重点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这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无限接近,还要注意一般诗歌的情感都要求结合诗句分析,答题时不要只答出情感而放弃诗句。此题注意相同点:两诗都抒发了对荷花的喜爱与赞美之情;并且借花喻人,表达出坚守理想和情操、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志向。不同点:本诗尾联,诗人由州宅堂前的荷花,想到自己家乡石湖的荷花以及往来穿梭的游船画舫,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和归隐之心。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李仕鲁,字宗孔,濮人。少颖敏笃学,足不窥户外者三年。闻鄱阳朱公迁得宋朱熹之传,往从之,尽受其学。太祖故知仕鲁名,洪武中,诏求能为朱氏学者,有司举仕鲁。入见,太祖喜曰:“吾求子久。何相见晚也?”除黄州同知,曰:“朕姑以民事试子,行召子矣。”期年,治行闻。十四年,命为大理寺卿。

帝自践阼后,颇好释氏教,诏征东南戒德僧,数建法会于蒋山,应对称者辄赐金袈裟衣,召入禁中,赐坐与讲论。吴印、华克勤之属,皆拔擢至大官,时时寄以耳目,由是其徒横甚,谗毁大臣。举朝莫敢言,惟仕鲁与给事中陈汶辉相继争之。汶辉疏言:“古帝王以来,未闻缙绅缁流,杂居同事,可以相济者也今勋旧耆德咸思辞禄去位而缁流裣夫乃益以谗间如刘基徐达之见猜李善长周德兴之被谤视萧何韩信其危疑相去几何哉伏望陛下于股肱心膂,悉取德行文章之彦,则太平可立致矣。”帝不听。诸僧怙宠者,遂请为释氏创立职官。于是以先所置善世院为僧录司,设左右善世、左右阐教、左右讲经觉义等官,皆高其品秩。道教亦然。一度僧尼道士至逾数万。仕鲁疏言:“陛下方创业,凡意指所向,即示子孙万世法程,奈何舍圣学而崇异端乎!”章数十上,亦不听。仕鲁性刚介,由儒术起,方欲推明朱氏学,以辟佛自任。及言不见用,遽请于帝前曰:“陛下深溺其教,无惑乎臣言之不入也。还陛下笏,乞赐骸骨,归田里。”遂置笏于地。帝大怒,命武士搏之,立死阶下。

(节选自《明史•李仕鲁传》)

1.对下列句子加横线的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往从之,尽受其学        游:求学

B.期年,治行              治行:品质才能

C.应对称者辄赐金袈裟衣    旨:皇帝的心意

D.皆高其品秩                品秩:品级俸禄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今勋旧耆德咸思/辞禄去位/而缁流裣夫乃益/以谗间/如刘基徐达之见猜/李善长周德兴之被谤/视萧何韩信其危疑/相去几何哉

B.今勋旧耆德咸思/辞禄去位/而缁流裣夫乃益/以谗间/如刘基徐达之见猜/李善长周德兴之被谤/视萧何韩信其危/疑相去几何哉

C.今勋旧耆德咸思辞禄去位/而缁流裣夫乃益以谗间/如刘基徐达之见/猜李善长周德兴之被谤视/萧何韩信其危疑/相去几何哉

D今勋旧耆德咸思辞禄去位/而缁流裣夫乃益以谗间/如刘基徐达之见猜/李善长周德兴之被谤/视萧何韩信/其危疑相去几何哉

3.下列对文中加横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洪武,明太祖朱元璋的年号。年号是古代帝王用来纪年的名称,从汉武帝开始真正使用,更改年号称为“改元”。明清以后年号也常用来指称皇帝,如万历、康熙等。

B.践阼,古代帝王新即位,要登上宗庙东面的台阶(主阶在东,称阼阶)主持祭祀,喻指皇帝登基,即位。也作“践祚”,意同“登极”。

C.股肱,股本意为胳膊,即肩膀到手腕的部分肱本意为大腿,即从大腿根部到脚腕的部分股肱之臣,辅佐帝王的重臣,也喻为十分亲近且办事得力的人。

D.乞赐骸骨,即乞骸骨,古代官吏因年老等原因请求退职,意思是使骸骨归葬故乡。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仕鲁从小聪颖好学,曾从朱公迁学习了朱熹学说。因皇帝下诏寻求通晓朱氏学说的人,有关官员推荐了他。

B.明太祖喜欢佛教,不听众多大臣劝告,答应受宠僧人的请求,为之创立专职官员,并把他们的品级俸禄提得很高。

C.李仕鲁上了数十次奏章,请求皇上不要崇尚佛教异端,不要舍弃了儒家圣学,但皇上没有采纳他的意见。

D.李仕鲁性格刚直耿介,推崇朱氏学说,把排斥佛教作为自己的责任,最终因此招致杀身之祸。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吴印、华克勤之属,皆拔擢至大官,时时寄以耳目,由是其徒横甚,谗毁大臣。

(2)古帝王以来,未闻缙绅缁流,杂居同事,可以相济者也。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文艺也应关注“供给侧”

眉间尺

“供给侧”改革,是近期常见诸报端的一个热词。这个概念虽然针对经济领域而提,是指导深化改革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新理念,但作为一个有生命力的概念,它又富含哲学意味,具有方法论意义和“跨界”的潜质,对人们思考其他领域的改革发展也能提供一些启迪。

借用这个概念观照文艺,可以发现,文艺的“供给侧”也值得关注。在当代社会,文艺已经深深嵌入到社会体制之中,从传统文人修养身心的个人“雅好”、友朋之间的唱和酬答转变为一种公共审美生活甚至工业方式。今天,当我们谈论文艺的时候,指的往往不仅是一幅画、一部剧、一首歌或一部小说,而是从生产创作到营销推广再到欣赏消费的完整链条。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市场化和近年来网络化浪潮的冲击下,文艺的这一当代转型愈发彻底,也更加深刻。

文艺的“供给侧”,主要是指文艺链中的作品创作生产。没有优秀作品,其他事情搞得再热闹、再花哨,那也只是表面文章,是不能真正深入人民精神世界的,是不能触及人的灵魂、引起人们思想共鸣的。应该说,强调作品在文艺链中的“根本”意义,倡导文艺工作者将作品视为“立身之本”,正是对文艺“供给侧”提出的要求。换言之,如果说推动文艺的繁荣发展需要全面深化改革,那么当下改革的着力点和重点应在“供给侧”。

诗文随世运无日不趋新。文艺的生命在于创新,发展也在于创新。文艺在“供给侧”发力,首要的也应是锐意创新。当下的文艺领域出现了许多新现象,比如,互联网+带来的“弹幕电影”“网络剧”“纯网综艺”等,社会群体变化伴生的“打工诗歌”“新工人音乐”等,融资模式创新催生的“文艺众筹”等等,如同刚出生的婴孩总是皱皱巴巴,这些新事物今天或许还比较粗糙,但假以时日,艺术的精品以及孕育精品的机制,却很有可能产生于其中。

创新不仅要探求新的题材体裁、形态业态、渠道平台,更重要的是在新的文艺样态中发现、关注和培养新的文艺人才,为他们提供组织纽带、政策保障、技能培训和创作扶持,从而为文艺队伍补充新鲜血液,为文艺“供给侧”增添新的力量。这又要求文艺行业的组织方式、管理结构,文艺人才的集聚方式以及文艺资源的分配方式作出系统改革,使优质资源流向优秀人才的管道更加畅通,优秀作品搭载优质渠道的方式更加便捷,从而使优质的资源以最有效的手段转化为文艺精品,并以最具影响力的方式得到广泛传播和欣赏。

(摘自2016年02月17日《中国艺术报》,有删改)

1.下列有关文艺“供给侧”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艺“供给侧”是一个新理念,近期常见诸报刊,它既有经济学意味,又富含哲学意味,具有方法论意义和“跨界”的潜质。

B.在当代社会,文艺已经转变为一种公共审美生活甚至工业方式,文艺 “供给侧”涉及了生产创作到营销推广再到欣赏消费的完整链条。

C.文艺的“供给侧”主要是指文艺链中的作品创作生产,通过优秀作品创作,深入人们的精神世界,引起人们的思想共鸣。

D.突出作品在文艺链中的“根本”意义,倡导文艺工作者将作品视为“立身之本” ,是对文艺“供给侧”提出的要求。

2.下列对文艺 “供给侧”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借用经济领域的“供给侧”改革概念观照文艺,可以发现,推动文艺的繁荣发展需要全面深化改革,当下改革的着力点和重点应在“供给侧”。

B.文艺的生命在于创新,发展也在于创新。文艺在“供给侧”发力,首先就要锐意创新,推动文艺的繁荣发展。

C.当下的文艺 “供给侧”出现的一些新事物,或许还比较粗糙,但其中却产生了艺术的精品以及孕育精品的机制。

D.发现、关注和培养新的文艺人才,可以为文艺队伍补充新鲜血液,为文艺“供给侧”增添新的力量。

3.下列对文艺 “供给侧”改革的推论,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由于改革开放以来市场化和近年来网络化浪潮的冲击,文艺向公共审美生活甚至工业方式转型愈发彻底,这是文艺 “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动因。

B.对文艺行业的组织方式、管理结构,文艺人才的集聚方式以及文艺资源的分配方式作出系统改革,是文艺 “供给侧”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C.文艺 “供给侧”改革最重要的目标是作品搭载优质渠道的方式更加便捷。

D.改革说到底都要落实到人,文艺的“供给侧”改革也不例外,不仅要探索新的文艺样态,更要从中发现、关注和培养新的文艺人才。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小鸡看见一只苍鹰再高高的蓝天上飞过,十分羡慕,于是问母鸡:“妈妈,我们也有一对大翅膀,为什么不能像鹰那样高飞呢?”

“真是个小傻瓜,”母鸡回答道,“飞得高有什么用处,蓝天上没有谷粒,也不会有虫子啊!”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毫无疑问,文学可以抚慰人的心灵。有些人因为孤独而爱好文学,_______①________,还有一些人虽然家境富裕却也依然爱好文学。只要真心热爱文学,崇尚真善美, _________②____________,会让他们的内心充实、自信、淡定、美好。真正爱好文学的人,__________③___________,他们即使坏,也坏不到哪里去。

 

查看答案

天宇给余爷爷留一张便条,本想写得有点文采,却有4处用词不得体。请将不得体的词语找出来并进行修改。

余爷爷:

惊悉阁下病了,父亲让我登门造访,未能见面。现馈赠鲜花一束,祝早日康复!

                                         小宇

                                        33

将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将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

将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将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