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词语中的加横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优旃(zhān) 抵掌(zhǐ...

下列词语中的加横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zhān)   掌(zhǐ)   (yòu)     sūn      宿将   

B田(ráng)   (rú)    (guǒ)    行(lǚ))      满篝(lóu)

C者(nǎng)   聂(gě)    目(chēng)   淳于(kūn)    樵苏后(cuàn)

D穿(kuàng)  稽(gǔ)    婿(zhuì)    (jī)金百斤   欲厚之(wèi)

 

C 【解析】 试题分析:该题考核字音。C项,瞋目chēn(瞋chēn睁大眼睛瞪人:瞋目叱之。 同“嗔”)。辨析时应结合“瞠目”与“瞋目”一同记忆,瞠目chēng。瞠:瞪着眼睛。 【考点定位】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A。 【技巧点拨】字音题考核的内容有多音字、形似字、音近字、形声字、统读字、生僻字、方言误读七类,命题形式主要有找出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找出读音全部相同(或不同)的一项,找出读音全部相同(或不同)的一组三类。复习时分类整理记忆,以记忆为主,训练、记忆相结合。该题考核以形近字为主,如“抵”,“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一段材料,按要求写一篇作文。

孩子第一次看到大山,他高兴地说:“我看到了高峻!我懂得了高峻!” 大山笑了:“你只看到了高峻的一部分,你还没有真正懂得高峻!”

孩子第一次来到海边,面对大海,他激动万分:“我看到了浩瀚!我知道什么叫浩瀚了!”大海笑了:“你只看到了浩瀚的一部分,你还没有真正理解浩瀚!”

孩子第一次来到草原,他骑马在草原上奔驰,兴奋极了:“我看到了辽阔!什么叫辽阔?这下我全懂了!”草原笑了:“你只看到了辽阔的一部分,什么叫辽阔,你还没有全懂呀!”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从下列所给六个意象中,任选四个写一段诗意化的文字。

意象:夕阳、垂柳、石桥、青山、绿水、飞鸟

要求:不超过60字,意境营造合理,能表达某种情感,语意连贯。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回答题。

《诗经·邶风·柏舟(1)

泛彼柏舟,泛亦(2)其流。耿耿(3)不寐, (4)有隐忧。 微我无酒,以敖以流(5)

我心匪鉴,不可以茹(6)。亦有兄弟,不可以据(7)。薄言往愬(8),逢彼之怒。

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威仪棣棣(9) 不可选(10)也。

忧心悄悄(11),愠于群小(12) 觏闵既多,受侮不少(13)。静言(14)思之,寤辟有摽(15)

日居月诸(16),胡迭而微(17)?心之忧矣, 如匪浣(18)衣。 静言思之,不能奋飞。

注释:(1)柏舟:柏木刳成的舟。刳(kū):剖开,挖空。(2)亦:语助词。(3)耿耿:不安貌。(4)如:犹“而”。隐:幽深。(5)以:于此。敖:通“遨”。(6)茹:含,容纳。(7)据:依靠。(8)愬:告诉。(9)威仪:尊严、礼容。棣棣:犹“秩秩”,上下尊卑次序不乱之貌。(10)选:读为“巽(xùn)”,巽是屈挠退让的意思。(11)悄悄:苦愁状。(12)愠:怒。群小:众小人。(13)觏:通“遘”,遭遇。闵:痛。因为见怒于群小所以遭遇许多伤痛的事,受了不少侮辱,因此不得不“忧心悄悄”。(14)静言:犹“静然”,就是仔细地。(15)辟:《玉篇》引作“擗”,就是拊(fǔ)心。摽(biào):捶击。这句是说醒寤的时候越想越痛,初则拊(抚摩)胸,继则捶胸。(16)居、诸:语助词。(17)迭:更迭,就是轮番。微:言隐微无光。(18)浣(huàn):洗。

1. 这是一篇直抒胸臆,径陈感受,风格质朴的(     )主义作品,(     )为诗眼、主线,逐层深入地抒写爱国忧己之情,倾诉个人受群小诬陷,而主上不明,无法施展抱负的悲愤。

2. 此诗突出地体现了《诗经》的艺术特色,请从赋比兴的角度谈谈你的理解。(要求:任选两个角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回答题。

芣苢(1)

采采芣苢,薄言(2)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3)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4)之。采采芣苢,薄言捋(5)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6)之。采采芣苢,薄言襭(7)

【注释】(1)选自《诗经•周南》这是妇女们采集野菜时唱的民歌。芣苢 yǐ,车前草名),可食。(2)薄、言都是语助词无实意。(3)有得到。(4)掇摘取、拾取。(5)捋 luō,成把地握取。(6)袺 jié,手持衣角盛物。(7)襭 xié,把衣襟掖在腰带间装物。

1.《诗经》使用赋、比、兴手法本诗使用的手法是(    )。

2.这首诗生动地表现了采集野菜的劳动过程。这种过程在诗中是怎样具体表现出来的?

3.前人读这首诗说反复讽咏“自然生其气象”。你读这首诗眼前出现了什么样的景象?请概括描述。(不超过40字)

 

查看答案

请按照所给意思写出括号中诗句。

(1)《桃夭》中使用了“比”的手法,既写景又写人,情景交融,烘托了一股欢乐热烈气氛的句子是(               )。

(2)《静女》中通过(             )一句写出了女子的活泼可爱,又写出男子的憨厚,其中还运用了心理、动作细节描写。

(3)《黍离》据说是周人东迁后一位大夫重游故都,见昔日繁华的宗庙宫室已夷为平地,满目遍种黍稷,不禁伤心落泪,吟唱而成的一篇诗歌,在这首诗中运用比兴的手法间接抒发主人公内心苦闷心情的一句是(               )。

(4)《关雎》中描写男子长夜漫漫、坐立不安的焦虑、苦闷心情的句子是(                            。)

(5)《诗经》中的诗很擅长通过画面来抒发情感,比如《采薇》中通过叠词来描写了两种具有对比特点的画面,抒发了昔日上路时的不舍之情和今日返家路途的艰难与内心的悲苦,这两句是(        )(         )。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