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1) 画图省识春风面 , 。 《咏怀古迹》 (2)飞湍瀑流争喧豗, 。《蜀道难...

(1) 画图省识春风面                                   《咏怀古迹》

(2)飞湍瀑流争喧豗,                                  。《蜀道难》

(3)                ,对长亭晚,                      。《雨霖铃》

(4)                ,谈笑间,                        。《念奴娇》

(5)蟹六跪而二螯,                                  。《劝学》    

(6)五陵年少争缠头,                                 ,血色罗裙翻酒污。《琵琶行》

 

(1)环珮空归月下魂 (2)砯崖转石万壑雷 (3)寒蝉凄切,骤雨初歇 (4)羽扇纶巾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5)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用心躁也 (6)一曲红绡不知数 钿头银篦击节碎 【解析】 试题分析: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珮”“砯”“纶”“樯橹”“鳝”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每句1分,句中有误该句不得分。要求学生养成回头望的习惯,避免笔误。 【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名师点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如本题“用心躁也”的“躁”是“浮躁”的意思,“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的“鳝”错误率很高,需要注意。现在课标卷已经考核“理解性默写”,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文后题。

怀嵩楼新开南轩与郡僚小饮①

[宋]欧阳修

绕郭云烟匝几重  昔人曾此感怀嵩。

霜林落后山争出  野菊开时酒正浓。

解带西风飘画角②倚栏斜日照青松。

会须乘兴携佳客  踏雪来看群玉峰。

【注】  ①怀嵩楼为“昔人”唐代名相李德裕因朋党之祸贬为滁州刺史时所建。②画角古代乐器名形如竹筒以竹木或皮革制成外加彩绘故称“画角”。

1.请简析首句“绕郭云烟匝几重”在全诗中的作用。

2.此诗写于作者贬于滁州时后人评价它“自有一种傲岸不可摧抑之气”。请结合本诗颔联或颈联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的文后

熙宁四年,会上元敕府市浙灯,且令损价。轼疏言:“陛下岂以灯为悦?此不过以奉二宫之欢耳。然百姓不可户晓,皆谓以耳目不急之玩,夺其口体必用之资。此事至小,体则甚大,愿追还前。”即诏罢之。时安石创行新法,轼上书论其不便。安石滋怒,使御史谢景温论奏其过,轼遂请外,通判杭州。

时新政日下,轼于其间,每因法以便民,民赖以安。徙知密州。司农行手实法,不时施行者以违制论。轼谓提举官曰:“违制之坐,若自朝廷,谁敢不从?今出于司农,是擅造律也。”提举官惊曰:“公姑徐之。”未几,朝廷知法害民,罢之。

徙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涨不时泄,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驱使复入。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率其徒持畚锸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雨日夜不止,城不沉者三版。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复请调来岁夫,增筑故城为木岸,以虞水之再至。朝廷从之。

徙知湖州,上表以谢。又以事不便民者不敢言,以诗托讽,庶有补于国。御史李定等三人摭其表语并媒蘖所为诗以为讪谤逮赴台狱欲置之死锻炼久之不决。神宗独怜之,以黄州团练副使安置。轼与田父野老,相从溪山间,筑室于东坡,自号“东坡居士”。

《宋史·苏轼传》

【注】二宫:指后宫的太后及皇后。

1.下列句中加横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会上元敕府浙灯        市:购买          B于城           属:隶属

C.以水之再至            虞:防备          D有补于国         庶:希望

2.下列各组句子中停顿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御史李定等三人摭其表/语并媒蘖所/为诗以为讪谤/逮赴台狱欲置之死/锻炼久之/不决。

B御史李定等三人摭其表语/并媒蘖所为诗以为讪谤/逮赴台狱/欲置之死/锻炼久之/不决。

C御史李定等三人/摭其表语并媒蘖/所为诗以为讪谤/逮赴台狱/欲置之死锻炼/久之不决。

D御史李定等三人摭/其表语并媒蘖/所为诗以为讪谤/逮赴台狱欲置之死/锻炼/久之不决。

3.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苏轼上书皇帝说,皇宫在元宵节举办灯会,无法让老百姓家喻户晓,应该撤回诏令。

B.司农擅造律法要处罚没能按时执行新政策的人,苏轼据理力争制止了对百姓的处罚。

C.突发水灾,苏轼誓与城共存亡,稳定民心,始终带领士卒修堤守城,保全了徐州。

D.苏轼因写关注百姓的诗被奸臣诬蔑陷害,出狱后被贬黄州,从此自号“东坡居士”。

4.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违制之坐,若自朝廷,谁敢不从?今出于司农,是擅造律也。

(2)“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

茶之于中国,就如同红酒之于法国,啤酒之于德国,茶是中国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中的璀璨瑰宝,也是中国的一张文化名片。

茶伴随中国的历史篇章缓缓展开,中国茶史可上溯至传说中的神农尝百草,当时茶被作为一味药,治疗各种疑难杂症。到西汉时,茶已是宫廷及官宦人家的一种高雅消遣。茶兴于唐,盛于宋,唐代饮茶蔚然成风,贡茶的出现加速了茶产业的发展,全国范围内茶铺、茶馆鳞次栉比,茶产业和茶文化空前发达。陆羽撰《茶经》三卷,阐述茶之源、之具、之造、之器、之煮、之饮等林林总总,成为世界上第一部茶叶著作。到了宋代,宫廷、地方官吏、文人雅士皆尚茶、崇茶,以相聚品茗为雅,进一步推动了饮茶之风的蔓延。平民百姓也是不可一日无茶。“茶之为用,等于米盐,不可一日无。”这是宋代王安石对茶的赞美。明清时期茶叶制作技术进一步发展,“作罢龙凤团”使散茶的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蒸青的制茶方法改为炒青。同时也推动了其他茶类的发展。茶随着历朝历代的兴盛而兴盛,繁荣而繁荣。

茶与宗教的关系历来也相当密切,不难发现,很多名优茶都与宗教有一段渊源,很多茶最早也是由僧人所种植打理。道教最早将茶作为得道成仙的重要辅助手段,视茶为长生不老的灵丹仙草。佛家也偏爱茶,认为饮茶能“破睡”,帮助坐禅修行,还能清心寡欲、养气颐神。故历古有“茶中有禅、茶禅一味”之说。杭州龙井寺产龙井茶,余杭径山寺产径山茶,庐山招贤寺产庐山云雾茶,“名山有名寺,名寺有名茶”,一点都不为过。

茶也影响了各族人民乃至外国的文化及传统。从广东人的早茶到北方人的大碗茶,到日本的日式茶道,抹茶文化及英国的英式下午茶。千年来,茶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国,与各地文化相融合,开枝散叶,浸润到生活的点点滴滴,形成了具有各国特色、形式丰富的全球茶文化。

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史,经历了历朝历代的更迭。与其同寿的茶,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记录着中国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叶嘉木承载着五千年的岁月,蕴藏了五千年的文化基因。茶,是当之无愧的中国文化名片。

“和敬清寂”是日本对唐宋时期习得的中国茶道的提炼和升华,但其中的精神已很难在中国茶人中寻得芳迹;中国千余种茶的品种、传统制茶工艺也有一大部分在历史的长河中消失殆尽。此时,急需国民更多关注茶学,研习茶文化,增进传播及教育,以保留、保护、复兴先人给予的茶文化瑰宝。

永恒都是经典的,而要做到经典必先在当下时代成为风尚与流行。让茶在时下成为一种流行、不被淘汰,这是生存与传承的根本。如何把茶做得时尚,让更多年轻人喜爱和接受,是今日茶叶传承之路上需要面对的最棘手的问题。今天的90后、00后们将是未来二三十年茶学传播的主力军,要让他们接受茶,就一定要摘掉茶古板的帽子,给茶换上新潮的衣装。其实,中国茶的形式也并非一成不变。唐代茶就流行煮着喝,宋代流行点茶法,明清流行冲泡饮用。

1.下列关于茶的发展历程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茶的历史悠久,神农时代只是作为草药,用来治疗各种疑难杂症;西汉时期,茶已发展成宫廷及官宦人家的一种高雅消遣。

B唐朝饮茶蔚然成风,茶已开始成为贡品,全国茶铺、茶馆林立,陆羽所撰的《茶经》更是推动了茶产业和茶文化空前发达。

C茶盛于宋朝,上至宫廷、达官贵人,下至平民百姓,均以品茗饮茶为时尚,甚至发展到“等于米盐,不可一日无”的地步。

D明清时期,制茶技术进一步发展,茶叶的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某一种茶叶的制作技术的提高,又往往推动其他茶类的发展。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茶在发展过程中,逐渐披上了宗教的色彩。比如道家认为茶能延年益寿,佛家则认为茶中有禅、茶禅一味。

B茶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习性,不少地方饮茶已成习惯,如广东人的早茶、北方人的大碗茶、英国的英式下午茶。

C茶充当了民族间文化交流的使者,千百年来,中国茶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国,并在他乡生根发芽,自成一体。

D茶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它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记录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兴衰更迭,蕴含了五千年的文明史。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茶对于中国而言意义重大,就如红酒之于法国,啤酒之于德国,茶因其蕴含的文化基因,可以说是中国的一张文化名片。

B中国茶文化历经千年,但其和敬清寂的茶道精神在中国已日益沦落,已难寻踪影,这说明茶道文化也需要与时俱进。

C随着时间的迁移,中国茶的不少品种以及部分传统制茶工艺消失殆尽,如何传承先人给予的茶道文化已摆在眼前。

D如今的中国茶已面临着生存困境,要让中国茶传承得更远,就要改变茶一成不变的古板样式,给茶换上新潮衣装。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如果你留意就会发现我们的生活正被“快”包围着:城市的晚报已改在早晨出版;中西快餐店遍布大街小巷;快手作家一个月就能完成一部40万字的小说;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也登上“高速列车”,一键即通,天涯咫尺,再也不用翘首企盼“云中谁寄锦书来”……

读了上述材料,你怎样的感受和思考呢?联系现实生活,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要求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剽窃,不得套作。

 

查看答案

为下面的消息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13字)

近日,市教育局、市文明办、市关工委联合制定了《2016年佛山市“美德少年”推荐命名活动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实施办法”),拟命名20名“美德少年”。

根据该实施办法,为广泛发掘选树未成年人中的先进典型,形成学习美德、践行美德、弘扬美德的浓厚氛围,今年全市拟命名20名“美德少年”,按1:2比例推荐候选人数40人,推荐命名对象为1998年6月1日以后出生的佛山市小学、初中和高中阶段在校学生,共有诚实守信、自强自立、孝老敬亲、勤奋好学、乐于助人与环保卫士六个指标类别。除五区有推荐候选指标分配外,佛山一中、华英学校和启聪学校各有一个推荐候选指标。据悉,20名候选人公示和命名将于5月下旬进行,并颁发“美德少年”证书。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