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 ,衣食足而知荣辱。(管子·论积贮疏) ...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                    ,衣食足而知荣辱。(管子·论积贮疏)

(2)                    ,语不惊人死不休。(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

(3)                    ,猿猱欲度愁攀援。(李白《蜀道难》)

(4)                    ,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5)                    ,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范仲淹《岳阳楼记》)

(6)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荀子《劝学》)

(7)八佾舞于庭,                                       ?(论语·八佾)

 

(1)仓廪实而知礼节 (2)为人性僻耽佳句 (3)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4)万里悲秋常作客 (5)而或长烟一空 (6)蟹六跪而二螯 (7)是可忍,孰不可忍也 【解析】 试题分析:该题考核语境名句默写。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语境和提示来回忆相关的名句,然后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仓廪”“蟹”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 【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技巧点拨】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现在课标卷已经考核“理解性默写”,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完成下面小题

闻乐天左降江州司马

元稹

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君谪九江。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山中与元九书

白居易

忆昔封书与君夜,金銮殿后欲明天。

今夜封书在何处,庐山庵里晓灯前。

笼鸟槛猿俱未死,人间相见是何年

(注)元稹,字微之,世称元九。写此诗时元稹被贬为通州(今四川达县)司马。

1.用一句话解释元诗的标题。

2.白居易读了元稹的诗说:“至今每吟,犹恻恻耳。”结合元、白诗意,推断白居易内心“恻恻”的原因。

3.从抒情方式的角度,赏析两诗画线句。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有唐赠太子少保崔公墓志铭

[唐]元稹

公讳倰,字德长。宣州观察使崔衍状为南陵,会南陵赋钱三万,税输之户天地相远,不可等度,由是岁累逋负,人被鞭迫。公始至,一旦命负担者三四人,悉以米盐醯酱之具置于担,从十数辈,直抵里中佛舍下,因召集老艾十余人与之坐。遍谓里中:“赋输之等者,吾不复问;贫富高下之大不相当,亟言之。不言,罪且死;不实,罪亦死。”既言之,皆笔于书,然后取所负米盐醯酱,饱所从而去。又一里亦如之。凡十数日,尽得诸里所传书,因为户输之籍,有自十万钱而降于千百者,有自千百钱而登于十万者。卒事悬于门,莫敢隐匿者,是岁前逋负尽入焉。宣使骇异之,当去复留者凡七载。歙州阙刺史,府中宾皆愿去,宣使不遣去,以公摄理之,用能也。

累迁转运判官。会朝廷始置两税使,俾之郡县,襄州湖鄂之税皆莅焉。公乃取一大吏劾其赃,其余眇小不法者牒按之,所莅皆震竦。岁余计奏,宪宗皇帝深嘉之。

会凤翔阙节度,宰相奏名皆不可,上曰:“得之矣。”以公为凤翔节度观察处置使。先是岐吴诸山多椽栎柱栋之材、薪炭粟刍之数,京师藉赖焉。负气势者名为相,实出于官,公则求者无所与。由是负气势者相与皆怨恨,又无可为,乃扬言曰:“以崔之峭削廉隘,好是非人,士众不愿久为帅。”陛下一旦问宰相,予虽心知其不然,然亦惑于众口,卒不能坚辨上意,赖上仁圣不受谗,乃以公为河南尹。理河南不旬月,家家自谓有崔尹,卒吏无敢过其门。识事者皆曰:“五十年无是尹都者。”是岁七月抗疏云:“臣七十当致仕。”词意不可遏,朝廷嘉之。近世未有心胆既强,声势方稳,而能自引去者。明年春,暴疾薨于家。

予与公更相知善有年矣。考公之所尚,仁孝友爱,内外死丧婚嫁之不能自持者,莫不己任之。为理尚严明,勤于举察,胥吏辈始皆难于公,然而终卒无大过。词色朗厉,若不可支梧然而下于己者,能以理决之,无不即时换己见。此其所多也。

(节选自《元氏长庆集》卷五十四)

[注]①醯(xī):醋。②支梧:抗拒。

1.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赋输之等者,吾不复问           粗:大略

B负气势者名为相,实出于官       市:购买

C会朝廷始置两税使,俾之郡县     听:听从

D又无可为,乃扬言曰             毁:指责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崔公任南陵县令,广泛调查民情,制定了合理的赋税标准并公之于众,解决了贫富悬殊而赋税轻重很不相称的弊端,使无人敢隐瞒资产。

B崔公任河南尹深受百姓爱戴,却上疏直言自己年已七十,应当退休。他态度坚定,无法劝阻。近代以来,退休的官员在胆略、声望上无人能与他相比。

C崔公为政有方,宣州观察使重用其能,让他留任多年;歙州刺史空缺,让他代理。皇上嘉许他监察税务之功;凤翔节度空缺,皇上亲自选用他出任。

D崔公仁孝友爱,内外亲戚无力操办婚丧嫁娶,都由他承担。他治理崇尚严明,勤于考核官员,属吏虽起初深感在他治下为官不易,但最终无大过错。

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税输之户天地相远,不可等度,由是岁累逋负,人被鞭迫。

(2)公乃取一大吏劾其赃,其余眇小不法者牒按之,所莅皆震竦。

(3)然而下于己者,能以理决之,无不即时换己见。

4.对于负气势者的“扬言”,元稹为什么“心知其不然,然亦惑于众口”?请简要说明。

 

查看答案

下列古代诗句所蕴含的的理趣与故事内容最不相符的一项是(    

相传,古希腊有位国王做了一顶纯金王冠,便怀疑工匠在王冠中掺假。如何鉴别真假又不损坏原物?国王将这个难题交给了阿基米德。阿基米德尝试过很多办法都失败了。有一天他去洗澡,踏入浴盆,水往外溢。他恍然大悟,终于找到了答案。

A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B漫漫路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C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D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两种情境下,用于最为得体恰当的一组是(    

[情境1]有一位老师到一地学校去参加优质课讲课比赛,走进课堂,首先要跟新同学交流一下,就来了一段开场白。

[情境2]李红因家庭困难,统一学校保送她上天一中学。天一高中招生面试时老师问她:“有些优秀学生不愿被推荐,你是怕中考落榜呢,还是碍于面子不好推辞呢,还是……?”李红城实而又得体地及进行了回答。

A同学们,你们好!同大家相遇,真是缘分啊,缘分。正所谓“千里姻缘一线牵,今天牵了明天牵”。都不是,而是因为我家庭经济困难,反复权衡,我觉得还是读天一高中更合适些。

B同学们,你们好!同大家相遇,真是缘分啊,缘分。正所谓“千里姻缘一线牵,今天牵了明天牵”。关于保送我上天一高中的事,学校征求过我的意见,我是经过慎重考虑后才同意的。

C同学们,你们好!很高兴认识大家,希望我们合作愉快,同时合作成功。谢谢大家!关于保送我上天一高中的事,学校征求过我的意见,我是经过慎重考虑后才同意的。

D同学们,你们好!很高兴认识大家,希望我们合作愉快,同时合作成功。谢谢大家!②都不是,而是因为我家庭经济困难,反复权衡,我觉得还是读天一高中更合适些。

 

查看答案

下列对联,用于高中毕业典礼上教师勉励莘莘学子,最为恰当的一项是     

A慕师恩众星北拱,瞻学谊群贤南飞。

B格物致知循大道,求真本信立高标。

C融贯中西学已成,博通古今业无疆。

D学富雕龙文修天下,才雄走马星陨人间。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