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小题。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孟浩然 山暝听猿愁, 沧江急夜...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题。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孟浩然

山暝听猿愁, 沧江急夜流。风鸣两岸叶, 月照一孤舟。

建德非吾土, 维扬忆旧游。还将两行泪, 遥寄海西头。

【注释】海西头指扬州。

1.首联中的“急”字因“引人遐思、情意深切”历来被人赞赏,请简要分析。

2.颔联写景有何特色?请简要赏析。 

3.结合全诗,简要概括诗歌表达的情感内涵。

 

1.“急”既写出江水不舍昼夜,急速东流的情状,又使人感觉江水似乎无法控制,在急于寻找自己的归宿,表达自己无所归依、急切不安的心情。 2.①视觉和听觉相融合:残月孤舟,这是诗人眼中所见;风打树叶声,这是诗人耳中所闻。②借景抒情:借秋日夜晚桐庐江上萧索、零落的景象,表达诗人失落飘零、迷惘悲苦、孤寂无依心绪。 3.独客异乡的悲苦、孤寂;对扬州老朋友的深切怀念;仕途失意、前路迷茫的抑郁苦闷。 【解析】 1. 试题分析:注意从炼境和炼意的角度进行分析。写出江流的情状和自己的心情。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炼字的题目注意从炼意、炼境、链结构和炼手法等角度进行分析,一般都有炼意的内容,如是写景的诗句往往有炼意的成分,炼结构主要是统领全诗或在诗歌的结构中起关键的作用,如转折、过渡等,炼手法主要是修辞和表现手法。答题时先答出字的含义,然后从以上几个方面分析效果。此题主要从炼意方面考虑。 2. 试题分析:注意从写景的顺序、着眼点和手法的角度进行分析,此题主要是视听结合和借景抒情。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分析诗歌的写景方式注意从顺序、着眼点和艺术手法的角度进行分析。顺序注意高低、俯仰、远近等,着眼点注意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多角度写景;艺术手法注意是动静、虚实、对比、衬托等等表现手法和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方式。答题时结合诗句具体的分析。 3. 试题分析:注意结合诗歌的题目“寄广陵旧游”和诗中的重点词语“愁”“孤”等表情达意的词语进行分析。 【考点定位】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诗歌的情感分析的题目一直是考试的重点,但是考核的难度并不是太大,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知道答题的突破口,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重点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这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无限接近,还要注意一般诗歌的情感都要求结合诗句分析,答题时不要只答出情感而放弃诗句。此题注意结合诗歌的题目“寄广陵旧游”和诗中的重点词语“愁”“孤”等表情达意的词语进行分析。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

张自新传

归有光

张自新,初名鸿,字子宾,苏州昆山人。自新少读书,敏慧绝出。古经中疑义,群子弟屹屹①未有所得,自新随口而应,若素了者。性方简,无文饰。见之者莫不讪笑,目为乡里人。同舍生夜读,倦睡去,自新以灯檠投之,油污满几,正色切责,若老师然。髫龀丧父,家计不能支。母曰:“吾见人家读书,如捕风影,期望青紫②,万不得一。且命已至此,何以为书?”自新涕泣长跪,曰:“亡父以此命鸿,且死,未闻有他语,鸿何敢忘?且鸿宁以衣食忧吾母耶?”与其兄耕田度日,带笠荷锄,面色黧黑。夜归,则正襟危坐,啸歌古人,飘飘然若在世外,不知贫贱之为戚也。

兄为里长,里多逃亡,输纳无所出。每岁终,官府催科,搒掠无完肤。自新辄诣县自代,而匿其兄他所。县吏怪其意气。方授杖,辄止之,曰:“而何人者?”自新曰:“里长,实书生也。”试之文,立就,慰而免之。

自新视豪势眇然不为意。吴中子弟多轻儇③,冶鲜好衣服,相聚集,以亵语戏笑,自新一切不省,与之语,不答。议论古今,意气慷慨。酒酣,大声曰:“宰天下竟何如?”目直上视,气勃勃若怒,群儿至欲殴之。补学官弟子员④,学官索贽金甚急,自新实无所出,数召笞辱,意忽忽不乐,欲弃去,俄得疾卒。

自新为文,博雅而又奇气,人无知之者。予尝以示吴纯甫,纯甫好奖士类,然其中所许可者,不过一二人,顾独称自新。自新之卒也,纯甫买棺葬焉。

归子曰:余与自新游最久,见其面斥人过,使人无所容。俦人广坐间,出一语未尝视人颜色。笑骂纷集,殊不为意。其自信如此。以自新之才,使之有所用,必有以自见者。沦没至此,天可问邪?余悲自新之死,为之叙列其事。

(选自《震川先生集》卷二十六,有删节)

【注】 ①屹屹:同“矻矻”,勤奋不懈的样子。②青紫:古代公卿经带之色,这里俯楷高官昱爵。③儇:轻佻,不庄重。④弟子员:生员。

1.对下列的句子中加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不知贫贱之为         戚:亲戚

B为其母酒食             具:准备

C自新一切不             省:理会

D笞辱,意忽忽不乐     召:招致

2.下列对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童年丧父的张自新没有因母亲的看法而放弃学习,坚持耕读,啸歌古人,幽然自得。

B.张自新对吴中子弟的亵语戏笑不以为意,也不理解,所以无法与他们交流。

C.作者对张自新的坎坷经历和怀才不遇深有感慨,痛惜他的病故,写了这篇传。

D.文中选取张自新读书敏慧,耕读奉母等几件事来塑造人物,选材典型,形象饱满。

3.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见人家读书,如捕风影,期望青紫,万不得一。且命已至此,何以为书?

(2)以自新之才,使之有所用,必有以自见者。沦没至此,天可问邪?

4.简要概括张自新性格质朴,不矫揉造作的表现。

 

查看答案

与诗句“林花经余香犹在”对仗工整的一是(   

A.云雾扫开天地憾           B.芳草留人意自闲

C.芙蕖落日红正酣           D.红叶随风伤别离

 

查看答案

下列与“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所用修辞相同的一项是(    

A.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刘禹锡《陋室铭》) 

B.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王维《使至塞上》)

C.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李白《望天门山》)

D.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白居易《望月有感》)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没有谁可以活在社会舆论的真空里,

没有谁可以活在社会舆论的真空里,“贫二代”如此,“拼二代”亦如此,“富二代”更不例外。                。当然,这其中也不乏误解与偏见。                   ,只是,“富二代”的代言人在为这个群体正名的时候,        。“富二代”其实没那么脆弱,也不该如此敏感。

①试图改变社会舆论对“富二代”的看法是必要的

②客观地为“富二代”正名也无可厚非

③只不过社会舆论给予前两者的多是支持和鼓励

④对于“富二代”多是批评与鞭策

⑤实在没必要把普通的社会舆论升级到“歧视”的地步

A.②③①⑤④          B.③④②①⑤

C.③④①②⑤          D.③①②⑤④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咬文嚼字》及时指出春晚文字错误,能少让其对观众产生误导,这不光是对全国观众负责,更是对春晚负责。

B.钱逊在长期的第一线教学工作之后,一直致力于弘扬和推广的《论语》和传统文化让他对于儒学思想和弘扬儒学有着深刻的感想和体会。

C.无论对改革有多少不同意见,对反腐有何种议论,坚持公平正义都是社会各阶层、各群体的最大公约数,也是深化改革的最大共识。

D.老年人发生心力衰竭的主要原因是由劳累、用脑过度、精神紧张、食盐过多、感冒等诱发的。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