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良心虽然对人的行为意念作出...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良心虽然对人的行为意念作出是非判断,但它对人的行为却没有强制作用,它有其自身特点,                                                。良心只对人作出是非判断,何去何从,完全取决于本人的主观意志。

①而遵从对本身未必有利,不遵从对本身未必有害

②事实上二者往往互相冲突,很多人正是出于本身利害的考虑而做出违背良心的事

③生物学的代谢定律决定了人不吃饭一定会饿死,不呼吸就会窒息,谁都不能违反

④物理学定律决定了人如果从高楼掉下去,就一定会向下跌落

⑤但唯独对内心的是非律,人可以遵从,也可以不遵从

⑥这正是人内心的“是非律”不同于物理或生物定律之处

A⑥④③⑤①②  B⑥③④⑤②①

C②①⑥③④⑤  D②①⑥④③⑤

 

A 【解析】 试题分析:该题考核语言表达中的连贯。第一句句末末是冒号,第二第三都是分号,可判断出第一句是总起句,第二第三是并列的分句,它们的先后关系通过总起句的顺序得出。这样就可以判断选择A 【考点定位】语言表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纵观近几年高考的语句衔接题,题型无非是三种:①嵌入题(也称“复位题”),已给定上下文(句),确定了语境,要求在其中填上一句或几句话;②排列题,即给出若干句子,按语意连贯的要求排列成一段话;③承接题,只给定上文(句),要考生选择与之衔接连贯的下文(句)。在熟悉题型的基础上掌握“句式知识”“命题规律”“解题方法”等;平时多读些名家作品或时文中的精美语段,增强语感;要有整体意识,欣赏一段话,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要有意识地研究语句间的内在联系甚至语言风格等;要有文体意识,把握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文字的各自表述顺序;要学会从陈述对象入手,通过梳理句子主干把握陈述主体,确定选句的角度。该题考核嵌入题(也称“复位题”)。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看完冯小刚导演的《1942》,观众就会被这部用饱受战乱、灾荒蹂躏的灾民生命写成的民间苦难史诗所打动,使观众不禁追问历史,追问人性,追问生命的尊严与价值。

B.日前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委员会出台了四项政策,新政策规定了对高新技术格式影片的奖励。其中,票房超过5亿元,制片方可获得1000万元的最高奖励。

C.荷兰外交大臣蒂莫曼斯指出:“荷兰政府希望英国作为欧盟的一个部分,支持和改善欧盟一体化发展,而不是单方面选择退出。”

D.国际知名评级机构穆迪对中国新的收入分配制度表示认可,它在最新发布的主权分析报告中称这一制度表明了中国政府深化金融业改革的决心。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我们   地生活在一个息息相关的世界中,这些联系不管好与坏,都在不同程度地影响着我们的命运。

②碎片化阅读无所不在,以至人们    地要求小说也得向它靠拢,殊不知这正是对小说审美本性的害。

③在我吞了两片眠尔通、上床许久还不能人睡的时候,我    地想到了包弟,想来想去,我又觉得我不但不曾甩掉什么,反而背上了更加沉重的包袱。

A不由自主 身不由己 情不自禁

B情不自禁 不由自主 身不由己

C身不由己 情不自禁 不由自主

D身不由己 不由自主 情不自禁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张元济:不可再现的高度

这是中国文化史乃至中国现代史上悲壮的一幕:

冬日上海,阴霾的天空下,“飞灰满天,残纸堕地”。商务印书馆所印书籍、商务印书馆所设立的东方图书馆及涵芬楼之藏书,顷刻间化为灰烬,焚余纸灰飞达十数里外。时人回忆,“空中的纸灰像白蝴蝶一样随风飞舞”。

时间是1932年“一·二八”事变期间,商务印书馆被日机投弹焚毁,东方图书馆遭日本浪人纵火。

纸灰飘到与商务印书馆隔了半个上海的张元济寓所,这位商务的董事长望着长空,不禁潸然泪下。

后来,张元济编纂《涵芬楼烬余书录》,在序中表示,取“烬余”两字,意在“志痛”。

敌人的言行证明了商务印书馆的价值。侵华日军海军陆战队司令盐泽幸一曾经说:“烧毁闸北几条街,一年半年就可恢复。只有把商务印书馆这个中国最重要的文化机关焚毁了,它则永远不能恢复。”

然而,张元济在给胡适的信中明确传递了商务复兴的决心:“商务印书馆诚如来书,未必不可恢复。平地尚可为山,况所覆者尤不止于一篑。设竟从此澌灭,未免太为日本人所轻。”

事实是,创建于1897年的商务印书馆,无论是在遭此劫难之前,还是经过劫后复兴,一直是近代中国最大最重要的出版文化机构。由商务印书馆编译所涵芬楼发展而成的东方图书馆,藏书逾50万册,为当时全国图书馆藏书量之冠,涵芬楼更是藏有大量善本珍籍。商务印书馆在中国现代思想文化史上的地位,更如同现代学术史上的北京大学一般。

张元济和商务印书馆,在某种意义上说,几乎可以画等号。从1902年进入商务起,从编译所所长、经理、监理到董事长,正如叶圣陶所评价的,张元济“把商务看成是他的终生事业”。

张元济与商务创始人之一夏瑞芳约定,“吾辈当以扶助教育为己任”,并曾在诗中写道:“昌明教育生平愿,故向书林努力来”。他的这一抱负,使得商务印书馆成为1949年之前中国最重要的教材出版机构,并且是奠定中国现代教育体系的主要力量之一。

康有为赞誉“译才并世数严林”,而严复的译著包括《天演论》再版和林纾翻译的外国小说,大多是在张元济主持下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的。

张元济在商务印书馆完成了工程浩大的古籍整理工作,得到民国学术界、出版界的极高推崇。《四部丛刊》《百衲本二十四史》《续古逸丛书》等,都是由他亲自选择版本、整理校勘后付印的。

张元济的人生可谓传奇。他于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中进士,点为翰林。1898年,朝中大臣保荐,称康有为、张元济等为“维新救时之才”,光绪帝遂在颐和园召见了二人。

1949年9月,毛泽东邀张元济同游天坛。当晚,他对儿子张树年说:“我活到耄耋之年,见过光绪,见过袁世凯,见过孙中山,见过蒋介石,今天又见了毛泽东。”

由于被认定是“大老板”,张元济在1927年曾被一伙绑匪劫持了整整6天。6天中,他陆续作了10首绝句,脱险后编定为《盗窟十诗》,分送友朋。其中写到“邻家笑语”、“池塘鸭子”,自认为是在“领略天趣”。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商务印书馆老编辑、对馆史素有研究的陈应年慨叹:“今天中国的出版界,没有一家能跟当年的商务相比!”

一位对中国出版史研究颇深的学者,参观建在海盐的张元济图书馆后留言:“张元济不可追。”

相关链接

①商务印书馆创办时只是一个以印刷业务为主的小作坊……在张元济手中,商务印书馆迅速地发展成为当时中国最大的出版企业。《传统与现代的交汇——论张元济时期商务印书馆的出版理念与中国近代文化转向》

②涵芬楼就是张元济专门为收藏古籍善本所建的地方,涵芬楼所藏古籍善本都是张元济一本一本地收来的……张元济在涵芬楼的基础上建成了著名的东方图书馆,向公众开放。吴永贵《张元济,在出版中安身立命》

③张元济在自己给商务馆确定的“在商言商”的道路上,执著地走了整整半个世纪。作为舵手,他小心翼翼地驾驶商务馆这条船绕开政治漩涡。《民国时执掌商务印书馆的张元济》

④张元济是在一个动荡的时代里,辑校整理古书,钩沉、整理进而维系着中华文化的命脉……但商务毕竟是企业,搜集、编校古籍毕竟需要巨大的成本,所以张元济的做法难免遭人反对。有股东指责张元济收购古籍是“徇一人之嗜好”。文弱儒雅的张元济拍案而起:“此事决不使公司于营业上有损!”……《四部丛刊》初编出版以后,光这套书就赚了100多万。经营上的成功,为他后来能够持续地做这件事情,提供了很大的保障。辉文《中国出版第一人》

⑤张元济的编辑宗旨是坚定的,即普及教育、开启民智,但作为一个实业家,他也并不讳谈“利”字。李艳《张元济的编辑思想》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张元济以出版推动教育,续写中华民族的文明。嗜书、寻书、藏书、编书、出书,写就了他“不可追”的一生。

B在张元济的主持下,商务印书馆出版了大量的严复翻译的著作和林纾翻译的外国小说,对此康有为大加赞誉。

C张元济所写的《盗窟十诗》中“邻家笑语”“池塘鸭子”等诗句,表现了他被绑架时身历险境而不畏惧的镇定自若。

D张元济志在“昌明教育”,使商务印书馆成为了中国最重要的教材出版机构和奠定新中国现代教育体系的中坚力量。

E张元济一生见过中国五个“第一号人物”,其地位和声望使商务印书馆在政权更迭的年代里能够很好地生存。

2.文章为什么着力描写商务印书馆被日本投弹焚毁的悲壮一幕?

3.文中说“张元济和商务印书馆,在某种意义上说,几乎可以画等号”,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张元济对商务印书馆的贡献。

4.张元济在经营商务印书馆时是如何处理“义”与“利”的关系的?这种做法有何现实意义?请结合材料探究。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丁玲

钻聚在这边窑里炕上的几个选举委员会的委员便陆续从窗口跳了出来。他们刚结束了会议,被很多问题弄得疲乏了的委员们,望了望天色,炊烟已经从窑顶上的烟囱里吐出来而为风吹往四方,他们只好决定赶到前边的庄子去吃饭,因为晚上在这还要布置第二天的第一行政村的选举大会。

然而已经三四天没有回家的指导员何华明却意外的被准许回家。区党委的副书记曾为他向大家说了一阵牧畜是很重要的等等的话。他唯一的牛就在这两天要生产,而他的老婆是只能烧烧三顿饭的一个四十多岁了的女人。

在桥头分了手。大家都朝南走,只有何华明独自往北向着回家的路。他眺望起四周来,天已经快黑了。二十天来,为着这乡的什么选举,回家的次数就少。相反的,就是当他每次回家之后听到的抱怨和唠叨也就更多。

转到后沟的时候,已经全黑下来了,靠着几十年的来来去去,和习惯了在黑处的视觉,他仍旧走的很快。而思绪也很快的转着。他是有很久的历史,很多可纪念的事同这条凶险、幽僻的深沟一道写着的他也曾离开过这里,挟着一个小包卷去入赘在老婆的家中,那时他才廿岁,她虽说已经三十二岁了,可是即使现在他也不能在回忆中搜出一个难看的印象。不久,他又牵了驮着老婆的小驴回来了。什么地方埋葬过他的一岁的儿子,和什么地方是安睡着他四岁女儿的尸体,无论在怎样的深夜他都能看见。他自从做了指导员以来常常弄得很晚才回家,而这些过去的印象带着一些甜蜜、辛酸和兴奋来抚慰着这个被很多艰深的政治问题和工作的繁难弄得头昏了的他,因此他对于这孤独的夜行,虽说还不能说养成为一种爱好,但却实在是并不讨厌的。

当他走上那宽坦的斜坡路,就走得更快了,他奇怪为什么这半天他几乎完全把他的牛忘记了。生过了呢?还是没有:平安无事呢,还是坏了?而在平日闲空时曾幻想过的一条小牛,同她母亲一模一样却是喜欢跳蹦的那影子倒完全没有了。他急急的便爬到了家,朝着关牛的地方奔去…

第二次从牛的住处回来后,老婆已经把炕上收拾好,而她自己却仍坐在灶门前,并不打算睡。她凝视着他,忍着什么。但他却在她脸上的每条皱纹里,看出都埋伏得有风暴,习惯使他明白,除了披上衣,赶快出门是不能避免的。然而时间已经很晚了,加上他的牛……他嫌恶的看着她已开始露顶的前脑,但为了省去一场风波便只好不去理她,而且在他躺下去时便说:“唉,实在熬!”他这样说。也不过表示他的不愿意吵架。希望那女人会因为他疲乏而饶了他。

然而有一滴什么东西落在地下了,女人在哭,先是一颗两颗的,后来眼泪便在脸上开了许多条河流不断的流着。微弱的麻油灯,照在那满是灰尘的黄发上,那托着腮颊的一只瘦手在灯下也就显出怕人的苍白。她轻轻的埋怨着自己,而且诅咒:“你是应该死的了,你的命就是这样坏的呀!活该有这末一个老汉,吃不上穿不上是你的命嘛……”

他不愿说什么,心里又惦着牛,便把身子朝窑外躺着。他心里想:“这老怪,简直不是个‘物质基础’,牛还会养仔,她是个什么东西,一个不会下蛋的母鸡。”什么是“物质基础”呢,他不懂,但他明白那意思,就是说那老东西已经不会再生娃的了。这是从这区党委副书记那里听来的新名词。

他们两人都极希望再有个孩子,他需要一个帮手,可是他们却更不和气,她骂他不挣钱不顾家,他骂她落后,拖尾巴,自从他做了这乡的指导员以后,他们便更难以和好,像有着解不开的仇恨。以前他们也吵架的,但使她更难过的是他越来越厉害的沉默。好像他的脾气变得好了,而她的更坏,但她感觉得他离去的更远,她毫不能把握住他。她要的是安适的生活,而他到底要什么呢,她不懂。

“知道我身体不成,总是‘难活’,连一点忙都不帮,草也是我铡的,牛要生仔,也不管……”她好像已经站了起来,他怕她跑过来,便一溜下炕,往院子里去了。他信脚到了牛栏边,槽里还剩下很多的草。牛躺在暗处,轻轻的喷着鼻子,“妈的,为什么还不生呢!”

他刚要离开牛栏的时候,一个人影横过来,轻声的问着:“你的牛生仔了没有?”这人一手托着草筐,一手撑在牛栏的门上,挡住他出来的路。

“是你,侯桂英。”心不觉的跳得快了起来。

侯桂英是他间壁的青联主任的妻子,丈夫才十八岁,而二十三岁了的她却总不欢喜,她曾提出过离婚。她是妇联会的委员,现已被提为参议会的候选人。

这是第三次还是第四次了,当他晚上起来喂牲口时,她也跟着来喂,而且总跟过来说几句话,即使白天见了,她也总是眯着她那单眼皮的长眼笑。月光落在剪了的发上,落在敞开的脖子上,牙齿轻轻的咬着嘴唇,她望着他。他也呆立在那里。

“你……”

他几乎要去做一件吓人的事,他可以什么都不怕的。但忽然另一个东西压住了他,他截断了她说道:“不行的,侯桂英,你快要做议员了,咱们都是干部,要受批评的。”于是推开了她,头也不回的,走进自己的窑里去。

“唉!”他长长的抽了一口气,躺到了炕上。像经过了一件大事后的那么有着应有的镇静。他觉得很满意。于是他喊他的老婆:“睡吧,牛还没有养仔呢,怕要到明天。”老婆看见他在说话了,便停止了哭泣。吹熄了灯。

“这老家伙终是不成的,好,就让她烧烧饭吧。闹离婚印象不好。”

然而院子里的鸡叫了。老婆已躺在他侧边,她唠叨的问着:“明天还要出去么?什么开不完的会……”

“牛是又怕侍候不成了……”但他已经没有很多时间来想牛的事,他需要睡眠,他阖着眼,努力去找瞌睡,窗户纸在慢慢变白,间壁已经有人起身了。而何华明却刚刚沉入在半睡眠状态中,黄瘦的老婆已经睡熟了,有一滴眼泪嵌在那凹下去了的眼角上。映在曙光里的这窑洞倒也显得很温暖,很甜适。

天渐渐的大亮了。(有删改)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  

A.因为要筹备第二天的第一行政村选举大会,委员们不能回家,而何华明却因为自己家的母牛即将生产但自己的妻子年纪已经大了而被准许回家。

B.“然而有一滴戍马东西落在地下了”,何华明的妻子反常的表现,给了他意外的心灵震撼,但是这样的震撼是极为短暂的,很快便消散于嫌恶。

C.何华明与妻子之间的争吵不是直面的,更多地表现为一种自言自语,妻子的一番内心独白,展现了两人之间在生理、思想、追求等方面的巨大鸿沟。

D.“月光落在剪了的发上,落在敞开的脖子上,牙齿轻轻的咬着嘴唇”,对侯桂英的描写正面和侧面相结合,细致入微,表现了她的娇美、恬静和雅洁。

E.小说的环境描写极为简省,却能够营造与语段相适应的意境和氛围,并且具有强烈的象征意味和暗示功能,对于人物的塑造、情节的展开作用很大。

2.小说有明暗两条线索,分别是什么?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3.小说以“夜”为标题,作者对“夜”的描写有何作用?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

4.小说看似非常平淡,却展现了道德和人性之间的复杂关系,请结合全文对这种关系进行概括和分析,并谈谈你对两者之间关系的理解。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赤壁赋》中,苏轼用“                _                 ”两句概括了曹操的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而下的军容之盛。

(2)白居易《琵琶行》中“                                            ”两句,写的是琵琶女演奏正式开始前调弦校音的准备过程和诗人识音明情的感受。

(3)杜甫《登高》中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的句子是: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