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小题。 主 角 红酒 ①武生孙成有身段有扮相就是没嗓子,...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题。

红酒

①武生孙成有身段有扮相就是没嗓子,这个行当过于讲究,有功没嗓,自然演不了赵子龙。 演不了赵子龙不等于孙成没有名气,在相思古镇,只要提起马童孙成,老戏迷们哪个不知?

②朝细处说,孙成应该叫做翻扑武生。一般的翻扑武生只在武场中翻跟头或跑龙套,顶多饰演个牵马拉蹬的小马童,实在是没多大意思。梨园行有句话,说“只有小演员,没有小角色”,可戏份儿有轻有重,摆明了还是有区别。

③孙成早就听师傅说过关公戏不同于其它,那叫神戏。所有的关公戏中孙成最喜欢《古城会》。 这出戏中的马童,可是个举足轻重的角色。关公是圣人,上场哪能说翻就翻说打就打? 全凭马童腾跃跌扑推波助澜渲染气氛烘托关二爷的豪气神武。孙成扮演的马童身手矫健敏捷,干净利落,从不拖泥带水。所以老戏迷们都夸孙成演得好,为关公增色不少。

④孙成和扮演关公的红生孟强同科,俩人在舞台上是搭档,生活中是好友。孙成性情稳健办事颇有章法,孟强相反,大小有点事,就会迫不及待地找孙成讨教,就连他的婚事,要没孙成出主意,师妹含春决不会顺顺当当的嫁给他

⑤可你孙成再能,在戏中也是个马童;孟强再没主意,在《古城会》里也是二爷,一声招呼———马童,孙成就忙不迭地上场听关二爷使唤来了。马童孙成在背对观众时,半真半假地冲孟强小声骂道,你这家伙。可一转过身,马上恭敬地说:遵命!人照样在戏情中。

⑥戏闭,关二爷怀抱鲜花谢幕,冲观众频频点头致谢,这时,马童孙成早已卸妆完毕,静静地坐在后台喝水,听着那一浪高过一浪的掌声,孙成似乎无动于衷。说孙成无动于衷是假的,他心里波涛汹涌,难以平静。孙成跟鲜花掌声无冤无仇,这辈子他期待的就是这个。

⑦说话间,主角配角的鬓角都生出了斑斑银丝。孟强在一次演出时,刚刚“斩完那蔡阳老儿”,就觉得体力不支,勉强回到后台就倒下了。这一病,再也没能上台。从此,这一对儿搭档从古镇的老戏迷眼中消失了。

⑧桃园三结义至死都不曾割袍断义, 关二爷和他的马童又怎么能就此分开呢? 孙成先是陪着孟强住院治疗,后又四处寻医问药帮他做康复。台上关二爷招呼马童时还会捻髯说声“马来”,戏外,孙成根本不用招呼,端水送药殷勤周到。看着跑前跑后的孙成,孟强心里很不是味儿。可让孟强欣慰的是儿子孟小强从戏剧学院毕业后又回到了剧团,踌躅满志,要演《古城会》里的关二爷,孟小强特意点名要孙成为他牵马。孟小强担心孙成拒绝,亲自上门求孙叔叔能来助阵。

⑨孙成看着眼前青春勃发一脸诚意的孟小强,推辞不过,应了。孙成不是不想演,戏是老戏,一招一式,早已烂熟于胸,他担心的是久未登台,功夫生疏,对不起戏迷。《古城会》排练了小半年后正式公演,开场锣鼓震耳欲聋,扎黑巾穿快靴扮作马童的孙成,眉宇间英气逼人,风采不减当年,从侧幕口一溜儿空心跟头,接着身子一拧,十几个旋子轻盈飘逸,“胯下赤兔胭脂马,手中青龙偃月刀”义薄云天的关羽关二爷的马童,绝非等闲之辈。“好”,老戏迷们忍不住拍手叫好,眼睛瞪得滴溜溜圆,生怕错过了孙成的哪个动作。关公提刀出场,红脸,黑须,绿蟒,眼微闭,头半低,不怒自威,既有泰山当头压下的气势,又有令人不寒而栗的力量。一场戏下来,关公和马童,绿叶托红花,红花扶绿叶,至始至终,配合默契,戏迷们欣喜若狂,眼界大开,如痴如醉。

⑩谢幕时,新一代红生孟小强突然转身下场,就在大家诧异不已时,他紧紧地挽着孙成又来到台子中央,把一大束鲜花恭恭敬敬地献给了马童孙成。这时掌声如雷,观众席中的孟强涨红着脸,猛然起身,泪眼模糊,可着劲儿拍巴掌……

1.小说中塑造的“马童”孙成具有什么样的性格特征?请简析。

2.文中画线的两处,分别表现了人物什么样的情感?

(1)这时,马童孙成早已卸妆完毕,静静地坐在后台喝水,听着那一浪高过一浪的掌声,孙成似乎无动于衷。

(2)观众席中的孟强涨红着脸,猛然起身,泪眼模糊,可着劲儿拍巴掌……

3.小说第③段,对全文情节展开有什么作用?请具体说明。

4.小说题为“主角”,请探究题目的寓意。

 

1.①重情重义,热心助人。在孟强住院的时候跑前跑后,端水送药。②严谨敬业,追求完美。与孟小强配戏后排练小半年后才公演,唯恐功夫生疏,对不起戏迷。③顾全大局,有合作精神。尽管渴望荣誉,受到忽视,但仍然竭力配合主角演戏。 2.(1)表现了孙成对观众掌声,主角尊重的渴望。自己付出了辛劳,却没有回报,心情酸楚失落;(2)表现了孟强的内疚和歉意,多年合作,自己没有像孟小强一样尊重孙成;也有对儿子懂事的欣慰;对孙成提携儿子,帮助自己有深深感激之情。 3.第三段表现《古城会》中的马童是个举足轻重的角色,能为关公增色;孙成演技的精湛,深得戏迷好评;为下文孙成与孟强合作多年,得不到赞扬和尊重,感到失落做铺垫;也为孟小强特意点名要孙成为他牵马并登门邀请,台上配合默契大放异彩让戏迷如痴如醉等情节埋下伏笔。 4.①舞台上有主角和配角之分,但配角也很重要,同样可以展示艺术才华,演绎精彩,不必妄自菲薄;②主角的成功离不开配角的合作和支持,主角要懂得感恩,不能独享荣誉,更不能漠视甚至轻视配角;③赞扬孙成热心助人,帮助搭档,提携后进的精神,他是生活这一大舞台的主角。 【解析】 1.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小说中塑造的‘马童’孙成具有什么样的性格特征”,这是考查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分析人物性格特征,需要结合人物的言行举止。根据文中“孙成先是陪着孟强住院治疗,后又四处寻医问药帮他做康复。台上关二爷招呼马童时还会捻髯说声“马来”,戏外,孙成根本不用招呼,端水送药殷勤周到”、“孙成不是不想演,戏是老戏,一招一式,早已烂熟于胸,他担心的是久未登台,功夫生疏,对不起戏迷。《古城会》排练了小半年后正式公演”、“ 一场戏下来,关公和马童,绿叶托红花,红花扶绿叶,至始至终,配合默契,戏迷们欣喜若狂,眼界大开,如痴如醉。”即可分析出人物形象。 【考点定位】欣赏作品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分析人物形象可以从人物描写方法入手,人物描写分为直接描写(正面描写)和间接描写(侧面描写)两大类。直接描写又分为肖像描写(也称外貌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等。另外还要借助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把握人物基本特征。包括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它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解答本题,要抓住文本中关于孙成的言行举止进行分析概括。 2.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文中画线的两处,分别表现了人物什么样的情感”,这是考查句子的内涵。(1)根据文中“说孙成无动于衷是假的,他心里波涛汹涌,难以平静。孙成跟鲜花掌声无冤无仇,这辈子他期待的就是这个”可得答案;(2)根据文中“新一代红生孟小强突然转身下场,就在大家诧异不已时,他紧紧地挽着孙成又来到台子中央,把一大束鲜花恭恭敬敬地献给了马童孙成”一句,再联系全文内容,可得答案。 【考点定位】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技巧点拨】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丰富含意重在思想性,这是一个重要考点。所谓重要语句,主要指结构较为复杂的句子、内涵较为丰富的句子、使用了特殊手法的句子、能显示脉络层次或主旨的句子。一般可采用关键词解读法、手法解读法、情感解读法和主旨解读法等方法来作答。本题在题干中明确要求“……情感”,这需要从情感的角度解读这两个句子。首先要明确句子的主语是谁,然后再看句子中有无手法技巧,再结合句子所在的语境理解即可。“比如这时,马童孙成早已卸妆完毕,静静地坐在后台喝水,听着那一浪高过一浪的掌声,孙成似乎无动于衷”,这句话的主语是孙成,表达的是孙成的情感,要回归文本明确“掌声”是为谁;然后要重点抓住“似乎无动于衷”来解读马成的内心。 3.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小说第③段,对全文情节展开有什么作用”,这是考查小说段落的作用。看段落的作用,要看本身的内容,有无特色,与标题、开头、上文、下文、结尾的关系,看它在文章中的地位。内容上看,第三段表现《古城会》中的马童是个举足轻重的角色,能为关公增色;孙成演技的精湛,深得戏迷好评。从情节上看,为下文做了铺垫,同时也埋下伏笔。 【考点定位】分析作品结构。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技巧点拨】解答本题,(1)确认指定段落在行文中的位置。(2)明确段落的作用,明确答题的方向(一般从内容和结构两个角度人手)。比如开头段统摄全篇。领起下文,渲染气氛,奠定基调;过渡段承上启下;结尾段呼应前文,深化主旨,卒章显志。(3)结合段落位置及在文章中所起作用作答。答题模式:(1)该段文字记叙(描写、引用)…… ,(2)与上文(下文或文中的什么)……形成对比(映衬),从而突出(表现、抒发)……/或:渲染(烘托、营造)……,突出(表现、抒发) ……/或:引出后文对……的议论(抒情)。 4. 试题分析:题干问“小说题为‘主角’,请探究题目的寓意”,这是一道开放性的题目。要探究题目的意义,需要结合全文内容加以分析,一般从文章的内容和结构上加以分析,本文的主旨是赞扬孙成热心助人,帮助搭档,提携后进的精神,他是生活这一大舞台的主角,据此回答。 【考点定位】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能力层级为探究F。 【技巧点拨】小说标题的含意(双重或多重):1.表面意义与真实意义;2.指代意义与比喻意义;3.一语双关,双层含义。标题含意答题思路指津:在理解题目本意的基础上,首先要注意它在文中是否有指代意义或比喻象征意义;其次要注意它在表面含义之外是否有语意双关或文章主旨意义。比如本文中的“主角”,表面上是说舞台上的角色,但实际上应指生活中的各种角色;这应是表明意思和深层意思。运用这样的思路解答本题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人有悲欢离合,              ,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

(2)              ,长夜沾湿何由彻!(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锦瑟无端五十弦,              。(李商隐《锦瑟》)

(4)朝避猛虎,夕避长蛇,              ,杀人如麻。(李白《蜀道难》)

(5)嗟乎!              !欲人之无惑也难矣。(韩愈《师说》)

(6)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              。(苏轼《赤壁赋》)

(7)              ,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荀子·修身》)

(8)功崇惟志,              。(《尚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题。

水调歌头

蔡伸

亭皋木叶下,原隰菊花黄。凭高满眼秋意,时节近重阳。追想彭门注往岁,千骑云屯平野,高宴古球场。吊古论兴废,看剑引杯长。

感流年,思往事,重凄凉。当时坐间英俊,强半已凋亡。慨念平生豪放,自笑如今霜鬓,漂泊水云乡。已矣功名志,此意付清觞。

【注】彭门:徐州治所,蔡伸任徐州通判时曾率部北上,援助抗辽。

1.本词上片哪些景象体现了秋意?“千骑云屯平野”一句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2.上片“看剑引杯长”一句有何用意?

3.本词下片写出了哪几种“凄凉”?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

芋老人传

(1)芋老人者,慈水祝渡人也。子佣出,独与妪居渡口。一日,有书生避雨檐下,衣湿袖单,影乃益瘦。老人延入坐,知从郡城童子试归。老人略知书,与语久,命妪煮芋以进。尽一器,再进,生为之饱,笑曰:“他日不忘老人芋。”雨止,别去。

(2)十余年,书生甲第为相国,偶命厨者进芋,辍箸叹曰:“何向者祝渡老人之芋之香而甘也!”使人访其夫妇,载以来。丞、尉闻之,谓老人与相国有旧,邀见,讲钧礼,子不佣矣

(3)至京,相国慰劳曰:“不忘老人芋,今乃烦尔妪一煮芋也。”已而妪煮芋进,相国亦辍箸曰:“何向者之香而甘也!”老人前曰:“犹是芋也,而向之香而甘者,非调和之有异,时、位之人也。相公昔自郡城走数十里,困于雨,不择食矣;今日堂有炼珍,朝分尚食,张筵列鼎,尚何芋是甘乎?老人犹喜相公之止于芋也。老人老矣,所闻实多:村南有夫妇守贫者,织纺井臼,佐读勤苦,幸获名成,遂宠妾媵,弃其妇,致郁郁死,是芋视乃妇也。城东有甲乙同学者,一砚、一灯、一窗、一榻,晨起不辨衣履。乙先得举,登仕路,闻甲落魄,笑不顾,交以绝,是芋视乃友也。更闻谁氏子,读书时,愿他日得志,廉干如古人某,忠孝如古人某,及为吏,以污贿不饬罢,是芋视乃学也。是犹可言也,老人邻有西塾,闻其师为弟子说前代事,有将、相,有卿、尹,有刺史、守、令,或绾黄纡紫,或揽辔褰帷,一旦事变中起,衅孽外乘,辄屈膝叩首迎款,惟恐或后,竟以宗庙、社稷、身名、君宠,无不同于芋焉。然则世之以今日而忘昔日者,岂独一箸间哉!”

(4)老人语未毕,相国遽惊曰:“老人知道者!”厚资而遣之。于是芋老人之名大著。

(5)赞曰:“老人能于倾盖不意,作缘相国,奇已!不知相国何似,能不愧老人之言否?然就其不忘一芋,固已贤夫并老人而视芋之者。特怪老人虽知书,又何长于言至是,岂果知道者欤?或传闻之过实耶?嗟夫!天下有缙绅士大所不能言,而野老鄙夫能言者,往往而然。

注:周容,明清之际文学家,有民族气节,明亡后,一度为僧,康熙时拒应博学鸿词科。

1.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书生甲第为相国                    用:任用

B.非调和之有异,时、位之人也。      移:改变

C.愿他日得志,廉干如古人某。          廉干:廉洁而有才能

D.一旦事变中起,衅孽外乘              衅孽:祸害。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衣湿袖单,影益瘦。                    设九宾于廷,臣敢上璧。

B.何向者祝渡老人之芋香而甘也!          屈平疾王听不聪也。

C.及为吏,污贿不饬罢。                  遂自投汨罗死。

D.遂宠妾媵,弃妇,致郁郁死              生乎吾前,闻道也固先乎吾。

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丞、尉闻之,谓老人与相国有旧,邀见,讲钧礼,子不佣矣。

(2) 特怪老人虽知书,又何长于言至是,岂果知道者欤?

4.第三段中,芋老人列举了哪四个“以今日而忘其昔日”的例子,请简要概括,每点不超过8个字。

 

查看答案

宗白华:“诗中有画,而不全是画;画中有诗,而不全是诗。”对这句话理解不正确的项是  

A.诗画各有表现的可能性范围

B.诗和画的分界不会泾渭分明

C.诗和画表达的情感不尽相同

D.诗和画不能也不必互相代替。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比喻运用恰当的项是     

A.每当看到这张相片,我就仿佛置身于天真浪漫的少年时代,那些金色的华年洒满阳光,回荡着轻快的旋律。

B.作风浮躁的人是不能做好调查研究的,即使是下基层了,“身入”能“心入”吗?到头来,还不是井底的青蛙,一会儿沉到了水底下,一会儿又浮到水面上来。

C.这女人编着席,不仅,在她的身子下面就编成了一大片,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

D.距离高考越来越近了,学校进行了百日誓师动员,同学们的学习劲头像决了堤的洪水,势不可挡,冲垮了前进路上的一切障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