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各句中,加横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何先生西洋油画的功底非常深厚,对...

下列各句中,加横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何先生西洋油画的功底非常深厚,对中国画的春秋笔法也十分熟稔,寥寥几笔,一个鲜活的形象便跃然纸上。

B虽然他一再伪装以掩人耳目,然而在证据确凿下,他贩毒的行径终于图穷匕见

C项羽被困垓下,兵少食绝,汗兵层层包围,其处境可谓如履薄冰,再回首之前其赫赫战功,不禁让人唏嘘不已。

D著名歌唱家刘欢演唱的蜀军为诸葛武侯举哀时响起的那首《赞诸葛》真是长歌当哭。如泣如诉,让人潸然泪下。

 

B 【解析】 试题分析:A.春秋笔法:现多称文章用笔曲折而意含褒贬的写作手法。委婉地表达作者的倾向,直接表明态度,以,曲折迂回的方式让人知道。也则一字置褒贬,简练而含蓄的点评人事。不能评论画作。B.图穷匕见:比喻事情发展到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了出来。C.如履薄冰:像走在薄冰上一样。比喻行事极为谨慎,存有戒心。此处望文生义。D.长歌当哭:多形容局面危急或声音、气息等低沉微弱,时断时续。用在此处,不和语境。 【考点定位】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对于成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C.如履薄冰,此处望文生义。第二,辨析色彩。包括词语的感情色彩跟语体色彩。第三,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比如本题中A.春秋笔法,不能评论画作。解答成语题,第一、逐字解释成语,运用成语结构特点把握成语大意,但要注意不能望文生义;第二、注意成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成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成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百年良医的苍生大爱

“悬壶济世秉丹心,妙手仁术暖杏林。”

这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兰州军区总医院专家组组长葛宝丰从医65年的真实写照。作为新中国骨科医学奠基人之一、西北地区骨科专业的开拓者,葛宝丰自主创新57项重大医学成果,培养军地骨科专家600多人,年近百岁仍奋斗不息,被群众亲切地誉为“百年良医”。

葛宝丰17岁时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燕京大学医学系,1949年8月兰州解放,葛宝丰通过救治解放军伤病员,成为人民军队中的一员。

上世纪70年代,葛宝丰已成为军内外骨科医学界的一颗闪耀新星。解放军总医院多次想调他去北京工作,都被他婉言谢绝,他说:“我的根在大西北,这里的人民更需要我。”

1999年,葛宝丰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后,他的家乡河北以及南方沿海发达地区的多个省市都给出极为优厚的条件邀他前往定居,开辟新的天地,他都回信婉拒,并赋诗明志:“我年逾八十,蹒跚意呆痴,吐丝丝绸路,直到丝尽时。”

面对改善工作和生活环境的机会,葛宝丰一次次选择了放弃;面对祖国和人民的召唤,他却没有一次失约:抗美援朝,他主动请缨;服务藏区,他身先士卒;抗震救灾,他临危赴难……

解放初期,西北地区没有几家像样的医院,骨科医学的理论研究和治疗技术更是滞后。葛宝丰在国内较早开始了显微外科断肢再植术的学习研究,研制出“V”形钉和梅花髓管内针,突破了断肢再植的技术瓶颈。1965年,由他指导的全军第一例、全国第二例临床断臂再植手术获得成功;1988年、1990年,他指导学生接活冷缺血54小时断掌和59小时断指,打破了国际36小时的纪录,成为新中国成立六十年最重要的60项医学成果之一;1997年,他成功完成亚洲骨科领域第一例十指断指再植手术,逐步形成了西北骨科一套独具特色的技术体系。

“科研创新不是标新立异,要把目光聚焦在人民需要的课题上。”葛宝丰常挂嘴边的这句话,既是他潜心科研的出发点,也是他勇攀高峰的推动力。

粉碎性骨折碎片复位和固定是一项困扰世界临床医学的百年难题。葛宝丰不畏艰难、带头攻关,经过多年钻研,发明了内固定半环式梯形加压钢板,使患者手术后不再利用石膏或夹板作外固定,大大提高了粉碎性骨折的治愈率。这项获国家发明奖的成果在全国推广应用后,已使18万患者受益。

上世纪90年代初,葛宝丰发现住院官兵中骨创伤患者较多,经一一分析病例,认为主要原因是训练不科学。已年逾古稀的他逐级向上反映,提出科学施训的建议,并用5年时间研制出治疗训练创伤的特效药高肟甲素霜,在部队一直沿用至今。

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后,葛宝丰不顾年事已高,仍坚持定期到一线部队收集疾病防治的一手资料,首次发现了高原环境对官兵骨代谢和骨骼健康的影响及其规律。

在60多年的医学生涯中,葛宝丰先后有6项成果属国内首创,4项成果属世界独创,成为大西北骨科专业的开拓者、军队骨科专业的重要奠基人。

“作为医护人员,仅仅把病人当作亲人是不够的,只有把病人当作自己,才能真切感受病人的痛苦。”葛宝丰多年前关于医患关系的这句名言,如今已成为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所有医护人员秉承的从业信条。骨伤患者治疗周期长、医疗费用高,葛宝丰总是千方百计制订最佳治疗方案,精打细算节省每一笔费用,尽可能地让患者花最少的钱、达到最好的疗效。“医生一刀子,要想到病人一辈子。”是他平常对医护人员说得最多的一句话。

从医60多年来,葛宝丰救治患者17万余人次,不仅未出现一起医疗事故,还使治愈率达到986%,伤残率降低至01%。但说起往事,他很少谈其中的成功,反而常常为手术中的瑕疵愧疚不已。葛宝丰说:“我一生中做了无数手术,但有4例不尽如人意,直到现在我都记得患者的名字和当时的状况。”他还作诗警醒:“为此二三事,郁郁数十年。一上我心头,彻夜不入眠。”葛宝丰这首诗,从另一个侧面对他从医生涯作了最好的诠释。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葛宝丰拒绝了解放军总医院、家乡及南方沿海城市的邀请,放弃了改善工作和生活环境的机会,毅然决然地把根扎在了大西北。

B.葛宝丰突破断肢再植的技术瓶颈,完成多项国内乃至国际高难手术,其根本出发点是为了构建西北骨科独具特色的技术体系。

C.葛宝丰的医学发明既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又具有很高的推广应用价值,不仅惠及全军官兵,而且使十多万患者受益。

D.本文不仅叙写了葛宝丰妙手回春的高明医道,而且突出了他早已融入心灵深处的高尚医德,迸发出感人肺腑的震撼力。

E.葛宝丰说的话虽然直白,质朴,但是都倾注着真情,传递着实感,后来成为兰州军区总医院医护人员秉承的从业信条。

2.葛宝丰被誉为“百年良医”,材料中有哪些体现,请简要分析。

3.题目中的“苍生大爱”在传主身上有哪些方面的体现?请结合全文概括分析。内容来自

4.葛宝丰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医生一刀子,要想到病人一辈子”。请结合材料内容并联系现实,谈谈你的理解和看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一棵树的正常死亡

梅寒

老槐是一棵很老很老的槐树。它从什么时候就站在那里,连那所院子里年纪最老阅历最广的老张也不知道。

小院是四合院,临街,门前就是小镇最繁华的人民路。老槐站在小院门口右侧。

老槐是小镇上天然的一把巨伞,在每一个炎夏来临之际,把灼人的热浪挡在外面。树下,是小铁人的乐园。老人们摇着蒲扇下棋,姑娘媳妇儿聊着家常纳鞋底绣花,孩子们最是快乐,撅着屁股趴在树底下逗蚂蚁。

老张是小院的主人,也算是老槐的半个主人。他喜欢那份热热闹闹的烟火气,南来北往,无论是来树下纳凉的老街坊还是过路歇脚的陌生人,来了,拿张小凳来杯茶水,三言两语,就聊成老友。

过日子,要有人气。老张家的日子,在那份热闹的人气中蒸蒸日上,越过越红火。儿女们一个个长大出息了,回头将家里的旧房旧院翻整一新。老张熬成了家里的爷,有事无事拿把宜兴紫砂小壶,坐在老槐树上的石桌边不紧不慢地啜。看人民路上车来人往,听老槐树项上鸟鸣啾啾,过着神仙一样的日子。

老张挺感激那棵老槐树,待它也好。春天里,他在老槐树周围挖上一圈深沟,将发酵好的土肥填上,再浇足水,老槐就像吃了什么灵丹妙药,一下子返老还童。夏天来时,长疯了,那叶子油绿发亮,密不透风,将整个小院笼在一片清凉里。老槐树身上出现几个莫名的洞,害虫钻的。那洞就像咬在老张的身上,找来针筒,找来药,按比例兑好,给老槐树打针,绕着树来来回回找,一个小洞也不放过。

一棵树的寿命长短,有时候不在于它本身,不在大自然为它提供的阳光雨露,而在于最初那颗种子的选择,或者说在于人的选择。

儿子回来,把他的生意触角伸到了小镇,伸到了他们的老院里。他要将老院的房子全部扒倒,建吊脚楼,搞农家乐。小镇上的旅游业日渐火起来,可小镇上的餐饮住宿服务还远远跟不上,老张的儿子嗅党灵敏。盖楼,老槐树是第一个要挪开的绊脚石。挪,只有死。不挪,也是死,得锯掉。儿子说得唾沫星子乱飞,老张听得脸红脖子粗:你休想打那棵树的主意!

老张和儿子的较量就从那天开始。老张拼命守护,儿子拼命要砍树。老槐树是当地林业部门注册上号的,要砍掉它其实也没有那么容易。这是唯一让老张心安的一点。

那些天,儿子似乎消停了些,不再提砍树的事。天天开着他那辆黑色的奔驰车,“呜”一下来了,“呜”一下又没了影儿……偶尔还会对老槐树关心一下,提桶水浇浇它。

老张却不晓得那棵老槐树是怎么回事,它似乎预知到什么,精神一天天委顿下去。一树油绿发亮的叶子慢慢失去光泽,慢慢打卷泛白。那个夏天还没走,一树叶子就开始簌簌地落,像衰老人的发,止也止不住。老张看着那一地惨绿的枯叶,心疼得掉泪,却没有任何办法。那棵老槐,正在慢慢死去。

小镇上的人,也很少再到老槐树下扎堆聚集。往日的好时光,也像那一树飘落的叶子,一点一点的飘逝了。

老张说给儿子听:人不能富得只剩下钱。

儿子不服:中国人有普遍的仇富心理。

老槐倒下,是在一个风雨交加的漆黑雨夜。一场台风席卷小镇,老槐树没能躲过那一劫。其实,与往年的台风相比,那一场台风并算不得凶猛。

倒下的老槐树,树根都变黑变烂了

儿子浑身被绑得白粽子一样躺在医院里。忍不住,还是琅老张说了。爸,你说得对,人不能富得只剩下钱……那也是一个人最穷的时候了……

老张儿子去找老同学帮忙开采伐证,老同学不痰不徐地告诉他:按照相关规定,我们是无权给你开这个采伐证的,但你得明白,我们也无权阻止一棵树的正常死亡——树也有生老病死嘛。那一句,让老张的儿子眼前豁然开朗,他不再跟倔驴一样的父亲争,他只买回一种药,掺到水里,时不时给老槐树喂一点……

爸,老槐树这次没把我砸死,只把我的车砸烂,是还在念着您老对它的好吧……我,我对不起老槐树啊……

老张活了六十多年,自诩吃过的盐比儿子吃过的饭多,走过的桥比儿子走过的路多,他却从天边儿上也想不到儿子会用这样的招数来对付他和老槐树。

为赎罪,儿子说等养好了伤就去买一千棵槐苗,栽到镇里的荒山上。

看儿子满脸的愧与悔,老张心里说不出啥滋味儿。

(选自《红豆》2015年第9期,有删改)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A小说细致描写老张尽心尽力地善待老槐树,是为了给下文老槐树倒下的时候只是把儿子的车砸烂,而没有把儿子砸死埋下伏笔,这是小说结构上的严谨之处。

B.老张儿子的老同学说的话推动了小说情节的发展,老张儿子受它启发,采用歹毒的方式,使老槐树看起来是正常死亡,事实上是非正常死亡,他被倒下的树砸伤。

C.老张儿子看到小镇上的旅游业日渐红火,为了抢占餐饮住宿服务的先机,要扒掉老院的房子建楼,搞农家乐,这就要除掉老槐树,因为它的老与新的设计不协调。

D.小说结尾通过老张儿子之口交代老槐树是非正常死亡,其实前面要锯树的儿子竟然为它浇水、吹倒它的台风和往年相比算不得凶猛等内容已暗示了这一结果。

E.老张对儿子说“人不能富得只剩下钱”,儿子先是不服,后来死里逃生才明白了父亲讲的道理,说明儿子具有自我反思意识,他正是靠着这把生意做得顺风顺水。

2.小说第3段的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3.小说在刻画老张这个形象时,突出了他的哪些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

4.小说结尾说“老张心里说不出啥滋味儿”,老张心里应该有哪些滋味儿?请结合小说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在《离骚》中以雄鹰不同于凡鸟来比喻自己绝不同流合污的句子是“         

(2)苏轼《赤壁赋》中用比喻写出生命短暂、渺小的两句是“         

(3)欧阳修《醉翁亭记》中“          ”两句写出了春夏两季鲜花芬芳、树木繁茂的美丽景致。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送严士元①

刘长卿

春风倚棹阖闾城,水国春寒阴复晴。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情。

君去若逢相识问,青袍②今已误儒生。

【注】①刘长卿与好友严士元在苏州相逢,短暂相聚后又送严去湖南。②“青袍”官服上的色彩。据资料记载,唐贞观间,八九品官服为青色。上元间规定,八品官服深青,九品官服浅青。作者当时是八九品官员,穿青色官袍。

1.本诗写景极有特色,试结合诗句加以赏析。

2.说说“草绿湖南万里情”一句中“情”包含了哪些内容,请结合全诗加以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斛律金,字阿六敦,朔州敕勒部人也。金性敦直,善骑射,行兵用匈奴法,望尘识马步多少,嗅地知军度远近。初为军主,与怀朔镇将杨钧送茹茹主阿那瑰还北。瑰见金射猎,深叹其。后瑰入寇高陆,金拒击破之。正光末,破六韩拔陵构逆,金拥众属焉。金度陵终败灭,乃统所部万户诣云州请降。稍引南出黄瓜堆,为杜洛周所破,金与兄平二人脱身归尔朱荣。

及尔朱兆等逆乱,高祖密怀匡复之计,金等赞成大谋,仍从举义。高祖南攻邺,留金守信都,委以后事。别讨李修。破之。会高祖于邺,仍从平晋阳,追灭尔朱兆。太昌初,从高祖破纥豆陵于河西。天平初,迁邺,使金领步骑三万镇风陵以备西寇。从高祖战于沙苑,不利班师,因此东雍诸城复为西军所据,遣金等讨之。元象中,周文帝复大举向河阳。高祖率众讨之,使金径往太州,为掎角之势。金到晋州,以军退不行,仍与行台薛修义共围乔山之寇。俄而高祖至,共讨平之,攻下南绛、邵郡等数城。武定初,北豫州刺史高仲密据城西叛,周文帝入寇洛阳。高祖使金统刘丰等步骑数万守河阳城以拒之。高祖到,仍从破密。军还,除大司马。

显祖受禅,封成阳郡王。金病,帝幸其宅临视,赐以医药,中使不绝。三年,就除太师。

后以茹茹为突厥所破,种落分散,其犯塞,惊挠边民,乃诏金率骑二万屯白道以备之。而虏帅豆婆吐久备将三千余户密欲西过,候骑还告,金勒所部追击,尽俘其众。茹茹但钵将举国西徙,金获其候骑送之,并表陈虏可击取之势。显祖于是率众与金共讨之于吐赖。

肃宗践阼,诏金朝见,听步挽车至阶。世祖登极,礼弥重。天统三年薨,年八十。世祖举哀西堂,后主又举哀于晋阳宫。

(选自《北齐书·列传第九》,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犯塞,惊挠边民     虑:担忧

B世祖登极,礼弥重    遇:对待

C瑰见金射猎,深叹其   工:功效

D遣金等讨           复:收复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部表现斛律金“战功卓著”的一组是(    )

瑰入寇高陆,金拒击破之

②稍引南出黄瓜堆,为杜洛周所破

③别讨李修,破之

④使金径往太州,为掎角之势

⑤乃诏金率骑二万屯白道以备之

⑥金勒所部追击,尽俘其众

A①④⑤     B②③⑤

C②⑤⑥     D①③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斛律金投奔明主,忠心耿耿。斛律金是少数民族,他先投奔茹茹,后投奔尔朱荣,最后跟随高祖,消灭了叛贼尔朱兆,随后跟随高祖南征北战。

B斛律金十分英勇,敢于作战。斛律金两次抗击周文帝:第一次是周文帝侵犯河阳,但没能当面对垒;第二次是周文帝进攻洛阳,他与高祖一起击败了投降西魏的高仲密。

C斛律金听从命令,事事用心。高祖时,高祖向南攻打邺城,就让斛律金留守信都,料理后方事务;显祖时,茹茹被突厥打败,显祖担心茹茹部落侵犯边塞,命斛律金屯兵防备。

D斛律金备受礼遇,深受宠爱。显祖时,斛律金生病,显祖亲自探视,赏赐医药;肃宗时,斛律金朝见肃宗可以坐车到宫殿台阶再下车;斛律金去世后,世祖、后主都哀悼他。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金性敦直,善骑射,行兵用匈奴法,望尘识马步多少,嗅地知军度远近。

(2)茹茹但钵将举国西徙,金获其侯骑送之,并表陈虏可击取之势。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