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在国际宇航大会上,曾在美国接受教育的中国...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在国际宇航大会上,曾在美国接受教育的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提出中国将于明年发射“天宫”二号小型空间实验室。

B.近年来,扶人被讹以及肇事者冒充好心人的事件屡屡发生,这极大消耗了社会的诚信资源,成为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C.中国和印尼合作建设雅万高速铁路,不仅缓解了两国的边境矛盾,增强了两国友好关系,而且深化了我国铁路与东南亚相关国家铁路的合作。

D.近期,随着国家“十三五规划”的公布,引起了人们对相关国企改革、人口政策调整、深化改革开放等问题的重视。

 

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病。先抓典型的语病标志,比如两面词、判断词、并列动词;然后压缩句子,保留主干,看是否残缺、是否搭配。A成分残缺,缺宾语,“提出……计划/设想;”C语序不当,将“不仅缓解了两国之间的边境矛盾,增强了两国友好关系”,“而且深化了我国铁路与东南亚相关国家铁路合作。”位置互换,“不仅深化我国铁路与东南亚相关国家铁路合作,而且缓解了两国之间的边境矛盾,增强了两国友好关系”。D缺少主语,将“随着”删去。 【考点定位】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考生在解答此类题过程中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第一,语感检查法。辨析病句,可以依靠预估,一般说来,按习惯的说法觉得别扭的地方,常常是有语病的地方,病句类型中的搭配不当、语序不当、语义重复、句式杂糅都可用此法。;第二,主干枝叶法,按照先找句子主干,再看句子枝叶的步骤来确定病句,搭配不当、成分残缺都可以用此法。比如AD项,压缩主干后,就发现缺少宾语、主语。第三,类比检查法,就是仿造一个结构类似的句子同原句作比较,如果仿写句子有问题则说明原句不正确。第四逻辑分析法,就是从事理上分析句子,看概念的使用判断、推理是否得当,语句的前后顺序、句间关系是否合适,前后语句是否呼应等。第五,寻找标志法,就是抓住病句中一些明显的语音标志。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当国企背景的首汽集团高调亮相中国专车市场后,无论滴滴、Uber抑或神州都明白,那个传说中将于九月末出台的《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终于以一种奇特方式向这最大的几位玩家摊开了部分底牌。

B.近日,李嘉诚拟将长实地产在上海的地盘,以200亿元卖出。某网络刊出《别让李嘉诚跑了》一文,文章认为这是李嘉诚撤离中国,财富转移的又一佐证。李嘉诚亦由此前深受国人所喜爱而变得备受质疑。

C.重视青训工作的冰岛足球队杀进了2016年法国欧洲杯决赛圈,这对于世预赛严重受挫、洋主帅被喊下课的中国足球来说,冰岛足球的发展之路未尝不是一个很好的借鉴。

D.解决老百姓看病贵的问题,降低药品的价格和流通环节是关键。然而引人关注的是,“原研药”这一只在中国特有的品种却在降价中多次被若有若无地“忽略”了,是主管部门没看见,还是另有隐情?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我活到这把岁数,几十年的岁月代价,换取到唯一的知识就是,即使对于你的思想意识,每个人都不可能是自己的主宰,遑论主宰世界。

B.游走在弥漫着古朴气息的巷弄中,西塘的古镇情怀总会在某个未知的角落喷薄而出,恍如屋檐下几绺若隐若现的阳光那般醉人。

C.爸爸因为小时候差点让爆竹把眼睛毁掉,所以对放鞭炮这事心无旁骛。直到今年,他才被大家怂恿点了一挂鞭炮,瞬间爆炸声把他吓得跑出老远。

D.城市高楼林立,霓虹闪烁,而被遗忘的乡村人烟越来越少。曾经阡陌相连,鸡犬相闻,现在却是墙倒屋塌,十室九空,荒草与沙土掩盖了乡村曾有的热闹与繁盛。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李梦阳是家长口中说的“别人家的孩子”。虽说名字里面有个“聪”字,但孙聪的成绩实在有点愧对爸妈的期望。可李梦阳的妈妈总是会夸孙聪漂亮:“女孩嘛,读书也毕竟不是唯一的出路,相貌也起决定作用呢……”尽管谁都知道这句话是         ,可是孙聪还是蛮高兴的,她终于有比得过别人的方面了。

②汤显祖因为一篇言辞激烈的奏折,被一脚踹出了朝廷。尽管心生怨念,但他再也不敢像打了鸡血一般大骂明神宗了,《牡丹亭》就成了汤老先生针砭时弊、      的地方了。

花蕊夫人的一曲《宫词》:“”寒食清明小殿旁彩楼双夹斗鸡场。内人对御分明看先赌红罗被十床。”让我们看到了,即使如甄嬛般居住在深宫里的寂寞女子也并不总是勾心斗角,在皇宫花园           。有时,她们也会来一场真刀真枪的较量,不过是以红罗被为赌注。

A.含沙射影   指桑骂槐   暗箭伤人

B.指桑骂槐   含沙射影   暗箭伤人

C.指桑骂槐   暗箭伤人   含沙射影

D.暗箭伤人   含沙射影   指桑骂槐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从警26年来,牟清元一直坚守在加格达奇区最繁忙的一号交通岗,他忠于职守,情系百姓,曾为外地开发商寻找丢失在出租车上的包而       ,将巨款全部追回。

在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IH,很多科研人员正       地研究一种能够起到快速预防作用的实验性疫苗,希望它最终能够用于治疗和预防在西非爆发的埃博拉病毒。

广大建设者为解决宁南山区110万群众饮水难题而英勇奋战:在路上,他们___  _;隧洞里,他们泥浆襄身;梦境中,他们脑海萦绕的是旱区群众对水渴盼的眼神。

A.夜以继日 废寝忘食 披星戴月

B.夜以继日 披星戴月 废寝忘食

C.废寝忘食 披星戴月 夜以继日

D.废寝忘食 夜以继日 披星戴月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在心尖上雕刻的张爱玲

张爱玲作品里面有对女性命运的精妙体察,对世道人心的一语洞穿,加之与生俱来的骨子里的傲与冷,使读者仿佛五脏六腑变换了一个全新格式,如她的《倾城之恋》《红致瑰与白玫瑰》《金锁记》《沉香屑》,但它们似乎有些过于华丽,带有她年轻时代的色彩和底调。

长篇小说《十八春》才是她最好的作品。作品中的顾曼贞,永远穿着暗蓝旗袍,因为她姐姐曼璐蜕变为二流交际花的缘故,她这样的穿着多少有些自卫的意味。然而在沈世均眼里,她却是“纤细而坚强的,笼统的好”。世均回南京的家,曼贞在上海,他在南京的雨夜里想起她,“故乡就变成异乡了”。于是他忍不住一大早下了火车就来厂里,恰在门口遇见她。他急道:“曼贞,我有话对你说。”曼贞看他着急的样子,上下打量他,一连串猜测在她脑里闪过——他订婚了,他家里出了事,他辞职……他却道:“我有好些好些话要对你说。”

张爱玲的笔仿佛是有神灵指使的。事情越是千钧一发,她却越是漫不经意。这种千百年来世间男女所痴心的一桩事,若放在俗家笔下,不知要制造多少哆嗦、琐屑而无聊的语言幻像呢,并且还往往纠结于外围,深入不到内里。而她三言两语,全都着了精要,一下子呈现了事情的真相,直抵人内心深处最柔软的部分,仿佛是在人心尖上雕刻,如此的精妙、确切与传神。这样的工作,真非天才而不能。

《十八春》最要紧的好处还是作品的内在本身,它写出了人的命运由鲜亮变为黯淡之必然之无可奈何的宿命感,整部作品显得练达而老成。美的形式在技术上是可以复制的,它如叶片的暗影。叶子连结了枝蔓,枝蔓连结了枝条,枝条连结了枝干,许多根线条形成一个走势,顺着某一种逻辑秩序,终结于根脉核心。这核心才是真正令人触目惊心的,它必是赤裸的,也是坦率的,藏不住任何的秘密。它是关于一个人心目中的世界究竟是什么样子的,更有对人生世态的观念。它所展现的点滴零碎,都来自这里。如果作家对世界的理解是混乱的,由这个根脉核心抽条出的枝蔓花叶,也必定是繁复混乱、没有秩序的。

张爱玲偏偏让美好而干净的生命轨迹,经历灾难与泥沼。曼贞被姐姐囚禁而被姐夫玷污,生了孩子,却不得不为了孩子再回到灾难与泥沼里——在姐姐死后居然选择嫁给了姐夫。“她固然是带着一种自杀的心情。但死了倒也完了,然而生命却是比死更可怕的。生命可以无限止地发展下去,变得更坏,比当初想象中的不堪更加不堪。”我觉得她对世界的理解是悲观的,也有超现实的成分。她有着伤痛。也有着对世道人心的彻底失望。她为了保存着她的傲慢和尊严,只能选择孤独。以前很多人一提起张爱玲,就仿佛进入了戏剧情景,表情和腔调也立即被附魂了上海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风雅。

而对于她,人们似乎多觉其雅,而忽略其痛。一个孩子的天目,必定是因为痛苦才被打开的,这使她看见了世人所不察觉的隐性世界。张爱玲固然有着贵族血统,生活优裕,曾经快乐地在她母亲家的狼皮褥子上滚来滚去,听着客人们演话剧,唱英文歌。岂知后来的生活急转直下,母亲离开,只剩下她和弟弟跟着父亲生话。他们的生活是可以想见的。有钱也不行,不是钱的事。他们的裤腿永远短了一大截。冬天的鞋子进了水,脚肿胀得像一个面包。只是因为她对继母顶了嘴,她父亲的耳光便打过来。她只记得地的脸偏向左一边,又偏向右一边。他父亲甚至囚禁她半年,病了也不给医看。没心没肺的孩子或许慢慢把这忘了,偏偏她有的只是灵性,她是靠着灵性生长的,就只有把这苦痛储存了。那些整块吞咽的痛苦慢慢结了痂,内里的变化却永远地渗透到她的生活里。

那时候她心中的母亲,其实是一个虚幻的存在。母亲,除了是血脉之源,更是安全、温暖、爱之所在。但这些过早地离她远去了。我仿佛看见了她在繁花似锦的表层底下,求助而又无助地,爱又恨着她的生之源。这世间最艰难的悖论,她过早地面对了,也因此生发出对世界的悲剧感。她对心中那个叫做母亲的存在,只是心向往之,而永远地求之不得了。

(有删改)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文学作品的形式美可以复制,但其内在本身却是由作者对世界的理解、对人生世态的观念决定的,《十八春》所展现的内容支离破碎,这也与张爱玲对世界的理解的有关。

B.作者从张爱玲早期的人生经历与其作品的关系这一角度,以张爱玲一系列作品为例,揭示了她所经历的生活变故对其性情和作品的影响。

C.文学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性格情怀,往往有着作者现实人生的影子;张爱玲成长经历中的无助、苦痛,也自然会反映在她的一些作品中。

D.张爱玲的生活经历了由早期的“雅”到后来的“痛”的急转直下的人生变故,这世间最艰难的悖论使她过早地吞咽了人生的痛苦,也因此形成了她对世界的悲剧感。

E.仿佛是在人心尖上雕刻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强调张爱玲的作品文笔细腻、精妙、传神,能抓住精要,呈现真相,直抵人的内心深处,是一般文学家难以达到的。

2.作者为什么认为张爱玲最好的作品是《十八春》?请简要分析。

3.对于张爱玲,作者为什么说人们似乎觉其雅,而忽略其痛”?请简要分析。

4.文中阐述了张爱玲人生早期经历的痛苦和她事业上的成功之间的联系,有读者认为痛苦往往能助人成功。你是否赞同这观点?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