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百岁杨绛亦芳华 著名作家、翻译家杨绛年满百岁了。杨绛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百岁杨绛亦芳华

著名作家、翻译家杨绛年满百岁了。杨绛先生富有“老派”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和魅力。我们习惯说杨绛是“钱钟书夫人”,很少有人会想到几十年前,人们是以“杨绛的丈夫”来称呼钱钟书的。

上世纪40年代在上海,杨绛涉足剧本,始因《称心如意》一炮走红,继因《弄真成假》、《风絮》而声名大噪。直到钱钟书写出《围城》,这一局面才得到根本改观。但即使如此,在1945年,夏衍看了杨绛的剧作,顿觉耳目一新——“你们都捧钱钟书,我却要捧杨绛!”

1958年,年已47岁的杨绛下决心“偷空自学西班牙语”,从原文翻译《堂吉诃德》。她无师自通,锲而不舍地完成了这项庞巨的翻译工作。未完译稿历尽磨难,“黑稿子”在“文革”中“被没收、丢弃在废纸堆里”,“九死一生”,总算逃过劫难。1978 年4月,杨绛翻译的《堂 吉诃德》出版,同年6月,西班牙国王和王后访华;她应邀参加国宴,邓小平惊讶道:“《堂 吉诃德》是什么时候翻译的?”此事一言难尽,杨绛忙于和西班牙皇室握手,无暇细谈,只好答非所问:“今年出版的。”1986年10月,西班牙国王向75岁的杨绛颁授“十字勋章”,表彰她对传播西班牙文化所作的贡献。

其后,从《洗澡》、《干校六记》,到2003年出版回忆一家三口风雨生活的《我们仨》,到96岁成书《走到人生边上》,杨绛的作品一直深受读者的喜爱。

在许多朋友眼里,杨绛生活异常俭朴、为人低调。在杨绛先生住宅小区的几百户人家中,没有封闭阳台也没进行装修的,如今只有这一家。杨绛拒绝封起阳台:“为了坐在屋里能够看到一片蓝天。” 1977年春,钱钟书一家搬到此处新宅,这也是他人生中的最后居所。三十多年来,这是一个略显寂寞的地方,因为主人罕有的孤独;但它也不断迎来送往,因为主人稀世的分量。

“他们家不是一般的朴素啊!”很多人都为此感叹,素粉墙、水泥地,天花板上还有几个手印,据说,那是钱钟书活着时杨绛登着梯子换灯泡留下的。

家里一切都保持钱钟书在世时的旧样。客厅即书房,中间安放着一张大写字台,钱钟书过去坐这里,他走后杨绛继续在此伏案,坚韧地写出《我们仨》、《走到人生边上》等近作,百岁老人的她如今仍天天读书,笔耕不辍。

钱、杨二老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就酝酿将他们的全部稿费收入捐献给母校。奖学金给谁呢?给考上清华的贫寒子弟。叫什么名儿呢?绝不用自己的名字命名,就叫“好读书奖学金”。女儿钱瑗和丈夫钱钟书相继去世后,2001年9月7日,杨绛以全家三人的名义,与清华大学签订了《信托协议书》。当时捐献的现金是72万元;到了2008年8月,已累计到630万元;到了2010年春,已是800万元出头了。

她和钱钟书的低调,一度被人误读作清高、孤芳。黄永玉先生曾在一篇文章中披露:有权威人士年初二去拜年,钱家都在做事,放下事情去开门,来人说声“春节好”跨步正要进门,钱钟书只露出一隙门缝说:“谢谢!谢谢!我们很忙,谢谢!谢谢!”这让他很不高兴,说钱钟书伉俪不近人情。当然,更多的时候,这种拒绝别人的“苦差事”,还是由杨绛来做,她因此也自嘲是钱钟书的“拦路虎”。

在她自己,低调是自然而然的事。对待自己的作品,她也是如此。有一年,她的新著出版,出版社有意请她“出山”,召开作品研讨会。杨绛坦陈:“我把稿子交出去了,剩下怎么卖书的事情,就不是我该管的了。而且我只是一滴清水,不是肥皂水,不能吹泡泡,所以开不开研讨会——其实应该叫做检讨会,也不是我的事情。读过我书的人都可以提意见的。”她谢绝出席研讨会。

事实上,杨绛的低调,也隐含了她独特的人生智慧。杨绛深知,上苍不会让所有幸福集中到某一个人身上,要学会享受做一滴清水的快乐。

而今,自称已经走到了人生边缘的杨绛,愈加通透。她说:“年轻时曾和费孝通讨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不懂,有一天忽然明白了,时间跑,地球在转,即使同样的地点也没有一天是完全相同的。现在我也这样,感觉每一天都是新的。”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上世纪40年代,杨绛创作的《称心如意》等剧本的艺术成就和钱钟书先生的《围城》相比,还是要略逊一筹的。

B.杨绛凭借着非凡的毅力和聪颖,历经20年翻译并最终出版了《堂 吉诃德》这一外国鸿篇巨制,其面对磨难的隐忍与顽强,令人敬佩。

C.文中划线句表面上是以“居所”为陈述主体,实则是点明了居所的主人孤傲没有朋友却拥有着极高的文学成就和地位。

D.钱、杨二老酝酿设立的奖学金时“不用自己的名字命名”,杨绛以全家三人的名义与清华大学签订《信托协议书》,捐献巨额现金,都体现了杨绛淡泊的人生追求和充满大爱的人生境界。

E.本文通过对杨绛先生的治学、为人、处世等经历片段的记述,展现出了老一辈大师级学者们自强求索、勤勉钻研且低调淡泊的共同精神面貌。

(2)请简要概括杨绛才华横溢的具体体现。

(3)文章中说道,杨绛先生富有“老派”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和魅力,请结合全文内容,对这句话进行简要阐述。

(4)杨绛的低调,的确隐含了她独特的人生智慧,彰显着她所秉承的人生哲学,请结合文章内容和社会现实,谈谈你对这种“智慧”或“哲学”的理解。

 

(1)(5分)答D给3分,答B给2分,答E给1分,答A.C不给分。 (2)(6分)①早年涉足剧本时,成就远远超过、高于钱钟书先生,乃至于人们是以“杨绛的丈夫”来称呼钱钟书的。 ②通晓英、法两国语言的杨绛,从零开始,自学西班牙语,锲而不舍地完成了巨著《堂 吉诃德》的翻译工作,并因此受到西班牙国王的嘉奖。 ③她一直坚持着文学创作,直至96岁高龄还出版了《走到人生边上》,部部作品广受读者喜爱。 (3)(6分)杨绛先生富有“老派”中国知识分子的学术精神和魅力,具体表现在: ①钻研学问,刚强不屈,才华横溢,成就非凡。 ②生活节俭、崇尚简单,却热心公益、奖掖后学。 ③一生淡泊名利、低调处世,不善也不喜交际应酬,她就想安安静静写作,平平淡淡度日。 (4)(8分)答案示例 杨绛的答案示例 杨绛的人生智慧表现在远离世俗的干扰,专注于自己喜欢的事业,不在意名利权威,追求心灵的洁净,通透,对生活充满热爱。(有观点即可,不求全 2分)①杨绛摆脱不必要的名利层面的干扰和羁绊,追求真正的精神的奢华和灵魂的丰富,拒绝世俗迎来送往,潜心于自己喜欢的 事业。②新著出版,出版社有意请她“出山”,召开作品研讨会,她以“我只是一滴清水,不是肥皂水,不能吹泡泡”婉拒淡泊名利,超凡脱俗。③已到了人生边缘的杨绛,愈加通透。她感觉每一天都是新的?对生活充满热爱?,这便是她的人生智慧或人生哲学。(两点即可)(根据观点是否明确,论述是否合理,理由是否充分酌情给分,观点明确给2分,论述合理、理由充分,给4分。) 【解析】 (1)试题分析:A项原文“直到钱钟书写出《围城》,这一局面才得到根本改观”中是说杨绛当时在文坛名噪一时的局面得到改观,理解错误。C项“孤傲没有朋友”错误。E项“共同”在文中没有体现。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试题分析:“很少有人会想到几十年前,人们是以“杨绛的丈夫”来称呼钱钟书的。”此句总括杨绛早年的成就。另外翻译《堂·吉诃德》,后来写作《走到人生边上》、《我们仨》等,都是其才华横溢的表现。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试题分析: 解答本题先要弄清“老派”知识分子的魅力指什么。这一点文中虽然没有明确指出来,但从杨绛的为人可以归纳出来。她“偷空自学西班牙语”,坚持写作到九十六岁,可见其对事业的执着。再从其生活中对等权贵人士的态度,生活条件等的介绍可以看出其淡泊名利,生活俭朴的特点。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试题分析:先要理解杨绛的人生智慧的内容,从文中可归纳出主要内容为:淡泊名利,远离世俗。这种人生态度应该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谈自己的看法时可以结合现实,谈谈这种人生态度的积极意义。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陶渊明在《归园田居》中描写乡村常见声音的句子是                            

(2)曹操在《短歌行》中引用《诗经》的句子,用女子对男子的思念比喻作者渴慕贤才的句子是                       

(3)《氓》中多处运用比兴手法,其中,                      借写叶子的鲜嫩来表现女主人公的年轻貌美。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

初见嵩山  张耒

年来鞍马困尘埃,赖有青山豁我怀。

日暮北风吹雨去,数峰清瘦出云来。

[注] 张耒:北宋诗人,苏门四学士之一,因受苏轼牵连,累遭贬谪。

1.“数峰清瘦出云来”中的“清瘦”和“出”字用的非常好,请选择其中一个加以赏析。

2.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题。

辛弃疾幼安,齐之历城人。少师蔡伯坚,与党怀英同学,号辛、党。始筮仕,决以蓍①,怀英遇“坎” ②,因留事金,弃疾得“离”,遂决意南归。

金主亮死,中原豪杰并起。耿京聚兵山东,称天平节度使,节制山东、河北忠义军马,弃疾为掌书记,即劝京决策南向。僧义端者,喜谈兵,弃疾间与之游。及在京军中,义端亦聚众千余,说下之,使隶京。义端一夕窃印以逃,京大怒,欲杀弃疾,弃疾曰:“丐我三日期,不获,就死未晚。”揣僧必以虚实奔告金帅,急追获之。义端曰:“我识君真相,乃青兕也,力能杀人,幸勿杀我。”弃疾斩其首归报,京益壮之。

绍兴三十二年,京令弃疾奉表归宋,高宗劳师建康,召见,嘉纳之,授承务郎、天平节度掌书记,并以节使印告召京。会张安国、邵进已杀京降金,弃疾还至海州,与众谋曰:“我缘主帅来归朝,不期事变,何以复命?”乃约统制王世隆及忠义人马全福等径趋金营,安国方与金将酣饮,即众中缚之以归,金将追之不及。献俘行在,斩安国于市。

乾道四年,通判建康府。六年,孝宗召对延和殿。时虞允文当国,帝锐意恢复,弃疾因论南北形势及三国、晋、汉人才,持论劲直,不为迎合。作《美芹十论》献于朝,言逆顺之理,消长之势,技之长短,地之要害,甚备,以讲和方定,议不行。迁司农寺主簿,出知滁州。辟江东安抚司参议官,留守叶衡雅重之。衡入相,力荐弃疾慷慨有大略。召见,仓部郎官。

寻知潭州兼湖南安抚。盗连起湖湘,弃疾悉讨平之。遂奏疏曰:“今朝廷清明,比年李金、赖文政、陈子明、陈峒相继窃发,皆能一呼啸聚千百,杀掠吏民,死且不顾,至烦大兵翦灭。田野之民,郡以聚敛害之,县以科率害之,吏以乞取害之,豪民以兼并害之,盗贼以剽夺害之,民不为盗,去将安之?夫民为国本,而贪吏迫使为盗。欲望陛下深思致盗之由,讲求弭盗之术,无徒恃平盗之兵。诏奖谕之。

[注] 蓍(shī):一种草。古人用来占卜。坎、离:均为卦名。坎在八卦中的方位为北方,离为南方。掌书记:节度使的属官,掌管文书笺奏,亦可参议军务。青兕(sì):传说为太上老君的坐骑。兕:犀牛一类的野兽。

1.对下列句中加横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少蔡伯坚                  师:以……为师

B.弃疾间与之                游:游玩

C.我三日期,不获就死未晚    丐:给予,给

D.张安国、邵进已杀京降金   恰逢,正赶上

2.下列对文中加横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

A.古代男子有名有字,名是出生后不久父亲起的,字是二十岁举行冠礼后起的。

B.绍兴”是南宋高宗皇帝赵构的年号,年号是我国封建王朝帝王用来纪年的一种名称。

C.“迁”是表示中国古代官吏调动、升贬的常用词语。一般情况下,用“左迁”来表示升官。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辛弃疾年轻时师从蔡伯坚,与党怀英一起学习,他曾经占卜自己的仕途,自己得“离”卦,于是决定南归。

B.偷窃耿京大印而逃的义端,是在辛弃疾劝说下才投靠耿京的.所以耿京迁怒于辛弃疾。弃疾斩其首归报。耿京的队伍就更加壮大了。

C.辛弃疾写《美芹十沦》等文的起因是孝宗帝在恢复中原问题上态度坚决,但因为朝廷与金主讲和刚成定局,所以他的建议不被实行。

D.盗贼连起,辛弃疾在全部铲平了匪患之后。上书朝廷,分析盗贼起因,因此受到了皇上的褒奖。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我缘主帅来归朝,不期事变,何以复命?

(2)民不为盗,去将安之?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文言句式特点与例句相同的一项(   )

例句:  不吾知其亦已兮

A.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   B.为仲卿母所遣

C亦自缢于庭树。          D高余冠之岌岌兮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横线词语的活用现象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范增数项王

A.常以身蔽沛公       B.君安与项伯有?”

C沛公霸上          D.吾得事之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