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诗有比其他文学样式更...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诗有比其他文学样式更精美、隽永的语言,                       

①诗的美应该是内在的美、本质的美;

②或描绘动人的场景,或抒发美好的情感;

③但是诗的美却不是靠华丽辞藻装饰起来的;

④而不应该是浮艳的美、矫饰的美;

⑤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美;

⑥华丽辞藻的组合不一定是诗;

A.①⑤④②③⑥   B.②③⑥①⑤④   C.③⑥①⑤②④   D.②⑤③④①⑥

 

B 【解析】 试题分析:这类题目首先要通观原文,了解大概内容,然后默读所给各句子,找出句中的关联词、人称代词、指示代词,关注句首和句尾。关联词常常成对出现,代词出现前前面一定要出现此人或事物,而句首和句尾应该是一致的。本题除关注以上注意点,还要关注标点符号。首句从句号可得出需要关注“比其他文学样式”,选②。分析以下几句,着重关注转折词,“但是”“而”。理清句意即可。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主权对我们看得更重些,原因就因为中国历史上曾多次遭受外敌入侵。中国人民对国家主权和安全面临的外部威胁往往最为敏感。

B.济青铁路建成以后,将实现自红岛站1小时到达济南,3小时内直通京沪的目标,红岛经济区将一跃成为山东半岛最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

C.2012年访美的习近平作为国家副主席,我有幸见到了他。习近平是一个非常好的倾听者,很注重听取各方解决问题的看法

D.英国科学家近日在一个新发现的星系中央,找到一个超大型黑洞违反现有星系演化及黑洞行为理论,这个黑洞较同等星系一般可能出现的黑洞大30倍。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我们和鸿利集团的这次谈判已经陷入僵局,究其根源无非是双方缺乏共同利益,正可谓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所为不同。

B.安倍晋三这次长达八天的国事访问,是美日战略合作上的一次重大突破。这次突破已是图穷匕见,其战略意图明显剑指中国。

C.自古以来,成大事的人,必要有大胸襟、大抱负、大情怀,要敢于挑战未知,要敢于面对困难,要敢于中流击楫

D.“反水货客”不过是幌子,项庄舞剑背后之意在于激化两地矛盾、搞乱香港秩序,乱中谋取不可告人的政治私利

 

查看答案

下列各项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廖廓       竟争       骨髓       悠长       篱墙

B.丁香       凄清       浮藻       竹蒿       班斓

C.扭怩       冰屑       沧茫       偏袒       卑鄙

D.婚姻       奈何       白璧       封侯       竖子

 

查看答案

下列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A.百舸(gě)    寂寥(liào)    彷(páng)徨   惆怅(chàng)

B.方遒(qiú)   颓圮(pǐ)      瓦菲(fēi)     青荇(xìng)

C.浪遏(è)       浮藻(zǎo)     长篙(gāo)     漫溯(shuò)

D.虔(qiān)诚    忸怩(ní)      深邃(suì)     团箕(qí)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后面的题

叶圣陶在四川

佚名

1940年初夏,叶圣陶来到成都,在四川省教育厅教育科学馆工作。他白天去办公,晚上教儿女们写写文章。常常在晚饭之后,把油灯移到桌子中央,至善、至美、至诚就凑着光亮,认真地听父亲讲解。有时候,儿女们也和父亲热烈讨论。他们每人每星期交一篇文章。叶圣陶一向主张作文要说自己的话,要写自己的真情实感,对儿女们的作文,他也从来不出题目,随他们写去。这也是他们一天中最感兴味的时刻。叶圣陶一边看他们的文章,一边问:“这儿多了些什么?这儿少了些什么?能不能换一个比较恰当的词儿?把词儿调动一下,把句式改变一下,是不是好些?”遇到看不明白的地方,他就问孩子们:“原来是怎么想的?到底想清楚了没有?为什么表达不出来?怎样才能把要说的意思说明白?”他问得十分仔细,简直就是严格的考试,同时也是生动活泼的考试。孩子们都乐意参加这样的考试。

但是,对于叶圣陶,到了成都以后,使他格外高兴的事,却要算和朱自清的朝夕相见了。几十年来,这两位作家亲似手足。朱自清曾写过《我所见的叶圣陶》《叶圣陶的短篇小说》等文章。1931年8月,朱自清由北平动身访问欧洲,就是在叶圣陶鼓动下,才写出了《欧游杂记》的。朱自清在这本书的“自序”里,曾提到叶圣陶帮助“设计”、“题字”、“校对”等。叶圣陶曾写过《与佩弦》的散文,讲述他们之间的友情:

促膝谈心,随兴趣之所至,时而上天,时而入地时而论书,时而评画时而纵谈时局,品鉴人伦时而剖析玄理,密诉衷曲……可谓随意之极致了。这当儿,名誉之心是没有的,利益的心是没有的,顾忌欺诳等心也都没有,只为着看出内心而说话,说其不得不说。其味甘而永,无所不领会,真可说彼此“如见其肺肝然”的。

现在,很难得他们同处一地,又在一起工作,还先后合编了《精读指导举偶》和《略读指导举偶》,作为中学生学习国文的课外读物,列入“四川省教育科学馆丛书”出版。

为了浇灌《中学生》这块抗战时期青年的精神家园,叶圣陶1945年9月离开成都到重庆,住在螃蟹井开明书店那个局促的小楼上。看稿编辑,和作者、读者书信联系,甚至校对都由他自己动手。他热情、认真、宽容,一心一意为作者和读者服务。来稿只要有可用之处,他就诚恳地提出修改意见。赵景深在《文心剪影》里说:“他的复信措词谦抑,字迹圆润丰满,正显出他那谦和而又诚实的心”正如当年他主编《小说月报》曾精心培育了一大批后来成为新文学史上的著名作家时那样。他那公而忘私的精神和工作态度,给予年轻一代的教育、鼓舞的力量是无法估量的。当时《中学生》杂志一位年轻编辑后来回忆说:“他是实际的教育家,但不是取教训态度的老师,而是取辅导态度的顾问……他是热忱的事业家,在编辑部不是做官当老爷,而是脚踏实地、以身作则,放手让青年编辑在实践中锻炼,有合理的建议欣然采纳,对可用的稿件热诚支持,有忽略的地方及时提醒,有弄错的地方予以纠正。”这就是真正的教育者的榜样。在他身上似乎更多的是儒家思想,从他为自己的儿女取名至善、至美、至诚可以看出,他追求的是一种多么崇高的境界。但是,他又能把握时代的潮流而有所取舍,不断前进。

1.下列对传记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A.正是在叶圣陶的鼓动与热心帮助下,1931年8月朱自清才由北平动身访问欧洲,并写出了散文集《欧游杂记》。

B.列入“四川省教育科学馆丛书”的《精读指导举偶》和《略读指导举偶》,是叶圣陶和朱自清合编的中学生课外读本。

C.正如当年的《小说月报》那样,《中学生》这块抗战时期青年的精神家园,也曾培育了一大批新文学史上的著名作家。

D.从叶圣陶为他的儿女取名为至善、至美、至诚,我们可以看出他追求真善美、憎恶假恶丑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观。

E.本文通过描写叶圣陶指导儿女们写作、编《中学生》杂志等事迹,勾勒了一位可亲可敬、踏实认真的教育家形象。

2.叶圣陶指导儿女们写作有什么特点?他对儿女们的作文又是从哪些方面评议的?请结合原文概括回答。

3.和朱自清见面,叶圣陶为什么会感到“格外高兴”?他们谈心时为什么能达到“随意之极致”?请简要分析。

4.叶圣陶晚年曾用“得失塞翁马,襟怀孺子牛”来自勉。依据传记内容,探究文中哪一方面已经体现了叶圣陶的“孺子牛”襟怀。请简要论述。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