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燕将录 【唐】杜牧 谭忠者,绛人也。忠豪健喜兵,燕...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

燕将录

【唐】杜牧

谭忠者,绛人也。忠豪健喜兵,燕牧刘济与二千人,障白狼口。元和五年,中黄门出禁兵伐赵,魏牧田季安曰:“赵诚虏,魏亦虏矣,计为之何?”其徒言曰:“愿借骑五千以除君忧。”季安大呼曰:“壮夫哉!兵决出。”

忠其时为燕使魏,知其谋,乃入谓季安曰:“某之谋,是天下之兵也。何者?往年王师算不失一,是相臣之谋。今王师越魏伐赵,不使耆臣宿将专付中臣,不输天下之甲而多出禁甲,君知谁为之谋?此乃天子自为之谋,欲将夸服于臣下也。今若师未赵,而先碎于魏,是上之谋反不如下,且能不耻天下乎!既耻且怒,于是仗猛将,练精兵,毕力再举涉河。鉴前之败必不越魏而伐赵校罪轻重必不先赵而后魏是上不上下不下当魏而来也。”季安曰:“然则若之何?”忠曰:“王师入魏,君厚犒之。于是悉甲压境,号曰伐赵,则可阴遗赵人书曰:‘魏若伐赵,则河北义士谓魏卖友;魏若赵,则河南忠臣谓魏反君。卖友反君之名,魏不忍受。执事若能遗魏一城,魏得持之奏捷天子,以为符信。此乃使魏北得以奉赵,西得以为臣。于赵为角尖之耗,于魏获不世之利,执事岂能无意于赵乎?’”季安遂用忠之谋,与赵阴计,得其堂阳。

忠归燕,谋欲激燕伐赵,会刘济合诸将曰:“天子知我怨赵,今命我伐之,赵亦必大备我。伐与不伐孰利?”忠疾对曰:“天子终不使我伐赵,赵亦不备燕。”使人视赵,果不备燕。后一日,诏果来,曰:“燕南有赵,北有胡。燕其为予谨护北疆,勿使予复挂胡忧,而得专心于赵。”刘济乃曰:“如子断矣,何以知之?”忠曰:“潞牧卢从史外亲燕,内实忌之;外绝赵,内实与之。此为赵画曰:燕以赵为障,虽怨赵,必不残赵,必不为备,一且示赵不敢抗燕,二且使燕获疑天子。赵人既不备燕,潞人则走告于天子,曰:燕厚怨赵,今赵见伐而不备燕,是燕反与赵也。此所以知天子终不使君伐赵,赵亦必不备燕。”刘济曰:“今则奈何?”忠曰:“燕孕怨于赵,天下无不知,今天子伐赵,君坐全燕之甲,一人未济易水。是燕贮忠义之心,卒染私赵之口,不德于赵人,恶声徒嘈嘈於天下耳。唯君熟思之。”济乃自将七万人南伐赵。

(选自《樊川文集》,有删改)

【注】①燕和下文的赵、魏、潞均指当时割据一方的藩镇,燕牧、魏牧、潞牧分别指所在藩镇的节度使。②中黄门:此处指宦官。
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某之谋,是天下之兵也        引:引来

B.今若师未                  叩:攻打

C.魏若赵,则河南忠臣谓反君    与:帮助

D.信如子断矣,何以知之          信:相信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不使耆臣宿将专付中臣       未有封侯之赏,听细说

B.且能不耻天下乎             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赵者

C.使人视赵,果不备燕         不如善遇之

D.不德于赵人                 生孩六月,慈父
3.文中画线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鉴前之败/必不越魏/而伐赵校罪轻重/必不先赵而后魏/是上不上/下不下/当魏而来也

B.鉴前之败/必不越魏而伐赵/校罪轻重/必不先赵而后魏/是上不上/下不下/ 当魏而来也

C.鉴前之败/必不越魏而伐赵/校罪轻重/必不先赵而后魏是/上不上/下不下/当魏而来也

D.鉴前之败/必不越魏/而伐赵校罪轻重/必不先赵而后魏是/上不上/下不下/当魏而来也

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是杜牧为燕镇部将谭忠写的一篇传记,文章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唐王朝藩镇割据严重,藩镇之间、藩镇与朝廷之间争战不休的社会现实。

B.朝廷从全国各地征调军队越过魏镇去攻打赵镇,魏镇节度使田季安想趁机起兵拦击朝廷军队,谭忠认为此举不妥,并提出两全之策帮助魏镇摆脱危机。

C.谭忠回到燕镇后,想让刘济出兵讨伐赵镇。他分析说,皇上要讨伐赵镇,而燕镇不出兵协助的话,会让心怀忠义的燕镇背上偏袒赵镇的恶名。

D.面对错综复杂的形势,谭忠始终注意维护与朝廷的关系。作者对谭忠的言行虽然没有作出直接评价,但行文中还是透露出对他的肯定之意。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执事若能遗魏一城,魏得持之奏捷天子,以为符信。此乃使魏北得以奉赵,西得以为臣。

燕其为予谨护北疆,勿使予复挂胡忧,而得专心于赵。

 

1.D 2.A 3.B 4.B 5.(1)您如果能送给魏镇一座城池,魏镇能够拿此城向皇上报捷,把这座城池作为报捷的凭据。这样就使得魏镇在北面能够(继续)侍候赵镇,在西面能够(继续)做朝廷之臣。(2)燕镇一定要替我小心谨慎地守护北部边境,不要让我再牵挂胡人(方面)的忧患,而能够在赵镇方面集中精力(集中精力对付赵镇)。 【解析】 1. 试题分析:信:的确,实在。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文言实词的考核一直是文言文阅读重点考核的内容,考的词语一般在课本中没有出现,要求学生根据文意进行推断,答题时注意分析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如此题的选项D“信”解释为“相信”不合文意,还要注意近几年文言实词错误选项经常出现“以今释古”的例子,如此题“信”就用现在的意思“相信”解释,文言词语大部分对应的是现代汉语的一个词语,但也有词义转移的现象,答题时应该重点注意。 2. 试题分析:而:表转折,但是;于:介词,表被动/介词,引出动作对象;因:于是,就/趁机;见:表被动/相当于“我”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文言虚词的考核一直是山东卷必考的题目,注意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命题的方式一般为课本一个句子,文本一个句子,首先明确课本句子中的意义和用法,然后把它带到文本的句子中去,看是否得当,解释的是否通顺,即所谓的代入法。此题选项A中“而”应解释为“却”,代入前面的句子不通顺,可以判断二者不同。 3. 试题分析:鉴前之败,必不越魏而伐赵,校罪轻重,必不先赵而后魏,是上不上,下不下,当魏而来也 【考点定位】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文言断句的题目,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这是基础,一般考核较少,一般集中在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的充当的成分,答题时注意选项的对比,然后结合文意进行分析。此题“鉴前之败,必不越魏而伐赵(和前面并列,不做后句的主语),校罪轻重,必不先赵而后魏,是(做后句主语,放到前句结束不通)上不上,下不下,当魏而来也” 4. 试题分析:“从全国各地征调军队”错,参见原文“中黄门出禁兵伐赵”“不输天下之甲而多出禁甲”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是文言文必考的题目,错误选项的设置多以人物、事件、时间、地点的错位为重点,答题时注意分析选项涉及到的上下文,注意核实这些情节,如此题选项B由原文“中黄门出禁兵伐赵”“不输天下之甲而多出禁甲”可见“从全国各地征调军队”系事件错误。 5. 试题分析:得分关键点:(1)执事、遗、奏捷天子、以为、得以;(2)其、为、挂。 【考点定位】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考的必考的内容,文言文的翻译注意直译,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如此题中的“执事”“遗”“奏捷天子”“以为”“得以”“其”“为”“挂”等词语的落实。翻译完之后一定要注意对句子进行必要的整理,使句意通顺。建议翻译时打草稿。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初期的书法只是作为一种记事手段,但古代许多信札、碑文、书稿等,现在看来大都是很好的书法作品。我们今天考察茶的起源、发展等情况,除了从茶的物种、历史和社会学等角度出发外,历史遗留下来的书法作品也可作为难得的一手资料。

一般认为,唐代之前均以“荼”字表示茶,所以对“荼”字,茶文化研究者总是抱着浓厚的兴趣去探讨、研究。目前看来,“荼”字字形的较早遗迹,是在古玺印中。唐代是书法艺术盛行时期,也是茶叶生产的发展时期。书法中有关茶的记载也逐渐增多,有代表性的是唐代著名的狂草书家怀素和尚的《苦笋帖》。这是一幅信札,上曰“苦笋及茗异常佳,乃可径来,怀素上。”全帖虽只十四字,但通篇章法气韵生动,从中可以看出怀素对茶的渴望。茶文化的杰出贡献者“茶圣”陆羽所作的《僧怀素传》,有几段是记述怀素、颜真卿等讨论书法艺术的言语。其中颜真卿与怀素所言“屋漏痕”“壁折之路”等比喻,启迪了后来书家对运笔妙法的领悟,至今为书法家津津乐道,对书法创作和理论产生了重大影响。陆羽在另一篇《论徐颜二家书》,认为学书应重神似,而不应为外表形态所囿,持论颇有见地。纵观陆羽一生的成就当推《茶经》为首,我们也可认为陆羽还是一位有造诣的书论家。

在中国茶文化和书法史上,宋代都是极为重要的时代,可谓茶人迭出,书家群起。茶叶饮用由实用走向艺术化,书法从重法走向尚意。不少茶叶专家也是书法名家,有代表性的是“宋四家”之一的蔡襄。他一生好茶,作书必以茶为伴,任福建路转运使时,改进了制茶工艺,采用更为细嫩的原料,制成精美细巧、价值黄金的小龙团。欧阳修在《龙茶录后序》中说“仁宗尤所珍惜,虽辅相之臣,未尝辄赐。”其珍贵程度可见一斑。蔡襄不仅在制茶实践上有独到之处,而且有一部影响甚大的理论著作《茶录》。《茶录》是对《茶经》的发展,且是一幅有名的书迹佳作,历代书家多有妙赞。此外,蔡襄还有《北苑十咏》《精茶贴》等有关茶的书迹传世。

唐宋以后,茶与书法的关系更为密切,有关茶叶内容的作品也日益增多。流传至今的佳品有苏东坡的《一夜帖》、米芾的《苕溪诗》、郑燮的《竹枝词》、汪巢林的《幼孚斋中试泾县茶》等等。其中有的作品是在品茶之际创作出来的,近代的佳品则更多了。

(节选自《生活百科》岚韵的《茶与书法》,有删改)
1. 下列对本文主旨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历代遗留下来的书法作品可作为我们考察茶的起源、发展等情况的一手资料。

B唐、宋是书法艺术盛行与重要的发展时期,也是茶叶文化的发展与关键时期。

C茶文化研究者对书法名家品茶之际创作书法作品,有浓厚的探讨、研究兴趣。

D唐宋以后,茶与书法的关系更为密切,茶叶专家同时是书法名家的日益增多。
2.根据文章下列不属于中国“茶文化”体现的一项是

A唐画《调琴啜茗图卷》中画有主人端坐倾听琴音、仆人送茶茗的内容,整个画面表现出唐代贵族妇女悠闲自得的情态。

B陆游的七律《临安春雨初霁》中有“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的诗句,体现了作者对茶与书法美的欣赏。

C明朝禁止茶叶私自出关,用中原地区的茶叶来交换西蕃地区的马匹,驸马欧阳伦因“数遣私人贩茶出境”牟利而被赐死。

D清朝时,凡是营业性的戏剧演出场所,一般统称之为“茶园”或“茶楼”,人们边喝茶边听戏,其乐融融。
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苦笋帖》章法气韵生动,表达了怀素对茶的渴望,是书法中有茶记载的代表作品。

B《僧怀素传》中颜真卿与怀素所言“屋漏痕”等比喻,对书法创作和理论影响重大。

C蔡襄在著作《茶录》中表达了“茶叶饮用从实用走向艺术化、书法从重法走向尚意”的主张。

D《一夜帖》《苕溪诗》《竹枝词》等有茶叶内容的书法作品流传至今,成为了佳品。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大型谍战剧《伪装者》自在湖南卫视热播以来,不少女粉丝的心被剧中人物“明台”的扮演者胡歌俘获。

B.为提升公众对暗物质卫星的关注度,激发全国民众对空间科学的兴趣和热爱,中国科学院主办了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征名活动。

C.南昌西汉海昏侯墓考古发掘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是我国迄今考古发现保存最好、结构最完整、拥有最完备祭祀体系的西汉列侯墓园。

D.中华传统文化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变异性,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制约着今天的中国人,为我们开创新文化奠定历史的根据和现实的基础。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今年国庆长假期间,有网友爆料称,自己在长沙遭遇“天价白开水”事件,华西都市报记者几经联系前往求证,可涉事饭店经理       ,拒不回应。

②反腐倡廉史诗电影《第一大案》在郑州开拍,对于影迷们关注的刘青山、张子善是如何交代罪行的细节,影片发言人      

③记者暗访违规冻肉被肉食加工人员围殴,据了解,目前,很多问题猪肉流入广东,利益相关方也对此      

A.三缄其口  守口如瓶  讳莫如深           B.三缄其口  讳莫如深  守口如瓶

C.讳莫如深  守口如瓶  三缄其口           D.守口如瓶  三缄其口  讳莫如深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题。

谁都知道陕北是历史上的兵家纷争之地,以至/以致各个朝代兴修的古道纵横交错。眼前这个文安驿竟是西魏大统年间所治,如今望去大约占地一百多亩,古时是有城墙围堰的,而今只剩下断壁残垣了。但不知何时树立/竖立的一道浓缩陕北风情的石质牌坊,宽宽阔阔地立在古道北侧,一眼望去就知道里面当是一处古风荡漾的老地方。果然,穿过牌坊就见有层层叠叠的窑洞顺坡而造,        。但仔细观察你会发现,那一孔孔窑洞的式样略有差异,有的伸出齐齐的前檐,似将关中民居掖进了黄土崖,有如游牧风俗与农耕文化的精妙结合;有的压嵌着层层石板,粗糙而不失规整泛/闪着比黄土还硬朗的色泽;       墩墩实实而一丝不苟,纵横的纹路且把富足展现;有的是平地起窑,有意将屋顶盖成拱形,以抒发古驿人对传统民居的执著情感。
1.文中加点的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围堰   断壁残垣               B.前檐   古风荡漾

C.粗糙   层层叠叠               D.规整   墩墩实实
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以至  树立      B.以致  竖立 

C.以致  树立      D.以至  竖立 
3.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陕北独有的风韵悄悄张扬着  有的是青石砌就的门脸

B.悄悄张扬着陕北独有的风韵  门脸有的是青石砌就的

C.悄悄张扬着陕北独有的风韵  有的是青石砌就的门脸

D.陕北独有的风韵悄悄张扬着  门脸有的是青石砌就的

 

查看答案

作文

“微信抢红包”很多人喜欢玩,老师因为上课给学生发微信红包,是个稀罕事。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焦世奇的这个“新招”,让学生没有一个翘课,课堂气氛活跃。而且,他的班级,师生关系好到爆表,他担任班主任的班级,很多学生叫他“老大”。

对此,网友们议论纷纷,褒贬不一,你对此有何看法?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