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山上的寺庙里有尊大理石做的...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山上的寺庙里有尊大理石做的佛像,地下铺着大理石的地板,人们每天都踩着地板来拜这个佛像地板不服气,说:“喂,咱们都是一个山开采出来的石头,为什么每天踩着我来拜你呢?这不公平啊!”佛像平静地说:“是啊,我们是一个山的石头开采出来的,可你在出山时只被人简单地劈成四方块,而我却忍受了多年反复雕琢的痛苦上帝其实是很公平的”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痛苦是一笔财富 河蚌在沙子的打磨下,孕育出美丽的珍珠;黏土在烈火的焚烧下,造就了精美的瓷器;岩石在锤子的雕琢中,铸成了绝妙的雕塑由此看来,痛苦是一笔财富 痛苦能让人坚强家境贫寒,养母卧病在床,是孟佩杰生活最真实的写照然而,她却以一副坚强的肩膀支撑起这个家她悉心照料养母,刻苦学习,做兼职挣钱……在镜头前,她灿烂地笑着,无人不为她的坚强感动诚如著名的诗人顾城所说,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家庭灾难的痛苦不但没有阻挡孟佩杰走向快乐的脚步,反而打磨出她坚强的品质由此看来,痛苦不正是一笔财富吗? 痛苦能让人乐观作为阿里巴巴的CEO,马云今日今时的生活算是风生水起他调侃自己是被上帝遗忘的苹果刚毕业那会,马云和他的同学去应聘保安,所去的人中只有他没被录取,此后他又经历种种失利不幸的痛苦并没有让他放弃自己,反而使他养成了一种乐观的心态而今当你看到马云笑谈生活从容自如,你不得不为他的乐观叹服然而,这一切,却都是由痛苦炼成的由此看来,痛苦不正是一笔财富吗? 痛苦能让人省悟台湾著名画家几米曾罹患骨癌,他在刚得知这个噩耗时也曾灰心丧气,万念俱灭漫长而痛苦的治疗时光使他开始省悟人生,对苦难的折磨有了别样的理解五年后,他的绘画风格大为改变,空灵的画风让人顿生喜爱他说:所有的悲伤,总会留下一丝欢乐的线索;所有的遗憾,总会留下一处完美的角落;我在冰封的海底,寻找希望的缺口,却又在惊醒时瞥见绝美的阳光如此意味深长的省悟全来自他曾经历过的痛苦由此看来,痛苦不正是一笔财富吗? 风靡文坛的作家郭敬明曾说:我们永远都在崇拜那些金光闪闪的人,我们永远都觉得他们像神祗一样存在,他们用强大而又无可抗拒的魅力征服着整个世界,但是我们永远无法知道,他们经历了多少苦难,才换得闪亮人生那些在痛苦中挣扎的人们,付出了他们的所有,才换得今日,正像那尊佛像一样曾忍受多年雕琢的痛苦才赢得人们的顶礼膜拜 痛苦是一笔财富,愿你我能在痛苦中涅槃重生,浴火腾飞,蜕变出华美的自己! 点评:“痛苦是一笔财富”,文章立意紧扣材料,观点鲜明突出;“痛苦能让人坚强”,“ 痛苦能让人乐观”,“ 痛苦能让人省悟”,三个分论点领起三个层次的论述,且与中心论点紧密相扣,珠联璧合;用郭敬明的话深入阐释,巧妙点出文题材料,并以极富抒情的句子结束全篇,极易激起读者的共鸣全文结构严谨,行文流畅,表达自如,表现出较深厚的文化积淀 雕琢·膜拜 河蚌因忍受了无数沙石与风浪的磨砺,才有了熠熠生辉的珍珠;雄鹰因遭受了无数次跌落悬崖的痛苦,才展示了翱翔蓝天的风采;佛像因忍受了多年反复雕琢的痛苦,才赢得众人的顶礼膜拜材料中的地板必须懂得:不必抱怨上天的不公,不必羡慕别人的成功,惟经无数次雕琢,方能获得万众膜拜 “玉不琢,不成器”,悠悠千年往事,正告诉我们这一至理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成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越王勾践甘愿沦为吴王夫差的阶下囚,忍受着巨大的屈辱对于他来说,这就是一种“雕琢”只有这样,他才能有朝一日势如破竹“雕琢”之痛谁知道,唯有那颗必胜的心能够感受到,卧薪尝胆之苦谁明白,唯有那坚定的心能够品尝到长久的雕琢之痛已过,快乐必将来临,越王以无可抵挡的气势破吴归,赢来了彻底的胜利,赢得无数人的膜拜“战士还家尽锦衣”,其时的盛况和兴奋不言而喻! “不经风雨不见彩虹”,现实生活的实例,无不证明了这一点。 林书豪,曾是球场上的打酱油者,不被人重视,颇有怀才不遇之感,偶有一次队友因伤缺席比赛,他才有机会作为板凳队员登场他在场上大展身手,在篮球场上刮起了一股“林旋风”,一飞冲天林书豪的成功在于“忍受多年反复雕琢的痛苦”当别人休息时,他正在球场上不辞劳苦的坚持训练,无论严寒酷暑,他都坚持不懈他坚信“苦心人,天不负”,经历雕琢方成大器,最终,他战胜了自己,获得膜拜,赢来了风雨后的彩虹。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无不是忍受多年反复雕琢的痛苦才功成名就,名垂青史,流芳百世 不必羡慕别人的锋芒,因为你只看到别人雕琢后得到的膜拜,而未见其忍受过的雕琢之痛;不必抱怨上天的不公,因为有付出才会有收获,经磨历难才能成就辉煌 作为中学生的我们,更应该明白雕琢是赢得膜拜的前提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我们最终会让众人惊叹,这就是雕琢之功,这就是破茧成蝶,这就是凤凰涅磐! 点评:以“雕琢”与“膜拜”两个词语拟题,暗含二者之间的哲理,紧扣了所给材料的要义以越王勾践与林书豪的实例论述雕琢与膜拜的关系,一古一今,一中一外,具有典型意义,论证很有力量用排比句引入话题,用引用导入例证,用极具鼓动性的话语阐释结篇,可见作者写作基本功的扎实。 上帝其实很公平 石板抱怨上帝不公平,因为同是一座山上开采出来的石头,人们每天却踩着它膜拜佛像然而佛像却不这样认为:“我们是从一个山出来的石头,可你在出山时只被简单劈成四方块,而我却忍受多年反复雕琢的痛苦上帝其实是很公平的” 佛像的话颇耐人深思回顾历史,正视现实,人们无不感叹:上帝确实很公平! 大宋爱国将领岳飞,主张抗金,身披战甲,奋勇杀敌他带领的岳家军军纪严明,雷厉风行,深受百姓爱戴在那个狼烟四起的年代,岳飞是一个神一样的存在,因为有了他,宋民看到了希望就在岳飞在战场上浴血奋战,时刻准备着为国捐躯时,同朝为官的奸臣秦桧却正花天酒地,且时时打着如何取悦皇帝、如何打倒岳飞的小算盘腐败的朝廷,无能的皇帝,注定了岳飞悲剧的结局。 岳飞的一生没有多少安逸的时候,他总是在战火中冲锋陷阵;而秦桧的一生富足安乐,在灯红酒绿中醉生梦死然而上帝是公平的,让后世的我们记住了岳飞精忠爱国的高尚,也记住了秦桧贪婪自私的卑鄙岳飞能够名垂青史,秦桧只能遗臭万年,上帝总会给世人一个公平的判定。 是的,上帝其实很公平,在关上一扇门时,总会为你打开一扇窗著名的科学家霍金先生,其实是一位高位截瘫患者,因为疾病的折磨,他全身上下只有两根手指能动上帝强势地剥夺了他身体的健康,却也公平地给了他一颗智慧的大脑霍金就是运用那两根能动的手指敲出《时间简史》,创造出震撼地球的科学奇迹上帝总是很公平,让他忍受常人无法想象的痛苦,正是这“反复雕琢的痛苦”使他的思维飞跃出地球,遨游在浩瀚无垠的宇宙,让他成为一尊令人膜拜的“佛像”。 可以想象,假如没有病痛的“雕琢”,霍金也许会是另一个霍金,一个普普通通的霍金,上帝确实很公平啊! 生活中常常有人因为种种不幸而抱怨上帝的不公其实,这正是上帝有意对你的“雕琢”,是上帝垂爱你呀!如若上帝不去仔细地打磨你,而把你“简单地劈成四方块”,那你就只能是任人踩踏的“地板”。 智慧的人们啊,不要因为不幸而怨天尤人,请相信上帝是公平的,他总在反复地雕琢中为你镀上佛像的金光。 点评:文章以文题材料为引子,以材料中的关键句为论点,在展开论述时又注重照应材料,结尾的引申也与材料巧妙相扣,这些方面都说明作者深谙材料作文的方法与技巧用事实论证、对比论证、假设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无以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解析】 试题分析:由材料中地板与佛像的对话,大致可以确定三个立意角度: 第一,正确地看待公平材料中地板认为自己和佛像同出一山,而现实的地位却截然不同,这是不公平的这到底算不算公平呢?佛像的回答既告诉了我们,又会引发我们对公平作辩证思考当今人们热议社会公平正义,往往站在个人的立场,且带有情绪化色彩,缺乏一些理性的思考,并没有意识到公平不是绝对的,公平也是有前提和条件的 第二,雕琢的程度决定你的未来,忍受更多的痛苦才能站到辉煌的高处佛像说地板“在出山时只被人简单地劈成四方块”,而自己“却忍受了多年反复雕琢的痛苦”,这就是一个被人踩着一个被人膜拜的原因可见,雕琢的程度与所受痛苦的多少决定了一个人的成就,人生与痛苦的雕琢之间关系十分密切这是人生的秘诀,也是人生的智慧。 第三,出身并不能决定人生,经历不同价值就不同地板与佛像出身是一样的,但是结果却迥然不同,这是因为它们有着不同的经历,一个只是被简单地劈成四方块,一个被多年反复雕琢人生也是这样,其辉煌价值不在于出身,而在于不平凡的经历。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文,完成题。

夕阳爱情

江慧妍

我一直恨父亲。

父亲是镇上的中学教师,年轻时非常有才华,考取了重点高中。原本前途无量,但因为被一个城里的姑娘伤了心,便自暴自弃,、没有继续学业,回乡当了民办教师。母亲相貌平平,因为仰慕父亲的才华,下决心要嫁给他。父亲家贫,有姑娘主动上门,爷爷奶奶当然高兴。老人家做主,两人便成了亲。成家第二天,父亲便搬回镇上的教工宿舍,说是要专心准备民办教师转正的考试,从此很少回家。母亲没有怨言,有时周末还带一篮子鸡蛋上镇里找父亲,为她微几个小菜,改善生活。

一年后,便生下了我,然而父亲还是很少回家。父亲每年都认真准备民办教师转正考试,但年年都没有过关。父亲便灰了心,一门心思扑在教学上,所带的班年年考试都是全镇第一名。父亲回家的次数更少了。

母亲还是没有很多的言语,只是默默地肩负起一家老小的起居饮食。小时候,我对母亲最深刻的印象便是一头乱莲蓬的头发和一双枯树皮般的大手。记得那年我大概九岁吧,一个初夏的夜里,外面下着大雨,我突然发高烧,额头烫得吓人。母亲二话不说,背起我便冲进密集的雨里。我的体重不算轻,母亲背着我很吃力。我伏在母亲的背上,迷迷糊糊中紧紧接住母亲的脖子。我突然觉得,母亲其实很瘦,伏在母亲的背上硌得慌。

母亲的脸上不知是雨水还是泪水,一滴一滴地打在我的手背上。突然,母亲一脚踏空,两个人就要摔在地上了。母亲不知从哪儿来了一股力量,一只手在地上一撑,一只手死命地把我搂住。我没有摔倒,但母亲却是整个人都跪在地上,母亲搂着我号啕大哭。

我永远记得,母亲几乎是爬着把我背到了镇上的医院。第二天,我的烧退了,母亲才托人捎信到学校。父亲赶过来看我,我静静地坐在医院的病床上输液,一言不发地看着父亲给我削苹果。

看着父亲白净修长的手指在苹果上灵巧地旋动,突然,我恨起父亲来……

这样的恨深深地埋在我的心底。我拼命学习考取了重点大学,努力使自己最优秀。大学毕业后,我在省城找到了一份理想的工作,有了一问属于自己的房子,我有能力把母亲接到城里住了。更重要的是,我有能力使母亲离开那个不平等的家了。然而,母亲却不肯走。母亲说:“女儿,我哪儿也不去,这里是我的家。”

父亲已经退休了,他终其一生也没能考上公办教师,终于被清退回家了。握惯粉笔的父亲握起锄头始终不及母亲麻利,父亲便常常被母亲支使去干轻松的活儿。我很失望,我清楚地记得那个雨夜母亲伤心的泪水,难道母亲已经忘记了吗?

多年后,母亲得了老年痴呆症。我赶回家看望,母亲甚至连我也不认得了,呆呆地坐在院子里晒着太阳,偏着头傻笑。父亲拿着一把梳子为母亲梳头,却总有一绺头发翘起来。父亲反复地不厌其烦地梳着那绺头发。母亲伸手挡开父亲的梳子,急急地跑到鸡窝边捡起一个鸡蛋,孩子般咯咯笑着,说:“煮给阿弥吃,煮给阿弥吃!

阿弥是父亲的小名。我突然冲动起来,直截了当地问父亲:“你爱过母亲吗?”父亲沉默了许久,才对我说:“从前,我不懂得爱……如今,你不要担心你妈的病。安心工作,我会好好照顾好她的。”父亲说这句话的时候,眼睛一直看着远处,没有看我。风吹过母亲的衣襟,又吹起父亲额前花白的头发。

晚霞从盘缠的葡萄藤缝隙里细碎地筛落下来,洒在父亲和母亲的身上。远处田野的麦穗金黄灿烂,仿佛和夕阳连成了一体。

(选自《2014中国年度小小说》)

1.文中多次提到我“恨”父亲,请概括我“恨”父亲的原因。

2.小说多处运用了对比手法,请找出三处并说明其作用。

3.小说最后一段景物描写寓意深刻,请简要赏析。

4.父母的“夕阳爱情”是悲剧还是喜剧?请说说你的观点和理由。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                     ,善假于物也。(韩愈《师说》)

2                       ,未成曲调先有情。(白居易《琵琶行》)

3                       多于在粒;(杜牧《阿房宫赋》)

4 驾一叶之扁舟,,                    。(苏轼《赤壁赋》)

5                   ,子无良媒。(《氓》)

6)扪参历井仰胁息,                     。(李白《蜀道难》)

7                      ,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8                       ,春与秋其代序;(屈原《离骚》)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回答题。

自兴国往筠宿石田驿南二十五里野人舍

苏轼

溪上青山三百叠,快马轻衫来一抹。

倚山修竹有人家,横道清泉知我渴。

芒鞋竹杖自轻软,蒲荐松床亦香滑。

夜深风露满中庭,惟见孤萤自开阖。

1)简析首联运用的修辞手法及表达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中哪些方面可以看出是“野人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尾联,赏析“孤萤”这一形象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

给季弟书

辛卯月日,客粤二旬。每念吾弟介然不苟,颇以远大相期,圣人所谓“刚毅木讷”,庶几近之;但刚为美德,吾弟却于此成一“疏”字,生一“褊”字,又渐流一“傲”字。

往时我之督弟甚严,近五六年,见弟立志操行,颇成片段。每欲长养吾弟一段勃然挺然之气,不忍过为折抑,又我每有优柔姑息之病,吾弟常能直言正色,匡我不逮,隐吾畏友,凡细故偶失,多为姑容,使弟不生疑忌,矢直无讳。坐此两者,故今之督弟甚宽。然我此等即是姑息,欲归为弟畅言。

弟与人执事,亦颇竭忠,每乏周详之虑;临事时患难险阻都所不避,而不能为先事之计,以为大节无损。诸细行杂务,不留心无大害,然因此失事误人,因以失己者多有之。此则所谓疏也。疾恶如仇,辄形辞色;亲友有过,谏而不听,遂薄其人;人轻己者,拂然去之;行有纤毫不遂其志,则抑郁愤闷不能终朝。此诚褊衷,不可不化。其人庸流也,则以庸流轻之;其人下流也,则以下流绝之;岸然之气,不肯稍为人屈。遂因而不屑一世,凌铄侪辈。长此不惩,矜己傲物,驯致大弊。夫疏则败事,褊则邻于刻薄,傲则绝物而终为物绝:三者皆刚德之害。然皆自刚出之,倘能增美去害,则于古今人中当自造一诣矣。子夏问孝,子曰:“色难”,先儒以为“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吾弟之事父兄多恭谨,然婉容愉色抑何少也!岂其无乐爱耶?盖无学问以化其刚,岸然之气,欲下之而不能下也。弟行勉之矣!

(选自《魏叔子文集》,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每念吾弟然不苟   介:耿直      B此两者,故今之督弟甚宽    坐:因为

C.谏而不听,遂其人  薄:接近      D.有愉色者必有            婉:和顺

2.下列加横线字的用法和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颇远大相期     制府檄下,几捕系死

B.往时我督弟甚严   句读不知

C.欲归弟畅言     不足外人道也

D.岂无乐爱耶     无忘乃父之志

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吾弟常能直言正色,匡我不逮,隐吾畏友。

②长此不惩,矜己傲物,驯致大弊。

4.在给弟弟的这封信中,作者认为与人相处应遵循哪几条准则?请简要概括。

 

查看答案

翻译下列句子。

  1)其实出矣,是祝融、回禄之相吾子也。

  2)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