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根据下表的数据概括出小学生创造性思维变化的两个特点。 最近,日本的一位研究人员以...

根据下表的数据概括出小学生创造性思维变化的两个特点。

最近,日本的一位研究人员以小学二至六年级的学生为对象,对他们创造性思

维的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立性进行测试,所得的结果如下表:

年级

总平均分

流畅性

变通性

独立性

2480

1890

404

2865

2215

915

2138

1657

669

4037

3095

1325

 

3566

2500

1218

 

 

(1)创造性思维能力随年龄增长而增长;四年级学生创造性思维最差,五年级学生最强。 (2)流畅性平均分最高,独立性平均分最低,思维独立性提高最多。 【解析】 试卷分析:解读图表要关注表头,先明确该图表是在对什么情况进行调查;之后对数字进行比较,发现数字反映的情况。最后依照题目要求,把数字信息转化成语言。该图表是对小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立性进行的测试结果。通过对比不难发现,和二年级学生相比,五年级学生的各项指标都高于低年级学生,这样就可以总结出创造性思维能力随年龄增长而增长的结论。再分析发现,四年级的情况比较特殊,每项指标都低于其他年级,这样就可以总结出四年级学生创造性思维最差,五年级学生最强。从平均分来看,流畅性最高,独立性最低。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仿照下面示例中的画线部分,在后面语段中的横线上另写几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

示例:

文学,你是广袤的大地,是辽阔的天空;你是崇山峻岭,江海湖泊。你用彩色

的文字,描绘出世界上可能存在的一切美妙景象。

母亲,               ;你是黄河长江,是日月星辰。      

        

 

查看答案

请在下面一段文字中的横线处填入适当的词语,使整段文字语意连贯,逻辑严密,层次清楚。

芭蕾舞,起源于意大利,兴盛于法国,是纯粹的西方文化的产物。依照我们中国传统的审美观念,芭蕾舞的衣着风格、舞蹈方式,       如何都很难被接受,         ,我们接受了。我们不仅完整演出了一部部经典作品,         还为世界舞台创作了一部部具有鲜明中国风格的芭蕾舞剧,给世界芭蕾舞文化带来了不小的影响。芭蕾舞在中国发展了这么多年,       初步形成了中国式的创作流派,尽管还不算成熟,也还没有归纳出一套完整的体系,但在事实上却影响了中国的舞蹈创作和表演舞台。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这与《出师表》中的“               ”两句意思一致。

《阿房宫赋》总括秦的纷奢是建立在对人民的剥削和掠夺之上的,并且还挥霍无 度,将剥削来的钱财像泥沙一样的浪费掉,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揭露和控诉了秦的自私无道的语句是“                         ?”

杜甫《登高》一诗中,道出郁积于心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诗句是“                       ”。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种梅

刘翰

凄凉池馆欲栖鸦,彩笔无心赋落霞。

惆怅后庭风味薄,自锄明月种梅花。

注释:此诗是作者于宋亡之后,避居武夷山中十年之久,重返故里时所作。

后庭风味:陈后主不理朝政,奢淫无度,常集众狎客作乐,并自制新曲《玉树后庭花》。

(1)诗人为何“无心赋落霞”?

(2)请就三四句的表现手法做简要赏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让县自明本志令

 

孤始举孝廉,年少,自以本非岩穴知名之士,恐为海内人之所见凡愚 欲为一郡守,好作政教,以建立名誉,使世士明知之; 故在济南,始除残去秽,平心选举,违忤诸常侍。以为强豪所忿,恐致家祸,故以病还。

去官之后,年纪尚少,视同岁中,年有五十,未名为老。内自图之,从此却去二十年,待天下清,乃与同岁中始举者等耳。故以四时归乡里,于谯东五十里筑精舍,欲秋夏读书,冬春射猎,求底下之地,欲以泥水自蔽,绝宾客往来之望,然不能得如意。

后征为都尉,迁典军校尉,意遂更欲为国家讨贼立功,欲望封侯作征西将军,然后题墓道言“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此其志也。而遭值董卓之难,兴义兵。是时合兵能多得耳,然常自损,不欲多之。所以然者,兵多意盛,与强敌争,倘更为祸始。故汴水之战数千,后还到扬州更募,亦复不过三千人,此其本志有限也。

后领兖州,破降黄巾三十万众。又袁术僭号于九江,下皆称臣,名门曰建号门,衣被皆为天子之制,两妇预争为皇后。志计已定,人有劝术使遂即帝位,露布天下。答言:“曹公尚在,未可也。”后孤计禽其四将,获其人众,遂使术穷亡解沮,发病而死。及至袁绍据河北,兵势强盛,孤自度势,实不敌之。但计投死为国,以义灭身,足垂于后。幸而破绍,枭其二子。又刘表自以为宗室,包藏奸心,乍前乍却,以观世事,据有当州。孤复定之,遂平天下。身为宰相,人臣之贵已极,意望已过矣。今孤言此,若为自大,欲人言尽,故无讳耳。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

或者人见孤强盛,又性不信天命之事,恐私心相评,言有不逊之志,妄相忖,每用耿耿。齐桓、晋文所以垂称至今日者,以其兵势广大,犹能奉事周室也。《论语》云:“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可谓至德矣。”夫能以大事小也。音乐毅赵,赵王欲与之图燕,乐毅伏而垂泣,对曰:“臣事昭王,犹事大王;臣若获戾,放在他国,没世然后已,不忍谋赵之徒隶,况燕后嗣乎?”胡亥之杀蒙恬也,恬曰:“自吾先人及至子孙,积信于秦三世矣;今臣将兵三十余万,其势足以背叛,然自知必死而守义者,不敢辱先人之教以忘先王也。”孤每读此二人书,未尝不怆然流涕也。孤祖、父以至孤身皆当亲重之任可谓见信者矣以及子桓兄弟过于三世矣。

(选自《古文鉴赏辞典》,有删节)

【注】子桓兄弟:指曹丕、曹植等:曹丕字子桓。

1.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视同岁中   顾:照顾      B.兴义兵       举:发动

C.妄相忖   度:猜测      D.昔乐毅     走:投奔

2.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以”意义和用法与文中“夫能以大事小也”相同的一项是

A.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B.日削月割趋于亡

C.赵王岂一璧之故欺秦也              D.今虽欲自雕琢,曼辞自饰

3.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表明曹操志向高洁的一组是

始除残去秽,平心选举,违忤诸常侍

意遂更欲为国家讨贼立功,欲望封侯作征西将军

所以然者,兵多意盛,与强敌争,倘更为祸始

但计投死为国,以义灭身.足垂于后

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

孤每读此二人书,未尝不怆然流涕也

A.①④⑥       B.③④⑤         C.②④⑤       D.②④⑥

4.下列各句中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曹操叙述自己起初只想做一个好郡守;世道混乱,便想隐居乡下,读书射猎;后兴兵讨伐董卓,并且得到了很多兵马。

B.在文中曹操历数自己的功绩,历陈古人行事,并以周公自况,申明自己功业虽大,但无代汉自立之心。

C.在文中,作者提到每次阅读有关乐毅和蒙恬的书,没有不感动得悲伤流泪的。很真切地表明了自己忠于汉室的决心。

D.文章用质朴、坦率、沉着的语言直剖胸襟,毫不矫情作态,故读来亲切感人。充分显示了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及军事家的过人胆识和非凡气概。

5.断句、翻译

(1)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孤祖、父以至孤身皆当亲重之任可谓见信者矣以及子桓兄弟过于三世矣。

(2)请把上面文言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待天下清,乃与同岁中始举者等耳。

②身为宰相,人臣之贵已极,意望已过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