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4分)

橡胶树,大戟科橡胶树属植物。与其他含胶植物相比,        :一是树木高大,含胶量多;二是寿命长,一棵树可以持续不断的为人类提供橡胶长达三、四十年。随着人们对橡胶认识的深入,橡胶技术也日臻完善,不论是天然橡胶还是人工合成橡胶,都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必需品。没有一种原材料像橡胶这样,涉及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家居日用品到体育娱乐制品,从医疗领域到军事工业,都随处可见橡胶制品的影子。可以说,橡胶                    

 

①橡胶树具有两大优势;②丰富了我们的生活。(4分。每句2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的连贯性。首先要浏览语段,了解大概的内容和表达的方式,然后品读横线前后的内容,以确定横线上句子的形式和内容。这段材料是说明性的文字,说明对象是“橡胶树”。第一处横线前面的句子说“与其他含胶植物相比”,可见紧跟着的句子应是说“橡胶树”,而后面说“一是树木高大,含胶量多;二是寿命长”,由此可以知道横线上的句子应是总说橡胶树的特点。第二处横线在语段的最后,应是对上文的总结,上文是说橡胶涉及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由此可以确定第二处横线上的内容。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子曰:“何以报德?_______,以德报德。”   (《论语·宪问》)

    (2)制芰荷以为衣兮,____________。     (屈原《离骚》)

    (3)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________。   (诸葛亮《出师表》)

    (4)______________________,官应老病休。   (杜甫《旅夜书怀》)

    (5)____________,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杜牧《阿房宫赋》)

(6)_________,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8分)

枕上作

陆游

一室幽幽梦不成,高城传漏过三更。

孤灯无焰穴鼠出,枯叶有声邻犬行。

壮日自期如孟博①,残年但欲慕初平

不然短楫弃家去,万顷松江看月明。

    [注]①孟博,即东汉范滂,《后汉书》记载他“有澄清天下之志”。②初平,即黄初平,《神仙传》说他“至五百岁而有童子之色”。

1.诗的前两联是如何写诗人枕不成眠的?(4分)

2.诗的后四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哀公问于孔子曰:“寡人欲吾国小而能守,大则攻,其道如何?”孔子对曰:“使君朝廷有礼,上下相亲,天下百姓皆君之民,将谁攻之?苟违此道,民畔如归,皆君之仇也,将与谁守?”公曰:“善哉!”于是废山泽之禁,弛关市之税,惠百姓。

    哀公问于孔子曰:“吾闻君子不博,有之乎?”孔子曰:“有之。”公曰:“何为?”对曰:“为其有二乘。”公曰:“有二乘,则何为不博?”子曰:“其兼行恶道也。”哀公惧焉。有间,复问曰:“若是乎?君之恶恶道至甚也。”孔子曰:“君子之恶恶道不甚,则好善道亦不甚;好善道不甚,则百姓之亲上亦不甚。”公曰:“美哉!夫君子成人之善,不成人之恶。微吾子言焉,吾弗之闻也。”

    哀公问于孔子曰:“夫国家之存亡祸福,信有天命,非唯人也?”孔子对曰:“存亡祸福皆己而已,天灾地妖不能加也。”公曰:“善!吾子之言,岂有其事乎?’’孔子曰:“昔者殷王帝辛之世,有雀生大鸟于城隅焉,占之,曰:‘凡以小生大,则国家必王而名必。’于是帝辛介雀之德,不修国政,亢暴无极,朝臣莫救,外寇乃至,殷国以亡。此即以己逆天时,诡福反为祸者也。又其先世殷王太戊之时,道缺法圮,以致夭蘖太戊恐骇,侧身修行,思先王之政,明养民之道。三年之后,远方慕义,重译至者,十有六国。此即以己逆天时,得祸为福者也。故天灾地妖,所以做人主者也;寤梦征怪,所以儆人臣者也。灾妖不胜善政,寤梦不胜善行,能知此者,至治之极也,唯明王达此。”公曰:“寡人不鄙固此,亦不得闻君子之教也。”

    哀公问于孔子曰:“智者寿乎?仁者寿乎?”孔子对曰:“然,人有三死,而其命也,行己自取也。夫寝处不时,饮食不节,逸劳过度者,疾共杀之;居下位而上干其君,嗜欲无厌而求不止者,刑共杀之;以少犯众,以弱侮强,忿怒不类,动不量力者,兵共杀之。此三者,死非命也,人自取之。若夫智士仁人,将身有节,动静以义,喜怒以时,无害其性,虽得寿焉,不亦可乎?”

    (节选自《孔子家语》卷一)

    【注】①乘:欺凌。二乘:指二人相互侵凌争胜。②殷王帝辛:即商纣王。③天蘖:指树木生长出现了反常的现象。④重译:通过使者辗转传译。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君之恶道至甚也      恶:厌恶

B.有天命,非唯人也     信:相信

C.则国家必王而名必     昌:显赫

D.逸劳过度者,共杀之     疾:疾病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弛关市之税,惠百姓

   怀王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B.子曰:“其兼行恶道也。”

   百姓之不见保,不用恩焉

C.朝臣莫救,外寇至,殷国以亡

   今大王亦宜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臣敢上璧

D.人有三死,非其命也

   吾攻赵旦暮且下,诸侯敢救者,已拔赵,必移兵先击之

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体现孔子“仁政”思想的一组是

①废山泽之禁,弛关市之税,以惠百姓    ②好善道不甚,则百姓之亲上亦不甚

③存亡祸福皆已而已,天灾地妖不能加也  ④凡以小生大,则国家必王而名必昌

⑤灾妖不胜善政,寤梦不胜善行       ⑥将身有节,动静以义,喜怒以时,无害其性

A.①④⑤    B.②③⑥    C.①②⑤    D.③④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关于国家的防守与攻伐,孔子让鲁哀公不要考虑攻与守,而要做到朝廷遵守礼制,君臣相敬相亲,百姓就会都成为他的子民。

B.对于“君子不博”这个问题,孔子认为君子下棋时相互搏杀争胜就会走邪路,借此道理来引导哀公要喜好正道,不走邪路。

C.孔子认为国家的存亡祸福源于自身,天灾地祸都不能改变国家命运,并以纣王和太戊为例分别从反面和正面进行分析阐明。

D.关于长寿,孔子认为三种死亡并非命中注定,而是咎由自取;智士仁人行事节制,喜怒适时而止,不损害性情,就能长寿。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微吾子言焉,吾弗之闻也。(3分)

(2)太戊恐骇,侧身修行,思先王之政,明养民之道。(3分)

(3)居下位而上干其君,嗜欲无厌而求不止者,刑共杀之。  (4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一种经济状态成为常态,一定是合乎规律的状态,体现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近年来,我国经济由持续30多年的高速增长转入中高速增长,这是我国发展进入上中等收入阶段后的阶段性特征。

中高速增长成为新常态,是由现阶段的潜在经济增长率决定的。现阶段的经济结构、技术基础和资源供给决定了我国现在的潜在经济增长率就是中高速增长率。明确中高速增长新常态的意义在于,一是不盲目追求高于潜在增长率的速度,二是要使潜在增长率充分释放出来。

由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这种新常态,是规律性状态,是长期状态,但不意味着当前经济下行压力都属于新常态。近期世界经济不景气,企业面临的资金不足、产能过剩以及消费和投资需求不旺等现象属于短期困难,不属于新常态。当前,我国经济增长率虽然处于合理区间,但离潜在增长率下限已很近。应采取有效调控措施,促使经济增长率止跌企稳,防止经济增长速度跌出合理区间。

    提出新常态,表明我国的经济建设理念进一步由增长转为发展。从发展角度研究新常态,需要解决两方面问题:一是中高速的速度应可持续,否则就不能成为新常态。二是保持中高速的目的是为调结构、转方式、惠民生留出空间,从而实现发展的其他方面目标。这意味着新常态不只是速度状态,中高速的新常态不是孤立的,需要其他方面的新常态来支撑。这突出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调结构成为发展战略的新常态。在低收入发展阶段高速增长形成的现有产业结构,制造业偏重,高消耗、高污染行业偏多,产业链处于中低端,由此产生高产值、低附加值问题。因此,与中高速增长新常态相适应,调结构要将产业结构向高端提升,突出发展服务业;将产业链向中高端提升,提高附加值。

创新驱动成为转方式的新常态。由要素和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由此形成新的增长点,实现工业化与信息化、绿色化的融合。为此,需要由模仿和引进创新转向与开放式创新相结合的自主创新,由跟随创新转向与发达国家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的引领创新,由技术创新转向以科学发现为源头、以市场为导向的产学研协同创新。

    惠民生成为发展动力的新常态。供给推动和效率优先的收入分配为我国过去30多年的经济增长提供了动力。进入上中等收入发展阶段后,这些动力已发挥到极致,收入差距扩大也使发展动力出现衰减。针对需求拉动力长期不足的问题,应改变过去低收入阶段主要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转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尤其应突出消费的拉动作用。在新常态下,消费需求的拉动力突出表现在民生改善上。其中,收入是民生之源,就业是民生之本,教育是民生之基,再加上生态环境改善。人民群众从这些民生改善中更多分享改革发展成果,将会形成推动改革发展的强大动力。

    总的来说,经济新常态是个系统,我国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已经形成,支撑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正在显现。只要这些新常态都能形成并发挥作用,我国经济发展就不仅可持续,而且是高质量的。

    (选自2015年1月23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主旨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入中高速增长,是我国发展进入上中等收入阶段后的阶段性特征。

B.我国现在的潜在经济增长率就是中高速增长率,明确中高速增长新常态的意义极为重大。

C.经济下行压力不全属于新常态,我们应采取有效调控,防止经济增长速度跌出合理区间。

D.我国经济已进入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要从发展的角度来研究新常态,解决新问题。

2.下列有关“经济新常态”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经济新常态,指的是经济发展到某一阶段呈现出的新的状态,它是合乎经济发展规律的。

B.经济新常态,在我国现阶段表现为经济的中高速增长,这是由现阶段潜在的经济增长率决定的。

C.经济新常态,与其它方面的新常态是密切联系的,保持新常态是为调结构、转方式、惠民生留出空间。

D.经济新常态是一个系统,我国支撑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正在显现,经济发展是可持续的而且是高质量的。

8.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针对我国现有产业结构存在的弊端,解决好发展服务业、提高附加值等问题,以适应经济新常态。

B.创新驱动成为转方式的新常态,要摒弃过去的模仿、引进、跟随与技术创新,转向自主、引领、产学研协同创新。

C.惠民生是发展动力的新常态,要提高拉动力,改变过去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突出消费的拉动作用。

D.改善民生,就是要改善收入、就业、教育和生态环境,使人民群众更多的分享改革的发展成果。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随着生态环境的恶化,今年雾霾天气形势依然严峻,如何有效遏制雾霾天气不频发已成为各地的热点话题。

B.教育部一开始推行汉语四、六级考试,马上就有人质疑:这种考试真能完善“外语热”以及网络语言不规范等弊端吗?

C.加快棚户区改造,让亿万居民早日“出棚进楼”,是当前改善民生的硬任务,这一举措也可以有力拉动投资,促进消费。

D.羊年春节期间,亲朋聚餐、家庭购物和休闲旅游仍是节日消费亮点,境内银联卡跨行交易总金额创历史新高的纪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