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的题。 水墨文字 冯骥才 兀自飞行的鸟儿常常会令我感动。 ...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的题。

水墨文字      冯骥才

兀自飞行的鸟儿常常会令我感动。

在绵绵细雨中的峨眉山谷,我看见过一只黑色的孤鸟。它用力扇动着又湿又沉的翅膀,拨开浓重的雨雾和叠积的烟霭,艰难却直线地飞行着。我想,它这样飞,一定有着非同寻常的目的。它是一只迟归的鸟儿?迷途的鸟儿?它为了保护巢中的雏鸟还是寻觅丢失的伙伴?它扇动的翅膀,缓慢、有力、富于节奏,好像慢镜头里的飞鸟。它身体疲惫而内心顽强。它像一个昂扬而闪亮的音符在低调的旋律中穿行。

我心里忽然涌出一些片段的感觉,一种类似的感觉;那种身体劳顿不堪而内心的火犹然熊熊不息的感觉

后来我把这只鸟,画在我的一幅画中。所以我说,绘画是借用最自然的事物来表达最人为的内涵。这也正是文人画的首要的本性

画又是画家作画时的“心电图”。画中的线全是一种心迹。因为,惟有线条才是直抒胸臆的

心有柔情,线则缠绵;心有怒气,线也发狂。心静如水时,一条线从笔尖轻轻吐出,如蚕吐丝,又如一串清幽的音色流出短笛。可是你有情勃发,似风骤至,不用你去想怎样运腕操笔,一时间,线条里的情感、力度乃至速度全发生了变化

为此,我最爱画树画枝。

树枝千姿万态,皆能依情而变。树枝可仰,可俯,可疏,可繁,可争,可倚;惟此,它或轩昂,或忧郁,或激奋,或适然,或坚韧,或依恋……我画一大片木叶凋零而倾倒于泥泞中的树木时,竟然落下泪来。而每一笔斜拖而下的长长的线,都是这种伤感的一次宣泄与加深,以致我竟不知最初缘何动笔

至于画中的树,我常常把它们当作一个个人物。它们或是一大片肃然站在那里,庄重而阴沉,气势逼人;或是七零八落,有姿有态,各不相同,带着各自不同的心情。有一次,我从画面的森林中发现一棵婆娑而轻盈的小白桦树。它娇小,宁静,含蓄;那叶子稀少的树冠是薄薄的农衫。作画时我并没有着意地刻画它。但此时,它仿佛从森林中走出来了。我忽然很想把一直藏在心里的一个少女写出来。

最能寄情寓意的是大自然的事物。

比如前边所说树枝的线条可以直接抒发情绪。再比如,这种种情绪还可以注入流水。无论它激扬、倾泻、奔流,还是流淌、潺缓、波澜不惊,全是一时的心绪。一泻万里如同浩荡的胸襟;骤然的狂波好像突变的心境;细碎的涟漪中夹杂着多少放不下的愁思?

还有秋天的事物。一年四季里,唯有秋天是写不尽也画不尽的。春之萌动与锐气,夏之蓬勃与繁华,冬之萧瑟与寂寥,其实也都包括在秋天里。秋天的前一半衔接着夏天,后一半融入冬天。它本身又是大自然最丰饶的成熟期。故此,秋的本质是矛盾与斑斓、无望与超逸、繁华与短促、伤感与自足。  

能够把一切人生的苦楚都化为一种美的只有艺术。

在秋天里,我喜欢芦花。这种在荒滩野水中开放的花,是大自然开得最迟的野花。它银白的花犹如人老了的白发。它象征着大自然一轮生命的衰老吗?如果没有染发剂,人间定处处皆芦花。它生在细细的苇秆的上端,在日渐寒冽的风里不停地摇曳。然而,从来没有一根芦苇荻花是被寒风吹倒吹落的!还有,在漫长的夏天里,它从不开花,任凭人们漠视它,把它当作大自然的芸芸众生,当作水边普普通通的野草。它却不在乎人们怎么看它,一直要等到百木凋零的深秋,才喷放出那穗样的毛茸茸的花来。没有任何花朵与它争艳。不,本来它的天性就是与世无争的。它无限的轻柔,也无限的洒脱。虽然它不停在风中摇动,但每个姿态都自在、随意,绝不矫情,也不搔首弄姿。尤其在阳光的照耀下,它那么夺目和圣洁!我敢说,没有一种花能比它更飘洒、自由、多情,以及这般极致的美!也没有一种花比它更坚韧与顽强。它从不取悦于人,也从不凋谢摧折。直到河水封冻,它依然挺立在荒野上。它最终是被寒风一点点撕碎的。   

在这永无定态的花穗与飘逸自由的茎叶中,我能获得多少人生的启示与人生的共鸣?

1.请分析“它无限的轻柔,也无限的洒脱。虽然它不停在风中摇动,但每一个姿态都自在、随意、绝不矫情,也不搔首弄姿。尤其在阳光的照耀下,它那么夺目和圣洁!”的表达特色。4分   

2.请简析“能够把一切人生的苦楚都化为一种美的只有艺术”在结构和主旨上的作用。4分

3.“绘画是借用最自然的事物来表达最人为的内涵。”请结合全文,分别说说“最自然的事物”和“最人为的内涵”具体指什么。4分

4.作者说“画又是画家作画时的心电图”,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6分

 

1.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从触觉和视觉角度来描写,(2分)刻画了芦花在风中的动态和在阳光下的色彩,将芦花写得生动,富有意味。(2分) 2.在结构上是对上文的总结,对下文的引领,(1分)说明“兀自飞行的鸟”“大片木叶凋零而倾倒于泥泞中的树木”“娇小”“叶子稀少”的小白桦树这些艺术中的美,都是人生苦楚的幻化,(1分)同时引出了对“自由、多情”的芦花“被寒风一点点撕碎”的描写。(1分)在主旨上起到深化主旨的作用,进一步说明了艺术与人生的关系。(1分) 3.“最自然的事物”在文中指:一只飞行的黑色的孤鸟,树与树枝,一棵婆娑而轻盈的小白桦树,流水,秋天的芦花。(2分)“最人为的内涵”在文中指:身体劳顿不堪而内心的火犹然熊熊不息的意志,肃然庄重、宁静含蓄的仪容,洒脱自信、自由自在、坚韧而顽强的品格。(2分) 4.①画家的心绪情感往往借助画来表达,有什么样的心理就会有什么样的画,心理引领绘画的内容。②通过对画的审读理解,可以推知画家作画的心路历程。(要从两个方面辩证地答。第一点文中有许多解释说明,第二点则是由文中的内容推导出的。每点3分,意思正确即可) 【解析】 1.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欣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本题是从从触觉和视觉角度来描写来写芦花,写她的柔美,运用拟人的修辞。答题要答出表达技巧,并进行分析,这种表达技巧的表达效果。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 试题分析:题干中要求回答在结构和主旨上的作用,答题时分条具体分析,文章中的句子在结构上的作用:过渡句,承上启下;照应前后文;形成对比等,本题中是对上文的总结,对下文的引领。在主旨方面,是升华主旨的作用。 考点: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 试题分析:理解词语的含义要结合文章内容,不可脱离原文。“一只飞行的黑色的孤鸟,树与树枝,一棵婆娑而轻盈的小白桦树,流水,秋天的芦花”。强调“自然”。 “最人为的内涵”,注重“人为” 它无限的轻柔,也无限的洒脱。虽然它不停在风中摇动,但每个姿态都自在、随意,绝不矫情,也不搔首弄姿。 考点: 4. 试题分析:可以联系的门类有书法、摄影、音乐、舞蹈、文学等。“瞬间”在文中指的是“千载难逢的偶然”,具体可指短暂的画面,偶然触发的灵感,突然涌现的想像,一闪而过的片段的感觉等。“永恒”指与自己的心灵碰撞并能引起他人共鸣,从而使作品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面的漫画由罂粟枝与罂粟果构成,注意漫画画面特点,准确把握寓意,为漫画写一则简洁、生动、得体的公益广告。(4分)

满分5 manfen5.com

 

 

查看答案

一句话,用的词语相同,但如果语序不同,强调的重点也就有不同。参照示例,请根据不同的强调重点,调整下面的句子的语序。(4分)   

王老师今天上午在语文组给我发了一条短消息。

【示例】强调发短消息的地点:王老师今天上午是在语文组给我发的一条短消息。

(1)强调发短消息的时间:                                                                   

(2)强调发出消息的人:  

 

查看答案

请抽取下面两段文字的主要信息,用四个四字短语概括出博客精神的内涵。(4分)

博客中没有永远的阳春白雪,也没有永远的下里巴人,这里没有权威,我们尊重每种声音,尊重每个个体,我们都有自由表达的权利。既然容忍各种声音,就得保持一种开放宽容的心态,你可以争鸣你不赞同的观点,但你应该捍卫别人发言的权利。

好的博客应该坚持自己的理想和价值观,有自己的操守,他们鄙视低级趣味的内容。他们都是坚持原创思考,做自己生活的主人的一群人!

                            ,这,就是我们认识的博客精神。

 

查看答案

补写名篇名句中的空缺内容。(每空1分,6分)  

(1)然我                         ,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史记·鲁周公世家》)

(2)其身正,不令而行;                              。(《论语·子路篇》)

(3)不愤不启,                  ,则弗复也。(《史记·孔子世家》)

(4)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史记·刺客列传》)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8分)

燕子来舟中作     杜甫

湖南为客动经春,燕子衔泥两度新。旧入故园尝识立,如今社日远看人。

可怜处处巢居室,何异飘飘托此身。暂语船樯还起去,穿花贴水益沾巾。  

【注】杜甫于大历三年(768)出峡,先是漂泊湖北,后转徙湖南,大历四年正月由岳州到潭州。写此诗时,已是第二年的春天了,诗人仍留滞潭州,以舟为家。  

1.本诗颈联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4分)  

2.刘禹锡的《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本诗与刘禹锡的《乌衣巷》都写到了燕子,燕子的形象在两诗中有什么不同?(4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