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将序号填写在横线上。(4分) ①至于一般老百姓,原...

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将序号填写在横线上。(4分)

①至于一般老百姓,原先只有名,是不配有氏的

②他的母亲连名字也没有,史书上无奈,只能称她为“刘媪”

③有的干脆连正式名也没有,比如汉高祖当初只是随便叫作“刘季”(相当于“刘小”或“刘三”)

④后来他阔起来了,才换了个响当当的名字——“邦”

⑤中国古代的“氏”和“姓”本来是有区别的,只有贵族男子才有氏

                                                            

 

⑤①③④②(4分。一处颠倒该题不得分) 【解析】 试题分析:语言表达连贯和文章逻辑顺序安排,需要通读全部文句,理清思路,把握文段内容。连贯类题目做题时要注意把握基本内容,初步分层归类,先在小范围内排序,然后再考查层次间的衔接,这其中应先找出关联词、代词以及表时间、地点的词语,然后据此进行句间连缀排列。在上面排列的基础之上,再通读语段,检查确定。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总角之宴,____________。               (《诗经·氓》)

(2)____________,集芙蓉以为裳。             (屈原《离骚》)

(3)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____________。     (曹操《短歌行》)

(4)____________,池鱼思故渊。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5)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王羲之《兰亭集序》)

(6)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___________,而卒莫消长也   苏轼赤壁赋》)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怀

欧阳修

节物岂不好, 秋怀何黯然!

西风酒旗市, 细雨菊花天。

感事悲双鬓, 包羞食万钱。

鹿车①何日驾?归去颍东田。

【注】①鹿车:佛家所谓“三车”之一,小乘如羊车,中乘如鹿车,大乘如牛车。此处借指归隐山林。

1.“悲”是这首诗的感情基调,从全诗来看,作者所“悲”包括哪些具体内容?(4分)

2.赏析颔联“西风酒旗市,细雨菊花天”在表达上的特点和作用。(4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贫儿学谄

嘉靖间,冢宰严公,擅作威福。夜坐内厅,假儿义子,纷来投谒。公命之入,俱膝行进。进则崩角在地,甘言谀词,争妍献媚。公意自得,曰:“某侍郎缺,某补之;某给谏缺,某补之。”众又叩首谢。起则左趋右承,千态并作。

少间,檐瓦窣窣有声。群喧逐之,一人失足堕地。之,鹑衣百结,痴立无语。公疑是贼,命付有司。其人跪而前曰:“小人非贼,乃丐耳!”公曰:“汝既为丐,何得来此?”丐曰:“小人有隐衷,倘蒙见宥,愿禀白一言而死。”公许自陈。曰:“小人张禄,郑州人,同为丐者,名钱秃子。春间商贾云集,钱秃所到,人辄恤以钱米。小人虽有所得,终不及钱。问其故。钱曰:‘我辈为丐,有媚骨,有佞舌。汝不中窾要,所得能望我耶?’求指授,钱坚不。因思相公门下,乞怜昏夜者,其媚骨佞舌,当什倍钱。是以涉远而来,伏而听,隙而窥者,已三月矣!今揣摩粗就,不幸踪迹败露。愿假鸿恩,及于宽典。”

公愕然,继而顾众笑曰:“丐亦有道,汝等之媚骨佞舌,真若辈之师也!”众唯唯。宥其罪,命众引丐去,朝夕轮授,不逾年,学成而归。由是张禄之丐,高出钱秃子上云。

铎曰:“张禄师严冢宰门下,若严宰门下又何师?曰师严宰。前明一部百官公卿表,即乞儿渊源录也。异哉张禄,乃又衍一支。”

(选自清沈起凤《谐铎》)

【注】冢宰严公:吏部尚书严嵩。崩角:指叩头。鹑衣:喻指衣衫破烂。窾(kuǎn)要:要害或关键之处。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之,鹑衣百结             烛:灯烛

B.命付有司                 执:捆绑

C.人辄以钱米               恤:救济

D.钱坚不                   许:答应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俱膝行         记之者已少

B.人辄恤钱米       使工药淬之

C.当什倍         亦将有感斯文

D.宥其罪           击沛公于坐

3.下面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严嵩门下“媚骨佞舌”的一组是

俱膝行而进                     某侍郎缺,某补之

起则左趋右承,千态并作         群喧逐之

真若辈之师也                   命众引丐去,朝夕轮授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④⑥      D.③④⑤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禄向同为乞丐的钱秃子请教乞讨的诀窍,钱秃子不肯传授。张禄于是赶到京城,通过向严嵩门下众官学习谄媚之术来提高自身的技能。

B众官为讨好严嵩,一个个甜言蜜语,丑态百出,这些都被张禄暗中看在眼里。就在他揣摩三月快要学成时,不慎在一天晚上败露了踪迹。

C听了张禄的陈述,严嵩不仅宽恕了他,还让众官轮流传授他谄媚之术。结果张禄不仅乞讨的本领超过钱秃子,后来还成了众官中的一员。

D作者认为严嵩门下众官的媚骨之术正是学自严嵩本人。文章通过贫儿学谄这样一个荒唐可笑的故事,辛辣嘲讽了以严嵩为代表的谄媚小人。                                    

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小人有隐衷,倘蒙见宥,愿禀白一言而死。《贫儿学谄》3分)

(2)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将军岂有意乎?《荆轲刺秦王》(4分)

(3)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游褒禅山记》(3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时间都去哪儿了

元元

我们为何很难记起3岁以前的事情?我们生命最初的记忆去哪儿了?一项研究表明,对时间的感知需要儿童的注意力和短期记忆能力的完全形成,这需要前额叶皮质和海马体发育较成熟以后才能具备。这两个区域的成熟速度较慢,往往到了童年后期才能渐渐完善。

幼时记忆究竟从何时开始模糊,直到被永久遗忘?如今,科学家已确定了时间点。一项有关童年记忆的研究发现,早期记忆往往从7岁开始丢失。虽然不少3岁孩子能够记得前一年发生的事,但这些记忆也只能持续到五六岁。在7岁这一年中,童年记忆迅速衰退,到了八九岁,大部分孩子只能回想起童年生活35%的内容。心理学家认为,这是因为在7岁时,人们形成记忆的方式开始改变——在那之前,儿童缺少时间和地点的观念,他们回忆的形式并不成熟;而在年龄较大的儿童中,回忆早期记忆的内容和形式更趋向于成年人。

小时候总是盼望快快长大,但是似乎过了很久才长了1岁。到了二十几岁、三十几岁,希望日子过得慢一些,日子却飞逝而过。等到退休后,时间更是毫不留情地加速变快,10年、20年一晃就过去了。为什么年龄越大感觉时间过得越快呢?

首先,从人的生理变化上来看,随着年龄的增长,体内的生物钟变慢了。科学家曾做过一个实验:他们从路边随机找一些年轻人和一些老年人,让他们估测1分钟时间有多长。结果年轻人估算的时间快,通常还没有到1分钟,他们就认为时间到了;而年长的人通常过了1分钟后,才觉得这是1分钟的时长。对年长的人来讲,时间就这么“漏”掉了。客观的时间没有变慢,但在衰老的进程中,人体内的某种节律在变慢,老年人就会感觉时间过得快了。

第二个原因与新鲜感能刺激大脑记忆有关。小时候看这个世界哪里都是新鲜的,大脑需要对这些新鲜事物进行处理记忆,这样每一天都显得很漫长。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外界的事物已经失去了新鲜感,更多的只是一种单调的重复,神经对于外界信息渐渐进入了“适应性”状态,削弱了对时间流逝的感知,一天天就在不经意间过去了。

第三个原因可以用“相对论”解释。一个5岁的儿童会感觉过去的一年很长很长,这是因为过去的一年占他生命总过程的20%;一个20岁的青年,过去的一年只是他生命总过程的5%;而对一个50岁的中年人,过去的一年仅仅是他生命总过程的2%。人越老,几个月甚至几年的光阴在其整个人生当中所占的比重就越小,同漫漫人生相比,就会觉得这些微不足道的时间过起来很快。

我们一生的时间都去哪儿了?让我们来算一笔账:人一生1/3的时间在睡觉,因此光睡觉要用24年;一般6岁开始上学,60岁退休,用于学习和工作的时间约18年;假如每吃一顿饭用半小时,一生中要在饭桌上度过5年;如果每天平均用2小时看电视或上网、玩手机,一生为此至少耗费6年;人一生花在等车和交通上的时间约6年,做家务(包括做饭)的时间约6年……这样算下来,我们一生中真的没有什么时间做其他事了。

1.人的童年早期记忆为什么会丢失?对此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A.因为对时间的感知需要儿童的注意力和短期记忆能力的完全形成。

B.因为前额叶皮质和海马体这两个区域往往到了童年后期才能渐渐完善。

C.因为幼童即便能记得前一年发生的事,这些记忆也只能持续到五六岁。

D.因为7岁之前儿童回忆的形式并不成熟,缺少时间和地点的观念。

2.不属于年龄越大感觉时间过得越快的原因的一项是

A.人在衰老的进程中,体内的生物钟在变慢,老年人就会感觉时间过得快了。

B.对年长的人来讲,通常过了1分钟后,才觉得这是1分钟的时长。

C.随着年龄增长,神经对外界信息失去了新鲜感,从而削弱了对时间流逝的感知。

D.就单位时间在人一生中所占比重来看,老年人所占比重小,会觉得这些时间过得快。

3.下列说法,完全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人在7岁时童年记忆迅速衰退,到了八九岁就只能回想起童年生活35%的内容了。

B.在年龄较大的儿童中,回忆早期记忆的内容和形式更趋向于成年人。

C.儿童时每一天都很漫长,成年后日子飞逝而过,年老后时间毫不留情地加速变快。

D.算一算时间开支的明细账目,会认识到我们一生中真的没做多少有意义的事情。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在中国的古代典籍中,记载了很多少数民族,如匈奴族、鲜卑族、突厥族、吐蕃族、党项族、契丹族、女真族、蒙古族等。

B.李嘉诚在投资领域是神一级的人物,现在他决定将手下的公司重组并从香港迁移到开曼群岛,说明香港的未来特别令人堪忧。

C.外滩踩踏事件发生后,上海市政府紧急取消了一些人流密集的公共活动,包括已举行20年的豫园灯会,不少市民怅然若失。

D.住建部有关负责人指出,利用住房公积金闲置资金贷款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有利于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和住房公积金使用效率。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