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贫儿学谄 嘉靖间,冢宰严公①,擅作威福。夜坐内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贫儿学谄

嘉靖间,冢宰严公,擅作威福。夜坐内厅,假儿义子,纷来投谒。公命之入,俱膝行进。进则崩角在地,甘言谀词,争妍献媚。公意自得,曰:“某侍郎缺,某补之;某给谏缺,某补之。”众又叩首谢。起则左趋右承,千态并作。

少间,檐瓦窣窣有声。群喧逐之,一人失足堕地。之,鹑衣百结,痴立无语。公疑是贼,命付有司。其人跪而前曰:“小人非贼,乃丐耳!”公曰:“汝既为丐,何得来此?”丐曰:“小人有隐衷,倘蒙见宥,愿禀白一言而死。”公许自陈。曰:“小人张禄,郑州人,同为丐者,名钱秃子。春间商贾云集,钱秃所到,人辄恤以钱米。小人虽有所得,终不及钱。问其故。钱曰:‘我辈为丐,有媚骨,有佞舌。汝不中窾要,所得能望我耶?’求指授,钱坚不。因思相公门下,乞怜昏夜者,其媚骨佞舌,当什倍钱。是以涉远而来,伏而听,隙而窥者,已三月矣!今揣摩粗就,不幸踪迹败露。愿假鸿恩,及于宽典。”

公愕然,继而顾众笑曰:“丐亦有道,汝等之媚骨佞舌,真若辈之师也!”众唯唯。宥其罪,命众引丐去,朝夕轮授,不逾年,学成而归。由是张禄之丐,高出钱秃子上云。

铎曰:“张禄师严冢宰门下,若严宰门下又何师?曰师严宰。前明一部百官公卿表,即乞儿渊源录也。异哉张禄,乃又衍一支。”

(选自清沈起凤《谐铎》)

【注】冢宰严公:吏部尚书严嵩。崩角:指叩头。鹑衣:喻指衣衫破烂。窾(kuǎn)要:要害或关键之处。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之,鹑衣百结             烛:灯烛

B.命付有司                 执:捆绑

C.人辄以钱米               恤:救济

D.钱坚不                   许:答应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俱膝行         记之者已少

B.人辄恤钱米       使工药淬之

C.当什倍         亦将有感斯文

D.宥其罪           击沛公于坐

3.下面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严嵩门下“媚骨佞舌”的一组是

俱膝行而进                     某侍郎缺,某补之

起则左趋右承,千态并作         群喧逐之

真若辈之师也                   命众引丐去,朝夕轮授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④⑥      D.③④⑤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禄向同为乞丐的钱秃子请教乞讨的诀窍,钱秃子不肯传授。张禄于是赶到京城,通过向严嵩门下众官学习谄媚之术来提高自身的技能。

B众官为讨好严嵩,一个个甜言蜜语,丑态百出,这些都被张禄暗中看在眼里。就在他揣摩三月快要学成时,不慎在一天晚上败露了踪迹。

C听了张禄的陈述,严嵩不仅宽恕了他,还让众官轮流传授他谄媚之术。结果张禄不仅乞讨的本领超过钱秃子,后来还成了众官中的一员。

D作者认为严嵩门下众官的媚骨之术正是学自严嵩本人。文章通过贫儿学谄这样一个荒唐可笑的故事,辛辣嘲讽了以严嵩为代表的谄媚小人。                                    

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小人有隐衷,倘蒙见宥,愿禀白一言而死。《贫儿学谄》3分)

(2)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将军岂有意乎?《荆轲刺秦王》(4分)

(3)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游褒禅山记》(3分)

 

1.A 2.B 3.B 4.C 5. (1)我有隐情陈述,倘若承蒙宽恕我,我希望能说句话再死。(3分。注意“隐衷”“倘”“见宥”“禀白”等词语的翻译) (2)既然这样那么将军的仇报了,而燕国被欺侮的耻辱也就消除了,将军难道有这种想法呢?(4分。注意“然则”“见”“陵”等词语的翻译,准确把握被动句和反问句的句式特点) (3)这就是治学的人不可不深入思考、谨慎地选取材料的原因。(3分。(3分。注意“所以”“深思”“慎取”的翻译) 【解析】 1.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一定要在答题时把实词放回到原文中进行结合具体语境和上下文来理解。烛:作动词,用灯烛照。本题的答题思路是:先利用朗读时语音的不同或停顿辨析。一个词的词义和语音之间是有一定的关联的。一个词它的语音不同,这个词所表示的词义也必然会有所不同。再利用上下文语境辨析。词义不是单一的,它具有多义性,但当这个词语放到具体的语句中时,它的意义大都会单一化。因此,在具体的语句中,一个词的确切意义可以辨析出来。最后,比较互证法。通过词与词之间意义的关系和多义词诸义项的关系对比,较其异,证其同,达到探求和判定词义的目的。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分析:A都是连词,①表修饰关系,②表承接关系;B都是介词,拿、用;C都是介词,①比,②对于;D都是副词,①于是,②趁机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3. 试题分析:②④⑥不合题干要求,排除后选B。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 试题分析:C“后来还成了众官中的一员”不合文意。解答此类题的思路是:先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再把选项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5.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在翻译时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 翻译文言文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学会语法分析推断。梳理主干,划分成分,落实语法功能。将句子主干梳理好,可以帮助我们理清句子成分,从而判断词性、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等现象,以达到准确翻译的目的。(2)组词造句推断词义。文言文中很多单音节实词的含义在现代汉语中由一个双音词来表示。在由单音节向双音节转换的过程中,又多以同义合并或反义合并或反义并列为构词特征。据此,我们可使用组词方式猜读难懂词义。 (3)相似语言结构推断。古汉语讲究语言的工整对仗。文言文中整句较多,骈偶常见。在相似的语言结构中,出于对应位置上的词语,往往具有相同、相近、相对的特点,据其一可推知其他。(4)语境分析推断。翻译既要联系句子本身的语言环境,又要联系整段文字、整篇文章的大语境。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参考译文: 嘉靖年间,吏部尚书严嵩专权,作威作福。一天晚上,严嵩坐在内厅中,他的假儿义子们纷纷前来谒见。严嵩叫他们进来,他们都跪着往里走。进去后就又在地上连连叩头,甜言蜜语,阿谀奉承,争相献媚。严嵩十分得意,说:“某个侍郎的职位空缺了,由某某人补任;某个给谏的职位空缺了,由某某人补任。”众人又都叩头拜谢,起身后在严嵩身边曲意逢迎,各种丑态都表现出来。 过了一会儿,屋瓦上传来窸窸窣窣的声音。众人叫喊追赶,一个人失足落在了地上。用灯火一照,只见那人衣衫破破烂烂,呆立着不敢说话。严嵩怀疑那人是贼,就命人将他捆起来交给主管官吏。那人跪着到严嵩跟前说:“我不是贼,是乞丐啊。”严嵩问:“你既然是乞丐,为什么会到这里来?”乞丐说:“我有隐情陈述,倘若承蒙宽恕我,我希望能把话说完再死。”严嵩允许他自述其事。乞丐说:“我叫张禄,是郑州人。和我一起乞讨的,有个叫钱秃子的。春季时商人云集,钱秃子所到之处,人们都施舍给他钱粮。我虽然也有所得,但始终比不上钱秃子得到的多。我问钱秃子原因,他说:“我们这些做乞丐的,要有一副巴结讨好的媚态,要有一条甜言蜜语的巧舌。你抓不住要领,得到的怎么能指望跟我一样呢?” 我请他指教,他坚决不答应。我于是想到大人您的门下,每夜来乞官讨职的,他们的媚态和巧舌,一定比钱秃子高出十倍。所以我远道而来,在暗地里窃听,从缝隙中窥探,已经有三个月了。现在刚刚揣摩出点门道,不幸败露了踪迹。希望借助您的大恩大德,能够宽恕我。” 严嵩先是十分惊愕,接着又看着众人笑着说:“乞讨也有门道,你们的媚态和巧舌,真可称得上他们的老师啊!”众人点头称是。于是严嵩饶恕了张禄的罪,让众人将他领走,日夜轮换着传授他谄媚之术,不过一年,他就学成回去了。从此张禄乞讨的本领,就高出钱秃子之上了。 评价说:“张禄向严尚书的手下人学习,那么像严尚书手下这些人又向谁学习呢?答案是学习严尚书。前明的一部百官公卿表,就等于是一部乞丐们的渊源实录啊。张禄真了不起,他竟然为这部实录又增加了一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时间都去哪儿了

元元

我们为何很难记起3岁以前的事情?我们生命最初的记忆去哪儿了?一项研究表明,对时间的感知需要儿童的注意力和短期记忆能力的完全形成,这需要前额叶皮质和海马体发育较成熟以后才能具备。这两个区域的成熟速度较慢,往往到了童年后期才能渐渐完善。

幼时记忆究竟从何时开始模糊,直到被永久遗忘?如今,科学家已确定了时间点。一项有关童年记忆的研究发现,早期记忆往往从7岁开始丢失。虽然不少3岁孩子能够记得前一年发生的事,但这些记忆也只能持续到五六岁。在7岁这一年中,童年记忆迅速衰退,到了八九岁,大部分孩子只能回想起童年生活35%的内容。心理学家认为,这是因为在7岁时,人们形成记忆的方式开始改变——在那之前,儿童缺少时间和地点的观念,他们回忆的形式并不成熟;而在年龄较大的儿童中,回忆早期记忆的内容和形式更趋向于成年人。

小时候总是盼望快快长大,但是似乎过了很久才长了1岁。到了二十几岁、三十几岁,希望日子过得慢一些,日子却飞逝而过。等到退休后,时间更是毫不留情地加速变快,10年、20年一晃就过去了。为什么年龄越大感觉时间过得越快呢?

首先,从人的生理变化上来看,随着年龄的增长,体内的生物钟变慢了。科学家曾做过一个实验:他们从路边随机找一些年轻人和一些老年人,让他们估测1分钟时间有多长。结果年轻人估算的时间快,通常还没有到1分钟,他们就认为时间到了;而年长的人通常过了1分钟后,才觉得这是1分钟的时长。对年长的人来讲,时间就这么“漏”掉了。客观的时间没有变慢,但在衰老的进程中,人体内的某种节律在变慢,老年人就会感觉时间过得快了。

第二个原因与新鲜感能刺激大脑记忆有关。小时候看这个世界哪里都是新鲜的,大脑需要对这些新鲜事物进行处理记忆,这样每一天都显得很漫长。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外界的事物已经失去了新鲜感,更多的只是一种单调的重复,神经对于外界信息渐渐进入了“适应性”状态,削弱了对时间流逝的感知,一天天就在不经意间过去了。

第三个原因可以用“相对论”解释。一个5岁的儿童会感觉过去的一年很长很长,这是因为过去的一年占他生命总过程的20%;一个20岁的青年,过去的一年只是他生命总过程的5%;而对一个50岁的中年人,过去的一年仅仅是他生命总过程的2%。人越老,几个月甚至几年的光阴在其整个人生当中所占的比重就越小,同漫漫人生相比,就会觉得这些微不足道的时间过起来很快。

我们一生的时间都去哪儿了?让我们来算一笔账:人一生1/3的时间在睡觉,因此光睡觉要用24年;一般6岁开始上学,60岁退休,用于学习和工作的时间约18年;假如每吃一顿饭用半小时,一生中要在饭桌上度过5年;如果每天平均用2小时看电视或上网、玩手机,一生为此至少耗费6年;人一生花在等车和交通上的时间约6年,做家务(包括做饭)的时间约6年……这样算下来,我们一生中真的没有什么时间做其他事了。

1.人的童年早期记忆为什么会丢失?对此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A.因为对时间的感知需要儿童的注意力和短期记忆能力的完全形成。

B.因为前额叶皮质和海马体这两个区域往往到了童年后期才能渐渐完善。

C.因为幼童即便能记得前一年发生的事,这些记忆也只能持续到五六岁。

D.因为7岁之前儿童回忆的形式并不成熟,缺少时间和地点的观念。

2.不属于年龄越大感觉时间过得越快的原因的一项是

A.人在衰老的进程中,体内的生物钟在变慢,老年人就会感觉时间过得快了。

B.对年长的人来讲,通常过了1分钟后,才觉得这是1分钟的时长。

C.随着年龄增长,神经对外界信息失去了新鲜感,从而削弱了对时间流逝的感知。

D.就单位时间在人一生中所占比重来看,老年人所占比重小,会觉得这些时间过得快。

3.下列说法,完全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人在7岁时童年记忆迅速衰退,到了八九岁就只能回想起童年生活35%的内容了。

B.在年龄较大的儿童中,回忆早期记忆的内容和形式更趋向于成年人。

C.儿童时每一天都很漫长,成年后日子飞逝而过,年老后时间毫不留情地加速变快。

D.算一算时间开支的明细账目,会认识到我们一生中真的没做多少有意义的事情。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在中国的古代典籍中,记载了很多少数民族,如匈奴族、鲜卑族、突厥族、吐蕃族、党项族、契丹族、女真族、蒙古族等。

B.李嘉诚在投资领域是神一级的人物,现在他决定将手下的公司重组并从香港迁移到开曼群岛,说明香港的未来特别令人堪忧。

C.外滩踩踏事件发生后,上海市政府紧急取消了一些人流密集的公共活动,包括已举行20年的豫园灯会,不少市民怅然若失。

D.住建部有关负责人指出,利用住房公积金闲置资金贷款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有利于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和住房公积金使用效率。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戏园、书场、马戏团排满街巷,各种小吃铺子、食物担子触目皆是土山一带对于老济宁来说,相当于北京的天桥,曾是最热闹的所在。

B.马航MH370神秘失联事件已过去大半年的时间,但人们对于失联原因的猜测议论一直不绝如缕,“阴谋说”“外星人劫持说”纷纷出笼。

C.“中国氢弹之父”于敏先生为中国核武器的研发做出了卓越贡献,他获得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确是责无旁贷,实至名归。

D.老王从小就养成了勤学好问的好习惯,遇到问题,总是不耻下问,及时向同事、亲朋好友甚至左邻右舍请教。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正因为这样,所以马克思是当代最遭           和最受诬蔑的人。

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         

③每一个参观者都感到有一个地方对他说来特别恐怖,使他           难忘。

A忌妒    实足    终身          B忌恨    十足    终生

C忌恨    实足    终生          D忌妒    十足    终身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气概    指摘    打磕睡    坚忍不拔

B.租赁    抑郁    一窝蜂    情随世迁

C.嘻笑    潦草    缔造者    摇摇欲坠

D.掩映    旗杆    常春藤    不假思索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