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各组划线字读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婆娑(suō) 绰号(chuò) 豆...

下列各组划线字读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Asuō)       号(chuò)      jié)      在握(quàn

Bdìng      怨(mán       丽(guī)      高歌(háng

Czhì)       事(zhào      好(pǐ)       烟熏火liáo

D害(qiāng     zuàn      qí)       醐灌顶(tí)

 

B 【解析】 试题分析:A 绰号(chuò)“绰”是舒缓柔美的意思。C烟熏火燎(liǎo)燎:熏,烤。D编纂(zuǎn)“编纂”是指历史文献的具体结构形态。 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有人说,有才德的人应担忧自己的名字不被称颂。

也有人说,人生的幸福贵在适意而不在虚名。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后面的题。

东施是个好女孩

董改正

“东施效颦”作为讽刺和自谦,已经使用了几千年,东施之丑,令富人掩门,穷人拽妻子疾走,丑名远扬,地域广时间久,历史上与之“媲美”的恐怕只有四大丑女:嫫母、钟无盐、孟光、东晋的许允之妻许氏。

四大美女都与政治相关,都是凄美的结局,所谓红颜薄命,而之所以薄命,却因为那一句“红颜祸水”,只有那王昭君,给大汉皇帝留下一个凄艳的背影,给自己留一个孤独的青冢。美如四大美女的美女,必定有很多,或幸福或平淡或悲哀,但却没那么多起落,去让世人唏嘘。四大美女,在中国刚硬的历史里,增加了一抹绯红。

而与之对应的四大丑女,嫫母是皇帝妻,“嫫母倭傀,善誉者不能掩其丑”,而德性堪母仪天下;钟无盐是丑到极点的,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丑中奇葩,额凸眼凹,鼻孔翻翘,头大发少,却做了齐宣王的后,也是因为德性;孟光就是举案齐眉的那位,“粗陋无比”,“肥丑而黑”,能“力举石臼”——这是举案的物质基础,也是因为德行,留下了这句温馨的成语。

最后那位,是生最有意思的晋代。东晋的许允娶妻,花烛之夜,发现此女貌丑容陋,急忙跑出新房,不肯再进。后来,朋友桓范来看他,劝他不要只看外表,许允从善如流,跨进了新房,但再见妻子容貌,还是拔腿欲溜,新妇一把拽住他。许允边挣扎边同新妇说:“妇有‘四德’——妇德、妇言、妇容、妇功,你符合几条?”新妇说:“我所缺的,仅仅是美容。而读书人有‘百行’,您又符合几条呢?”许允说:“我百行俱备。”新妇说:“百行德为首,您好色不好德,怎能说俱备呢?”许允哑口无言。从此夫妻相敬相爱,感情和谐。千载之后读来,我们不莞尔,早已忽略了容貌,这是一个可爱的女生。

比四大美女美的,肯定还有,而丑过四大丑女的,应该没有了。以容颜的极丑反衬德性的极美,她们留给历史的是一抹淡淡的笑意,如果比之以颜色,应该是喜剧的大红。由此可见,人的幸福还是由内在决定的。

东施效颦最早出于《庄子》,那个时候的经典作家都是有趣的,都会说故事,其中最会说的是庄子。历史的浮尘盖住了细部,如果拂去灰尘,我们会看到孔子尴尬的表情。不错,东施效颦最早的承担者就是孔子。庄子经常拿孔子开涮,大家都知道的。

春秋时礼乐崩坏,霸主代起。孔子周游列国,劝各国君主施行仁道,希望能振兴时弊,解决乱象。鲁国师金说孔子此举犹如“推舟行于陆地”,犹如东施效颦,周礼时代已过,不知变通,必然困窘。此处除了可以看到孔子的憨笑庄子的坏笑,我们还可以看到一个知不可为而为之的仁者、勇者、智者的形象,这恐怕是令坏小子庄子没想到的。

心里向往着美,并尽力去向美靠拢,或许笨拙,甚至可笑,但我们都应该给予掌声,不管是对于寓意中的孔子,还是对于寓意外的东施。识美,并践行它,必是来自丰富温软的心灵。爱美无罪,东施是个好女孩。

                                   选自《北部湾晨报》2014年08月20日

1.作者说“东施效颦最早的承担者就是孔子”的依据是什么?(6分)

2.简要分析文中花大量笔墨写四大丑女的目的。(6分)

3.试探究标题“东施是个好女孩”的深刻意蕴。(6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后面的题。

时间怎样地行走

迟子建

    墙上的挂钟,曾是我童年最爱看的一道风景,我对它有一种说不出的崇拜,因为它掌管着时间,我们的作息似乎都受着它的支配。我觉得左右摇摆的钟摆,就是一张可以对所有人发号施令的嘴,它说什么,我们就得乖乖地听。到了指定的时间,我们得起床上学,我们得做课间操,我们得被父母吆喝着去睡觉…虽然说,有的时候,我们还没睡够不想起床,我们在户外的月光下还没有戏耍够不想回屋睡觉,都必须因为时间的关系而听从父母的吩咐。他们理直气壮呵斥我们的话与挂钟息息相关,“都几点了,还不起床”,要么就是“都几点了,还在外面疯玩,快睡觉去!”这时候,我觉得挂钟就是一个拿着烟袋锅磕着我们脑门的狠心的老头,又凶又倔,真想把它给掀翻在地让它永远不能再行走。

    在我的想象中,它就是一个看不见形影的家长,严厉而又古板。但有时候它也是温情的,比如除夕夜里,它的每一声脚步都给我们带来快乐,我们可以放纵地提着灯笼在白雪地上玩个尽兴,可以在子时钟声敲响后得到梦寐以求的压岁钱,想着用这钱可以买糖果来甜甜自己的嘴,真想在雪地上畅快地打几个滚……我那时天真地以为时间是被一双神秘大手给放在挂钟里的,从来不认为那是机械的产物。它每时每刻地行走着,走得不慌不忙,气定神凝,它不会因为贪恋窗外鸟语花香的美景而放慢脚步,也不会因为北风肆虐大雪纷飞而加快脚步,它的脚是世界上最能经得起诱惑的脚,从来都是循着固定的轨迹行走。我喜欢听它前行的声音,总是一个节奏,好像一首温馨的摇篮曲。

    我上初中以后,手表就比较普及了,我看见时间躲在一个小小的圆盘里,在我们的手腕上跳舞,它跳得静悄悄的,不像墙上的挂钟,行进得那么清脆悦耳,“滴答”“滴答”的声音不绝于耳。所以,手表里的时间总给我们一种鬼鬼祟祟的感觉,从这里走出来的时间因为没有声色而少了几分气势,这样的时间仿佛也没了威严,不值得尊重,所以明明到了上课时间我还会磨蹭一两分钟再进教室,手表里的时间也就因此显得有些落寞。

    后来,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了,时间栖身的地方就多了,项链坠可以隐藏着时间,让时间和心脏一起跳动;台历上镶嵌着时间,时间和日子交相辉映;玩具里放置着时间,时间就有了几分游戏的成分;至于计算机和手提电话,只要我们一打开它们,率先映入眼帘的就有时间……时间如繁星一样到处闪烁着,它越来越多,也就越来越显得匆匆了……

    十几年前的一天,我第一次发现了时间的痕迹,我在梳头时发现了一根白发,它在清晨的曙光中像一道明丽的雪线一样刺痛了我的眼睛,我知道,时间其实一直悄悄地躲在我的头发里行走,只不过它这一次露出了痕迹而已。我明白,时间让花朵绽放的时候也会让人的眼角绽放出花朵——鱼尾纹;时间让一棵青春的小树越来越枝繁叶茂;让车轮的辐条越来越沾染上锈迹;让一座老屋逐渐地驼了背…时间还会变戏法,它能让一个活生生的人在瞬间消失在他们曾为之辛勤劳作着的土地上,我的祖父、外祖父和父亲,就这样,让时间给无声地接走了,再也看不到他们的脚印,只能清冷的梦中见到他们依稀的身……他们不在了,可时间还在,它总是持之以恒、激情澎湃地行走着,在我们看不到的角落,在我们不经意走过的地方,在日月星辰中……

    现在,我终于明白,挂钟上的时间和手表里的时间,只是时间的一个表象而已,它存在于更丰富的日常生活中:在涨了又枯的河流中;在小孩子戏耍的笑声中;在花开花落中;在侯鸟的一次次迁徙中;在我们岁岁不同的脸庞中;在桌子椅子不断增添的新的划痕中;在一个人的声音清脆而变得沙哑的过程中;在一场接着一场去了又来的寒冷和飞雪中……只要我们在行走,时间就会行走。我们和时间是一对情侣,相依相偎着,不朽的它会在我们不知不觉间引领着我们一直走到地老天荒。

                             (选自《中外文摘》2011年第07期,有删改)

    1.怎样理解“它在清晨的曙光中像一道明丽的雪线一样刺痛了我的眼睛”在文中的含意?4分

    2.文章是围绕人的成长与对时间的感受来展开的,请梳理作者的思路。6分

    3.文章描绘了“时间”的各种行走方式,请简要概括。6分

4.文章写到“不朽”的“时间”“会在我们不知不觉间,引领着我们一直走到地老天荒” 。请根据文意简要分析作者对“人”和“时间”关系的观点和态度。4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             ,此亦飞之至也。(庄子《逍遥游》)

(2)四围山色中,一鞭残照里。               ,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王实甫《西厢记》)

(3)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            。(李密《陈情表》)

(4)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            ,不坠青云之志。(王勃《滕王阁序》)

(5)玉户帘中卷不去,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6)千岩万转路不定,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7)想佳人、             ,误几回、天际识归舟。(柳永《八声甘州》)

(8)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案》)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两首宋词,回答问题。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彷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日暮,学诗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注释】

嶂:像屏障一样并列的山峰。燕然:山名,即今蒙古境内之杭爱山。谩:同“漫”,徒然,空。三山:古时相传神仙所居的三座山,有蓬莱、方丈、瀛洲。

1.第一首词“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两句在全篇中有什么作用?(3分)

2.第二首词词人借梦境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3.从题材上说,第一首词属什么词?从风格上说,第二首词属什么词?请分别说明理由。(6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