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山寨版“狮身人面像”的警示 袁跃兴 ①一座山寨版的埃及...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山寨版“狮身人面像”的警示

袁跃兴

①一座山寨版的埃及狮身人面像亮相河北石家庄,这个消息很快就传到了远在千里的狮身人面像老家埃及,并引起埃及文物部门的关注。依照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公约,作为缔约国的中国,高仿的狮身人面像触犯了国际公约,埃及方面已经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投诉。

②这种仿造、复制的文化现象,不是孤立和个别的。天津仿建的曼哈顿城,苏州仿建的伦敦塔桥,上海仿建的泰晤士镇……盲目照抄照搬国外著名建筑的例子已经不胜枚举。一名世界顶级建筑师曾对中国一处建筑物“擅自模仿”表示强烈抗议,并称将就此对簿公堂;而对于中国建筑界的模仿风,“有考古学家甚至声称这是中国对自己‘全球霸权’的断言”。

③这些山寨版建筑,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资金,照葫芦画瓢,既未考虑文化地理的差异,也未顾及自己的地方特色和文化底蕴,只是一味地照抄照搬,毫无创造性地仿造复制。同时,我们对于本国悠久历史养育和积淀下来的那些最驰名、最响亮、最惹眼、最具影响的文化经典,从名城、名镇、名街、名人、名著到名人死后的墓室和名著里的主人公,乃至列入国家名录的各种文化遗产等,进行浓妆艳抹,重新包装,甚至拆卸重组,再描龙画凤,招摇于市,其中的文化内涵、历史意蕴、本土气质和个中独特的精神却完全被抛弃。这种放肆的粗制滥造,这种充满谬误、以假乱真的伪文化,正在使我们的文化变得粗浅、轻薄、空洞、可笑、庸俗,甚至徒有虚名。

④我们往往把文化现实与历史的“断裂”,说成是现代文化的原始苦恼。现代文化艺术暴露了这种普遍的贫困,我们徒劳地模仿一切伟大创造的时代和天才,徒劳地搜集全部的世界古典文化放在现代人周围,不断地给它们命名,但我们仍然是一个永远的饥饿者。

⑤须知文化复制现象的大量出现,是发生在我们这个技术突飞猛进、商业发达、消费旺盛的文化大背景下,我们本可以让这样的文化背景成为文化创造的条件和源泉,但我们却让它扼杀了我们的文化冲动,禁锢了我们的激情,消除了我们的理性,使我们的精神世界开始萎缩,使我们不再是丰富的、自由的和富有创造性的。于是,在文化中,我们精神力量萎缩,原创智慧低下,创造力式微。

(选自《检察日报》2014 年5 月30日,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石家庄出现高仿狮身人面像引发了埃及方面向联合国的投诉。

B.中国建筑界的模仿风表明了中国对自己“全球霸权”的断言。

C.若只徒劳地模仿、搜集、呈现,现代文化的原始苦恼依然存在。

D.文章从现象入手,由此及彼,由表及里,阐明危害,引人深思。

2.根据文章第③段,概述“伪文化”的两种表现。(2分)

3.结合全文,谈谈作者如何看待“文化复制”。 (4分)

 

1.(3分)B 2.(2分) ①对国外知名建筑一味照抄照搬,未考虑文化地理差异,不顾及地方特色、文化底蕴。②对国内的文化经典庸俗地包装,甚至重组,抛弃本国文化经典中的精髓。(一点1分,意思对即可。应抓住“同时”一词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意思对即可) 3.(4分)①文化复制是一种伪文化,使我们的文化变得浅薄、庸俗。②文化复制实则体现的是文化的贫困与匮乏。③文化复制消弭了我们精神世界的创造力。(一点1分,答出三点即给4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 1. 试题分析:B是某考古学家的声称,不是作者的看法。解答这类题,关键是依靠题干找准答题区间,着重研读某一段落。一定要注意熟悉原文的大致内容,二是在弄清题干要求的基础上,将选项与原文进行比照分析,辨清意思是否有差异。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概念的理解,题目难度不大,题干已经指明答案信息所在段落,考生只需阅读第三段,按要求找出相关语句并进行概括整理即可。文本第三段可分为两层,第一层谈的是对国外一些建筑的模仿、照搬,“既未考虑文化地理的差异,也未顾及自己的地方特色和文化底蕴”;第二层意思谈的是对中国经典传统文化的破坏式再加工,“文化内涵、历史意蕴、本土气质和个中独特的精神却完全被抛弃”。由这两层意思,考生可总结出本题答案。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作者观点态度的理解,这类题目需要通读全文,筛选出能表达作者观点的语句,然后再进行整理归纳,得出答案。本文可筛选出来的信息有:“这种放肆的粗制滥造,这种充满谬误、以假乱真的伪文化,正在使我们的文化变得粗浅、轻薄、空洞、可笑、庸俗,甚至徒有虚名”“现代文化艺术暴露了这种普遍的贫困”“在文化中,我们精神力量萎缩,原创智慧低下,创造力式微”等。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论语》和《孟子》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论语·里仁》)

②(孟子)曰:“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孟子·粱惠王》)

1.请概括上面两个选段观点的共同之处。(2分)

2.上面两个选段中,孔子与孟子的话侧重点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4分)

 

查看答案

简答题(任选一题) 5分)

(l)阅读下面的《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孔明嘱曰:“望于敬在公瑾面前勿失言亮先知此事。恐公瑾心怀嫉妒。又要寻事害亮。”

“此事”指的是什么事?公瑾后来“寻事害亮”,又指什么事?请简述相关情节。

(2)阅读下面的《红楼梦》 第六十一回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宝玉道:“也罢。这件事我也应起来,就说是我吓他们玩的,悄俏的愉了太太的来了……”

宝玉“应起来”的是什么事?他为什么会把这件事应下来?请简述相关情节。

 

查看答案

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觉新告诉觉慧,他遇见了梅,但是梅却有意地避开他,他感到伤心。这时,弟弟妹妹们叫他们一起去踢毽子,觉新没有兴致参加。(《家》)   

B.刘玉英从赵伯韬那里偷听到做公债的消息,把消息卖给吴荪甫,得到了两千元,吴荪甫以为找到了可靠的内线,没想到刘玉英两头做内线,他最终吃了大亏。(《子夜)

C.玛丝洛娃怀孕之后被养母赶出家门。她先后在几户人家做女仆,但都无法做得长久。她的姨母介绍她当洗衣工,她又怕苦怕累。最后她落入了妓院。(《复活》)

D.若望放荡不羁,让克洛德很伤脑筋。他声色俱厉地痛斥若望一番,然而刚训完,若望又照旧心安理得地继续干他那些叛经离道的行径。(《巴黎圣母院》)

E.德·蓬风死后,欧也妮用150万法郎还清了叔父生前的债务,成全了堂弟的婚事。她开办了养老院、教会小学、图书馆,还捐了一个黄金的圣休匣给教堂。(《欧也妮·葛朗台》)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后面的问题,

出都留别诸公(其二)

[清]康有为

天龙作骑万灵从,独立飞来缥缈峰。

怀抱芳馨兰一握,纵横宙合雾千重。

眼中战国成争鹿,海内人才孰卧龙?

抚剑长号归去也,千山风雨啸青锋

(选自《清诗选》)

[注〕①康有为第一次上书堵请求变法,但备受阻扰攻击。次年愤而返乡,临行时作七律五首赠与友人。②战国:指帝国主义列强。③啸青锋:啸,剑鸣声;青锋,剑。

1.诗歌颔联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3分)

2.请结合全诗,简要概括诗中主人公的形象特点。 3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育文,完成题。

重游鼓山记

陈模

去闽垣五十里,有山曰鼓山,镇马江之中枢,为城东之屏障。山石荦确,野径纡回,寺观穹窿,松楸疏散。五里一亭,十里一阁,名流觞咏,恒集于此,盖福州第一名胜也

客岁,余买棹旋里,尘装甫卸,即雇笋舆,向东而行,直穷其。时适春和,晴空一碧,山容如画,笑靥迎人。才过五里亭,苍林荟蔚,香草缤纷,数树桃花,娇憨可掬。回忆十年前,老梅数株高出檐屋,今都就槁。寺僧易种以桃,千红斗艳,几疑武陵源尚在人间也。然余性爱梅,不爱桃,转瞬数年,景象一变,可以觇世态之沧桑矣。日午,入涌泉寺,随山僧啖蔬饭,既饱,摩娑四壁,旧题漫灭,不可复得。忆少时与吾友石生、霁泉雅集于此,浩歌狂啸,击碎唾壶,意气豪迈,不可一世。曾几何时,风流云散,霁泉墓木已拱,石生浪迹欧州,欲得再与把臂,付之梦想而已。

兹山终古不改,得于十年后使余重游旧地,人缘虽悭,名山之福犹获再享,亦幸事也。是夜辗转不寐,和尚云印极道绝顶胜景,邀余出游,允之。夜半首途,阴雾迷漫,咫尺莫辨。攀危岩,披茸草,蹀躞于磊砢中,约十余里,至朱晦翁所题“天风海涛”处,有亭翼然,颜曰:“观日”。惜为时太晚,日驭已徘徊于空际矣。俯视四野,群山如丸,千林若荠,行云奔逃,疾如飞鸟。宿霭作雨,忽阴忽晴,碧海接天,一色莫辨。近岩松涛怒吼,气象萧森,拉杂尘心,到此悉寂。下方缕缕炊烟,时已傍午。乘兴而下,抵喝水岩。复与方外群僧,纵谭琐事,但彼辈无风雅者,殊觉可厌耳。

次早,得邮书,促赴芜湖,匆匆行迈,山灵有知,当为扼腕。倘天假之缘,数年后,得与石生再来一游,想亦山灵所深许。然使天或靳余英年,抑或靳我石生,不使再见,即再见,或不能携手重游旧地,因在意料中也。譬如半山亭之梅,悉变为桃,梅之福宁不及桃,而竟不及桃。安知桃之后,不有他树为之代庖乎?余之能否再游兹山,亦犹之梅与桃也。嗟呼!树犹如此,人何以堪。舟无聊,挥毫记之,亦聊以志感云。

(选自(鼓山艺文志》有删改)

[注] ①荦(l)确:山石不平的样子。②旋里:雇船返乡。③蹀躞(diéxiè):小步行走。④颜:用颜体写的匾额。⑤靳(jìn):吝惜,不肯给与。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直穷其     胜:美景

B.宿霭作雨     宿:久获的

C.殊觉可     厌:润足

D.舟无聊     次:停泊

2.下列四组全部体现作者重游鼓山之乐的一组是(3分)

①山石荦确,野径纡回   ②山容如画,笑靥迎人   ③意气豪迈,不可一世

④名山之福扰犹再享     ⑤拉杂尘心,到此悉寂   ⑥复与方外群僧,纵谭琐事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⑥   D.②④⑤

3.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十年后重游鼓山见到不少挑树,因本性爱梅不爱挑,故他对寺僧有所不满。

B.山僧邀请作者半夜出游,他们历经艰辛,到达现日亭,可惜错过了日出的时间。

C.作者借助游山时行到梅挑相易的现象,抒发了对人世沦桑、命运无定的感慨。

D.本文融描写、抒情、议论为一体,体现了古人“登山则情满于山”的文化情怀。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名流觞咏,恒集于此,盖福州第一名胜也。(3分)

(2)梅之福宁不及桃,而竟不及桃。(3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