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将下列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合乎逻辑的一段话,并将序号填入横线处。(4分) ①因此...

将下列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合乎逻辑的一段话,并将序号填入横线处。4分

①因此,即使是曾经一度使我们难以承受的痛苦磨难,也不会是完全没有价值的。

②假如没有黑夜,我们便看不到闪亮的星辰。

③因此,当困难与挫折到来,应平静地面对、乐观地处理。

④光明使我们看见许多东西,也使我们看不见许多东西。

⑤它可使我们的意志更坚定,思想、人格更成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②①⑤③ 【解析】 试题分析:做语句连贯题首先要整体理解句段的中心,例如本段谈的是“书法是易学难精的艺术”。比较5个句子,很显然只有第②与“传承是它显著的特征”紧密相连,④句是对②句的进上步补充,①句中“诚然”表语意转折,③⑤“唯其如此,才能成为生活中真正的随心所欲不逾矩的书法大家”语意紧密相连。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补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__________,知来者之可追。(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2)潦水尽而寒潭清,____________。(王勃《滕王阁序》)

(3)________________,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4)寄蜉蝣于天地,___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重而道远。(《论语》)

(6)箫鼓追随春社近,___________。(陆游《游山西村》)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8分

春宫怨  杜荀鹤

早被婵娟误,欲妆临镜慵。承恩不在貌,教妾若为容?

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年年越溪女,相忆采芙蓉。

1.诗歌的前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请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分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歌的后两联分别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并简要分析这两联在全诗中的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李顺,字德正,赵郡平棘人也。顺博涉经史,有才策,知名于世。始光初,从征蠕蠕。以筹略之功,拜后军将军。

世祖将讨赫连昌,谓崔浩曰:“朕前北征,李顺献策数事,实合经略大谋。今欲使总摄前驱之事,卿以为何如?”浩对曰:“顺智足周务,实如圣旨。但臣与之婚姻,深知其行,其性果而不慎于去就,不可专委。”世祖乃止。初浩弟娶顺妹,又以弟子娶顺女,虽二门婚媾,而浩颇轻顺,顺又弗之伏也。由是潜相猜忌,故浩毁之。及克统万,世祖赐诸将珍宝杂物,顺固辞,唯取书数千卷。世祖善之。至京论功,以顺为给事黄门侍郎,赐奴婢十五户,帛千匹。又从击赫连定于平凉。三秦平,迁散骑常侍,进爵为侯,加征虏将军,迁四部尚书,甚见宠待。崔浩恶之。

顺凡使凉州十有二返,世祖称其能。而蒙逊数与顺游宴,颇有悖慢之言,恐顺东还泄之朝廷,寻以金宝纳顺怀中,故蒙逊罪衅得不闻彻。浩知之,密言于世祖,世祖未之信。太延三年,顺复使凉州,及还,世祖曰:“昔与卿密图,期之无远。但以顷年东伐,末遑西顾,荏苒之间,遂及于此。今和龙既平,三方无事,比缮甲治兵,指营河右,扫荡万里,今其时也。卿往复积岁,洞鉴废兴,若朕此年行师,当克以不?”顺对曰:“臣畴日所启,私谓如然。但民劳既久,未获宁息,不可频动,以增劳悴。愿待他年。”世祖从之。五年,议征凉州,顺议以凉州乏水草,不宜远征。与崔浩庭诤。浩固执为宜征。世祖从浩议。及至姑臧,甚丰水草。世祖与恭宗书以言其事,颇衔顺。后谓浩曰:“卿昔所言,今果验矣。”浩曰:“臣之所言,虚实皆如此类。”初,蒙逊有西域沙门昙无谶,微有方术。世祖召顺令蒙逊送之京邑。顺受蒙逊金,听其杀之。世祖克凉州后,闻而嫌顺。凉土既平,诏顺差次群臣,赐以爵位。顺颇受纳,品第不平。凉州人徐桀发其事。浩又毁之,云:“顺昔受牧犍父子重赂,每言凉州无水草,不可行师。及陛下至姑臧,水草丰足。其诈如此,几误国事。不忠若是,反言臣谗之于陛下。”世祖大怒,真君三年遂刑顺于城西。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由是相猜忌     潜:私下

B.未西顾      遑:空闲

C.比甲治兵      缮:保养

D.颇      衔:怀恨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又弟子娶顺       ②顺议凉州乏水草

B.①诈如此        孰能讥之乎

C.①顺又弗伏也       ②蚓无爪牙

D.①真君三年遂刑顺城西     ②知名

3.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李顺得到世祖宠待的一组是

①李顺献策数事,实合经略大谋

②今欲使总摄前驱之事

③迁散骑常侍,进爵为侯,加征虏将军,迁四部尚书

④顺固辞,唯取书数千卷

⑤浩知之,密言于世祖,世祖未之信

⑥卿昔所言,今果验矣

A.①②⑥    B.①④⑤    C.②③⑤    D.③④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顺喜欢读书,有才能与谋略,跟从世祖四处征战,多次得到封赏,十二次出使凉州,对凉州的地理情况了如指掌,然最终因贪贿枉法丧身。

B.世祖征讨赫连昌时,想让李顺总领前锋人马,因为崔浩的反对而作罢,从此李顺与崔浩两人私下里相互猜忌,崔浩经常在世祖面前诋毁李顺。

C.世祖派尚书李顺出使凉州,经常向李顺了解凉州的情况,寻找时机要灭掉凉州。但李顺贪财,被凉州重金收买,他怕受贿之事暴露,以凉州“乏水草”为由,极力反对进攻凉州。

D.在是否征讨凉州的问题上,崔浩力主西征,世祖最终采纳崔浩的意见,亲自率兵攻打凉州,很快攻下了凉州的都城,他见凉州水草丰盛,方知李顺说的都是假话。

5.把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但臣与之婚姻,深知其行,其性果而不慎于去就,不可专委。(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但民劳既久,未获宁息,不可频动,以增劳悴。(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顺颇受纳,品第不平,凉州人徐桀发其事。(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6—8题。每小题3分,共9分

正如郭沫若所指出的那样:“中国旧时的所谓‘乐’,它的内容包含得很广。音乐、诗歌、舞蹈,本是三位一体可不用说,绘画、雕镂、建筑等造型美术也被包含着,甚至于连仪仗、田猎、肴馔等都可以涵盖。所谓‘乐’者,乐也,凡是使人快乐,使人的感官可以得到享受的东西,都可以广泛地称之为‘乐’。但它以音乐为其代表,是毫无问题的。”

可见《乐记》所总结提出的便不只是音乐理论而已,而是以音乐为代表关于整个艺术领域的美学思想,把音乐以及各种艺术与官能“目欲綦色,耳欲綦声,口欲綦味……”和情感“乐从中出”,“夫民有好恶之情而无喜怒之应,则乱”紧相联系,认为“乐近于仁,义近于理”,“乐统同,礼辨异”,清楚指明了艺术——审美不同于理智制度等外在规范的内在情感特性,但这种情感感染和陶冶又是与现实社会生活和政治状态紧相关联的,“其善民心,其移风易俗易”。

正因为重视的不是认识模式而是情感感受,于是,与中国哲学思想相一致,中国美学的着眼点更多不是对象、实体,而是功能、关系、韵律。从“阴阳”以及后代的有无、形神、虚实等,“和同”到气势、韵味,中国古典美学的范畴、规律和原则大都是功能性的。它们作为矛盾结构,强调得更多的是对立面之间的渗透与协调,而不是对立面的排斥与冲突。作为反映,强调得更多的是内在生命意兴的表达,而不在模拟的忠实,再现的可信。作为效果,强调得更多的是情理结合、情感中潜藏营智慧以得到现实人生的和谐和满足,而不是非理性的迷狂或超世间的信念。作为形象,强调得更多的是情感性的优美“阴柔”和壮美“阳刚”,而不是宿命的恐惧或悲剧性的崇高。所有这些中国古典美学的“中和”原则和艺术特征,都无不可以追溯到先秦理性精神。

理性精神是先秦各派的共同倾向。名家搞逻辑,法家倡刑名,都表现出这一点。其中,与美学——艺术领域关系更大和影响深远的,除儒学外,要推以庄子为代表的道家。道家作为儒家的补充和对立面,相反相成地在塑造中国人的世界观、审美兴趣上,与儒家一道,起了决定性作用。

还要从孔子开始。孔子世界观中的怀疑论因素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知其不可而为之”等等,一方面终于发展为荀子、《易传》的乐观进取的无神论“制天命而用之”,“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另一方面则演化为庄周的泛神论。孔子对氏族成员个体人格的尊重“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一方面发展为孟子的伟大人格理想“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另一方面也演化为庄子的遗世绝俗的独立人格理想“彷徨乎尘垢之外,逍遥乎无为之业”。表面看来,儒、道是离异而对立的,一个入世,一个出世;一个乐观进取,一个消极退避;但实际上它们刚好互相补充协调。不但“兼济天下”与“独善其身”经常是后世士大夫的互补人生路途,而且悲歌慷慨与愤世嫉俗,“身在江湖”而“心存魏阙”,也成为中国历代知识分子的常规心理及其艺术意念。但是,儒、道又毕竟是离异的。如果说荀子强调的是“性无伪则不能自美”,那么庄子强调的却是“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前者强调艺术的人工制作和外在功利,后者突出的是自然,即美和艺术的独立。如果前者由于以其狭隘实用的功利框架,经常造成对艺术和审美的束缚、损害和破坏,那么后者则恰恰给予这种框架和束缚以强有力的冲击、解脱和否定。浪漫不羁的形象想象,热烈奔放的情感抒发,独特个性的追求表达,它们从内容到形式不断给中国艺术发展提供新鲜的动力。庄子尽管避弃现世,却并不否定生命,而对自然生命抱着珍贵爱惜的态度,这使他的泛神论的哲学思想和对待人生的审美态度充满了感情的光辉,恰恰可以补充、加深儒家,而与儒家一致。所以说,老庄道家是孔学儒家的对立和补充者。

    李泽厚《美的历程》

1.下列对于“乐”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所谓乐是以音乐为其代表,包括诗歌、舞蹈、绘画、雕镂、建筑和仪仗、田猎、肴馔等内容的美学思想。

B.所谓乐就是,使人的感官可以得到享受,使人快乐的东西。

C.《乐记》所总结提出的不是音乐理论,而是以音乐为代表关于整个艺术领域的美学思想,把音乐以及各种艺术与官能和情感紧相联系。

D.“其善民心,其移风易俗易”表明了“乐”与现实社会生活和政治状态紧相联系的。

2.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

A.中国美学与中国哲学思想一致,重视的不是认识模式,而是情感感受。

B.中国美学的着眼点更多不是对象、实体,而是功能、关系、韵味,中国古典美学的范畴、规律和原则大都是功能性的。

C.作为反映,强调得更多的是内在生命意兴的表达,而不是非理性的迷狂或超世间的信念。

D.中国古典美学无论在矛盾结构方面还是在反映、效果、形象方面,表现出的“中和”原则可以追溯到先秦理性精神。

3.下列表述符合文章内容的一项是

A.‘儒家作为道家的补充和对立面,在塑造中国人的世界观、人生观、文化心理结构和艺术理想审美兴趣上起着重要的作用。

B.孔子世界观中的怀疑论因素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一方面终于发展为荀子的无神论,另一方面则演化为庄周的泛神论。

C.儒家强调艺术的人工制作和外在功利,道家突出的是自然即美和艺术的独立,两者是相互对立的。

D.道家的浪漫不羁的形象想象,热烈奔放的情感抒发,独特个性的追求表达都给中国艺术发展提供新鲜的动力。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是

A.一些国家援引“死刑不引渡”的原则,拒绝引渡,因此,引渡这些官员,我国需要做出不对被请求引渡人判死刑。

B.记者咨询多位业内人士,得知目前路条的价格大约在03—05元每瓦之间,而一个光伏电站每瓦的建成成本目前也只有大约7元每瓦。

C.中国法学会银行法研究会会长王卫国表示,银监会应公开各银行换芯工本费的成本核算,让消费者了解钱花在哪里,满足消费者的知情权。

D.大学教授是民国期间一个非常体面的职业,当然,说这个职业体面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经济原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