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的题。 清平乐 朱淑真 风光紧急...

)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的题。

清平乐           朱淑真

风光紧急,三月俄三十。拟欲留连计无及,绿野烟愁露泣。

倩谁寄语春宵?城头画鼓轻敲。缱绻临歧嘱咐,来年早到梅梢。

注:临歧,本为面临歧路后亦用为赠别之辞。

1.这首词表达了词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词的上片分析。(6分)

2.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缱绻临歧嘱咐,来年早到梅梢”两句(5分)

 

1.表达了词人对春的怜惜和留恋之情。(2分)“风光”与“紧急”搭配,突出时光之速,三月马上就到三十日,更见已是暮春;(2分)“绿野烟愁露泣”运用拟人手法,写绿野上的烟、露因为“拟欲留连计无及”而发愁、哭泣,这其实就是词人在表明自己惜春的心迹。(2分) 2.这两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2分)前一句中“缱绻”“临岐”“嘱咐”三个词,是把春当做了别离之人,鼓声软语和春告别并“嘱咐”:来年你要早点儿让梅花开放啊!(2分)此拟人手法的运用,将对春的留恋具化为对春的叮嘱,可见盼春归之急切,更突出了惜春感情的强烈。(1分) 【解析】 1. 试题分析:词的起句便奇突。风光通常只能用秀丽、迷人写来形容,与“紧急”搭配很是奇特。留春之意已引而未发。紧补一句“三月俄三十”,此意则跃然纸上。这两句属于倒置。 一般写春暮,止到三月,点出“三十(日)”,更见暮春之“暮”。日子写得如此具体,读来却不板滞,盖一句之中,已具加倍之法。而用一“俄”字渲染紧急气氛,比贾句用“正当”二字,更有生气。在三月三十日这个临界的日子里,春天就要消逝了。“拟欲留连计无及”,一方面把春天设想为远行者,另一方面又俨有送行者在焉,“拟欲留连”者究竟是谁?似是作者自谓,观下句则又似是“绿野”了。暮春时节,红瘦绿肥,树木含烟,花草滴露,都似为无计留春而感伤呢。写景的同时,又把自然景物人格化了。上两句与下两句,一催一留,大有“方留恋处,兰舟催发”的意趣,而先写紧催,后写苦留,尤觉词情叠宕。 上片已构成一个“送别”的局面。催的催得“紧急”,留的“留连无计”,只好抓紧时机作临别赠言罢。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 试题分析:最末一句即“临歧嘱咐”的“缱绻”的情话:“来年早到梅梢。”不道眼前惜别之情,而说来年请早,言轻意重,耐人寻味。“早到梅梢”尤为妙笔生花之语。盖百花迎春,以凌寒独放的梅花为最早,谓“早到梅梢”,似嫌梅花开的还不够早,盼归急切,更见惜春感情的强烈。把春回的概念,具象化为早梅之开放,又创出极美的诗歌意象,使全词意境大大生色。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

赵孟頫,字子昂,幼聪敏,读书过目辄成诵,为文操笔立就。至元二十三年,侍御史奉诏,搜访遗逸于江南,得孟頫,以之入见。孟頫才气英迈,世祖顾之喜,使坐右丞叶李上。时方立尚书省,命孟頫草诏颁天下,帝览之,喜曰:“得朕心之所欲言者矣。”二十四年,授兵部郎中。有王虎臣者,言平江路总管赵全不法,即命虎臣往按之。孟頫进曰:“赵全固当问,然虎臣前守此郡,多强买人田,纵宾客为奸利,全数与争,虎臣怨之。虎臣往,必将陷全,事纵得实,人亦不能无疑。”帝悟,乃遣他使。

二十七年,桑哥遣忻都及王济等理算天下钱粮,已征入数百万,未征者尚数千万,民不聊生,自杀者相属。孟頫与阿剌浑撒里甚善,劝令奏帝赦天下,尽与蠲除。阿剌浑撒里入奏,如孟頫所言,帝从之。 其父求得他人尸,遂诬告同役者杀掀儿,既诬服。孟頫疑其冤,留弗决。逾月,掀儿自归,郡中称为神明。

仁宗在东宫,素知其名,及即位,眷之甚厚,以字呼之而不名。帝尝与侍臣论文学之士,以孟頫比唐李白、宋苏子瞻。又尝称孟頫操履纯正,博学多闻,旁通佛、老之旨,皆人所不及。孟頫诗文清邃奇逸,读之使人有飘飘出尘之想。篆、隶、楷、行、草书,无不冠绝古今,遂以书名天下。天竺有僧,数万里来求其书归,国中宝之。前史官杨载称孟頫之才颇为书画所掩,知其书画者,不知其文章,知其文章者,不知其经济之学。

(节选自《元史·赵孟頫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搜访遗逸于江南   遗逸:遗留隐逸者   B.自杀者相属      相属:相连,相继

C.以字呼之而不名   不名:不直呼名字   D.不知其经济之学    经济:经营,管理

2.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二十九年/出济南路总管府事时/总管阙孟頫/独署府事/有元掀儿者役/于盐场不胜艰苦/因逃去

B.二十九年/出济南路总管府事时/总管阙孟頫/独署府事/有元掀儿者/役于盐场/不胜艰苦/因逃去

C.二十九年/出济南路总管府事/时总管阙/孟頫独署府事/有元掀儿者/役于盐场/不胜艰苦/因逃去

D.二十九年/出济南路总管府事/时总管阙孟頫/独署府事/有元掀儿者役/于盐场不胜艰苦/因逃去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赵孟頫才华横溢,受到皇帝器重。他看书过目成诵,写文章一挥而就;尚书省刚设立,他便承旨起草诏书,受到皇帝赞赏。

B.赵孟頫明察秋毫,断案如神。元掀儿的父亲诬告他人,被诬告的人也已认罪,赵孟頫怀疑另有隐情,悉心审理,真相大白,受到人们称赞。

C.赵孟頫见识过人,体恤百姓。他分析赵全案件,认为王虎臣难以秉公办理,不宜派去查案;劝阿剌浑撒里上奏免除百姓钱粮,得到皇帝应允。

D.赵孟頫文学、书画闻名天下,政治才华常被忽略。皇帝称赞他可与李白、苏轼相比,他的书法作品被天竺国视为宝物,政治才能却少被提及。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赵全固当问,然虎臣前守此郡,多强买人田,纵宾客为奸利,全数与争,虎臣怨之。

(2)又尝称孟頫操履纯正,博学多闻,旁通佛、老之旨,皆人所不及。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问题。

戏曲脸谱与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戏曲脸谱,是戏曲文化现象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有着深厚的文化意蕴和丰富的历史内容。戏曲脸谱不仅仅是供悦目的,而且是戏曲艺术家与观众进行对话的一种极富表现力的文化语言。正是习惯成自然的民族文化习俗和生活习俗给了这种特殊语言以约定俗成的语义,赋予它多方面的表现功能。

传统文化以儒家文化为主体,儒家文化又以伦理道德为本位,因此,道德化成为传统文化的鲜明特色。在这浓重的道德化的文化氛围中生长的戏曲艺术当然也充满了道德化的色彩。儒家强调忠、孝、节、义,这在戏曲中有充分体现。戏曲的道德化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善恶分明的人物形象、舍生取义的浩然正气、药人寿世的教化功能等方面。戏曲脸谱着重表现人物性格、品德,寓褒贬,别善恶,充满着浓厚的道德评价色彩,这正是儒家文化的伦理道德内容在戏曲脸谱中的体现。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对戏曲脸谱形成了约定俗成的共识,如脸谱色彩的红表忠勇、黑表刚直、白表奸邪、蓝表威猛、黄表阴狠、绿表强悍、紫表耿介等。

戏曲综合了多门类传统艺术成果的同时,也受到各门传统艺术美学思想的影响。从诗歌中引进了“意象”“意境”“趣味”等;从绘画中引进了“神似”“形似”“虚实”等;从小说中引进了“真假”等。戏曲脸谱的审美意识同样也受到各门传统艺术的影响。

脸谱的勾画创作和中国书法的书写创作有相似之处。书法是从一撇一捺的文字书写中产生的艺术形式,脸谱则是从一勾一抹的人物化妆中产生的艺术形式,两者在创作程序上都表现出很强的程式化特征,正所谓无法不成谱。两者在用笔方式上也有相似之处,都讲究线条流畅而有力度,节奏鲜明而神采飞扬。脸谱的构图章法与中国画一样,讲究疏密、穿插、虚实、均衡等,脸谱的勾画笔法也与中国画笔法相通,轻重缓急,顿挫有致,有谱有法。脸谱的审美意识受到中国画美学思想的重大影响。

戏曲产生于民间,戏曲文化与民间美术有着更紧密的联系。民间美术中的木版年画、窗花剪纸、纸扎糖塑、服饰刺绣、泥人、葫芦雕刻、建筑彩绘和雕刻等,都有戏曲人物形象,其中戏曲脸谱艺术也是民间美术经常表现的一个重要方面。

民间美术作品中的脸谱,基本上是与戏曲舞台上的脸谱相一致的。但有时也有与戏台上不尽相同的脸谱图案,这既是民间美术中感情自由发挥的结果,又是对戏曲理解基础上的再创造的结果。不一定符合科学规范,但却能传神写意。这样一来,脸谱与民间美术的关系就是相辅相成的了。脸谱给民间美术提供了大量素材;民间美术又给脸谱提供了可供吸取的丰富营养,而且民间美术为脸谱乃至整个戏曲艺术的传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使戏曲人物形象(包括脸谱)深入到百姓生活的许多方面。

脸谱艺术是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与戏曲艺术一样,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也是人类文化的精品,我们应该很好地继承和发扬,使富有民族性的脸谱艺术,更加辉煌灿烂。          (选自2011年2月《黄梅戏艺术》,有删节)

1.根据文意,下列有关“戏曲脸谱”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中国戏曲脸谱属于戏曲文化现象的范畴,其文化意蕴和历史内容都很丰厚。

B戏曲脸谱作为一种文化语言,既可供娱乐之用,也用于戏曲演员与观众的对话。

C戏曲脸谱有其约定俗成的含义,脸谱的不同色彩往往代表不同的人物性格。

D民族文化习俗和生活习俗的影响,使戏曲脸谱中折射着中国传统文化的诸多方面。

2.下列各项,不属于表述“戏剧脸谱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的一项是(  

A戏曲脸谱可以用色彩表现的品德节操,同时承载着区分善恶、弘扬正气以及警戒世人  的教化功能。

B戏曲脸谱着重表现了人物充满着浓厚的道德评价色彩,这正是儒家文化的伦理道德内容在戏曲脸谱中的体现。

C戏曲脸谱和中国书法都有谱有法,在勾画、构图、笔法等三方面有相似之处,依次为程式化特征、讲究布局、讲求节奏。

D戏曲脸谱艺术为民间美术提供了大量素材,民间美术使戏曲人物脸谱深入到百姓生活的许多方面,两者相辅相成。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戏曲脸谱的审美之所以受到各门传统艺术的影响,是因为戏曲艺术综合了多门类传统艺术,受到各门传统艺术美学思想的影响。

B戏曲艺术汲取了其他传统艺术形式中的长处和优点,又有所发展和创新,使文学艺术和绘画艺术的审美价值有所提升。

C民间美术作品中的脸谱,与戏曲舞台上的脸谱大多是相同的,而那些不尽相同的脸谱图案,都是自由发挥和再创造的结果。

D作为人类文化精品的脸谱艺术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继承和发展好戏曲脸谱艺术,它才能拥有更辉煌灿烂的未来。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在2014年索契冬奥会短道速滑女子500米决赛中,擅长长距离比赛的中国选手李坚柔意外获得冠军。半决赛中,因主力队友受伤,李坚柔临危受命。决赛中,在起跑落后的情形下,其他三位选手却意外摔倒,李坚柔最终以45秒263率先冲过终点,为中国代表团赢来索契冬奥会的首枚金牌,也为中国队实现了冬奥会该项目的“四连冠”。有人说李坚柔夺冠幸运,但队友王濛说这是天道酬勤,李坚柔平时训练相当刻苦,年纪虽大却从不言放弃,最终赢得比赛。

请根据阅读后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要求:①自定立意;②自拟标题;③除诗歌外;④文体特征鲜明。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5分,每空1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固前圣之所厚。

(2)、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____________________磐石无转移。

(3)、扪参历井仰胁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百年多病独登台。

(5)、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会须一饮三百杯。

(7)、细草微风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身无彩凤双飞翼。____________________。

(9)、____________________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1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11)、转朱阁,_____________照无眠,不应有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4分)

望江怨 送别

[清]万树

春江渺,断送扁舟过林杪①。愁云清未了,布帆遥比沙鸥小。恨残照,犹有一竿红。怪人催去早。

[] ①杪:树梢。

这首词的前四句描写了怎样的送别场景?(4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