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问题。 西塞山怀古 刘禹锡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问题。

西塞山怀古

刘禹锡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从今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金陵怀古

许浑

玉树歌残王气终,景阳兵合戍楼空。

松楸远近千官冢,禾黍高低六代宫。

石燕拂云晴亦雨,江豚吹浪夜还风。

英雄一去豪华尽,惟有青山似洛中

【注】①石燕:传说中的一种有灵性的燕子,遇风雨则飞,风雨停则为石。②洛中:指古都洛阳。

1.第一首诗中“山形依旧枕寒流”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感慨?(3分)

2.请概括第二首诗颔联的内容。2分)

3.这两首诗同怀古表达的主旨各有侧重,请结合尾联简要分析。(5分)

 

1.(3分)拟人。(1分)寄寓了诗人对自然永恒、世事沧桑(物是人非)的感慨。(2分) 2.(2分)写六朝衰败残破的景象。(1分) 3.(5分)第一首诗写当今“四海为家”,而故垒萧瑟荒凉,警戒当朝统治者吸取教训,居安思危,维护国家的统一。(2分)第二首诗写英雄已去,豪华已尽,只有“青山似洛中”,抒发了对人间万事多变的感慨以及对唐朝江山日益衰败的深沉忧思。(3分) 评分建议:第二首诗答成“英雄虽去,豪华虽尽,而青山依似洛中,表达对金陵王气仍旧未终,繁华依然可以相继的信念”亦可。 【解析】 1. 试题分析:“山形依旧枕寒流”句,一个“枕”字表明诗人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西塞山超然世外的精神。“依旧”是说三百年前如此,三百年后的今天仍然如此,但人间的英雄霸主们并不识相,他们偏要凭借山川险峻,称王图霸,因此难免要一一受到西塞山的嘲讽,“山形依旧”同英雄们的霸业荡然无存形成鲜明对比,这就更突出了他们的可悲。本题可据此回答。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 试题分析:回答此题,只要能把诗的第二联翻译出来即可得出答案。第二联写金陵的衰败景象:六朝以来的英雄已成荒冢,昔日豪华的宫殿也已是禾黍遍野,作者吊今怀古,触目伤情。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 试题分析:第一首诗最后一联是写今日四海为家,江山统一,象六朝那样的分裂,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第二首诗是用衬托(反衬)的手法,表达了以不变的客观事实、自然景物衬托多变的人间万事,历史兴衰的主题。本题可据此回答即可。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寄答京友

李贽

“才难,不其然乎!”今人尽知才难,尽能言才难,然竟不知才之难,才到面前竟不知爱,幸而知爱,竟不见有若己有者,不见有称喜赞扬不啻若自其口出者,如孔北海之荐祢正平,跣足救杨彪也。何也?其非真惜才也;虽惜才,亦以惜才之名好,以名好故而惜之耳。则又安望其能若己有、不啻若口出如孔北海然也?呜呼!吾无望之矣!

春秋之天下,无有一人能惜圣人之才者,故圣人特发此叹,而深羡于唐、虞之隆也。然则才固难矣,犹时时有之;而惜才者则千古未见其人焉。孔子惜才矣,又知人之才矣,而不当其位。入齐而知晏平仲,居郑而知公孙子产,闻吴有季子,直往观其葬,其惜才也如此,使其得志,肯使之湮灭而不见哉!然则孔子之叹“才难”,非直叹才难也,叹惜才者之难也。

夫才有巨细,巨才方可称才也。有巨才矣,而肯任事者尤难。既有大才,又能不避祸害,身当其任,勇以行之,而不得一第,则无凭,虽惜才,其如之何!幸而登上第,有凭据,可手以荐之矣,而年已过时,则虽才如张襄阳,亦安知听者不以过时而遂弃,其受荐者又安知不以既老而自懈乎?

夫凡有大才者,其可以小知处必寡,其瑕疵处必多,非真具眼者与之言必不信。当此数者,则虽有大才,又安所乎?故非自己德望过人,才学冠世,为当事者所倚信,未易使人信而用之也。然非委曲竭忠,真若自己有,真不啻若口出,纵人信我,亦未必能信我所信之人,憾不得与之并时,朝闻而夕用之也。呜呼!可叹也夫!

                                     (选自李贽《李温陵集》卷四《焚书》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春秋之天下                举:   

叹惜才者之难也            直:

手以荐之矣              藉: 

则虽有大才,又安所      施:

2.文中“何也?其非真惜才也”的“以”字,与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以”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夫夷近,则游者众

B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吾两人在也

C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贻之 

D.(公子)欲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

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则又安望其能若己有、不啻若口出如孔北海然也?

故非自己德望过人,才学冠世,为当事者所倚信,未易使人信而用之也。

4.本文谈论人才问题,作者在文末发出“可以叹也”的感叹,请简要概括“叹”的原因。(4分)

 

查看答案

对下列材料主旨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代著名戏曲理论家李渔对写作有形象的比喻:“基址初平,间架未定,先筹何处建厅,何处开户,栋需何木,梁用何材,必俟成局了然,始可挥斤运斧。”

A写文章安排结构,选材料。

B写文章必须注意衔接,前后勾连。

C写文章需要打好基础,注重积累。

D写文章应当围绕中心,收放自如。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画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这时节,我感到了寂寞。在这寂寞中我意识到了我自己的存在——片刻的孤立的存在。这种境界并不易得,与环境有关,更与心境有关。    ,只要内心清净,随便在市廛里,陋巷里,都可以感觉到一种空灵悠逸的境界,    。在这种境界中,我们可以在想象中翱翔,跳出尘世的渣滓,与古人同游。所以我说,   

寂寞是一种清福

所谓“心远地自偏”是也

寂寞不一定要到深山大泽里去寻求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③①②      D.②①③

 

查看答案

下列标语表述不得体的一项是3分

A小草有生命,足下多留“青”。(草坪标语)

B轻轻我走了,正如我轻轻来。(图书馆标语)

C扬起希望的风,走上新生的坦途。(医院标语)

D司机一杯酒,亲人几多愁。(公路标语)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华为智能手机出货量稳居全球第三,不仅成功树立起中国智能手机的良好形象,而且改变了运营商和消费者对华为手机的认

B政府部门既要明确其与慈善组织的关系,也要加强对慈善组织和慈善活动的管理,这样才能为慈善事业发展注入不竭的动力。

C李娜在网球场上的坚韧表现以及所取得的成就,在为中国体育赢得全世界瞩目的同时,也有效传达了关于力与美的正能量。

D汉赋虽然呈现出堆砌词藻以至好用生词僻字,但在丰富文学作品的词汇、炼语言辞句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突破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