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一则新闻,对广电总局的这一通知,你是支持还是反对,请阐明理由。(4分) ...

阅读下面一则新闻,对广电总局的这一通知,你是支持还是反对,请阐明理由。(4分)

广电总局禁用“晋善晋美”等网络不规范词语

2014年11月27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出相关通知,要求各类广播电视节目和广告应严格按照规范写法和标准含义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字、词、短语、成语等,不得随意更换文字、变动结构或曲解内涵,不得在成语中随意插入网络语言或外国语言文字,不得使用或介绍根据网络语言、仿照成语形式生造的词语,如“十动然拒”“人艰不拆”等等。

通知指出,一些广播电视节目和广告中还存在语言文字不规范的问题,如随意篡改、乱用成语,把“尽善尽美”改为“晋善晋美”,把“刻不容缓”改为“咳不容缓”等等。

 

示例:(4分) 支持,不规范的用词,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相违背,对社会公众尤其是未成年人会产生误导,必须坚决予以纠正。广播电视要推广和传承成语等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独特表达方式,充分展现其文化精神和语言魅力,不能因为肆意乱改乱用造成文化断代和语言混乱。 反对。汉语传承应当维护语言纯洁性,但没必要一刀切,不符合汉语运用习惯,让人不知所云的,应当禁止。语言的变化和发展是一种必然,符合用语规范,又具有创新意义的词语,是对汉语的丰富,当可以接受。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评述题,其答题的思路是观点+阐述,内容只要言之成理,持不同意见亦可。观点2分,能说出2点充分的理由4分,表达流畅、语句通顺1分;其它观点,言之成理亦可得分。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是兰州市“绿箱子废旧手机回收平台”流程的示意图。请你根据此图向广大市民介绍废弃手机回收的整个流程,并号召广大市民积极参加这一环保公益活动。要求:字数不超

过80字。(4分)

满分5 manfen5.com

 

查看答案

请仿照画线的句子,另写两句话,要求语意连贯,句式一致,构成排比句。(4分)

中国古典诗词深受俊秀神奇的山水的滋养,其意蕴醉人身心。总想泊舟枫桥,静候寒山寺的钟声;总想登上滕王阁,遥望彭蠡之滨的雁阵;        ;这样,我才能找到精神的安放之所。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槐花香漫故乡情

秋楠

①那是一个天朗气清的日子,我无意想念起槐花的模样,于是就有了想去看她的冲动。大片的槐树当属于乡下那条河床了,河床两岸成排的老槐树,仍然苍劲挺拔。走近郊条河,远远的就会望见槐花挂满枝头,那花朵在阳光的映射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满树的花香铺满整个河床,惹得蜜蜂翩翩起舞,那满心的喜悦与畅快,你若不去走近田野,贴近自然,寻不来,也找不到。于是,我常常想起我与槐花成长的日子,一部分记忆已经模糊了,或是残缺了,但能让我想起孩提时,短暂的欢快。

②故乡的槐花有着和他处别样的趣事,在故乡有一棵老槐树,她很奇特,开着五种颜色的花,因此叫五花槐。在全国没有几棵这样的树,方圆百里远近闻名,这村庄也就叫五花槐村了。冬去春来,老槐树发出嫩芽,五颜六色的花照例绽放。虽几经风雨,她依然枝繁叶茂,花香宜人。每到夕阳西下孩子们放了学,都会在这里捉迷藏,围着她跑来跑去,孩子们的笑声传遍整个村庄,那情景印刻在我脑海里,不会丢去只有收藏了。

③听老人家讲槐树村的故事最开心不过了,相传宋太祖赵匡胤下河东,时值三伏天,骑马路过五花槐村,人困马乏,他把马拴在庙前的槐树上,进庙安歇,但庙外的青蛙“呱呱”地叫个不停,赵匡胤心烦意乱,长叹一声,说道:宝蛙啊,宝蛙,你们别叫了,让我休息一会儿吧,要叫的话,你们就到村外叫去吧。顿时,蛙声戛然而止。至现在,每到夏天村里还不会出现蛙鸣,这也成了后来专家们怎么也解释不了的疑问。蛙声刚停,马儿又“咴咬”地大叫起来,赵匡胤急忙出来,见马又踢又跳,把树弄得伤痕累累,他赶快制住了马,惋惜地说:老槐树啊,老槐树,是我连累了你,实在对不起,愿你伤口早日愈合,枝繁叶茂,花放五彩。从那以后,这棵槐树的花就由黄色变成了五色。近来,再回去见到老槐树,她根部的马蹄印痕依然清晰可见。

④遥望故乡的春天,已是百花谢了春红,而滨海小城的春天远远迟于故乡,我想故乡的脚步总是早于进入我的梦乡,或是因为感受不到故乡槐花的味道,而晚于用这样的文字来怀想那时的美好。身在闹市久了,总会让人留恋一些往事,这根思绪也许是扎得很深,才引得常常去想它。既然不会常常去看望,那就跟随风儿,一起走近自然,欣赏那一抹风景,也是一件最大的幸事。

⑤又是一年槐花香,城市边缘的槐花与故乡的槐花有着不同的美,一个载着儿时的记忆,一个记录成长的足迹。无论哪种美都有着一种空是的美。那么就让我做一棵槐树吧,被这绿色包围,整个躯体被绿茏罩,呼吸着清新的空气,一路走着与绿色奔向远方。让我们握紧槐花的平和,回味一路走来的欢歌笑语,以一种宽宏和宁静直面人生,感悟上苍赐给的缘分,珍惜一路阳光,一路风雨所带给我们的无怨无悔。    (有删改)

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顼是(4分,两项都对得4分,答对一项得2分,有错项得O分)

A.文章多次提到了故乡的槐花香,前后照应,反复强调,让读者能从中体会到作者丰富的感情。

B.第一段中“你若不去走近田野,贴近自然,寻不来,也找不到”,作者告诉人们,只有走近田野,走近自然,才能体会到大自然的勃勃生机,并从中收获快乐。

C.第④段中“身在闹市久了,总会让人留恋一些往事”,表达了作者对喧闹的滨海小城深深厌倦,渴望回归儿时的淳朴、宁静。

D.无论是城市边缘的槐花,还是故乡的槐花,它们都记录着人生的足迹,都表现出一种空灵的美。

E.“我”希望自己能做一棵槐树,能“被绿笼罩,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是因为当下的环境污染严重,表现了作者对未来的担忧。

2.文章第③段写宋太祖赵匡胤的传说有什么作用?(4分)

3.综观全文,作者为什么对故乡的槐花特别迷恋?(4分)

4.本文带给我们很多启示,结合文章内容及社会现实,就故乡的山水风物、神话传说与人类文化的关系,谈谈自己的思考。(8分)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限选其中的5个小题作答,如答题超过5个,按所答的前5个小题计分)(5分)

(1)莫听穿林打叶声,    。(苏轼《定风波》)

(2)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3)佳节又重阳,    ,半夜凉初透。(李清照《醉花阴》)

(4)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5)心非草木岂无感?    。(鲍照《拟行路难》)

(6)使秦复爱六国之人,    ,谁得而族灭也?(杜牧《阿房官赋》)

(7)    ,飞羽觞而醉月。(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8)    ,罾何为兮木上?(屈原《湘夫人》)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两首诗词,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百嘉村见梅花

龚鼎孽

天涯疏影伴黄昏,玉笛高楼自掩门。

梦醒忽惊身是客,一船寒月到江村。

菩萨蛮

纳兰性德

朔风吹散三更雪,倩魂犹恋桃花月。梦好莫催醒,由他好处行。

无端听画角,枕畔红冰薄。塞马一声嘶,残星拂大旗。

【注】①龚鼎孽(1615-1673),字孝升,崇祯元年进士。清兵入关后做太常寺大卿,康熙时官至礼部尚书。②桃花月:农历二月,代指与妻子在一起的美好时光。③红冰:指眼泪。古书有言:“时天寒,泪结为红冰。”

1.《百嘉村见梅花》的诗眼,有人认为是“惊”,有人认为是“寒”,你认为是什么?请结合诗句分析。(4分)

2.两首诗词都写到“梦醒”,两处“梦醒”各自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4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