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两首诗词,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百嘉村见梅花 龚鼎孽 天涯疏影伴黄昏...

阅读下面两首诗词,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百嘉村见梅花

龚鼎孽

天涯疏影伴黄昏,玉笛高楼自掩门。

梦醒忽惊身是客,一船寒月到江村。

菩萨蛮

纳兰性德

朔风吹散三更雪,倩魂犹恋桃花月。梦好莫催醒,由他好处行。

无端听画角,枕畔红冰薄。塞马一声嘶,残星拂大旗。

【注】①龚鼎孽(1615-1673),字孝升,崇祯元年进士。清兵入关后做太常寺大卿,康熙时官至礼部尚书。②桃花月:农历二月,代指与妻子在一起的美好时光。③红冰:指眼泪。古书有言:“时天寒,泪结为红冰。”

1.《百嘉村见梅花》的诗眼,有人认为是“惊”,有人认为是“寒”,你认为是什么?请结合诗句分析。(4分)

2.两首诗词都写到“梦醒”,两处“梦醒”各自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4分)

 

1.诗眼为“寒”。用梅的疏影、玉笛、高楼等意象,表现了自己身为贰臣内心的痛苦寂寞,表达了对故国的思念。眼前的月亮着一“寒”字,正是他心境的写照,写出了百愁萦绕、无可奈何的凄凉。 (答诗眼为“惊”,只要言之有理也可给分。) 2.纳兰词写梦醒后塞上苦寒荒凉之境与梦中与爱妻共度美好时光之景形成强烈对比,(1分)更突出了眷念妻子,怨恨别离的情怀;(1分)龚诗“梦醒”时分“惊是客”,所见“一船寒月”,正是他凄凉心境的写照,(1分)诗人托物言志,表达自己身为贰臣内心的苦闷 寂寞之意。(1分) 【解析】 1.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炼字题,炼字类题目一般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该字的字典义+临时语境义,该字使用的表达技巧+表达效果,该字所传递的作者的情感、态度。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 试题分析: 第一首:梦醒忽惊身是客”,从次句跌出,又紧承首句。“梦醒”,知次句全在梦中,知首句之梅影伴我,实不能慰我寂寞,适足以催我入梦,于梦中求故园梅花以慰我。言“身是客”,则故园高楼,去我实远,梦中依稀,实亦不能慰我寂寞。次句语意甚为显豁,细想之,则有百愁萦缭、无可奈何之慨。 第二首:第三、四句,以“梦好”承“桃花月”而发,诉说了远离故乡的思家之人,每天鞍马劳顿,巡边守地,只有在深夜里才能静静地思念故乡的亲人,但寒夜中的梦,有恶梦,也有好梦,今夜正做着好梦,就让他做下去吧。让他在梦中多得到一些欢聚的幸福和快乐。诗人在这里用了两句非常流畅易懂的句子,但投入的感情却是真切深刻的,充满了对军旅征夫的无限同情。希望他多享受好梦的幸福,谁也不要打断他的梦,这与唐代金昌绪“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删惊妾梦,不得到辽西”的写法十分相近。金昌绪写了思妇梦往边地,纳兰性德写征夫梦回故里,他们难相见,就让他们在梦中多相会吧!为了这,鸟儿不要啼叫,更不要去相催。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雪竹轩记

【明】归有光

冯山人为予言:“吾甚爱雪竹,故人以雪竹呼吾,因以名吾轩,请子记之。”予不暇以为,而山人求之数岁,或以诗,或以书,日月一至。予以山人所以得于雪竹者,山人自知之,岂有假于予之言?是以旷岁而不答也。

山人少喜为诗,诗出而上海陆文裕公亟称之。先是,山人居昆山之安亭,及予来安亭,则山人已迁上海界中,与安亭隔一江。予尝过永怀寺,爱其古桂,坐久之。问寺中所往来者,僧曰:“地僻,绝无人。惟有冯山人时时过江来,独吟桂树之下。”予后数见之于张通参之座。通参与湖州刘尚书为社会,二公皆称山人为笃实君子。

去年,山人年老矣,与通参游匡庐、武夷,还而示予《纪游诗》一编。予戏曰:“冯先生之雪竹,必求之匡庐、武夷间耶?”今年,予买田青浦之嵩塘。山人与予书曰:“吾近卜筑盘龙,与嵩塘近,子来观我雪竹。”予性懒,不能谒青浦令,为其所怒,所买田几为夺去,予亦削迹兹土矣。

山人复遣其子来,曰:“吾前告子雪竹轩,复移盘龙也,吾今老于此。子许我记,几年不能得。今吾旦暮死,惟欲得子一言,是吾心也。”予问山人起居。其子曰:“去年与通参行郡中,老人目不能了了,道间有古井,无石栏,不觉越过之,几坠。自此不复出。每自叹曰:‘匡庐、武夷,不可复至矣,雪竹,则何所无之?’”其子去,又数数书来。会予方北上,思欲一造山人之竹所而不能矣。因书之以告别,且使揭之楣间,为《雪竹轩记》云。

    (选自《震川先生集》卷十五)

【注】①冯山人:冯淮,字会东,号雪竹,昆山(今属江苏)人。山人,古时对隐居不仕的读书人的称呼,也常作为学者士人的雅号。②雪竹:一种干节上有白粉的竹子。③社会:旧时由志趣相同者结合而成的组织或团体。

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岂有于予之言    假:借助

B.地僻,无人    绝:几乎

C.不能青浦令    谒:拜见

D.子我记,几年不能得    许:允许

2.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部表现冯山人“风雅”形象的一组是(3分)

①山人居昆山之安亭    ②爱其古桂,坐久之

③独吟桂树之下④还而示予《纪游诗》一编

⑤自此不复出⑥今吾旦暮死,惟欲得子一言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②⑤    D.③④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篇文章是作者为冯山人而写,先前作者一直没有时间完成,冯山人因多年来求之无果而不再回复作者的书信。

B.作者与冯山人有很多共同点:都喜爱文学,都曾到过安亭,都喜爱永怀寺的古桂,甚至都在嵩塘筑屋定居。

C.全文叙冯山人其人其事,正面、侧面描写相结合,凸显了山人风雅的形象、执著的性格,字里行间也渗透着真挚的友情。

D.这篇文章笔致从容,疏雅豪放,刚健之中见哲思,同时又不乏追怀岁月与旧事的无奈痛苦之情,大有意境。

4.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故人以雪竹呼吾,因以名吾轩,请子记之。(3分)

(2)为其所怒,所买田几为夺去,予亦削迹兹土矣。(3分)

(3)会予方北上,思欲一造山人之竹所而不能矣。(3分)

5.请用斜线(/)给下面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断句不超过6处)(3分)

有光为古文原本经术好太史公书得其神理时王世贞主力相抵排目为妄庸巨子。世贞大憾,其后亦心折有光,为之赞曰:“千载有公,继韩、欧阳。余岂异趋,久而自伤。”其推重如此。(《明史·归有光传》)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在知识的探求中,文化素养若被融化而获得成效,必能构成人们的思想和欲望的特性,并使这些思想和欲望至少有一部分同广泛的非个人的事情相连,而不是只同个人的直接有关的事情相连。当人们凭借知识而获得某种能力时,他将会按照对社会有益的方式运用这种能力,这是完全可以想象的事。然而狭隘的功利主义的教育观,却忽视了对人的理想训练如同技术训练一样必要。未经训练的人性中存在着很多残忍野蛮的因素,它会以各种各样的方式不同程度地表现出来。例如小学生中欺辱新生,或残弄那些穿着特别的人。很多妇女(不少男人也一样)背后说长道短,使人痛苦。西班牙人喜欢斗牛,英国人喜欢打猎和射击。同样残酷的冲突以更为严重的形式表现在德国对犹太人的杀害和俄国对富农的残杀上面。

现在必须承认,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有时也是残忍的。但我认为他们比起那些心灵上未经开化的人还是较少发生此种情况的。在学校里行凶斗殴的人很少是学习上能达到中等水平的人。当发生一件私设公堂的事情时,其主谋几乎都是些无知无识的人。这并不是因为心灵的文化教养能激起积极的人性感情,尽管也可能如此。相反的,这是因为他除了虐待别人之外没有其他兴趣,除了支配他人的主张之外没有其他自尊的来源。最为人们普遍欲求的事情就是权力和称赞。一般说来,无知的人只能靠着粗暴的方式来达到这两者,其中包括通过体力上的征服。文化教养给人提供的是很少有害的权力形式和较多值得使自己受到称赞的方式。

也许“无用的”知识最重要的优点是它能提高心灵沉思的习惯。现在世界上有许多人遇事过分轻率,不仅其行动没有经过周详的考虑,而且有的行动也难做刘从智谋上加以考虑。在这个问题上,人们以各种奇奇怪怪的方式表现出他们的偏见。歌德所著《浮士德》中的魔鬼——梅菲斯特弗勒斯对年轻的学生说,理论是灰色的,生命之树是常青的。人们引证这句话时,都认为它似乎是歌德的格言,当成他认为魔鬼会对一个大学生说这话似的。哈姆雷特被人们看作是一个有思想而无行动的严肃的告诫者,然而却没有人会认为奥赛罗是一个有行动而无思想的告诫者。像柏格森这些教授,以某种势利眼看人,极力贬低哲学,说什么生命至多就像一队骑兵冲锋。对我说来,我认为当行动是出于对宇宙和人类命运的深刻了解、而不是出于野蛮的浪漫而失去平衡的自我肯定时,它是最好的。在思想上而不是在行动上去寻求愉快的习惯,是对抗愚昧无知和过分争权的一种保护措施,是在不幸中保持沉着、在忧虑中保持平静的一种方法。幽禁于自我的生命可能迟早会变得痛苦不堪,只有透过宽广而又较少烦闷的明亮之窗,生命之中的较为悲惨的部分才能变得有忍耐力。

    (罗素《无用的知识》节选)

1.下列关于“与知识作用有关的内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对知识的探求,必然会融化成文化素养,构成人们的思想和欲望的特性。

B.人们凭借知识获得某种能力后,就可能按照对社会有益的方式加以运用。

C.一般说来,无知的人只能用粗暴的手段来获取他们所欲求的权力和称赞。

D.“无用的”知识最重要的优点是它有可能促进心灵的沉思习惯的养成。

2.下列对原文思路与内容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首先提出吸收文化素养,会使人的思想及欲望与他人的利益密切相关,从而形成对人性训练的观点,这是狭隘的功利主义教育观无法做到的。

B.作者认为一个人只要受过高等教育就会比那些心灵上未经开化的人要比较少的做出残忍之事,因为心灵的文化教养能激起积极的人性感情。

C.作者发现许多人处事轻率,行动前往往不进行周详的考虑,对有的行动也不从智谋上加以考虑,以各种奇奇怪怪的方式表现出他们的偏见。

D.文章最后明确,只有打开宽广而又较少烦闷的心灵之窗,在思想上或行动上寻求愉快的习惯,人们才能对生命之中较为悲惨的部分有忍耐力。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对理想的训练、对人性的训练可以根除受教育者身上的种种残忍野蛮的因素,这将会对社会大有益处。

B.受过高等教育可以让人们获得较多的兴趣与广泛的自尊来源,不可能再用粗暴的方式达到自己的目标。

C.最好的行动应该是出于对宇宙和人类命运的深刻了解,而不是出于野蛮的浪漫而失去平衡的自我肯定。

D.只有通过求知寻求快乐,才可以防止愚昧无知和过分争权,才能在不幸中保持沉着,在忧虑中保持平静。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文学名著和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元曲包括杂剧和散曲,杂剧的代表作品是关汉卿的《窦娥冤》和王实甫的《西厢记》;散曲又有小令(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和套数(如睢景臣《般涉调·高祖还乡》)两种形式。

B.《雷雨》是剧作家曹禺的扬名之作,诙书写到了周鲁两家几十年的恩恩怨怨,书中人物关系也较为复杂,其中蘩漪是最具雷雨性格的人物,她与周冲的不伦恋是以悲剧结尾。

C.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是左丘明的《国语》,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是左丘明的《左传》,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司马迁的《史记》,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是班固的《汉书》。

D.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一生创作了37部戏剧,为世人熟知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莱特》《仲夏夜之梦》《奥赛罗》等经典剧作被世界各国一次次地搬上了银幕和舞台。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部分消费者虚荣攀比的消费心态使经销商的“无理”加价变得堂而皇之、名正言顺,“如果消费者能扬弃非理性消费行为,进口车价格全球最贵的现象就有望终结”。

B.记者获悉,荆州市总工会将开展农民工“顺利平安返乡返岗”系列服务活动,为农民工提供订票服务。截至发稿时,市总工会已为返乡农民工集中购票近一万余张。

C.执法人员将陕西铜川占道经营的小贩扔进山沟的“冷暴力”,我们不难看出加强城管队伍道德教育、素质教育的迫切性。

D一些作家急于求成,缺乏“坐冷板凳”的精神,以出版发行为目的,过于注重商业利益,其作品缺乏对人性的深度和广度的反映。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野蛮侵入南京,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惨案,这是     的反人类罪行,是人类历史上十分黑暗的一页。历史不会因时代     而改变,事实也不会因巧舌抵赖而消失。南京大屠杀惨案铁证如山、不客     。历史告诉我们,和平是需要争取的,和平是需要维护的。只有人人都珍爱和平、维护和平,只有人人都记取战争的惨痛教训,和平     有希望的。

A.耸人听闻    变迁    窜改    就是

B.骇人听闻    变革    窜改    才是

C.骇人听闻    变迁    篡改    才是

D.耸人听闻    变革    篡改    就是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