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6分) (1)...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6分)

(1)子曰:“夫仁者,                                。”(《论语》)

(2)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王勃《滕王阁序》)

(3)亲朋无一字,                 。戎马关山北,               。(杜甫《登岳阳楼》)

(4)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                                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苏轼定风波》)

 

(1)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 (2)潦水尽而寒潭清 烟光凝而暮山紫 (3)老病有孤舟 凭轩涕泗流 (4)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 【解析】 试题分析:名篇名句的复习策略是:一要化整为零,日积月累,注意整篇背诵与片段突击相结合。复习时,注意效率;二要动口更要动手,关键是不写错别字;三要将识记与理解相结合,加强理解基础上的记忆,理解是根本,默写时要懂意思;四要注意方法,领悟含义,圈点勾画,边诵边写。“潦”“ 暮”“ 泗”“ 萧瑟”等这些难写的、生僻的、易错的字需注意。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田家元日

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仕,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注】此诗作于孟浩然去长安应试的那年春节,即开元十六年。强仕:指四十岁。《礼记·曲礼上》:“四十曰强,而仕。”

1.请用简明的语言概述首联的主要意思。(3分)

2.这首诗中间两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分析。(4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文中三个“□”是为考查而设),完成文后问小题。

刘休宾,字处干,本平原人。祖昶,从慕容德度河,家□北海之都昌县。父奉伯,刘裕时,北海太守。休宾少好学,有文才,兄弟六人,乘民、延和等皆有时誉。

休宾为刘彧虎贲中郎将,稍迁幽州刺史,镇梁邹。及慕容白曜军至升城,遣人说之,令降,休宾不从。刘彧龙骧将军崔灵延、行勃海郡房灵建等数十家皆入梁邹,同举休宾为征虏、兖州。刘彧遣使授休宾辅国将军、兖州刺史。休宾妻,崔邪利女也,生一男,字文晔。氏先归宁在鲁郡,邪利之降也,文晔母子遂与俱入国。至是,白曜表请崔与文晔。既至,白曜□报休宾,又于北海执延和妻子,送至梁邹,巡视城下。休宾答白曜,许历城降,当即归顺,密遣兼主簿尹文达向历城,观国军形势。

文达诣白曜,诈言闻王临境,故来祗侯。私谓白曜曰“刘休宾父子兄弟,累郡连州,今若识运知机,束手归化,不明王加何赏叙?”白曜曰:“休宾仕南,爵宠如此,今若不劳兵甲望风自降者,非直处卿富贵,兼还其妇儿。休宾纵令不畏攻围,岂不怜其妻子也!今在升城,卿自往见。”文达乃至升城,见休宾妻子。文晔攀援文达,哭泣号啕,以爪发为信。文达回还,复经白曜,誓约而去。白曜曰:“卿是休宾耳目腹心,亲见其妻子,又知我众旅少多。善共量议,自求多福。”文达还见休宾,出其妻儿爪发,兼宣白曜所言及国军形势,谓休宾曰: “升城已败,历城非朝则夕,公可早图之。”休宾抚爪发泣涕曰:“妻子幽隔,谁不乎?吾荷南朝厚恩,受寄边任,今顾妻子而降,于臣节足乎!”然而密与其兄子闻慰议为降计。闻慰曰:“此故当文达诳诈耳。年常抄掠,岂有多军也?但可抚强兵,勤肃卫。方城狭嶮,何为便生忧怯,示人以弱也?”

休宾又谓文达曰:“卿勿惮危苦,更□吾作一返,善观形势。”于是遣文达偷道而出,令与白曜为期,克日许送降款。文达既至,白曜喜曰:“非直休宾父子荷荣,城内贤豪,亦随人补授。卿便即为梁邹城主。”以酒灌地,启告山河曰;“若负休宾,使我三国覆没!”初,白曜之表取休宾妻子也,显祖以道固即叛,诏授休宾持节,平南将军、翼州刺史平原公。至是付文达诏策。文达还,谓休宾曰:“白曜信誓如此,公可早为决计,恐攻逼之后,降悔无由。”休宾于是告兄子闻慰曰事势可知汝早作降书闻慰沉疑固执不作遂差本契

高白曜寻遣著作佐郎许赤虎夜至梁邹南门下,告城上人曰“汝语刘休宾,何由遣文达频造仆射,许送降文,归诚大化,何得无,违期不来!”于是门人唱告,城内悉知,遂相维持,欲降不得,皆云:“刘休宾父子,欲以我城内人易荣位也。”寻被攻逼,经冬至春。历城降,白曜遣道固子景业与文晔至城下。休宾知道固降,乃出请命。白曜送休宾及宿有名望者十馀人,俱入代都为客。及立平齐郡,乃以梁邹民为怀宁县,休宾为县令。延同二年卒。

(选自《魏书·刘休宾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刘彧遣使授休宾辅国将军、袁州剌史      刚好

B.不明王加何赏叙           审:知道

C谁不                   愍:怜悯

D何得无                   信:书信

2.填入下列句子“□”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家□北海之都昌县

既至,白曜□报休宾

更□吾作一返

A.                    B.   

C.                    D.   

3.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休宾于是告兄子闻慰曰/事势可知汝/早作降书/闻慰沉疑固执/不作/遂差本契

B.休宾于是告兄子闻慰曰/事势可知/汝早作降书/闻慰沉疑/固执不作/遂差本契

C.休宾于是告兄子/闻慰曰/事势可知/汝早作降书/闻慰沉疑固执/不作/遂差本契

D休宾于是告兄子/闻慰曰/事势可知汝/早作降书/闻慰沉疑/固执不作/遂差本契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慕容白曜在北海扣押了刘延和与他的妻儿,把他们送到梁邹,在城下来回走动让刘休宾看见。

B.兼主簿尹文达奉命探察魏军形势时,已有投降的打算,他为魏军充当说客。

C.刘休宾在尹文达面前故作节臣,暗地里却与刘闻慰商议投降之计。

D梁邹城受到魏军围逼,经过一冬一春,却最终逃不过投降的命运。

5.根据具体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10分)

1)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7分)

崔氏先归宁在鲁郡,邪利之降也,文晔母子遂与俱入国。(3分)

于是门人唱告,城内悉知,遂相维持,欲降不得。(4分)

2)请简要分析刘休宾最终选择投降的原因。(3分)

 

查看答案

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又由于复杂的政治斗争,需要兴私学,养士人。

在这样的情况下,私学在全国各地兴起,到了孔、墨两大显学崛起,私学发展如日中天。

古代私学作为一种教育制度,兴起于春秋战国之际。

此外,文化下移也推动了私学的发展。

由此而形成的儒、墨两大学派互相攻伐,支配中国思想界达数百年之久。

生产发展给私学奠定了经济基础。

A.    B    C     D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一项新研究发现,吃开心果有助于缓解压力除了开心果外,其他有益减压的“慢节奏食物”还包括全谷食物、核桃等带壳坚果也有同样功效。

B.除了相声、小品等观众耳熟能详的形式之外,2015羊年春晚或将引入哑剧、滑稽戏等新鲜的喜剧表演形式,力求给观众呈现更多的艺术门类,增加更多的笑料。

C.12月22日上午,中国首支维和步兵营赴南苏丹维和,主要承担维和任务区保护平民、联合国和人道主义工作人员,以及巡逻警戒、防卫护卫。

D.台湾当红小生柯震东在北京吸食大麻和毒品被捕,此消息犹如一枚重磅炸弹,震惊台湾民众。

 

查看答案

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外滩踩踏事件急救现场,与发生在诸如地震灾区、马拉松比赛等众多意外伤亡现场如出一辙的是,可以看到外国友人出手相助的娴熟,与国人同胞一贯表现的目瞪口呆与不知所措——两者在生命危难时刻体现出的差距。很多人误认为这是中国人的人性冷漠,其实这是中国公共安全知识教育的意识淡漠所致。在中国,除了专业人员,几乎所有的人们都将心肺复苏这样的常识,当成讳莫如深的知识;中国与那些不惜努力传播急救知识的国家相比,差距不在民众的人性,而是贯穿在整个教育中的、对人的生命的敬畏程度。

A.如出一辙       B.目瞪口呆      C.讳莫如深       D.传播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