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 A.伦敦作为第30届奥运会的主办城市...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

A伦敦作为第30届奥运会的主办城市,其规划中的奥运村就在船坞区,因该地土地价格低廉,所以吸

引了福特汽车等国际财团前来开发船坞区的改造。

B美国政府表示仍然支持强势美元,但这到底只是嘴上说说还是要采取果断措施,经济学家对此的看

法是否定的。

C瑞典和芬兰研究人员最近发现某些癌症存在“基因开关”,这一成果有助于未来的癌症防治,但距离

相应药物的问世还需要很多年的深入研究。

D手机引发的各种情感危机一直重复上演,使我们不得不反思:我们在享受手机带来的便捷的同时,

是否过于依赖手机而忽视了现实的人际交往?

 

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正确辨析病句的能力。病句类型主要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等。病句辨析一般使用主干分析法和枝叶分析法,即从语法角度对句子成分进行分析找寻病因。分析可知,A“开发”和“改造”搭配不当。B.对“此”中的“此”指代不明。C.“但距离相应药物的问世还需要很多年的深入研究”句式杂糅,一种表述为“但距离相应药物的问世还需要很多年”, 一种表述为“但相应药物的问世还需要很多年的深入研究”。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   )

A罗兰·艾默里奇执导的《2012》在全球公映,影片中用电脑技术制作的电光石火、山崩海啸的惊骇场

面,给观众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B民众的期待也表示责任与鞭策,正如古希腊神话中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手握大权之人,人人用放大

镜加以检验,一言一行受到公评,必须临深履薄,一点都疏忽不得。

C更可怕的是,他的名气大,能够在大庭广众之中获得话语权,能够把自己信手拈来的言论迅速传播

给大众,造成不良的社会后果。

D东汉后期坐镇冀州、势倾天下的袁绍,由于为人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

命,关键时刻往往引而不发,故不能成就大业。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25分)

平民教育的先驱——晏阳初

    1923年,以晏阳初为总干事的“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总会”在故都成立。宣布“除文盲,作新民”宗旨。“总会”中特设立乡村教育部,显示主要工作对象是占全国人口最多的乡村农民。

    消除文盲的识字运动只是平民教育的初步和基础工作,作新民的教育才是平民教育的最高目标。所谓“新民”是中国全体人民新人格的建设。而这“新”是我国民族自身在原有的生命里创造出来新生命的“新”;在进行创造时既不盲从地抄袭外国人的东西,也不固执地保守中国的古董,更绝不假定一个玄想的“新”来作一切工作的死目标。

    “平教总会”先自定县翟城村开始,应用现代社会调查方法,明了乡村居民生活的各种情况,了解农民实际迫切的需要是什么,再进行研究试验各种可行的方法——这些方法特别注重与农民的良好传统和经济负担能力相适应。例如随识字教育之后推行的生计教育,就是以土产土法为主,研究其得失,再就西洋科学原理和方法加以改良。生产工具、生产方法、生产品种,逐渐融合中西,推广于农村,且采用“表证农家”方式,选择接受识字教育的中青年农家先试用这些新方法新品种。单位产量大大增加,邻近各村农民闻讯前来参观,欣慕之余,要求“平教总会”加以指导,这样也促成农民的主动意识。后来合作社等方式的引进,都是青年农民自愿组成的。

    但农村环境脏乱,毫无医疗保健设备,甚至传统草药店及中医也极度缺乏。农民本身及家人身体多生疾病,传染病流行,从未加以预防。“平教总会”眼见这一现象:多病体弱的农民如何能长久耐劳做工?妇婴卫生不讲究,更影响后代。因此,又根据“经济”、“实用”原则,试验卫生保健教育。训练平民学校结业青年农民担任各村保健员,负责治疗沙眼、皮肤病以及每年布种牛痘及猩红热预防针。如有病情较重农民,即送区卫生所。医生视病情治疗,或再转送县卫生院。

    晏阳初倡行平民教育,文艺教育、生计教育、公民教育连环进行,不分轻重先后,效果显明。中央政府因此决定采用这种做法,在全国设立县政实验县,定县自然是其中之一。素主“村治”的梁漱溟也认定一乡村单位太小,试验研究,不仅多耗人力财力,且缺乏相互比较的可能。他采用“平教总会”多年来“以县作实验”单位的主张,在山东邹平主持实验县,并采用定县实验成功的“乡村保健卫生制度”及“导生制”。华北几所著名大学的教授也分别参加定县、邹平的研究实验工作,这是中国现代学术界一大转变。“知识分子下乡”当时就有事实表现。

    “平教总会”在湖南、四川两省工作,是在日军飞机疯狂轰炸下,继续不断艰苦努力向前推进。平教总会在北平附近工作时,即决定研究所得的结果,须为中国农人所采用;研究的进程,须与农人实际生活相辅相行。研究要点:本地动植物的育种和选种;改进中国的农具;改进中国农人的衣食住。这就是研究改良土产土法,一切注意都是现代化而非西洋的,因为这样才适合中国农民的经济能力。如前任国立编译馆馆长刘拓博士在参加定县工作时,即将农民习用两人手摇水车灌水辘轳,改良为只需一人手摇即可获得以前两人操作的水量,就是一事例。后来就形成科学简单化、农民科学化的目标。

    晏曾坦白自陈:“失则有之,败则未也。”并且解释:“智者千虑,不免一失。当时中国或海外,政治社会情势都非常复杂。我们深入乡间,对于外间事情如何能详确且迅速地了解;有时自然不免发生失误,但心中从来没有一受挫失即有败馁灰心、意懒的念头。我坚信‘尝试再尝试’的精神。偶遇失误,即祈祷忏悔,冷静思考另一新方法和途径。”

(选自吴相湘《民国人物列传》)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5分)

  A.以晏阳初为总干事的“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总会”以“除文盲、作新民”为宗旨,他们的主要工作对象

是乡村农民,主要工作是消除文肓的平民教育工作。

    B.晏阳初和他的同仁把“作新民的教育”作为平民教育的最高目标,是因为他们认为这关乎中国全体人

民新人格的建设,以及我国民族自身新生命的创造。

  C.“平教总会”在农村试验卫生保健教育,是为了改变农村环境脏乱、毫无医疗保健设备、农民多生疾

病、传染病流行、没有预防措施等卫生保健落后现象。

  D.从华北几所著名大学教授也分别参加定县邹平研究实验工作来看,晏阳初倡导的平民教育影响到了

中国现代学术界,其中的重大转变是“知识分子下乡”。

    E.晏阳初是一个为改变民生敢于大胆实验的人,是一个敢于面对失误,心中从来没有一受挫失即有败

馁灰心念头的人,也是一个具有“尝试再尝试”精神的人。

2.晏阳初以县作实验单位的平民教育与梁漱溟的“村治”相比,有何长处?请简要概括。(6分)

3.平民教育总会的“定县实验”主要是从哪些方面进行的?请结合实例做简要分析。(6分)

4.晏阳初和“平教总会”的同仁推广的平民教育具有注重国情、注重实用的特点,任选一个方面,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分)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              ,羡长江之无穷。              ,抱明月而长终。(苏轼《赤壁赋》)

(2) 输来其间。              ,金块珠砾,             。(杜牧《阿房宫赋》)

(3) 浊酒一杯家万里,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题目。

访益兰若

严羽

独寻青莲宇,行过白沙滩。 一径入松雪,数峰生暮寒。

山僧喜客至,林阁供人看。 吟罢拂衣去,钟声云外残。

【注】上人:对和尚的敬称。兰若:指寺庙。首句的“青莲宇”也是这个意思。

1.诗的第二联写出了益上人怎样的生活环境?这样写有什么好处?(5分)

2.诗人在他的《沧浪诗话》中说,诗的高妙之处在于“言有尽而意无穷”,结合诗的最后一联谈谈你的理解。(6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王述字怀祖,安贫守约,不求闻达。性沉静,每坐客辨,异端竞起,而述处之恬如也。司徒王导以门地辟为中兵属。尝见导每发言,一坐莫不赞美,述正色曰:“人非尧舜,何得每事尽善!”导改容谢之,谓庾亮日:“怀祖清简贵,不减祖、父,但旷淡微不及耳。”

    太尉、司空频辟,又除尚书吏部郎,并不。历庾冰征虏长史。时庾翼镇武昌,以累有妖怪,又猛兽入府,欲移镇避之。述与冰笺曰:“方今强胡陆梁,当畜力养锐,而无故迁动,自取非算。历观古今,鉴其遗事,妖异速祸败者,盖不少矣。且当择人事之胜理,思社稷之长计,斯则天下幸甚,令名可保矣。

    述出补临海太守,莅政清肃,终日无事。母忧去职。服阕,代殷浩为扬州刺史。初至,主簿请讳。报曰:“亡祖先君,名播海内,远近所知;内讳不出门,余无所讳。”述每受职,不为虚让,其有所辞,必不受。至是,子坦之谏,以为故事应让。述曰:“汝谓我不堪邪?”坦之曰:“非也。但克让自美事耳。”述曰:“既云堪,何为复让!人言汝胜我,定不及也。”坦之为桓温长史。温欲为子求婚于坦之。及还家省父,因言温意。述大怒,日:“汝竟痴邪!讵可畏温面而以女妻兵也。”坦之乃辞以他故。温曰:“此尊君不肯耳。”遂止。简文帝每言述才既不长,直以真率便敌人耳。谢安亦叹美之。

但性急为累。尝食鸡子。以箸刺之,不得,便大怒掷地。鸡子圆转不止,便下床以屐齿踏之,又不得。瞋甚,掇内口中,啮破而吐之。既跻重位,每以柔克为用。谢奕性粗,尝忿述,极言骂之。

述无所应,面壁而已,居半日,奕去,始复坐。人以此称之。

(选自《晋书一·王述传》,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每坐客辨        驰:纵横

B.而述处之恬如也    恬如:安然,无动于中

C.怀祖清简责      贞:坚贞

D.并不            行:施行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王述真率的一组是   (    )(3分)

人非尧舜,何得每事尽善    历观古今,鉴其遗事

莅政清肃,终日无事        内讳不出门,余无所讳

既云堪,何为复让          掇内口中,啮破而吐之

A.①④⑥    B.②③⑤    C.①④⑤    D.②③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王述性情沉稳恬静。王导根据门第征召他为中兵的属官,他看到王导每次说话时,在座的都赞美,

便严肃地说出自己的看法,使王导为之改容。

B.王述在大事的处理上有见识。庾翼因镇所多次出现妖怪之事,又有猛兽进入官府,于是想要迁移镇

所 

C.王述不讲究那些虚假谦让。儿子坦之曾劝父亲在接受官职时按惯例应谦让,王述认为既然胜任就不

必谦让,并对儿子作出了不如自己的评价。

D.王述性子急躁但能够克制。在一次吃鸡蛋时发生的趣事足以说明他性情急躁,但他担当重任后,却

每每克制自己,有人骂他便躲开而不回应。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且当择人事之胜理,思社稷之长计,斯则天下幸甚,令名可保矣。(5分)

(2)简文帝每言述才既不长,直以真率便敌人耳。谢安亦叹美之。(5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