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默写(6分) 10、生乎吾后, ,吾从而师之。11、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12、...

默写(6分)

10、生乎吾后,               ,吾从而师之。11、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12、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13、君子生非异也,                   

14、                    ,俯察品类之盛   15、夫祸患常积于忽微,                

 

10、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11、师不必贤于弟子 1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13、善假于物也 14、仰观宇宙之大 15、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解析】 试题分析: 注意易错字:参、省、假、溺。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语段,完成题目(14分)

“用脚后跟想”的犬儒主义

   徐贲(作者为加州圣玛利学院教授)

①常有人说,“用脚后跟想”就知道某件事是对的或错的,可能的或不可能的,等等。这是一个有不同语义的说法。有的是拿它当一个俏皮的比喻,意思是不需要专业知识,只凭常识就能知道;有的是挖苦讽刺,意思是根本没用脑子,瞎想;还有的则是鄙夷不屑、武断、自大、根本不在乎的拒绝,意思是,明摆着的事,不用想也知道。

②传媒学教授亚乃特和亚勒森在他们合著的《犬儒时代的对话文明》一书里,将最后一种用法的“用脚后跟想”称为“习惯性犬儒”,也就是一种不加思考,只凭直觉和条件反射的拒绝和否定。

③我在说理写作课上,曾从这本书里选了几个章节给学生们阅读和讨论,因为他们日常交谈中常会出现类似于“用脚后跟想”的说法。这些说法起到的是终止交谈而不是持续交谈的作用,青少年常用语“无论”(whatever)就是其中之一。这是一个表示满不在乎或鄙夷不屑的言语行为,而不是真的有什么实质性的语义内容,表示的是,“不管你说什么,都与我无关”,“不要来烦我”。根据马利斯特学院2009和2010的一项民意调查,“无论” (whatever)被评为“交谈中最惹人生气的用语”,也被普遍视为不礼貌、有冒犯性的公共用语。

④如何在公共讨论中避免因有意无意的不礼貌而伤害到他人?如何让交谈有效地继续下去,而不是一谈就崩?亚乃特和亚勒森的回答是,可以通过“对话的文明”来实现,这不仅需要尊重他人或不同意见,而且还要“尊重话题”,那就是,不要随便把一个话题断定为“不值一谈”、“不值一驳”。“用脚后跟想”就是表示这类“不值”的一个说法。

⑤不尊重话题经常是跟不尊重他人或不同意见一起发生的。在这些不尊重中,亚乃特和亚勒森洞察到一种想不加考虑就否定或拒绝的“习惯性犬儒”,它又叫“不思考犬儒”或“永动型犬儒”。他们认为,这是一种对“公共人际关系”有损害作用的犬儒主义。

⑥犬儒主义的特点之一是玩世不恭、语带嘲讽、轻蔑鄙视。它经常是某些个人的“性情”特征——性格、习性、思想习惯、情绪心情、说话腔调。习惯性犬儒主义指的主要不是这类个人性情特征,而是在公共生活中的那种“习惯性、平庸、不考虑的犬儒主义”。这样的犬儒者对讨论问题根本不感兴趣,他抱定自己的成见,对什么都早已有了现成不变的想法。这个想法经常是三种“看穿”的结果:看穿一切人性的自私自利,看穿一切制度的不公正(总是为某些人的私利服务),看穿一切价值的矫饰和虚伪(无非是被某些人利用来掩盖他们的私利)。

⑦习惯性犬儒主义之所以有害,不在于“看穿”,而在于“看穿一切”。不加分辨、不分青红皂白地否定,这就变成了一种不加思考、没有判断,只凭条件反射的说“不”。文化研究者凯尔德维尔就此写道,“犬儒主义在社会文化中有它的一席之地,它能洞察言与行的不符,这经常是有用的,也是适宜的。但问题是,习惯性犬儒一概而论,无视那些能够言行一致的人们。习惯性犬儒者丧失了判断何时适宜何时不适宜的能力。他是一个自动的犬儒,对善恶之间的灰色地带的细微变化完全没有感觉。”习惯性犬儒不知道什么应该怀疑,什么应该信任,什么情况下可以怀疑,什么情况下要守护信念。

⑧习惯性犬儒是一种大众性的犬儒,它有反智的倾向。但是,它并不是天生的,而是经验性定型的结果。许多人是因为不断被“头脑灵光”的高人愚弄、欺骗、误导,才选择或自称“用脚后跟”来想的。在我们的生活里,确实有不少专家在用“学术”说假话,用貌似高深、精致的理论包装普通人用常识就能看穿的谎言。但是,越是这样也就越需要人们能理性、逻辑地思考,而不是转向犬儒。犬儒一旦成为习惯,变成自动而不加思考的反应,那么再有根据的说服,想影响它也都很难。在这发生之前,说理可以帮助愿意动脑筋的犬儒变得不那么犬儒,对尚未顽固的习惯性犬儒应该也有教育的作用。

【注】犬儒主义:源自古希腊四大学派之一,认为美德是幸福唯一的必要条件。他们将自己从世俗价值和传统习俗中解放,变得自给自足,并且回归自然纯朴的生活。到现代,“犬儒主义”这一词在西方则带有贬义,意指对人类真诚的不信任,对他人的痛苦无动于衷的态度和行为。

1.请联系全文,说说用脚后跟想在作者观点中的含义(2分)

2.请给文中的“习惯性犬儒主义”下一个定义(1分)

3.文中所说的“习惯性犬儒主义”有哪些具体表现(3分)

4.下列对文章理解不准确的两项是(4分)

A、第③段中“无论”被认为“不礼貌、有冒犯性的公共用语”的原因是排斥一切讨论。

B、“对话的文明”首要的是“尊重话题”,而尊重他人和不同意见是很次要的。

C、形成“习惯性犬儒主义”者表面看是三种“看穿”,其实质是怀疑一切的虚无主义。

D、第⑦段中引用文化研究者凯尔德维尔的话目的是介绍“犬儒主义”的两面性。

E、少数“高人”“专家”拥有话语权的愚弄、欺骗、误导导致了大众性的反智倾向。

F、改变“习惯性犬儒主义”需要在尊重的背景下,理性逻辑地思考。

5.联系社会生活,请你举出与文中所说的“习惯性犬儒主义”相类似的一例,并谈谈你的看法。(4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语段,完成题目(15分)

拿来主义

鲁迅

①中国一向是所谓“闭关主义”,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自从给枪炮打破了大门之后,又碰了一串钉子,到现在,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别的且不说罢,单是学艺上的东西,近来就先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但终“不知后事如何”;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听说不远还要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以催进“象征主义”,此后是顺便到欧洲传道。我在这里不想讨论博士演艺和象征主义的关系,总之,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

②但我们没有人根据了“礼尚往来”的仪节,说道:拿来!

③当然,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尼采就自诩过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与,不想取得。然而尼采究竟不是太阳,他发了疯。中国也不是,虽然有人说,掘起地下的煤来,就足够全世界几百年之用,但是,几百年之后呢?几百年之后,我们当然是化为魂灵,或上天堂,或落了地狱,但我们的子孙是在的,所以还应该给他们留下一点礼品。要不然,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这种奖赏,不要误解为“抛来”的东西,这是“抛给”的,说得冠冕些,可以称之为“送来”,我在这里不想举出实例

④我在这里也并不想对于“送去”再说什么,否则太不“摩登”了。我只想鼓吹我们再吝啬一点,“送去”之外,还得“拿来”,是为“拿来主义”。

⑤但我们被“送来”的东西吓怕了。先有英国的鸦片,德国的废枪炮,后有法国的香粉,美国的电影,日本的印着“完全国货”的各种小东西。于是连清醒的青年们,也对于洋货发生了恐怖。其实,这正是因为那是“送来”的,而不是“拿来”的缘故。

⑥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⑦譬如罢,我们之中的一个穷青年,因为祖上的阴功(姑且让我这么说说罢),得了一所大宅子,且不问他是骗来的,抢来的,或合法继承的,或是做了女婿换来的。那么,怎么办呢?我想,首先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但是,如果反对这宅子的旧主人,怕给他的东西染污了,徘徊不敢走进门,是孱头;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烧光,算是保存自己的清白,则是昏蛋。不过因为原是羡慕这宅子的旧主人的,而这回接受一切,欣欣然的蹩进卧室,大吸剩下的鸦片,那当然更是废物。“拿来主义”者是全不这样的。

⑧他占有,挑选。看见鱼翅,并不就抛在路上以显其“平民化”,只要有养料,也和朋友们像萝卜白菜一样的吃掉,只不用它来宴大宾;看见鸦片,也不当众摔在茅厕里,以见其彻底革命,只送到药房里去,以供治病之用,却不弄“出售存膏,售完即止”的玄虚。只有烟枪和烟灯,虽然形式和印度,波斯,阿剌伯的烟具都不同,确可以算是一种国粹,倘使背着周游世界,一定会有人看,但我想,除了送一点进博物馆之外,其余的是大可以毁掉的了。还有一群姨太太,也大以请她们各自走散为是,要不然,“拿来主义”怕未免有些危机。

⑨总之,我们要拿来。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那么,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然而首先要这人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

                                                       六月四日

1.文中第③段中用尼采来议论,是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以此想证明什么?(2分)

2.试分析文中“抛来”“抛给”“送来”之间的差异,及其作用。(3分)

3.请在下面空格处填写相应的内容(8分)

作者在论证中采用了比喻论证,将鱼翅比作            ,作者主张的态度是         

将鸦片比作           ,作者主张的态度是            ;将烟灯烟枪比作          

作者主张的态度是           ;将姨太太比作          ,作者主张的态度是        

4.下列对文本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鲁迅一概反对将我们的国家国宝,乃至传统艺术“发扬光大”到欧洲。

B、鲁迅认为拿来主义者关键不是拿来,而是其要有沉重、勇猛、有辨别、不自私的素质。

C、第⑤段中“清醒的青年们”是指原先热衷洋货的时尚青年。

D、第⑦段中“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烧光”是指那些与腐朽没落的阶级决裂的彻底革命者。

 

查看答案

把下面几个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这种传递,既包括历史事实的传递

历史是过去发生的事件,研究历史离不开叙述

历史叙述是对历史的记录和描述

也包括历史叙述主题个人意识的传递

意大利历史学家克罗齐曾言,没有叙事,就没有历史

它的重要功能在于“传递”历史

A.②③⑥①④⑤  B.⑤②③①⑥④

C.②⑤③⑥①④ D.③⑤②⑥①④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我国独立发展、自主运行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除了能够提供定位、导航和授时外,还具有短报文通信、完好性服务等特色。

B.虽然理工科背景的人有专业技能,但专业性对人的思维也有一定的限制;而有文科背景的人无论是思维模式,还是知识面上来看,都决定他更适合从政。

C.今年2月7日,据中科院“大气灰霾追因与控制”专项组的研究结果显示,京津冀地区雾霾被检出含有大量氮有机颗粒物,这是“洛杉矶上世纪光化学烟雾的主要成分之一”,是“最危险的信号”。

D.《蛙》会让你强烈地感受到莫言对生命的敬畏意识和悲悯情怀,以及作为知识人面对巨变时代现实世界的精神纠结和痛苦。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关于春节前在首都机场发生的德云社与风行工作室冲突一事,双方各执一词,让公众莫衷一是。日前,真相终于大白:打人的正是德云社的王海、王俣钦和王楠!

B.美国共和党候选人罗姆尼声称,现任总统在振兴国内经济和削减赤字方面的表现乏善可陈,并非管理国家经济的最佳人选。

C.公安部强调对“特殊人群”的尊重,虽然是一种进步,但“失足妇女”等称呼也并不是中性的,其中仍然隐含着道德层面的评价,如此“尊重”有点首鼠两端

D.今年春节,“四爷”迅速蹿红荧屏,雍正这个承前启后奠定康乾盛世且不大近女色的皇帝,摇身一变竟成了沉湎于后宫的“情圣”,如此胡编乱造,让人大跌眼镜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