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9分) ①中国艺术追求的静寒境界,宁静而渊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9分)

①中国艺术追求的静寒境界,宁静而渊澄,有一种自然而平淡的美,这与中国人的文化追求有关。世界永远充满着龌龊与清洁的角逐,而清清世界、朗朗乾坤不仅是中国人的社会理想,也是一种审美追求。

②静寒境界是片宁静的天地。宁静驱除了尘世的喧嚣,将人们带入悠远清澄的世界中;宁静涤荡了人们的心灵污垢,使心如冰壶,从而归于浩然明澈的宇宙之中。宁静本身就是道,就是宇宙之本,中国艺术追求这种绝对的宁静。比如在中国画中,永恒的宁静是其主要面目。烟林寒树,雪夜归舟,深山萧寺,渔庄清夏等,这些习见的画题,都在幽冷中透出宁静。这里没有鼓荡和聒噪,没有激烈的冲突,即使像范宽《溪山行旅图》中的飞瀑,也在空寂的氛围中,失去了如雷的喧嚣。寒江静横,孤舟闲泛,枯树萧森,将人们带入永恒的宁静中。如北宋画家王晋卿传世名作《渔村小雪图》,画山间晴雪之状,意境清幽,气氛静寂,画中渔村山体均以薄雪轻施,寒林点缀于石间崖隙,江水荡漾,与远山相应,一切都在清晖中浮动,真是幽寒宁静之极。

③中国画家酷爱静寒之境,是因为静反映了一种独特的心境。画之静是画家静观默照的结果,也是画家高旷怀抱的写照。画家在静寒之中陶冶心灵,以静寒来表现自己与尘世的距离,同时通过静寒来表达对宇宙的独特理解。

④中国艺术的静寒之境,绝不是追求空虚和死寂,而是要在静寒氛围中展现生命的跃迁。以静观动,动静相宜,可以说是中国艺术的通则,它一般是在静寒中表现生趣,静寒为盎然的生机跃动提供了一个背景。文嘉自题《仿倪元镇山水》:“高天爽气澄,落日横烟冷。寂寞草玄亭,孤云乱山影。”在静寂冷寒的天地中,空亭孑立,似是令人窒息的死寂,然而,你看那孤云舒卷,轻烟缥缈,青山浮荡,孤亭影乱,这不又是一个充满生机的世界吗!彻骨的冷寒、逼人的死寂,在这动静转换中全然荡去。

⑤静与空是相联系的。静作用于听觉,空作用于视觉,听觉的静能推荡视觉的空,而视觉的空也能加重静的气氛。在中国画中,空绝非别无一物,往往与静相融合,形成宁静空茫的境界。因此,静之寒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空之寒。中国艺术热衷于创造“空山无人,水流花开”的境界,拒斥俗世的欲望,不介入社会的复杂文化活动,尽量保持“自然的纯粹性”,即以山水面貌的原样呈现,不去割裂自然的原有联系。空山无人,任物兴现,山水林泉都加入到自然的生命合唱中去。

(节选自朱良志《一丸冷月的韵味》,有删改)

1.下列对“静寒境界”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它宁静而明澈,化解了龌龊与清洁的冲突,还我们清清世界、朗朗乾坤。 

B.它体现着自然而平淡的美,表明了永恒的宁静是中国艺术追求的全部内容。 

C.它可以帮助我们还原宇宙的本来面目,表达我们对于宇宙的独特理解。 

D.它追求一种绝对的宁静,但这种宁静却不是真正的空虚与死寂。 

2.关于中国画对“静寒之境”的追求,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画的习见画题尽管内容指向不尽相同,但其基本特点是在幽冷中透出宁静。 

B.无论是动态之景还是静态之景,画家都力图营造空寂的氛围,驱除喧嚣,归于幽静。 

C.画之静表达的是一种独特的心境,画家在静寒中涵养自己,表现自己与尘世的距离。 

D.中国画以彻骨的冷寒、逼人的死寂反衬现实世界的生机,从而体现出静寒之境的生趣。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画是中国艺术的重要门类,文章以之为例来谈论中国艺术所追求的静寒境界。 

B.第④段中作者引用文嘉题画诗的目的是论证构建静寒之境是中国艺术的通则。 

C.视觉的空与听觉的静融合成静寒境界,因此,中国画既是视觉艺术,也是听觉艺术。 

D.静之寒就是空之寒,这使得中国艺术隔绝俗世而得以尽量保持其“自然的纯粹性”。  

 

1.D 2.D 3.A 【解析】 1. 试题分析:A.静寒境界可以在龌龊的世界里为人们提供绝对宁静的精神世界,但是无法化解“龌龊与清洁的冲突”,而“清清世界、朗朗乾坤”仅是一种社会理想;B.“全部内容”说法过于绝对,艺术追求的内容很多,非此一种;C.“还原宇宙的本来面目”错误,原文有“宁静本身就是道,就是宇宙之本”,“本”是指根本,而非本来面目,也不能还原,只能展示宇宙之本。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分析:文中原句“中国艺术的静寒之境,绝不是追求空虚和死寂,而是要在静寒氛围中展现生命的跃迁”,而D项直接肯定了中国画追求空虚和死寂;文中原句“彻骨的冷寒、逼人的死寂,在这动静转换中全然荡去”,就更加明确了这一句完全是误解。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 试题分析:B.引用文嘉题画诗的目的并不是论证构建静寒之境是中国艺术的通则,而是论证第④段的中心句,即“中国艺术的静寒之境……以静观动,动静相宜……一般是在静寒中表现生趣,静寒为盎然的生机跃动提供了一个背景”;C.“中国画”只能是视觉艺术;D.说法太绝对,原文中说“静之寒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空之寒”,另外中国艺术保持“自然的纯粹性”与“静之寒”“空之寒”没有关系。 考点: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关于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元春贤孝才德而暴病身亡;探春老实懦弱而受虐致死;迎春精明能干而远嫁他乡;惜春孤僻冷漠而遁入空门。贾家“四春”命运悲惨,真是“原应叹息”啊。(《红楼梦》) 

B.鲍赛昂夫人让拉斯蒂涅隐藏起自己真实的想法,要善于作假,告诉他主宰地位的是金钱,给拉斯蒂涅上了极端利己主义的第一课。(《高老头》) 

C.大卫成了一名作家,妻子朵拉却患上重病,离开了人世。大卫满怀悲痛地出国旅行散心,三年后,他发觉安妮斯还一直爱着他,两人最终走到了一起。(《大卫科波菲尔》) 

D.徐庶为刘备出谋划策,大败曹操,最后却被曹操骗进曹营,连累徐母自缢而亡,自此徐庶愧悔难当,终身没有为曹操设一谋。此即“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的来历。(《三国演义》)

   

查看答案

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是( )

A.中俄关系已进入互相提供重要发展机遇、互为主要优先合作伙伴。在发展双边关系、处理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上,两国的契合点很多,合作共赢的机会很多。

B.美国《预防》杂志刊文指出,年龄在七八十岁的老年人如果每天买菜、煮饭、干家务活的时间在一小时以上,他们的身体会更健康。

C.山东省在全国率先打破高考户籍限制,从2014年起,凡在山东省高中阶段有完整学习经历的非山东户籍的考生均可在山东省就地报名参加高考。

D.新落成的高铁车站的配套设施较以前的普通车站有了明显改善,高清大屏幕24小时不间断地提醒旅客警惕防骗防盗。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

A.最近两天,京津地区、华北中南部、黄淮、江淮、汉水流域、贵州等地的日平均气温达到了入夏以来的最高值。

B.《新民丛报》虽然名为“报”,其实却是期刊,是梁启超等人于1902年在日本横滨创办的,曾产生过较大影响。

C.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他不得不认真思考公司的业绩为什么会下滑,怎样才能打开产品的销路?

D.新鲜大米,手感滑爽,米粒光洁,透明度好,腹白很小(米粒上呈乳白色的部分),做出的米饭清香可口。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阳春三月,一位老人在杭州西湖岸边展示他高超的拳脚功夫,引来许多行人侧目观赏

B.美元近期在外汇市场的疲软走势,使长期处于低迷状态的欧洲经济雪上加霜

C.老王一直热衷于收藏,每当得到心仪的藏品,喜悦的心情总让他如坐春风,夜不成寐。

D.此前中国航空西南分公司一直与四川航空公司鼎足而立,所占市场份额相差无几。

 

查看答案

选出字形全对的一组(  )

A.酒馔     甬道     胡绉        交头接耳

B.洗漱     耘籽     孤僻        哀声叹气

C.彤云     艾蒿     庭柯        逸兴遄飞

D.撮合    怂恿     舸舰       天礼昭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